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当局长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次公推公选的“一把手”岗位之多,为全国罕见;全体市政府组成人员通过公推公选产生,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南京市民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期待,据统计,通过电视和网络观看竞职演讲现场直播的公众有数十万之多。
  “你们别以为我就要退了,我还能再干几年的!”57岁的局长一向低调寡言,此话却突兀且严厉,坐在下面的处室干部们也是听者有心。在座的一个处长说当时心头多少有些一惊。这是不久前南京一个职能部门内部会议上的一幕。在这个单位里,“谁来当局长”已经是一段时间以来公开的秘密话题,在人们的议论中,现任局长将退居二线,一个传言中有望被提拔的副局长也一改常态地低调起来。
  谁来当局长?这一次,答案不同于以往。
  2007年3月11日接近中午的光景,阳光洒满了南京城,城中坐落于鸡鸣古刹旁的南京市政府大院一片僻静,院内一栋水泥墙三层小楼罕有人迹走动,这里是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二楼的干部二处、干部三处、干部四处的近十间办公室空无一人,走廊上只有记者的敲门声。
  “他们都去下面考察干部了”,组织部办公室主任说,牵头的干部二处处长这几天都不回办公室,考察干部的工作量巨大,甚至要在家连夜看人事材料。不仅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局,南京市47个部门的“一把手”在3月通过公推公选进行了重新选拔,最终43人脱颖而出,成为新一届南京市政府组成人员。
  此次公推公选的“一把手”岗位之多,为全国罕见;全体市政府组成人员通过公推公选产生,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南京市民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期待,据统计,通过电视和网络观看竞职演讲现场直播的公众有数十万之多。
  谁来当局长?揭开谜底足足用了35天。
  
  书记履新
  
  “最近很多人问我,新书记上任都要烧几把火,有些城市还对外公布了职能部门干部的手机号码,问我准备怎么做。”2月26日的南京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从北京南下履新不到半个月的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一边说着一边露出笑容。下面的听众是包括南京市管正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曾担任市级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主要负责人,南京市出席党的十七大和江苏省党代会的代表等320人。
  朱善璐的“第一把火”正是公推公选政府组成人员,“建设服务型政府,选优配强市政府组成人员是关键”。
  事实上,公推公选这么多部门的头头脑脑,第二天当仁不让成为了南京各个报纸电视的头条新闻。新书记给南京市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当天,与会的320人也正是公推公选的首轮民主推荐人,他们每人领到一张有51个空格的“选票”,要对47个市政府组成人员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推荐和测评,同时推荐4个区县委书记人选,选择范围圈定于市级机关、区县、直属企事业单位的现任市管副职以上领导干部。
  2008年伊始,南京市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人事更迭,“四套班子”正职人选除市长外均有了变动,47个部门正职经过公推公选后也有不小的变数。
  “这就要求有些干部别去跑官要官,而应该‘跑群众’。”新来的书记朱善璐如此告诫全市领导干部。他要求干部要见真人办真事,结交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群众朋友”。
  会议的第二天,首轮民主推荐的320张选票就汇总到南京市委组织部,此后的3个多星期却略显神秘。市委组织部门的人“倾巢出动”忙碌相关事务,但没有再向翘首企盼结果的南京市民汇报公推公选进程。其间,组织部有关人员多以“方案还没确定”答复《新民周刊》关于下一步进展的询问。
