对民主党派第三条道路破产的思考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年抗战结束后,中国社会的矛盾集中到代表人民大众的中国共产党和代表美帝国利益的蒋介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其矛盾的中心便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共产党方面要求建立一个"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集团坚持要建立"由国民党一党独大的独裁政权",并且执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方针,幻想保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继续专政。
  民主党派作为当时的另一支重要力量也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各民主党派在抗战胜利后积极地开展政治活动,从自己的阶级观点出发,希望通过和平的手段,对中国的政治进行革新,建立一个西式的"十足地道的民主国家"。抗战刚胜利,民盟便发表《在抗战胜利中的紧急呼吁》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来实现这一主张。这便是在民主党派中有相当市场的"第三条道路"。
  就在国共重庆谈判时,民盟主席张澜致电蒋介石,毛泽东,强调"政治必须彻底民主",希望国共双方"全盘","彻底"的解决国家问题。此后不久中国农工民主党的领导人章伯钧发表观点指出:"民主建国的大业,必须全民合作,党派团结"。在重庆谈判期间,中共高层与民主党派领导广泛接触,加深了解,加强团结。就在國共谈判时,中国民主同盟在重庆召开"一大"。民盟"一大"的中心议题就是战后中国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民盟"一大"通过的三个纲领性文件构成了民盟的民主共和国方案。《中国民主同盟纲领》规定:"国会为代表人民行使主权之最高机关,由参议院及众议院合组之";"国家行政机构采内阁制,对众议院负其责任";"司法绝对独立,不受行政及军事之干涉";"地方自治为民主政治之基础"。此外,《纲领》还就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以及,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强调把中国改造成一个"十足地道的民主国家",一定要首先扫除民主的障碍 。也就是要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党治,彻底清除内战的危险,改变普遍贫穷并且濒于崩溃的社会经济。民主党派的这些探索似乎又为中国提供了一条有别于国共两党主张的道路。这条道路充满着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向往,民主党派一开始也深信只要按照他们的设想经过渐进的改良,中国的实业将得到发展,社会将趋于繁荣。在民主人士提出这"第三条"中间道路之前,他们有着他们整套的理论支撑。因此,一开始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的独裁,同时也不赞成中共的主张。在中共和民主党派的一再施压下,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一月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看到了希望的民主党派殊不知这是在当时的国际大背景下,蒋介石为了用政治手段遏制以至消灭共产党和民主力量的缓兵之计。因此,民主党派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越发活跃,并确实也得到相当一部份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但是民国时期的政治定律并非像民主党派想的那么简单。当谈到在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实质性问题时,谈判便艰难起来。国民党始终紧握着独裁政权不放,对政协谈判并没太大诚意。等到执行政协决议的时候更是没有了下文,数月过后,换来的却是全面内战和国民党对民主进步势力的残酷打压。
  在解放战争时期,以民盟为首的民主党派遭到国民党的屠杀,镇压,强制解散等手段的对待。政协会议闭幕后,国民党顽固坚持独裁统治,肆意破坏政协决议,不断制造流血事件,并向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大部分民主党派从民族大义和斗争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渐向中共靠拢,为捍卫和实现政协决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民建于1946年2月在重庆较场口举行庆祝政协召开时,遭到国民党特务组织的攻击,发生"较场口惨案",此后,国民党又捣毁中共《新华日报》和民盟中央机关报。解放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生)在香港创办的《人民报》,为维护政协决议,反对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起了积极作用,但也于1946年8月被国民党查封,并遭到国民党独裁集团的诽谤。1946年1月,民盟参加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政治协商会议和国共两党和谈过程中,民盟与中共代表团有较多的来往和配合,力促和谈成功。与此同时,参加和支持学生民主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一批优秀的民盟盟员如李公朴、闻一多、杜斌丞、杨伯恺、于邦齐等在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
  国民党反动集团发动的针对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惨案一件接一件,逐渐使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清醒起来,并认识到要在当时中国那样的政治环境中走"第三条道路"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大部分民主党派开始向中共的主张靠拢,与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尤其是在反对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大会"的斗争中,民盟与中共一致行动,拒绝出席,并先后将投靠国民党反动派的青年党,民社党清除出民盟。1947年10月,国民党政府悍然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1月,民盟总部被迫解散。民盟地方组织和盟员转入地下斗争,民盟的海外组织积极开展活动,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 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成立临时总部,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同年5月,民盟与各民主党派一起,通电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口号"。1949年3月,民盟总部由香港迁到北平。同年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
  中国在抗日战争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没有走"第三条道路"的余地。持有"第三条道路"想法的民主党派人士已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在蒋介石的迫害和破坏下,民主党派中的民盟的"在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也破灭,于是民盟于1948年1月在民盟一届三中全会上指出独立的"第三条道路"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环境,不得不承认是"行不通"的,宣告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上,这标志着民盟站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随后其他大部分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提出的。所以解放战争后期民主党派丢掉"第三条道路" 的幻想,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有着历史的必然性,是由民国时期长期的历史过程形成的政治定律所决定的。
