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汉棠:花开紫砂上,雅淡绝尘香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徐汉棠,193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1954年师从顾景舟学艺,1960年随师父顾景舟一起进紫砂研究所专事设计和创新,1975年进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深造、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任总工艺师、紫砂研究所所长、
  1984年设计创作的《五头上六茶具》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同年作品《什锦水平组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评比一等奖;作品《石瓢》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十五件嵌银丝咖啡具》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传统与严谨是他壶艺的个人风格。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句堪称千古绝唱的诗词,吟诵的就是紫砂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臣范蠡,那位功成身退后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这其中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发展到今天,可谓巧夺天工。制作紫砂壶的高手、名家、大师也就一个个走到历史的前台,他们的名字与紫砂壶的兴衰交织在一起。
  
  世代名家
  
  今年已经76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打小就从其祖辈、父辈手中传承了紫砂技艺,又是当代公认的“紫砂泰斗”顾景舟门下大弟子。虽然紫砂壶收藏鉴赏者对当代名家的风格都各有喜好,但若说家族传承,徐氏一门有他不可复制的代表性:制壶横跨5代,其中两代和顾景舟有师承。通过联姻和其他制壶名家又有交错。形成的传承谱系可以说浓缩了宜兴紫砂工艺自民国以来的传承史。
  拥有传统制壶工艺血脉的徐汉棠功底扎实,在传统技艺和现代方式融合中逐渐呈现出传家宝似的精气神儿。60年的制壶生涯,他共设计、创作紫砂作品300多件套,如菱花提梁壶、古兽窥今壶、龙宫宝灯壶、碧海明珠壶、四方冰纹壶等精品。这些作品似冰如玉。被国内外多家著名博物馆收藏。他制作的各式中、小型紫砂花盆,均称“汉棠盆”,为上海盆栽界所珍藏。他所制作的紫砂既服务于生活又超越生活,在素淡中愈见雅丽。浑朴内敛、气韵天成。2006年,他成为荣获紫砂界“终身成就奖”的惟一一人。得知这个消息的我们并不讶异,相反,想到的只有“终于”二字。
  
  追忆恩师
  
  徐汉棠随顾景舟学艺近40年。两人的关系可比作兄弟。 “名分上我们是师徒。生活里就像兄弟似的”。这么多年后,徐汉棠还记得师傅的母亲是个多么勤快的女人,家前屋后种着各种蔬菜,还养猪。家里做了好菜。总是不忘叫上他一起来吃,记忆中最香的白粳米饭、洋葱头炒咸肉,都让徐汉棠至今回味无穷。
  顾老小时候没接受过什么正统教育,却学识渊博,这大部分源于他勤于读书。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他都熟读多遍,还能背唐诗,这在当时的制壶师傅中是相当少见的。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顾老一边教学生一边研究,制作出了提壁壶、石瓢壶、掇只壶、掇球壶等。都超过了前辈大师。而徐汉棠就在和师傅的朝夕相处中得到熏染和点拨。几十年里完成了从大匠到大师的转变。
  宜兴紫砂并不是一直都如此兴盛。低潮时几乎无人问津。上世纪50年代。宜兴许多制壶高手都被迫出走改行另找饭碗。吴云根上山挑柴,邵六大做小贩,范正根开泥塘挖泥……在这种萧条异常的时期,汉棠先生最后还是选择了紫砂为终身事业。之后,在动乱的10年中,他埋头制壶,潜心制作了200多种花盆, “汉棠盆”的名称证明了他这10年光阴并没有虚度。
  
  凡人生活
  
  如今已不再做壶的他,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享受盆景、奇石、书法的乐趣。在徐老家的庭院里。各式盆景摆得满满当当,共有100多盆。大堂的客厅里,摆着神韵各异的自然奇石。徐老说,它们和紫砂一样,都是最好的艺术。其实他一直都对大自然赋予的天然艺术有着无限的向往,但一生都在围着紫砂转,现在闲了,终于有工夫好好欣赏享受源于大自然的美。值得一提的是,与这些奇石为伴的还有徐老的太太所作的《公鸡》及微型小壶,栩栩如生。两人苦心孤诣的艺术道路,臻于极致的艺术境界,各具个性的艺术风格,真是名副其实的“艺术之家”。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徐老位于二楼的紫砂陈列室兼书画室,摆满了徐老毕生的心血之作与珍藏。最近他又欣喜地回收了好几件套从台湾返流过来的紫砂品种。他对紫砂既有爱惜之情,更有一种成竹在胸、指点江山的气度。
  或许作为一名艺术家,徐老正如奥兰田《茗壶图录》所评说的那些紫砂名器,赋有“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的品格特性,如此才能潜心把紫砂壶做好吧。
  
  徐汉棠作品赏析
  
  石瓢壶
  此款为紫砂传统造型中经典之一。造型简练,古朴大方,端庄稳重,开张有力,敦实调和。于上世纪80年代初就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2000年被比利时皇家博物馆收藏。
  