  直到3月24日星期一,公推公选的第28天,这出民众期待的“悬疑大片”才发出了预告——
  南京市委组织部正式宣布,3天后将在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现场直播16位候选人竞选4个职位的演讲答辩。这4个职位以及16位候选人确定的依据正是2月26日的320张选票,当时统计投票结果后出现了3种情况:
  对得票高的市管正职干部,拟继续提名或根据工作需要平职交流;
  对同一职位出现几名市管正职干部得票都比较高的,经市委常委会差额票决,确定了拟提名人选;
  以上两种情况确定了33名拟留任,7名拟平职交流。
  最后是对原空缺或正职拟交流的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旅游局局长、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4个职位,确定了得票较高的16名市管副职干部作为竞争人选。市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考察组对其进行组织考察、演讲答辩和二次民主推荐、市委常委会和全委会分别差额票决。
  几乎和媒体一样,16位候选人也大都是周一这一天被通知周四要答辩,他们只有3天时间准备。
  演讲答辩直播定在3月27日上午,那是公推公选的第31天。各地记者闻讯急飞南京,直播那天,30多家媒体记者拥进直播厅。
  
  “4进3”PK
  
  “今天我站在这里是来PK药监局局长的。”南京市经委副主任刘小斌一上演讲台便亮出了这么一句让人兴奋的话。这种个性化的语言明确告诉人们一个信号——这是一场竞争,甚至是两场,一场是在场下200名有投票权的评委面前的竞争,另一场是在数十万守在电视、电脑前看直播的公众面前的竞争。
  200名评委中,既有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各部门的正职,也有南京市出席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引人瞩目的是评委中还有部分企事业单位以及基层代表35人,约占评委比例的18%,其中包括外籍人士。
  那天,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邢正军8:20就赶到了南京电视台的1500平方米直播大厅,31天前,他是首次民主推荐的评委,竞职演讲这天,他依旧是现场评委。
  邢正军的座位在第5排,他很快得到了一个牛皮纸纸袋,里面的三张纸,除了“参会须知”和“评分草表”,最醒目的是一张有16个空格印在A4粉红纸上的“拟提拔人选演讲答辩测评排序表”。评委需要对每个职位4位候选人的满意程度进行排序,分别标注“1、2、3、4”,不得并列或空缺。会后,综合评委排序,每个职位的前3名会摆到市委常委会上表决。
  此时,16位候选人被安排进了演播大厅的休息室,直播开始后,他们将按前一天抽签决定的顺序走上演讲台。这间休息室听不见大厅的声音,可以避免候选人在演讲前听见前面评委的提问,成了“密室”,每个人上台前,其他人都会鼓励几句,情形颇像我们看到的“舞林大会”的选手后台。
  演台上的刘小斌共有10分钟时间,5分钟用来演讲,剩下的5分钟用来回答现场评委提出的两个问题。过了10:30了,他在16位选手中第8个出场,上午8:45开始的直播正好进行到一半。一些评委已经有事中途离场,现场的记者们也开始抱怨肚子饿了。
  竞争的成败可能在这台上的10分钟,也可能是10年的工作经历,还有可能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谁说评委不在意呢,公众也会在意。邢正军事后接受专访时说,他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是选手对现场的掌控能力,即体现在每个细节中的形象——语速是不是过快,思考是否从容,情绪是否过于紧张。
  评委高光远是韩商,来南京已经4年,他用有限的中文词汇描述自己的评判标准时说:“我看重他们讲话是否流利,回答问题反应快慢,要有文化的、性格比较温柔的。”
  在刘小斌之后第3个出场的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金卫东竞争原单位的正职,他完成演讲答辩走出场外时,照例被守候的记者团团围住采访。这位40岁出头的地理学博士一丝不苟地回答记者抛来的各式问题,手中的手机一直在响。金卫东怕影响采访只好把双手别到背后,这个略显拘谨的姿态5分钟后随着采访的告一段落结束时,他的手机上已经累积了1个未接来电和7条未读短消息。
  不仅是金卫东,每个候选人台上台下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公众形象。刘小斌的“PK对象”,第5个出场的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王首强一上台就是深深一躬。
