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工科的 C 语言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dt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基本素质,开展面向新工科的C语言课程建设。通过教学团队建设,规范C语言课程教学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基于新工科内涵,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材建设。搭建网络学习和实践环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减轻教师教学强度。通过第二课堂应用实践,实施因材施教。
  【关键词】新工科  计算机基础教学  C语言  程序设计  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新疆自治区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2017JG094);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0118100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学名师重点教改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教学团队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179-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2]。2017年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提出新工科理念,升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3-4]。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应适应这人才培养要求,2010年高校推广计算思维教育,把计算机基础教育从工具化教育到计算机素质教育,再次提升到思维教育[5-6]。计算思维涵盖基于计算机的数据表示、数据存储和数据操作以及数据处理。面向过程的C语言程序设计与此内容紧密关联。以C语言及其程序设计以及应用教学为载体,进行具有直观感受的计算思维培养教育,具备新工科所要求的创新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但C语言课程存在主要问题:注重词法、语法、语义等语言基本知识,缺少应用内容。即使重视基本编程技能,也忽视问题驱动、联系实际的应用创新能力培养。配套网络资源相对缺乏,在线教学相对滞后,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探索。针对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因材施教,第二课堂建设与发展缓慢等[7-10]。
  二、面向新工科的C语言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为了解决C语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面向新工科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加强团队建设,规范教學教研
  教学团队是针对单一课程的教学实体。制定教学团队管理办法,涵盖团队成员管理与成长、教学实施与管理、教改与教研活动等,并严格执行团队管理办法中各条例。教学上,统一备课、教学内容、作业实践、考试与流水阅卷等,规范了教学与管理。教研上,定期开展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主题的研讨活动;不定期进行教学经验、校外学习体会、教改实施、教育思想理念等交流活动。2010年C语言教学团队成立以来,在品牌课程基金和教学团队基金以及省部级教改基金等支持,增强教研活力,也锻炼培养了教师队伍,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充实教学内容,重整课程系列
  C语言是当今流行最具代表性、面向过程的计算机高级语言之一,其与问题求解过程更具有很好的契合度。 该课程以“确保基础,注重联系;增强应用,提高技能”为指导,教学内容包括语法和语义以及基本算法,主要涵盖数据类型及数据、结构化程序设计、模块化程序设计、数据有效性、数据安全性、数据文件处理等内容。突显指针类型数据的重要性,并把指针等知识难点分布到多个章节中增强教学内容可理解性、技能性。通过应用实例分析,融入C语言及其程序设计的知识点,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应用性。该课程64学时=48学时(上课)+16学时(上机)。通过该课程学习,不仅掌握C语言知识及其程序设计技能,而且理解计算思维的基本内涵。
  在C语言课程基础上,增设“C程序设计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面向新工科:以计算思维为指导,智能搜索应用为背景,提高程序实践与应用技能为目标”设置教学内容,以人工智能中的搜索策略为应用背景,以问题驱动为主线,涵盖了盲目搜索、启发式搜索、不可回溯启发式搜索(即局部串行搜索)、全局并行搜索、规则树搜索等,并采用递推和递归程序设计实现,教学内容具有基本性、技能性、应用性、实用性、时代性。该课程为3周实训课程,通过教学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培养。
  (三)重视过程考核,完善教学评价
  C语言课程考查由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机试)为主改为以教学过程与期末并重的考核方式。期末考查和过程考查各占50%,其中期末考查50%=笔试35%+机试15%,而过程考查50%=考勤5%+作业15%+3~4次考试(笔试或机试)30%。鼓励学生创新性,考虑到算法设计的多样性、复杂度、可理解性等因素,对各种考查增设10%~15%附加分,但满分限定100%。这种考查兼顾课程的基础性(基本概念等知识内容),凸显技能性、应用性特点的考查。
