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回来的”“终结者”做到了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87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影《终结者:黑暗命运》的首映发布会现场,高潮亳无疑问来自于阿诺德·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二人作为《终结者》系列的元老,承载着中国粉丝对他们的浓浓爱意。汉密尔顿直言“莎拉康纳就是我的整个人生,没想到28年后还有再次饰演她的机会,这一次我要奋起反击与终结者机器人清算旧账”。施瓦辛格曾多次造访中国,中国影迷们对他的厚爱让他感慨万千:“《终结者》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作品,这个系列电影让我成为好莱坞的大明星,也让我收获了大家热情的支持,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这部全新的作品。”作为“终结者”系列电影的灵魂核心,阿诺德施瓦辛格此次依旧饰演T-800型机器人,不过这次他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卡尔”,也将有人性意识的觉醒,他和莎拉康纳一样,将为自己的命运做出抉择,而人类的命运与他们的选择又息息相关。
  1984年,第一部《终结者》上映。彼时,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部电影成为了后世最伟大的科幻动作电影IP。当年电影《终结者》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十佳电影之一”,不仅使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举成名,也成就了当时还是新人的阿诺德·施瓦辛格,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动作巨星,开启了好莱坞生涯的传奇之路。机器人T-800由此成为影史至今难以超越的科幻经典形象,女主角琳达汉密尔顿饰演的莎拉康纳也成为无数影迷心中最热爱的女性角色之一。在这部影片中,阿诺德·施瓦辛格第一次说出那句贯穿了整个系列的经典台词:“我会回来的。”
  此后在1991年,詹姆斯·卡梅隆叉拍了《终结者2》,这部电影是T-800人设“反转”成为力挽狂澜的超级英雄和人类守护者的开始。在影片结尾,T-800沉入铁水终结自己,在和莎拉母子分别时刻,他在铁水中缓缓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原本冷酷无情的机器人杀手在与康纳朝夕相处中学会了微笑,懂得了什么是爱。这也是“终结者”系列电影的伟大之处,除了超越时代的特效效果和极具悬念的剧情展开,电影还展现了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
  而在此次《终结者:黑暗命运》中,阿诺德·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携手重磅回归,“终结者之父”詹姆斯·卡梅隆也依然是本片的编剧和监制,28年后,观众终于得以等来正宗卡梅隆“终结者三部曲”的圆满句号。
  在很多人心中,来自未来拯救人类的“终结者”T-800,是他们对于“超级英雄”这一概念的启蒙。而饰演T-800的施瓦辛格本人,也完美地詮释了“英雄”的概念。这个出生在奥地利偏远小城的年轻人,从小就喜欢打抱不平,20岁那年,他只身来到美国,整天泡在健身房里雕琢自己的身体,夺得了包括“环球先生”“奥林匹亚先生”等13个世界健美冠军头衔。尽管对于从影他是半路出家,但从不服输的施瓦辛格依旧凭借自己的努力将演艺事业做到了极致。他所塑造的终结者T-800至今仍是不可超越的银幕经典,“终结者”施瓦辛格身无寸缕从雷电和烟幕中走出的场面,是很多科幻影迷难以忘怀的回忆。此后,施瓦辛格饰演的T-800每次出现在银幕都能让影迷热血沸腾。手持着重型机枪一言不合就是干,仿佛不知疲惫一般的他,以爆炸力十足的T-800造型成功颠覆了《星球大战》等科幻片给予机器人的定义,血肉之躯和钢铁骨骼的完美结合,恍若人类和金属机械的命运交锋。
  现在到了2019年,已经72岁的施瓦辛格依旧是热血值满分的“人间凶器”,只要他拿起武器,我们就心甘情愿相信,他还会满血归来。










对话“终结者”:从杀人机器变身保护者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S=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
  LH=琳达·汉密尔顿Linda Hamilton
  Q:请问阿诺,再一次演《终结者》,你做了哪些准备?
