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红旗渠感悟红旗渠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9月初,学校为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增强教师队伍的党性修养,特组织我们到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参加为期5天的培训。我作为第二批学员有幸参加。培训采取体验教学、现场教学、音像教学,互动教学、专题讲座等灵活多样、丰富走心的教学活动方式,让我们通过看渠、听渠、走渠来感悟红旗渠精神,可谓是受益匪浅。我从三个阶段,三组关键词来谈一谈我的体会:去之前,从不看好到有期待;去到那儿,震撼、感动、感悟;回来后,无法淡定、无法平和。
  一、去之前。一开始听说学习去的是一个河南小县城,第一感觉是这次学习应该没什么太大意思吧,加上我们这一代人对红旗渠这类红色教育基地了解不多,所以吸引力并不大。再加上我因工作原因,请假一周外出学习是比较困难的,我本已经打算放弃这次培训机会了。后来出于好奇,我上网查了一些关于红旗渠的介绍,不查还好,一查我就不想放弃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了。“人工天河”、“人间奇迹”、“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等等这样的字眼,加上图片上一条美丽的河流从太行山腰流淌而过的画面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最终我决定克服困难也要亲眼去看看这个红旗渠。事实证明,红旗渠去得很值,这就说到了第二个阶段。
  二、去到那儿。大家到红旗渠学习的所见所闻其实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所感就会出现许多不同。与我而言触动最深的是学习中的几个小细节。
  (一)林县500多年间由于干旱发生了5次人吃人的现象,不是因为战乱、不是因为人性之恶,仅仅是因为没有水,所以红旗渠是一条非修不可的救命渠,这样的历史让我感到震撼。据河南林县县志记载,从明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514年中曾发生自然灾害104次,大旱绝收达38次,人吃人现象达5次之多,1959年再遇大旱,1960年大旱200多天,所以,“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当时林县的真实写照。
  (二)红旗渠上的英雄人物,他们克服千难万险去修渠,面临死亡的威胁都改变不了他们的决心。我除了感慨他们的伟大,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人要被逼到怎样的绝境才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能量,这个能量让他们一条心地团结起来,下定决心:“就算我死了,只要把渠修建成功了,活著的人就能世世代代摆脱那悲苦的命运了。”这样坚定的信念令我感动。据解说员介绍,从1960年2月到1969年7月,共有十万余人历经十载,削平1250个山头,砌土石2225万立方米,凿通211个隧道,筑4.3米×2米的高墙,架设152个渡糟,硬是从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全长1525公里的生命渠,而为实现这个梦想,有81名修渠民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修渠屡次受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三)当年红旗渠建设的总设计师、组织者和指挥者、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事迹让我深有感触。在纪录片《巍峨山碑·杨贵篇》中,当杨贵回忆起那些过往时,竟然几度哽咽,人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是如此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能让他流泪的,一定是让他这辈子都刻骨铭心的经历。杨贵心系林县50万苍生疾苦、敢于舍出身家性命为民请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年,杨贵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修建红旗渠的惊天构想,当时可谓是语惊四座,大家都认为他是在天方夜谭,做白日梦。会场上惊讶者有之、感叹者有之、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还有对杨贵善意地劝告者。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工程是史无前例的,要凿山开渠,从山西引水入林,不仅障碍多、施工难、风险大而且战线会很长,一旦失败必将身败名裂。而杨贵却表态说:“大家放心,出了问题我一人负责。”工程从一开始就因为需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又恰逢国民经济困难这样的特殊时期,所以杨贵的修渠之举难免遭到批评与指责。1961年,红旗渠工程刚上马,就有人借中央纠正农村“左”倾错误之际,歪曲林县事实,说“林县群众没有饭吃,还在被迫修渠”。在各种反对下,刚刚开始的修渠活动被迫中断。1966年,红旗渠支渠配套工程建设全面铺开,但是又有人说红旗渠是“死人渠”、修渠人都是罪人,而仅有的几个技术员也被称为“臭老九”,包括杨贵在内的县委成员遭到了轮番批斗,红旗渠建设被迫再次中断。面对这些困境,杨贵和林县广大干部群众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依然坚持实事求是,排除万难继续施工,在具体施工中,求真务实、知错就改主动承担责任,及时作出自我批评,调整修渠方案。他一心只想争取早日完工,积极向上级汇报详细情况,争取上级政府和中央的理解与支持。最后,在中央的支持下,在杨贵和林县百姓的努力下,红旗渠终于通水了。我想杨贵这一生应该是无悔的,作为林县的父母官,他对得起天地良心,更对得起林县的老百姓。可是,他究竟是哪儿来的这些勇气和魄力的呢?他做这些事到底是为了什么?是金钱吗?是权力吗?是荣誉吗?我想都不是,因为有一个细节似乎给了我们答案——杨贵去林县任县委书记的时候只有26岁。26岁放在现在来看也就是一个大学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而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敢闯敢干,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年轻人这个时候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我想杨贵就是用这颗赤子之心在为人民服务,也正因为这颗赤子之心才造就了今天的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所以,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讲,赤子之心是多么的珍贵啊!