  “C程序设计综合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是以“教师讲授为辅、学生实践为主”,占总成绩50%=考勤5%+考查3~4次45%,主要观察学生的自学和技能能力,以便调整分析和讲解内容,同时也督促实践进度。期末考查占总成绩50%=程序演示和答辩20分钟30%+实践报告20%。实践报告20%细化为①目的、意义2%;②核心方法、算法、流程10%;③运行结果与分析2%;④源代码及其注释说明5%;⑤结论1%。过程考查和期末考查另有10%~20%的附加分,以鼓励学生奇思妙想的方法和高效算法的实现。该课程对较大的实践内容,要求2个人合作完成,锻炼团队研发、分工协作能力,培养软件工程理念。
  (四)建设特色教材,落实教学内容
  依托C语言教学团队,以“面向新工科:提升计算思维认识,落实计算机基础教学”为总纲,“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以数据及其操作为核心”进行《C语言及其程序设计》教材编写。
  以“消化巩固基本知识,提高编程实践技能”为指导,编写了《C语言学习辅导与实践》,包括习题解答、例题讲解、实验实践、综合测试四篇。两本教材为一体,知识结构完善,教学内容充实,做到“确保基础,注重联系;增强应用,提高技能”。   “以智能搜索应为背景,提高程序实践技能为目的”编写了《基于搜索策略的问题求解——数据结构与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实践》,全书采用标准C语言实现。该教材以人工智能的状态空间和产生式系统问题求解为背景,以问题为出发点,问题驱动贯穿全书,各章节依次从浅到深、从易到难递进介绍,并通过模块化程序实例,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并具有鲜明时代应用特征。
  (五)研发网络环境,方便教学实践
  教学团队研发了C语言教学网站,支持部分网络教学。该网站主要有三大系统:教学资源平台、远程交互程序作业平台、教与学研讨交流平台。
  (1)教学资源平台
  教学资源平台主要是发布教学相关的各种信息,主要有教学团队、培养方案、课程章节简介、电子教案、课堂录像、教改项目与成果,并提供进入“远程交互程序作业平台”和“教与学研讨交流平台”链接入口。教学资源平台提供C课程的基本学习资料信息,方便教学相关资料查阅、下载学习。
  (2)远程交互程序作业平台
  基于OJ内核的远程交互程序作业平台是针对程序作业的在线程序验证环境(即远程上机)。除了验证数据结构、算法和程序的正确性外,该平台还提供了求解精确性和执行效率信息,方便学生通过手机或PC机提交程序作业验证程序及其效率,也减轻教师审阅学生程序工作量。可匯总学生的程序及其效率等信息,追踪学生实践能力。
  (3)教与学研讨交流平台
  教与学研讨交流平台提供课下研讨、答疑网上环境,包括论坛、聊天、视频、直播、笔记与评阅共享等功能。学生或老师作为发起者创建研讨、答疑主题开展在线讨论。平台还提供各种疑难问题及其参照、解答资料的积累与共享。
  通过整合教学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程序作业实时提交运行验证和研讨交流,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通过每年3月份全校“计算机技能大赛(C语言程序设计)”,强化实践考核内容,检验、促进C语言教学,也为“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热身,落实了第二课堂教学。通过大赛选拔实践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学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配合团委“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面向团中央“创青春”“挑战杯”和教育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赛事,开展应用性项目研发。学生不仅融会贯通C程序设计,而且延伸对问题处理方法探究、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系统设计集成乃至系统推广应用。从C语言基础教学、程序技能培养,到工程实践、应用推广提升,体现“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中心、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显“教师主导教,学生主动学”,最大限度开展因材施教,更加符合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更加体现新工科教育核心内涵的实现。
  三、机遇与挑战
  基于C语言优秀教学团队,取得一些教学成绩,但还面临一些挑战。在教学管理权限方面,完善教学团队工作章程,增强教学团队的课程管理权限,使得教学团队更加团结一致。在网络资源建设方面,进一步基于E?鄄Learning思想,建设C语言视频资源,甚至开展MOOC教学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减轻教师工作强度。在教学模式上,探索MOOC相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评价方面,程序设计及其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求掌握知识,更要掌握知识应用的实践能力。学习主动性、相关基础素质对程序设计及其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学生对教师评教影响也很大。面向新工科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还任重道远。
  四、结束语
  创新实践能力是新工科人才的基本素质。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是计算思维重要核心,也体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而面向新工科的C语言课程可以成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载体。通过C语言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规范教学和教研活动,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发挥团队整体力量,深刻领会新工科和计算思维的内涵,充实完善课程和教学内容,建设特色教材,搭建教学网络,丰富教学资源和实践环境,一定程度上开展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第二课堂,延伸教学内容内涵,提高创新应用能力,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4-5.