  菱花提梁壶
  菱花线条由盖中心向壶底延伸,筋囊规整协调上下相应,盖延亦作菱花形,使壶正视、俯视皆为盛开的菱花。形象秀雅出尘。扁方状壶身配以高提梁,虚实相应显得挺括有神,下有足撑起更为轻盈。流顺提梁转折向上,流畅典雅。
  
  大盖扁腹壶
  扁腹壶身,扁而不塌。沉稳宁静。肩上弧度润泽饱满,暗接流、把,前后一气贯通。自然流畅浑成一体。韵味无穷。口沿转接线条明确。干净利落。盖纽圆润,与流、把呼应。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而作为中国最主要的产茶区之一,福建种茶的历史至少已有千年。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桑、蚕、麻、鱼、盐、铜、铁、漆、茶、蜜……皆纳贡之。”由此可知,早在商周时期闽地就已产茶,而且为8个南方贡茶小国之一。据此,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主张:闽地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生产茶叶,而且作为贡茶问世。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闽江流域不断
期刊
人与社会的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几千年来,茶文化之花在中国大地上常开常新,悠久的制茶历史和饮茶传统形成了灿烂的茶文化,这种茶文化在不断沉淀积累的历史长河中,融合了儒、释、道各家优秀思想,负载着三教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礼仪、道德、情操之风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茶促和谐,有它的社会基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却先流传于上流社会和皇宫贵族。又被儒、释、道作为
期刊
正、清、和、雅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儒家之正气、道家之清气、佛家之和气、茶人之雅气和谐融合的结果,是以茶为载体,通过茶为国饮的普及性、禅融儒释道的包容性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禅茶文化发源于汉代,两千多年来凝结了古圣先贤的哲思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生活中的落实与升华,饱含“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社会功能,倡导人们感恩自然,和实生物;包容他人,和平共处;分
期刊
中国的茶文化,既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它所具有的内在特质,在维持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提倡和谐文化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氛围基础,而茶文化可以构建这种氛围。应该看到,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文明修养的差异,各阶层之间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无论你怎样调节,都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没有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的情况下,用茶文化去引导人们自我修养和人
期刊
向来喜好闲来品茗听音乐,听过许多好乐曲,但笛箫名家张维良的一曲《茶禅一味》。如天籁之音,每每使人觉得意犹未尽。在静幽空灵的音乐里,思绪不由随着音乐进入缥缈之中……茶香中。禅意的钟声与木鱼声。若有若无的箫与古筝,让你逐渐进入一种从实有到空无的无我境界。  提到禅意茶心。要从佛教与茶结缘说起。三祖僧璨提倡打坐念经的同时还需要劳作,以劳动解决吃饭问题,因而植茶树、采茶叶、制茶、饮茶便融入佛事中。因为茶有
期刊
茶是一种与生活共鸣的饮品,它的生命力在于帮助我们摆脱俗世的焦虑和荣耀,体悟生命的灵性,进入逍遥的心态。  现代人的浮躁症以人染人,往往不知不觉中变得难以面对自己。构建和谐更需平凡人、平常心,平心静气、清心养怡。不求别人善待自己,只求自己善待他人;不向社会贪婪索取,更向社会增加己任。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
期刊
茶能养生,这在许多中国古代茶书以及医药书中都有记录,日本茶道之祖荣西(公元1141年~公元1215年)则在此基础上,写了一部“吃茶养生记”,系统地阐述了茶养生的主要理论问题。荣西所依据的养生理论,就是古代中国的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古人用来说明万事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从而达到生态平衡的一种理论。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五行之中每一行都不能缺少,缺少了一行,这个体系就不存
期刊
中秋送礼有团圆、祝福之意。  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的活动。但作为一个节日,中秋节盛行于唐朝,至明清时开始与元旦齐名,成为主要节日之一。明代以来,有关中秋赏月吃月饼的记述已经很多。《宛署杂记》说,每到中秋,百姓们都制作面饼互相赠送,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场店铺里卖的月饼,多用果类做馅,巧名异状,有的月饼一个要值数百钱。《熙朝乐事》里也说,八月十五
期刊
位于闽江源头的福建闽北茶区是中国乌龙茶和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也是乌龙茶的制作技艺起源地。  清朝崇安县令陆延灿在《续茶经》中引述王草堂的《茶说》记叙了武夷茶的制作工艺,与现代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如出一辙,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制茶高僧释超全则写过:“溪茶遂仿岩茶样”。陈彬藩先生考证“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渊源于武夷岩茶”。茶业专家陈文怀先生在《茶的品饮艺术》中确定“乌龙茶的制法,发祥于武夷山”。  当这种
期刊
说起乌龙茶,自然想到了福建,说起福建的乌龙茶自然离不开那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且风景迤逦、钟灵毓秀的武夷山。  武夷山有2000多年的茶叶栽培历史。这里土地肥沃、生态条件好,适宜种茶,武夷山茶人更善于研制制茶技术,他们开创了半发酵的乌龙茶制作工艺,造就了武夷岩茶独特的“岩骨花香”;他们在引进松萝茶的炒青技术同时,加上自己原有的焙制技术,首创了与传统绿茶不同的另类茶——小种红茶,成为中国红茶,乃至世界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