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不仅教育模式得到了不断的更新,班级管理模式也需要发生较大的变化。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需要老师们加强对班级管理的重视,但如果仍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那么很难取得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这就需要将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及家校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构建更为和谐的班集体,促使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本文基于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变革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信息技术 变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217-02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能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契机,开展更具特色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乐于接受老师的管理,还能够极为显著的提升班级管理效果,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基。为此,深入分析与研究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变革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一、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分析
1.班级管理繁琐,效果不显著
小学老师想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需要对全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所以老师常采取纸质式的记录方案,这样虽然也能够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及成绩等进行管理,但很难在需要之时快速调取,并且教育教学针对性较差,这势必会局限班级管理效果。
2.德育教育不够理性
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度,但就从目前的班级管理现状来看,虽然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但对学生德育评分之时总是体现出极强的主观特点,难以体现出公平公正特点,这会导致德育教育不夠理性,学生不能够接受,自然就会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佳。
3.课堂教学过于无趣
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课堂教学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但从目前的课堂教学实情来看,较多的老师坚持的仍是讲解式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单板无趣,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班级管理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4.家校合作方式过于传统
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虽然家校之间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其合作方式过于单一,家长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等情况,会不辞辛苦的跑到学校中,而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也会通过家访及举办交流会等形式,此种家校合作方式过于浪费时间,无法进行实时沟通,自然会局限家校合作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现代化的小学班级管理之中,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这就需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为班级管理质量及效率的不断提升而助力。
二、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变革的策略分析
1.建立电子档案
班级管理过程中老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其管理内容是十分繁杂的,这就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简化班级管理过程,提高班级管理效果。比如:可以对班级中每位学生建立电子档案,根据学生每学期的不同表现,需要定期对之进行信息更改,将之作为班级管理的有效依据。电子档案中的信息除了需要有最基本的姓名、性别等之外,还需要将考试成绩、参与活动情况、得奖情况等记录其中。此种电子档案就好比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只需要将之存储于电脑之中即可,老师在需要之时可以快速调取信息,对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对比,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行为等中存在的盲区,能使得老师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管理策略。所以,电子档案的建立都使得老师更高效的对学生进行集体管理、个别管理,为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不断提供有益的数据。
2.提高德育教育针对性
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可忽视。以往班级德育教育之中,老师总是对学生进行主观的德育评价,使得学生难以接受。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老师就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分析功能,在德育方面确定一些日常表现,如每日卫生打扫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将这些作为评价学生某一特定时间段日常行为的重要依据,将之输入到电脑中,让计算机自动进行信息汇总和分析,形成科学、准确的德育分数。通过此种客观的评价之后,老师就可以基于学生品质欠缺的方面,以他们能够接受的视频案例展示、电影片段展示等方式,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取得更为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另外,针对展示出来的德育分数,老师还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共同来探讨提高思想品质的策略,学生们提出了相互监督、德育知识学习、德育小品表演、辩论会等多种形式,老师可以利用这些途径来开展德育教育,进一步强化德育教育效果。
3.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变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课堂教学,只有给学生营造更为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采取创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逐渐的享受课堂学习。比如:利用微课、电子白板、教育APP软件等来教学,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既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又能够不断拓展学习视野,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之时,自然班级管理的难度会越来越低,班级管理效果会得以不断提升。
3.家校通力合作
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除了需要做老师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和家长做好有效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渐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为此,这就需要老师从以往费时费力的家校合作中走出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家校合作之中,提高家校沟通的实效性,商量出最佳的管理策略。比如:可以和班级家长建立一个微信群,及时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表现以文字、视频等方式,每天发到聊天群中,也要鼓励家长将学生的实际表现,以文字及视频等便捷方式发送于群中,以便于家校两方对孩子每天的表现进行全面了解,研究出更加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如班级中有位学生总是上课睡觉、说话,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分析,发现这位学生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因为最近心情不好导致的,所以没有学习的心思。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多关心学生,多与其进行沟通与了解,一方面能够帮助孩子疏解其不良情绪,另一方面还能够将有效的调适心情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相信通过不断的家校通力合作之后,家校能共同纠正孩子的不良思想、行为等,并传授给他们丰富的学习方法、调节情绪方法等,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及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关爱与重视,促使小学生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结
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融合,已成为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能够简化班级管理过程,拉近师生、家校间的距离,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及成长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不断提升,促使小学生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新探[J].文存阅刊.2018(18).
[2]王晓燕.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小学班级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5).
[3]林进素.与它“亲密接触”——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班级进行有效管理[J].浙江教育技术.2010(06).