  三、回来后。很多人去了一个地方很有感触,回来以后都会说自己心态变平和了,凡事看得更开了,而我去了红旗渠回来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激动、震撼、直抵人心、催人泪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回来后一直在扣问自己的灵魂:我们这代人成长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可以说算是比较幸福的了。我们大多数人没有面临生死之境,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的生活过于舒适,以至于一点点挫折就会让我们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我们享受着前辈人们辛苦打拼下来的丰衣足食,所以我们大多时候在虚度光阴,缺乏斗志和理想;我们漫无目的地生活工作,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懒得去思考我们的人生。如今,我已经走过了人生的三分之一,我依然没能想清楚我人生的意义。事实上,在这个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并不比革命时期小;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些困难远远难不过当年修建红旗渠;我们是人而不是动物,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理想;我们再不珍惜人生就将青春不在了。抚今追昔,作为一个青年,一个生活在新时代节点上的青年,我需要学习红旗渠精神,要以寝食难安的态度和精神主动思考、积极作为。我不企望自己能够成为多么伟大和高尚的人,但我想至少我应该知道自己要活成一个什么样子。我希望当我年老时,回想起自己的人生过往,我能够微笑着对自己说:“我没有白来这人间走一遭。”
  (注:部分数据资料来源于红旗渠纪念馆及现场解说员以及网络资料。)
  (作者单位:曲靖市委党校)
其他文献
摘 要:纳兰容若词的意象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形成一个凄婉冷艳的充满悲剧性的意象世界,体现着词人极富戏剧性的人生历程,反映了纳兰词别具一格的美学风貌及独特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纳兰词;意象构成;意象内涵  纳兰容若在自己的词作中所流露出的哀婉凄怨的情调与词人所处的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在他的作品中,既没有康熙盛朝朱轮华衮的生活场景,亦没有当时广阔的时代内容,而更多的只是情感落寞、现实矛盾、生命无常
期刊
汉字本是用来进行记录与交流的一种符号语言,在漫长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改变与发展通过字体结构章法的变化进而产生出不同的字体。而在书写文字的过程中人们又在这一个个字之间注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性格,进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艺术。书法作为经过升华的具有生命的文字艺术,其艺术的本质早在唐朝时期孙过庭的《书谱》中就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对于书法与汉字的关系,《书谱》对此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它阐明文字的功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朝时期的模印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的造型、工艺和风格的分析,对画像砖中所表现的七个魏晋名士的传说和事迹加以梳理,对他们特立独行、放荡不羁的“魏晋风度”做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竹林七贤;画像砖;魏晋风度  嵇康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由妈妈和哥哥一手养大,喜欢看书,讲究养生,能言善辩,弹得一手好琴。他1米88的个子,长得很帅还超有气质,见过他的人都说他俊秀绝伦,就连
期刊
摘 要:针对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当前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深刻分析了制约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改进当前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路与对策,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德育观。  关键词:民办高校;德育;对策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普通高校一样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德育作为学校
期刊
潘天寿(1897—1971),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等。出生于浙江宁海县。在潘天寿的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中,即有对中国文人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又有对文人画末流的批评。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诗词、篆刻等,都有很高的造诣。著有《中国绘画史》以及其绘画作品《潘天寿画集》等。  《记写雁荡山花图》作于1962年,150.8cm* 396.6cm,纸
期刊
最近网络上出现这样两幅图,一幅是杨过,小龙女等人,郭靖,黄蓉等武功高手守在一个墓前;一个是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蜘蛛侠等超级英雄抬着一个棺材。这一墓一棺,正是中国创造巨人和美国创造巨人的最后一个作品。金庸和斯坦·李,一个创造了武侠世界,一个创造了漫威世界,他们的创造力让许多人望尘莫及。也正是因为创造使他们拥有了这样的成就。在我看来,创造力无论对谁都是一个重要的品质,对于文化创作更是如此。  金
期刊
摘 要:原型范畴理论与家族相似性的提出是对经典理论的强有力的挑战,它们更好地解释了范畴化。本文着重介绍了他们两者的观点及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虽然他们具有一些局限性和缺点,但是仍然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原型范畴;家族相似性;联系区别;局限性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70年代末,至80-90年代取得较大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认知语言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学科。认知语言学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沂蒙精神的解读,沂蒙精神不难理解。历史地看,沂蒙精神是一种革命精神,是民族精神不休的丰碑,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瑰宝。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主题。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  关键词:沂蒙精神;灵魂;核心;主题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山东人民给全国人民的重要精神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沂蒙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
期刊
摘 要:酒店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酒店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必就须提高服务质量,清晰的认识到酒店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找到对策。如果说酒店服务过程像一台交响乐,那么,演出的整体效果就有赖于乐队(所有员工)的协调与配合。只有和谐优美的乐章(服务)才能令观众满意。  关键词:酒店;服务;问题;对策  引言  酒店服务是一门艺术。服务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而这两点,
期刊
摘 要:腐败是困扰社会健康发展的一颗毒瘤,历代统治者都将预防和惩治腐败作为维护国家统治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明初,朱元璋实行重刑治贪,对当时吏治的澄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朱元璋惩贪反腐的措施,评述其成败得失,以此对我们当今进行反腐败斗争和坚持依法治国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腐败;法制;朱元璋;重刑治贪;  贪污腐败这一社会毒瘤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出现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