  每个候选人都知道,台上的时间,在向百万人直播,台下的表现,记者亦会告知公众。
  
  评委羞涩
  
  上台演讲的候选人,眼睛会时不时地向右下角瞥去,因为那儿的电脑屏幕上有记时条,他们担心在5分钟的演讲中超时。还有的候选人带了纸和笔上台,这样可以在思考回答思路时记录下要点。由于是直播,台上每个候选人讲完后几乎都对记者说“很紧张”。
  第一个出场竞争劳动局长的候选人刁仁昌完成演讲后,无人提问,场上出现短暂的冷场,此时,作为主持人的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沈健教授亲自上阵,拿出事先准备好的2个问题“救场”。
  打破沉默的是来自基层的评委,作为基层群众代表的鼓楼医院党办副主任金涵率先向第2个上台的候选人殷民发问。金涵事后称,看到前面没有人提问,自己就抛砖引玉了。此后,现场提问气氛才逐渐活跃,但沈健教授有时仍需“救场”。官员评委们总显得有些羞羞答答,不如群众评委提问积极。
  “机关食堂的饭菜涨价幅度要低于CPI的增长,但是质量满意度要超过GDP增幅。”南京市级机关管理局副局长高远航最后一个出场,他话音落下掌声响起,这几乎是现场唯一的演讲中的掌声。但随后,高远航就被提问如何处理好让机关满意和减少行政成本的关系,明显是针对他刚刚博得掌声的承诺。
  高远航没有过多停顿,接过话就说“满意与否取决于服务和管理水平”,他对成本控制提出了3个设想——不超人大预算、平时精打细算、市场化的运作管理。
  3个半小时的直播,16位身为副局级干部的候选人在演讲时并无太多手势和语言的渲染,有的选手甚至在用做机关报告的话语来演讲,但也并不缺乏上面这样的语言亮点和精彩对答。直播中,每一句精彩的陈述都会引起公众的关注,他们或在网页上留言,或事后向记者表达喜悦。
  比如,当天3个女性候选人之一的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夏扬就以诚恳的态度回答了两个焦点问题,她被提问如何处理假冒伪劣药品违法广告的棘手问题。
  “包括我本人的,家里的老年人也是受害者之一,他们经常拿很多钱,甚至拿出几千块钱来买一些医疗器械,其实没有多少用处,假如我走上这个岗位,那么我一定要顺应民意,加大对这个问题的监督和查处。”这样带有女性感情色彩的回答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认同。
  在回答如何看待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被判处死刑时,夏扬表示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干事。在其后出场的南京市卫生局43岁的副局长胡万进同样竞争药监局长的职位,作为当天唯一党外干部,胡万进在类似问题上的表态更加惹眼:“吃不该吃的,拿了不该拿的,老百姓就会吃上不能吃的,花了不该花的。”这也在看直播的网民中引起一片叫好。
  “今天没有失败者,今天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南京市委组织部长王奇给每个候选人打气,也对公众表明了直播目的。
  公选人生
  台上的候选人不时低头记录,整理答辩思路,台下的评委邢正军也一直在往纸上写字,他在记录每个人演讲牵涉到的要点以及一些临场的表现,并且两次对候选人提问,是现场尤其认真的一个评委。邢正军自己也是一个被选上来的干部,这是他第4次参加公选,前3次是作为台上的选手,这次则换了身份,“心情既紧张又轻松的,每次听到对候选人的提问,我都会想,如果换作我该怎么答。”
  37岁的邢正军在而立之前还是个大学教师——南京师范大学一毕业就进了南京艺术学院执教,并且一干7年。30岁时,邢正军从高校团委进入团市委工作,他现在的身份是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
  2000年,高校团委书记邢正军参加南京市面向全国公选副局级干部,那次的演讲只是结构化面试中的一个环节,参加者根据命题面对评委进行5分钟的陈述。他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演讲主题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二年6月他被任命为共青团南京市委副书记。
  仅过了一年,2002年5月,南京市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团市委书记和副书记,多达143人参加了这几个职位的竞选,18位获得了演讲资格依次登台演说,时间限定在10分钟内,下面有几十位来自基层的团干部作进行投票。这一次,邢正军没能当选书记,继续留任团市委副书记。这是全国第一个尝试用公开选拔的方式产生团市委领导班子。