  [2]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79+92.
  [3]李培根.工科何以为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 1-5.
  [4]徐晓飞,丁效华.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6):6-10.
  [5]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
  [6]李廉.关于计算思维的特质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7-14.
  [7]任友群.“慕课”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26-30.
  [8]李国和,赵建辉,吴卫江,连远锋.基于教学团队建设的C 语言教学[J]. 计算机教育,2015(2):24-27.
  [9]连远锋,李国和,赵建辉.C语言程序设计在石油相关专业中的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3(5):1-5.
  [10]连远锋,张秀美,李国和,赵建辉.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的思考——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J].石油教育,2012(6):58-60.
  作者简介:
  李国和(1965年-),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数据可视化等。
  吴卫江(1971年-),男,在职博士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数据库开发技术等。
  赵建辉(1972年-),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开发技术等。
  董丹丹(1990年-),女,河北沧州人,硕士,实验员,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开发技术等。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海洋渔业技术学课程中围网捕捞作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为载体,设计了六个围网捕捞作业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模块。通过实现围网作业中的鱼群侦察、放网操作和收网等步骤的虚拟仿真过程,增强教学过程的实操性和可视化,便于学生充分理解围网作业原理与特点,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關键词】海洋渔业 虚拟仿真 围网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互联网技术和BOPPPS教学模式,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护理系2018级护理学本科的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两组均采用互联网工具——雨课堂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理论考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
期刊
【摘要】围绕工程问题导向、学术能力培养、家国情怀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等主要目标,工程地质课程组通过工程问题导向、学术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评价等方法进行实践。学生的工程素养、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新工科 学术能力 探索与实践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教育质量工程本科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16
期刊
【摘要】近两年,随着大数据市场人才的需求迫切,人才缺口急需大量补充,各高校抓住时代机遇,纷纷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数据科学专业),并不断提升大数据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2019年之前开设的数据科学专业的482所高校为探求目标,将各个高校培养方案分类并进行对比分析,并与社会需求发展现状相结合,提出适应性的决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教育
期刊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大数据、5g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银行的各项业务与互联网等工具相互结合,金融科技随之快速发展。近两年,5G技术的推广、大数据的规模化应用、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的试点运行都都金融科技带来强大的驱动力。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商业银行,在面临5G、大数据的时代面临着哪些问题与不足,又该如何去去应对,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進行分析。  【关键词】金融科技;商业银行;大数据;人工智能  
期刊
【摘 要】本文研究了中西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差异,发现我国研究与西方研究保持着“理论趋同”,但我国内部信息披露比西方的受众面更广。本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作用和价值提升作用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济后果;规范作用;价值提升作用  一、引言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利益协同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185-02  2020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各方面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作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疫情不仅损害人的身体,同时也给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巨大心理冲击。为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部分青少年学生由于长时间居家隔离,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出现了恐慌、焦
期刊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下,本已退却的“拜金主义”思潮再次席卷、冲击现代人的价值观。加之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有违道德的事件,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随即而来的便是近些年校园欺凌现象的频繁发生。本文从日常班级管理一线的视角,结合几个不同学段的小学生校园欺凌案例,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与认真剖析,以求能发现这些案例中的共性之处与影响成因,并就其中一个案例提出了一些相关化
期刊
【摘要】通过五年制高职“三站互动 分段轮换”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旨在建立校企双主体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管理制度、教学文件、培养标准,推进教学团队建设,提升学徒制背景下学生管理,为其他职业院校的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双元制 三站互动 现代学徒制  【基金项目】2019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五年制高职‘三站互动 分段轮换’协同育人
期刊
【摘 要】数字经济是科技型社会生产方式下的一种更高级、可持续的经济形态,依托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手段对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起到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推动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信息化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形态的转化,极大的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本文首先论述数字经济基本概念与特征,接着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数字信息产品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