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钢铁医生”:探微索隐悟“匠心”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dianxitonggu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色的工装,白色的安全帽,略带腼腆的微笑,在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个庞大车间内,记者见到了王海浪。一排排巨大的钢管整齐排列,管道里面,工程师们正在作业,迎着管道那头的光,他们好像要走向未来世纪。
  王海浪,1990年3月出生,是中建安装南京华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名无损检测员,曾获“全国技术能手”“江苏青年五四奖章”“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
  初入行,树信念
  什么是无损检测?
  2010年,王海浪刚刚进入常州工程技术学院学习时,对自己所读的无损检测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一无所知。直到一年后,随着专业课程的开展和学习,他才慢慢了解到——钢结构的建筑工程、化工管道工程、化工仓储罐项目等,需要通过焊接将一块块钢板粘连起来,无损检测就是通过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检测技术,确保钢板焊缝无缺陷。通俗地讲,就是那些高温高压化工设备、高楼大厦等,都需要“体检”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王海浪并没有在一开始就爱上自己的专业。高考成绩出来,王海浪发现自己只能上专科学校,十分丧气,对于要读什么专业都无所谓的感觉,任由姐姐帮他去填志愿。可当他来到学校,一块块钢板放到他面前,专业技术关乎一件件设备的正常运行、一幢幢建筑的正常使用,这其中包含的重大责任,让他开始决心要好好学习。
  作为一名无损检测员,对于焊接,原本只需要了解一些理论,会简单实操就可以,并不需要掌握多好的技术,但为了可以更好地做检测,王海浪专门去报了培训班,跨专业学习焊接技术,并且拿到了技术合格证书。这样,在自己专业所需的射线、超声、磁粉、渗透四种检测证书之外,他又多了一本证书。
  王海浪时时牢记自己的每一次检测都关乎着重大责任。2012年,他来到中建安装南京华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实习。刚一来,就被外派到浙江绍兴的一个项目上,独立进行检测。项目需要检测的是吊车的车梁焊接。从课堂到车间,从摆在课桌上的钢板到横在车间中的大吊车长长的横梁,第一次做实物检测,王海浪心中直打鼓:我行不行啊?我的检测结果靠谱不靠谱啊?
  心中再疑惑,活也得干。那一天,王海浪一直蹲在横梁旁,手上拿着超声检测仪1.5厘米宽的探头,1.5厘米、1.5厘米地沿着焊缝往前挪,眼睛盯着检测仪声波的波动。一天蹲、挪下来,才检测了20米。到下班时,他双腿已经酸麻得站不起来了。他给领导打电话汇报工作,领导都惊了:“一天检测20米,你是怎么干的呀?”虽然慢,但不会出错呀,他的这个工作态度,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2013年,王海浪大学毕业,加入中建安装南京华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无损检测员,入行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体项目。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也被称为“四叶草”,它的建筑外形呈四叶草形,是上海标志性建筑。建筑总规模达到147万平方米,铺满整整一平方公里土地,堪称中国乃至于全球会展业的“超级航母”。这片大型建筑使用钢材较多,现场随时都有焊接好的钢结构等待检测,检测总量超过3.5万米。
  王海浪虽然初出茅庐,但面对这块“硬骨头”毫不犯怵,他每天认真检测,遇到不懂的就向前辈请教,不断追问,不断总结,下班后回到工地宿舍就看书学习。同事们都说,第一次见到这么上进的学生娃,还给他起了“十万个问什么”的绰号。
  在他们第一道检测完之后,还有第三方来进行第二道、第三道检测,以确保万无一失。王海浪想到第二道、第三道来检测的都是些有经验的老师傅,他可以跟着他们学习,就充满了期待。因此,他不仅自己检测得格外认真,以确保自己的检测结果不能被后续复检时检出疏漏,还在第二道、第三道复检时,全程跟随,向同行学习。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项目为期一年,在这一年中,王海浪的技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他体会到无损检测员的工作就像是“钢铁医生”,给钢铁做超声检测就像医生给病人做B超,射线检测就像拍CT,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了,但能不能通过检测仪器呈现的图谱快速判断出相应的问题,得出结论,却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才能积累经验。
  “好医生不是一天炼成的。”王海浪意识到,“难活”“累活”才是最好的训练场。
  2014年10月,王海浪被派到中建安装集团制造厂负责钢结构、压力容器等设备的无损检测工作。他借着这里检测对象焊缝结构复杂、种类多、检测方法多样的机会,在结束工作后,把已经测过的设备再检测一遍,对比结果,不断在检测实践中潜心钻研无损检测技术,拿下了UT-Ⅱ(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RT-Ⅱ(射线胶片照相检测)检测技术等四项资格证书。从刚毕业时的四项初级证书,到现在的四项资格证书,王海浪完成了一个技术操作者到技术制定者的升级。其后,他参与编写了《TOFD检测在不同型式压力管道焊接接头的应用》《不等厚(非平面)对接接头TOFD检测工法》等创新工法,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技艺,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拿大奖,挑大梁
  2017年,王海浪因在中国建筑(无损检测员)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得了个人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被公司推荐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赛事级别为国家级)。