  2005年10月,南京市联动公选的107个领导职位中,团市委书记职位又在其列,邢正军第3次参加公选。竞职演讲是“5进3”的环节,候选人既要发表10分钟的“施政纲领”,还要接受现场评委和观众提出的好几个问题。当年12月,邢正军当选这一职位。
  从2000年到2005年,5年间3次参与公推公选,邢正军完成了角色转变。而他截至目前的人生轨迹也恰巧契合了中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进程。“只是个巧合,正好被我遇上了。”一路被“选上来的”的邢正军如是解释:每次参加公选都是在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并且成为受益者。
  “以我的年龄,这是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站在竞职的讲台,如果我当选,我很清楚自己的工作时间有限,因此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南京市劳动局副局长殷民已经57岁,是今年现场最年长选手。他在结束演讲后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坦率地谈到了自己的年龄不占优势,在被问到这个年龄为何参加竞职演讲时,他表示是组织推荐的,周一才知道要参加演讲答辩的现场直播,这对自己也是一个锻炼,会放正心态。话音刚落,比他小15岁的刁仁昌走过去,殷民笑着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局最年轻的副局长,你们采访他。1天后,刁仁昌被提请任命为市劳动局长。
  “3进2、2进1”
  此次演讲答辩的现场直播被诸多媒体普遍描述为国内首次,实质上,这样的直播3年半以前在江苏就有先例。
  2004年,江苏省委公推公选22名省管干部,江苏卫视在9月27日下午对省发改委副主任职位“5进3”演说答辩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全程现场直播。无论是职位高低、评分透明度,那次现场直播均不逊于此次直播。
  当时取得第一名并且最终当选的朱晓明是5名候选人中的唯一女性,第二个上场的她10分钟主题演讲顺畅清晰,并用20分钟回答了4个问题,演讲答辩结束后,根据演讲和答辩情况,9位评委分别打分并当场亮分,现场150多名干部群众也参加评分,主考官当场宣读“5进3”的结果。比较而言,此次南京市4个职位演讲答辩每个候选人的时间仅为10分钟,具体评分结果也没有公布,只是直播的职位多于2004年的江苏省公推公选。
  3月27日上午,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坐在了评委席第一排,有事提前退场的他在钻进轿车后,从车窗内用力给记者留下8个字:“表现都不错,大家选!”
  直播过后的程序一路紧锣密鼓。
  3月27日当晚,投票结果就清点出完成“4进3”。第二天3月28日,南京市委常委会和南京市委全委会对演讲答辩的4个职位分别进行“3进2”和“2进1”的差额票决。但具体每一轮淘汰了谁以及具体的票数,相关部门并没有公布。
  3月31日,在经过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成员表决半数以上通过后,43名新局长领到了任职聘书。比开始时的47人少了4人是因为市长蒋宏坤未向人大常委会提请任命外经贸局局长、新闻出版局局长、国资委主任以及规划局局长的人选。在演讲答辩中胜出的药监局长胡万进是南京市政府组成人员中唯一的党外人士正职,本文开头提到的57岁的局长获得留任。
  日子掐得准准的,3月最后1天,历时35天轰动全国的南京公推公选大幕徐徐落下……
其他文献
上海电影的辉煌历史和现实要求,决定了上海电影不能弱化,更不能消失。  2003年刚到上影担任总裁的任仲伦差点成了上影厂的“末代厂长”,当时他最轻松的选择就是按照“通行做法”大规模遣散冗员,丢掉负债累累看似毫无生机的“大包袱”。如今的上影,却已拥有让同行羡慕不已的盈利能力和充沛现金流,还有多片种的制作团队、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过去半年,中国市场几部引人注目的电影——《色戒》、《集结号
虽说我们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大学,可是我们需要有一个灵魂,那就是人文。就是说,学理工的人同时也应该对文化修养有一定的积累,社会需要的是人文关怀。    香港城市大学的地理位置很特别,在一个名叫“九龙塘”的半山之上,有趣的是,在这所大学的正门口,居然有一个极为现代化、多功能的高级商场——“又一城”。乍一看,这里怎么也不像一所培养学术人才的高等学府,但确确实实,这所只有23年历史的大学,常常被各种机构、