[4]刘辉,康文彦,刘彦芝.利用信息技术 辅助班级管理[J].山西电教.2014(01).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信息技术 变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217-02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能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契机,开展更具特色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乐于接受老师的管理,还能够极为显著的提升班级管理效果,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基。为此,深入分析与研究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变革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一、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分析
1.班级管理繁琐,效果不显著
小学老师想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需要对全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所以老师常采取纸质式的记录方案,这样虽然也能够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及成绩等进行管理,但很难在需要之时快速调取,并且教育教学针对性较差,这势必会局限班级管理效果。
2.德育教育不够理性
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度,但就从目前的班级管理现状来看,虽然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但对学生德育评分之时总是体现出极强的主观特点,难以体现出公平公正特点,这会导致德育教育不夠理性,学生不能够接受,自然就会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佳。
3.课堂教学过于无趣
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课堂教学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但从目前的课堂教学实情来看,较多的老师坚持的仍是讲解式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单板无趣,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班级管理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4.家校合作方式过于传统
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虽然家校之间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其合作方式过于单一,家长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等情况,会不辞辛苦的跑到学校中,而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也会通过家访及举办交流会等形式,此种家校合作方式过于浪费时间,无法进行实时沟通,自然会局限家校合作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现代化的小学班级管理之中,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这就需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为班级管理质量及效率的不断提升而助力。
二、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变革的策略分析
1.建立电子档案
班级管理过程中老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其管理内容是十分繁杂的,这就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简化班级管理过程,提高班级管理效果。比如:可以对班级中每位学生建立电子档案,根据学生每学期的不同表现,需要定期对之进行信息更改,将之作为班级管理的有效依据。电子档案中的信息除了需要有最基本的姓名、性别等之外,还需要将考试成绩、参与活动情况、得奖情况等记录其中。此种电子档案就好比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只需要将之存储于电脑之中即可,老师在需要之时可以快速调取信息,对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对比,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行为等中存在的盲区,能使得老师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管理策略。所以,电子档案的建立都使得老师更高效的对学生进行集体管理、个别管理,为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不断提供有益的数据。
2.提高德育教育针对性
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可忽视。以往班级德育教育之中,老师总是对学生进行主观的德育评价,使得学生难以接受。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老师就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分析功能,在德育方面确定一些日常表现,如每日卫生打扫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将这些作为评价学生某一特定时间段日常行为的重要依据,将之输入到电脑中,让计算机自动进行信息汇总和分析,形成科学、准确的德育分数。通过此种客观的评价之后,老师就可以基于学生品质欠缺的方面,以他们能够接受的视频案例展示、电影片段展示等方式,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取得更为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另外,针对展示出来的德育分数,老师还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共同来探讨提高思想品质的策略,学生们提出了相互监督、德育知识学习、德育小品表演、辩论会等多种形式,老师可以利用这些途径来开展德育教育,进一步强化德育教育效果。
3.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变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课堂教学,只有给学生营造更为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采取创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逐渐的享受课堂学习。比如:利用微课、电子白板、教育APP软件等来教学,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既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又能够不断拓展学习视野,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之时,自然班级管理的难度会越来越低,班级管理效果会得以不断提升。
3.家校通力合作
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除了需要做老师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和家长做好有效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渐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为此,这就需要老师从以往费时费力的家校合作中走出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家校合作之中,提高家校沟通的实效性,商量出最佳的管理策略。比如:可以和班级家长建立一个微信群,及时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表现以文字、视频等方式,每天发到聊天群中,也要鼓励家长将学生的实际表现,以文字及视频等便捷方式发送于群中,以便于家校两方对孩子每天的表现进行全面了解,研究出更加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如班级中有位学生总是上课睡觉、说话,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分析,发现这位学生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因为最近心情不好导致的,所以没有学习的心思。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多关心学生,多与其进行沟通与了解,一方面能够帮助孩子疏解其不良情绪,另一方面还能够将有效的调适心情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相信通过不断的家校通力合作之后,家校能共同纠正孩子的不良思想、行为等,并传授给他们丰富的学习方法、调节情绪方法等,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及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关爱与重视,促使小学生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结
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融合,已成为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能够简化班级管理过程,拉近师生、家校间的距离,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及成长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不断提升,促使小学生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新探[J].文存阅刊.2018(18).
[2]王晓燕.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小学班级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5).
[3]林进素.与它“亲密接触”——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班级进行有效管理[J].浙江教育技术.2010(06).
[4]刘辉,康文彦,刘彦芝.利用信息技术 辅助班级管理[J].山西电教.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