  AS:我天天都锻炼,倒不是需要做什么不寻常的准备,但是即使身体状态没问题,毕竟还是有很多特技要做。这部电影有很多动作戏,包括各种训练,军事训练、武器训陈……我希望我上场的时候有充分的准备。在我的戏份开拍之前,我已经看到其他比较早开拍的演员的拍摄素材,他们开拍比我早一点,我可以看出来他们的状态有多好——琳达已经60多岁了,动作戏特别厉害,她可能比《终结者2》里状态都好。我觉得这个对大家都是一种激励,所以我们每个人也尽力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好才到片场,大家也为每一场戏做足充分准备。具体来说,比如说片中那架飞机在自由落体下坠的时候从4万英尺掉下来,我们要在无重力的情况下打斗,这场打斗跟我们以前所见的打斗场面都完全不一样,用了很多钢丝,大家要吊起来,要头朝下什么的,飞机还要翻转过来。有些我们实在做不了的动作有专业的替身来做,但是更多的是我们自己,所以身体状态特别重要。   Q:请问琳达,你饰演莎拉·康纳是银幕史上最著名的女英雄之一,你怎样看待这个角色?这些年来这个经典角色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导演卡梅隆是如何说服你再来参与这部电影的?
  LH:卡梅隆费了很大工夫说服我演这部电影,我本来觉得原来两部电影故事已经讲完了,我不知道我还有什么要再说的。这一次我希望扮演一个新版的莎拉·康纳。而对于观众来说,过了这么长时间,可以说几乎是一代人的时间之后,大家再看到莎拉·康纳对我来说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我需要来填补这28年间发生的故事——当我们再次见到莎拉·康纳的时候,她已经到了一定的年纪,她有很多的怨恨,经历了很多的挫折。我觉得新版的莎拉·康纳很有意思。
  Q:请问阿诺,能不能分享一下T800对你的特殊意义?
  AS:首先关于T800这个角色,《终结者》中的T800对我的职业生涯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因为演这样一个机器人的角色很有意思,也是因为这样一个具有破坏力的杀人机器人,同时又是一个保护者的角色。就我的职业生涯来说,演过了第一部《终结者》之后,很多人找到我,开始给我很多动作戏的角色去演,我由此一路上升,实现了我的职业梦想,成了一流的明星,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终结者》里面的角色,要知道,当时这部电影大热。然后我又拍了第二部《终结者》,这部电影里我演了一个保护者的角色,当时这部电影成了美国和全球票房第一名。这个角色对我的职业生涯也大有帮助,让我能从一个杀人机器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保护者的角色。到现在,最后一部《终结者》,我的角色仍然是一个装载着杀人程序的机器,但是由于他跟人类共处了很长的时间,有了人类的意识,自己能做决策,于是他颠覆了他的程序,这是他的角色特点,一个不断演变的角色,也是演起来很有挑战的。
  Q:请问阿诺,在《终结者:黑暗命运》中,麦肯兹接手了你的保护者角色,而琳达则抢了你的经典台词“我会回来的”,不知感想如何?同时,请问琳达,能不能分享一下当你说出“我会回来的”这句话时候的感受?