先生叛离家庭,为追求而东奔西走,浪迹江湖,从精神上讲,是五四新文化的儿子。这条精神血脉形成了贾先生的人格,也影响了他的命运。  2008年4月24日18点45分,贾植芳先生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辞世,享年九十二岁。先生的病房里外,站满了为他送行的几代学生。我的脑子里顽固地反复想着一句话:先生不死。    走进书房    我第一次见到贾植芳先生,还在复旦读本科。那次是北京大学的王瑶先生来,在第四教学楼
新的太空船队已经整装待发,还有一些太空“老前辈”仍然在前往执行任务的途中。    凡有人类处,就会有交通,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当陆地、海洋和天空布满了各式交通工具,人类又开始深入太空。  虽然人们一直对航天飞机、空间站和载人飞船关注有加,但是进行宇宙探索的真正步兵还是那些无人驾驶飞船。可以说,如今无人飞船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全盛时期。目前美国已经向太空发射了至少11个行星探测器,分布在太阳系各处,其中5
4年前,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首次拥抱奥运五环所代表的世界五大洲,今天,北京奥运圣火再次开创新的历史——    5月2日,具有历史意义的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东方之珠——香港开始了中国的和谐之旅。从这一刻起,全国13亿人民将近距离地共同感受奥运会的心跳。这将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圣火来历    火,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原动力,也是先民们心中的圣物。传说古希腊奥林匹亚山是众神的栖息之所,当年主神宙斯拒绝
雍和图文    前几天,上海西区虹桥的一个街心花园,水池子中央突然冒出红色喷泉,路人纷纷止步观望:这是在做啥?  原来这是一个著名的环保组织在进行宣传活动,水池子的四周贴着的横幅:“在捕鲸季节,平均每2小时就有1头鲸被杀。”我记得从新华网上看过一张印象深刻的照片,澳大利亚有个女孩,全身涂满鲜红颜料,在街头表演,抗议捕杀鲸。  目前,全世界13种鲸中已有5种濒临灭绝。自1986年起,明目张胆的商
一个有幽默的人,经常会看到问题的两个方面。布兰克费恩颇有居安思危的态度。    次级债危机有火烧连营的效果,大批投行人员丢掉饭碗。美林集团董事长兼CEO斯坦利奥尼尔成为次贷爆发后华尔街首位出局的大金融企业首席执行官。而他的继任,去年12月临危受命接掌公司的约翰塞恩也难力挽狂澜。为熬过难关,2008年4月17日,美林宣布除先前已经决定要裁去的1000个职位之外,还将再砸3000个饭碗。  花旗的日子
大多数国家依靠努力和灵活来赢得生计,而海湾国家只需地质学上的好运就够了。只要油价不断攀升,海湾国家的经济也会蒸蒸日上。海湾国家的自信来源于沙特轻质原油和阿曼混合原油的标价。5年前,原油价格还停留在每桶26美元,许多海湾国家债台高筑、深感不安。沙特當时还要对付“基地”组织。如今,油价每桶超过100美元,沙特内乱也消失了。海湾国家不仅受人关注,更是令人羡慕。许多国家的美元已经多得花不了,一些经济学家认
华为的企业文化与制度设计,究竟在“自杀门”中承担了怎样的角色,不是几句话或者几篇文章就能说得清楚的。  可是,如何阻断华为员工的自杀之路呢?    是非“狼文化”    如果没有“自杀门”,如果没有2007年年底疑为规避新劳动法而闹得沸沸扬扬的7000名员工辞职再聘的“辞工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这家曾被人冠以“伟大”二字的公司的企业形象或者说品牌声誉应该不会走入下降通道。  任正非,这个退役军人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近日在人民日报撰文《大学评估太多了》,文章认为,高校评估太多太滥,缺乏总体设计;教育评估体系、方法单一,拉不开差距;评估造假,敷衍了事。来自著名高校校长对高校评估的高调批评,显然分量不同寻常,故这一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客观上说,纪先生所谈到的高校评估问题,并非第一次见诸报端,而是近年来社会舆论一直批评却顽固存在的问题。从2003年开始,在5年一轮的高校教学评估工作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