  竞赛前夕,王海浪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训练。中建公司有一间无损检测工作室,工作室靠墙是一排储物架,架子上摆放着一台台超声检测仪,工作台上是一件件奇形怪状的钢铁构件。王海浪每天就在这里进行检测训练。复习理论、看胶片、调试仪器、练习检测,看了多少张片子、测了多少条焊缝,他都已经数不清了。
  开始比赛了,首先进行的是检测仪器的调试,要在10分钟内,调校好仪器和探头,确保检测精度。王海浪立即忙碌起来,5分钟过去,他发现身边已经有选手调校好了。王海浪心里就有些慌,比赛中有“大神”。再轉念一想:不管别人的速度有多快,我也没有超时,只要按照自己的速度做就好了。
  预赛时,王海浪的成绩不算好,虽然从209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前15名,但排名比较靠后。这时候,王海浪反倒轻松了,排名靠后,拼第一肯定是不想了,能够进入决赛已经不错了,重在参与吧。就这样,带着轻松的心态,王海浪完成了决赛。比赛结果出来,他竟然是第一名,检测成绩是90多分,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70多分。王海浪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得到了国家行业最高标准的认可。   能力升级,他便开始传帮带。在后来的几年中,王海浪团队先后7次参加省部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均取得团体前三名的好成绩,获得个人金、银、铜奖十余次,多名团队成员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建系统技术能手”“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21年10月的全国赛事,团队成员也充满信心,备战在即。
  一线工作,他也开始勇挑大梁。2017年9月,王海浪担任华电至实友化工、大连化工蒸汽管道工程(二标段)的项目负责人,这是全国首例输送距离长且具有耐高温高压特性的蒸汽管道工程,检测质量要求极高。
  为保质保量地履行合约,他带领团队进行“地毯式检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常规检测技术,还引入TOFD无损检测(相当于B超中的彩超)、相控阵等先进的无损检测新技术,节省了检测时间,更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缺陷检出率。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2018年8月底,王海浪团队圆满完成任务,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2019年4月,王海浪在黑龙江省550万吨/年重油催化热裂解项目负责8台3000立方米球罐的无损检测工作。这是团队第一次运用TOFD检测技术检测钢制球形储罐,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言。面对各方质疑,他们顶住压力,不断实践摸索,每天在十几米高的球罐外曲面和内部黑暗狭窄密闭空间爬行工作,每半小时就需要脱离工作环境,进行身体状况检查调整。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王海浪创造了3个月磨坏一双钢底劳保鞋的纪录。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海浪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出色完成了检测工作,赢得业主的高度认可,对方又追加4台3000立方米的球罐检测合同。
  从南京青奥会、牛首山佛顶宫到杭州G20峰会、青岛上合峰会等,入行8年,王海浪走遍全国各地,参与若干重大工程项目,用1.5厘米的检测探头寸步前行,为每一寸钢铁构件质量“把脉问诊”,累计检测长度超过20万米,不放过每一条细微的焊缝、每一个焊缝处的微小气泡。
  “细微之处见真章,螺蛳壳里做道场。”对王海浪而言,“工匠精神”就是把检测做到极致,对瑕疵明察秋毫。他跟随1.5厘米的探头,探微索隐悟“匠心”。
  对话
  《风流一代》:作为一名无损检测员,除学校传授的专业技能之外,对身体素质等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王海浪: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做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项目时,第一次爬到16米高的钢梁上做检测,一下子就紧张了,恐高。我师傅在前面说,没关系,走啊,他就挂着安全带沿着钢梁走过去了。我也有安全带,却还是只敢骑在钢梁上,用屁股蹭着一点点挪过去。后来,经历多了,我渐渐也就克服了恐高,可以在很高的钢梁上自如地走来走去了。
  《风流一代》:工作需要你全国各地出差,你去过很多城市,有过水土不服的情况吗?
  王海浪:我身体不错,对生活的要求不高,水土不服的情况倒没有出现过。只是在做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的项目时,广西天气格外炎热,钢板被晒得滚烫,我在钢板上做检测时,那个滋味真叫一个酸爽。后来做牛首山佛顶宫项目时,也恰逢夏天,遇到同样的情况,但经历过广西的炎热,牛首山的情况已经相对容易忍受了。
  《风流一代》:你现在取得了不少成绩,经常被母校邀請回去演讲,你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说的?
  王海浪:我曾有个学弟,技术很好,但他在毕业工作一年之后,转行去了房地产业做售楼员。他对我说,做技术工作太辛苦了,整天泡在工地上,风吹日晒的。他现在的工作轻松,每天都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收入也不错。我觉得人各有志,做一名售楼员也很好,只是为他的技术可惜。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繁盛时期,极度需要技术人才,我希望通过分享我的故事,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启发。我想对他们说的是: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走出舒适圈,把自己的小目标和国家的大目标结合起来,厚积薄发,为国家建功立业,让中国梦在我们手中实现。
  《风流一代》:你未来还有什么计划?