  回顾民国末期这段各派政治势力为引导中国未来去向而博弈的历史,我们可以隐约总结出这样一条政治定律:党派与武力的统一。党派作为政治集团的同时,有的党派又有武装集团,因而对国家未来道路之争演化为武力之争。从抗战结束到1946年政协召开,再到新中国建立的除夕,表面上是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派,甚至是美国势力的相互博弈,而民主党派则想尝试引进西方的政治原则,以政治方式解决政见之争,避免国共政争导致战争的历史惯性。然而这种西方政治原则并不适合中国这块土壤,这种原则有着一个必要的条件:党派与武力的分开。民主党派幻想的"第三条道路"之所以会破产,主要原因就在于此。1945年3月,蒋介石在与顾维钧的谈话中说到:"他认为中国在国民党以外,除了共产党,再没有什么其他党派了。所谓其他党派实际是不能算数的,他们没有军队。"蒋出此言,是对民国时期政治定律的一次"精彩"说明。准确的说出了那个年代主导政治去向的重要因素。国共之为真正的主导性政治势力,缘自两者都有政权和军队,对于那些民主党派,虽然他们在中国社会,甚至世界上有影响,有时候还很大,但他们终究在中国不能起到主导性的因素,他们说了话,发表了意见也"不能算数"。这是在当时条件下中国历史的局限性,在当时那种政治集团和武装力量相结合的情况下,没有武装力量的政党发出的对政治结构和政治方式的构想,其结果最终还是苍白无力的。
  
  参考文献:
  [1]郭双林,王续天.中国近代史读本(下册).邓野:1944年至1946年间国共力量的平衡与政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智棠,沈炎.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道路.沈阳出版社,1989.
  [3]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
  [4]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资料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历史参考资料(第3辑),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出版.
  [5]顾维钧.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顾维钧回忆录(第5册),中华书局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引言  教学测试系统在国外开发比较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使用了,如计算机考试、GRE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都已实现了计算机化。已存在一些商品化的测试系统,如:ATA(American Testing Authority Inc.)开发了e-Testing系统,这是一个由远程网络化考试管理、电子题库、智能化考务管理和智能化考试结果评判等多种技术构成的考试平台,利用该系统不仅可以测试传统题型
期刊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己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日益增多,相当多的心理学实证研究显示大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但实际上,大量事实也表明,多数学生遇到的都是发展性心理问题,即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因自身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发展课题而产生的,主要集中于新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学习策略、情感处理、学习方式、就业等问题上,这些问题均系大学生适应问题,部分学生由于欠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
期刊
汉语是我国各族人民进行交际的工具。掌握汉语不仅有利于在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走向社会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广泛接触和交流,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学习汉语也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汉语教学中应
期刊
教師在班级的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学生是一个在心理和生理上不断变化发展的群体,所以教与学一直是学校和社会常谈常新的热门话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Lindgren, H. C.认为,教和学是心理过程,只有懂得这种过程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发展有效学习的程序和技术。然而,以考试成绩论高低的的评价标准,使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注重那些成绩优异的学优生,而忽视了学困生的表现。这就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两种心理
期刊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方面都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局面,高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多元化、复杂化,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创新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探索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新规律,对于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时代,即教育生态学时代。将教育生态学引入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研究中更是一项大胆而有意义的尝试。这是从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
期刊
目前,全国独立学院正如雨后春笋,蓬蓬勃勃开展起来。这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独立学院的发展也是良莠不齐,具体到教学方面,各个学院也正在探索形成各自的教学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
期刊
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值得我们研究,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愈浓,注意力愈集中,观察力愈细致,反映也愈清晰,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就最有成效,本文就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谈一些看法。  一、要让学生"有事做",不要让学生"无事做"  所谓"无事做",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把精力用于学习的一种状态,影响教学效率,其原因是部分学生必备的数学基础未
期刊
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正在积极规划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教育,新的"全国高等学校学校体育与健康过程教学指导纲要"正在不断的修订与完善之中。这个计划将在更大程度上适应现代化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潜力,进一步拓展体育课程内涵,使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向健康与社会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需要。  一、大学体育课程教育的社会性  体育课程体育是我国各类学校里开设的必修的公共课程,必修的含义,强调了传承人类优
期刊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高校校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惑。高校大学生心理上的困惑主要体现在
期刊
一、前言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指一个人在生存发展中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为自我发展服务的能力,以及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化社会的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能力高低是决定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教育的应用型特点要求其所培养的高级实用技术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基本技能,还要具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