  AS:首先我要说我很自豪,能够跟这些演员合作,这个团队特别团结,大家都全心投入,投入了很多的热情和爱,大家对工作都不遗余力。有一次没有我的戏,但我想去看他们,于是我去片场探班,看到麦肯兹和琳达吊在一辆军用悍马车上,在一个瀑布下面,水没过了脖子,她们这样待了不是10分钟或者20分钟,而是4小时。而蒂姆是一个非常和蔼的导演,不像我合作过的某些导演——他们不在乎你吃多少苦,但蒂姆是很在乎的,每过15分钟就会喊:姑娘们!要不要出来休息一下?她们说:不要!她们就这样在水里待了4小时,水一直到这儿(比划自己的脖子),简直没法呼吸。她们为这部电影付出了如此之多。麦肯兹的“保护者”这个角色非常有说服力。看到她试镜那一天的素材大家就已经爱上了她动作明星的特质和她的个性。
  琳达则随时都可以拿我的台词去随便说,因为我觉得她是所有电影里最出色的强悍女人角色。1991年她就通过《终结者2》为这类角色定了很高的门槛,我曾经觉得她自己也不可能再达到那个标准了,但是她又一次突破了这个标准——她又把门槛提得更高了。她不仅是一个动作女星,而且是一位60多岁的动作女星,这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她想说哪句台词就说哪句台词,麦肯兹想说哪句台词就说哪句台词。我真的是很钦佩这部电影里的女性角色。
  LH:关于这句经典台词“我会回来的”,我要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就为了听起来跟阿诺有点不同,因为我们想给这句台词一点新意,但是简直做不到。你们自己试试,说“我会回来的”这句话的时候有可能不像阿诺吗?不可能。所以说很有意思,但是我们演了好多遍来赋予这句话莎拉·康纳的声音。
  Q:请问琳达,阿诺刚说过莎拉·康纳是一个标志性的角色,她奠定了后人对银幕上强悍女性角色的想象。而这位强悍女性的形象又是与时俱进的。你觉得这个角色的核心是什么?这次和以前又有什么不一样?踉你28年前演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
  LH:我知道现在“女性赋权”:是一个热词,我们看到很多女性角色大展身手,比如说“神奇女侠”还有很多别的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而我被说成是“第一个最早演这种角色的女人或者其中之一”。當然,当初演这样一部电影的时候,我当时的目标只是想尽量演好这个角色,我很高兴现在大家觉得我是先驱之一,但是电影里其实早就有女强人了,向来都有女强人角色,只是以前的女强人可能不是真正地在打斗。而现在的电影里这样的角色越来越多,女强人在做很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如跟机器打斗,像男人一样打斗。对我来说,当时的莎拉·康纳和如今的莎拉·康纳之间的区别是,1991年她是为了重大的目标去战斗的,那就是保护她的儿子,为了未来培养她的儿子。所以是一个英雄妈妈的形象,在呵护她的孩子。她并非一位出色的母亲,回头来看的话她只是一心一意把他护送到未来,而并没有母亲应有的温柔呵护。这一次,我们再看到她的时候,她除了对机器的仇恨之外已经没有其他动力,没有希望,她讨厌人类,因为要看全局的话,是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她已经对人类失去了耐心,她就是一个黑洞,没有追求,只有愤怒和仇恨。所以这是一趟新的旅程,要重新给她注入人性,很不一样。

铁打的T800流水的终结者


  “终结者”系列的重启之作《终结者:黑暗命运》将上映,在这一经典科幻系列中,最深入人心的是施瓦辛格饰演的T800,他冷血、严肃、偶尔幽默,是载入史册的经典影视形象。在已上映的5部《终结者》中,T800仅仅是其中之一,还有许多不同的型号。
其他文献
说到全球最性感的女人,那一定非Angelina Jolie(安吉丽娜·朱莉)莫属。拥有德国、捷克、法国及荷兰和印第安血统的她,高挑的弯眉,迷人的双瞳,无须一顰一笑,便足以勾魂摄魄。年近45岁的Angelina Jolie非但没有丢失她的性感和优雅,反而韵昧更加浓烈,像一杯陈年红酒,越品越浓郁、自17岁出道从影至今,她不仅揽得了多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等奖项及提名,还是一位出色的导演和慈
期刊
衬衫伞裙,主宰了1950-1960年代的时装风格,也贯穿了Beth Ann大多数时间的穿着风格。衬衫裙的属性随着色彩不同而发生变化,既可端庄优雅,又可活泼俏丽,完全随心情而切换。热情鲜艳的Alexis红色衬衫裙, 象征了愉悦的心情和由内而外的自信。Marchesa Notte的绯红色纱裙,集活泼、华丽、优雅、性感于一身,摩登但不媚俗,古典保守却不呆板。针织衫是衬衫裙的升级版搭配,Miu Miu的白