  王海浪:我希望有机会可以多陪陪家人。我常年在外出差,孩子都是妻子带大的,她很辛苦。我结束工作下班后,一有空,就给妻子和女儿打电话。家里人很支持我工作,以前一个人时,我喜欢在外跑,还经常主动申请加班、出差,现在有了家庭,我希望多分配些时间给家人。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父亲在场。
其他文献
叶倾城,女,作家,曾著有《你好啊,一年级》等童书,《孩子,谢谢你选我做妈妈》等散文集,《原配》等长篇小说。  他很爱说话,总是说个不停,他的故事,我是断断续续拼起来的。  他是农村孩子出身,长大后当司机开大货车运货。渐渐有点儿积蓄,就自己买了辆车,挂在某个公司名下,其实自己是老板。渐渐懂行了,他就不光运货,还在A地进货,到B地卖。一路走来很辛苦,但也有回报。他在老家县城买了房子,让家人进了城,又在
期刊
韩浩月,男,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居北京。评论人,为多家媒体撰写文化、娱乐评论。专栏作家,出版有多部个人作品集。  夏天是吃西红柿的季节。从炎热的外面,回到家中,抓起一个西红柿,放在水龙头下冲洗一下,一大口咬下去,尽是甘甜清爽的味道。如果是在冰箱里冰过的西红柿,就更好了,切开,放在盘子里,撒上一把白糖,鲜红的西红柿切面上,糖色如霜,令人食欲大动。  “西瓜、空调、Wi-Fi”,被认为是度过夏天的必
期刊
有次请客,饭店服务员为我们推荐了几个套餐。我发现,每个套餐都还不错,经济实惠,还比较有档次,可以考虑,但每个套餐中,总有两三道菜让人不满意。  我捧着菜单说:“把套餐一中的这三道菜换了,换成套餐二中的三道,可以吗?”服务员笑眯眯地说:“这样不行的,我们的套餐是固定的,价格优惠了不少。您如果要换掉,只能按点餐计算了,这样不划算。”衡量再三,我定下了其中的一个套餐。这个套餐虽然不是百分百满意,但总体上
期刊
沈嘉柯,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湖北作协全委会委员,已出版《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人生摆渡人》等50多本作品。  我有一个朋友叫阿顺,第一次见面时,他只有19岁。他一会儿北漂,一会儿南下,小小年纪已经走了很多地方。他令我非常惊讶,以我的观察,他明明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  实际上,阿顺从小就有闯荡大城市的梦想,高中毕业便放弃念书,追梦去了。他在
期刊
彼采艾兮  端午节回乡看父亲,早起就见他拿着一把镰刀往外走,问他做什么去,他说:“割艾去!”是了,《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样的风俗流传至今。我跟在他后面一起往艾地里走。  《诗经·王风·采葛》唱:“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那位姑娘去采葛,只有一天没见着,好像三月久相
期刊
明月千里,我只守住一杯  几片茶叶,一壶沸水  让苦难再次挣扎、翻滚,最终我所获的  是十二万分的宁静  舊事一闪而过,我只瞄了一眼  毕竟它算不上乾坤  也许还比不上老屋台阶上  年年新发的青苔  时间在向深处进行  茶叶几经起伏之后,最后在杯底安静  像不像我们活到无欲之时  乐于蹲在石头上,静看日落月升
期刊
你肯定见过一片云和另一片云  相遇,相随,最后相融于蔚藍  也肯定见过一棵松树和一旁的水杉  它们相依相伴,一起葱茏,一起衰老  你肯定很少听到暖暖的情话  遇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一个人走了,不是什么悲伤的事  留下的人继续品尝着人间的酸甜苦辣  就像是那些山间的兰草,一棵枯萎了  活着的依然在春天开出惊艳的花
期刊
莫小米,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到《杭州日报》工作至今。在国内报刊上发表散文、随笔、小小说2000余篇,160余万字。  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当你急需赶到某个地方时,你的车却被堵得进退两难。这时,只需一个电话,就会有两个“神兵”从天而降,一个坐进你的车里,继续耐心等待,另一位带你坐上他的摩托车,三拐两拐,突出重围。这属于“代堵公司”的业务。  当你半写半摘地完成毕业论文时,能不能低于查
期刊
记者调查  乡村定向师范生:  基层是就业的有效保障  2021年7月,从淮阴师范学院毕业后,22岁的李洪瑞回到了家乡涟水县。她将于今年9月正式入职,走上三尺讲台实现“教师梦”。  李洪瑞是一名乡村定向师范生,这是江苏省针对培养基层优秀教师开展的一项特殊政策。2016年初,江苏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和省编办等5个部门专门出台了《关于开展全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的通知》,采用“县来县
期刊
基层体验  融入村民,找到个人价值  讲述/宜兴市芳桥街道金兰村党总支副书记 杨欣悦  我本科和硕士学的都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这是河海大学的王牌专业,有利就业。我最初的职业规划是去设计院工作。  每年11月,学校都会请往届选调生回校分享他们的工作体会。之前,我觉得进入公务员体制内可能要放弃自己的对口专业,那个人价值怎么体现?听了学长们的讲述,我才了解到,基层公务员的工作也很辛苦,很考验个人能力和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