期刊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们毕业于30余所全球顶尖艺术设计院校,他们初出茅庐、蓄势待发,不拘于商业的桎梏,在动画、建筑、时尚、电影制作、纯艺、游戏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交互设计、插画、室内设计、摄影等领域做出了极具价值的探索和尝试。  开幕式现场设置了分组导览环节,由三位策展人引导到场嘉宾,按不同主题进行参观并讲解。为了给观展者带来更加新奇有趣的体验,此次展览还特别设置了创意十足的拍照道具,观展者可与其
期刊
全新奥迪Q8是奥迪在新豪华时代,为新精英用户打造的一款新旗舰SUV,作为品牌“新豪华”战略下的重磅产品,全新奥迪Q8展示了奥迪面向未来移动出行时代的全新思考。  作为奥迪Q家族最新的旗舰车型,奥迪Q8的到来不仅与奥迪A8、奥迪R8一道,完成了“传奇8”旗舰产品矩阵的布局,更将开创一汽一大众奥迪在“新豪华时代”的全新战略格局。凭借最纯粹的贵族基因、最全面的使用场景、最尖端的创新科技,奥迪Q8重构了豪
期刊
着眼现实的未来日产Ariva纯电动跨界概念车  日产汽车于东京车展发布了日产Ariya纯电动跨界概念车,标志着日产汽车为迎接汽车的下一个发展阶段重新定义日产品牌的新时代。  日产Ariya纯电动跨界概念车采用了全新的车辆架构,重新定义了车辆的社交属性,展现了日产汽车“永恒的日式未来主义”的全新设计方向。通过在日产汽车工程师梦寐以求的开创性电动化平台上进行打造,辅以日产汽车先进的电动化动力总成和包装
期刊
女王的衣橱有哪些小秘密?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93岁了,她目前的统治时间已经超过了66年,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打破了维多利亚女王63年7个月的纪录。虽说女王总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但她内心却也渴望随意而简单的生活。这些都是女王的服装师安吉拉-凯利最近推出的新书《The Other Side of The Coin:The Queen,the Dresser and theWardrob
期刊
一般来说,腕表的表盘多用简单的几何线条勾勒出不同的图形,创造出特殊的视觉效果,让表盘更赋有意境。不知道爱表的你,有没有细细观察表盘上那一条条装饰纹,或波浪弯弯曲曲,或花瓣层层叠叠,又或是小细格子般极显英伦范儿,还有像麦穗一样整齐排列的。它们的名称也很多,常见的有日内瓦纹、巴黎饰纹、太阳纹、麦穗纹、波浪纹等。它们的出现让每个表盘更丰富更有层次感,它们的出现成为表盘是否美观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通常
期刊
历史辉煌携程20年蜕变  2019年10月28日,携程发布了最新的用户报告,海外用户超1亿,国人消费力增10倍:机票预订用时从4小时到7秒:用户从上海青年到全球旅行家,从1999年注册用户的784人到现在的集团品牌用户超过4亿,100万用户与携程同月同日生,这是怎样的一种气势,携程的发展历程呈现了中国在线旅游波澜壮阔又妙趣横生的时代变迁  用户是基础再好的OTA平台,没有用户做支撑,也无法得到突破
期刊
在广大表迷的心目中,钟表行业每年最热闹和高光的时刻应该是在年初,日内瓦和巴塞尔这两大表展几乎承包了所有新品腕表的首发,也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然而进入到本世纪的第二个10年,老牌的瑞士雙展却显露出了些许疲态,越来越多的知名表企选择独立或是与表展错峰发布重要产品。相比之下,以“GPHG日内瓦钟表大赏”和“ONLY WATCH慈善拍卖”为代表的一批区别于传统表展的业界盛会逐渐形成了气候。本年
期刊
因感同身受创办小雨滴  在北京的某天清晨,驱车将近两小时来到小雨滴儿童行为矫正中心,孩子们正在上课。首先,林雅威带着我们参观了小雨滴儿童行为矫正中心的各种功能教室,包括感知觉运动室、多感官训练室、音乐游戏教室、集体课教室等等,每个教室内设备不同,教室外都有详细的功能介绍,可见林雅威为此花费不少心血。当说起小雨滴儿童行为矫正中心这个名称时,更能感受到林雅威的那份细心以及对孩子的关爱。“小雨滴”起初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