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断无人听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那一次的弦断是因为挚爱,因为痴迷,我挺愿它一直断着不要被修复。因为即使修好后弦上生金缕,终究是无人倾听。
  喧嚣的游乐场里,竟还有个供人歇脚的古朴茶馆。泠泠琴声逸出,我一走进,就看到了舞台上身着素衣的人们,春江花月夜柔和的旋律从他们指尖款款而泻。我挑了个僻静的位子,一边品香茗,一边细赏台上的人儿。
  且不说那老者弹月琴如醉如痴似泛舟江上,少女琴声清越如轻云出岫,流风回雪,单看中间的抚琴女子,便被深深吸引。时而素手轻按琴弦,垂下眼帘,与琴共同叹息;时而将弦丝猛地一拨,一声脆响就在空中匀开;时而双手行云流水抚过琴弦,就像拨弄她自己的思绪,剪不断,理还乱。
  他们各自执着不同的乐器,但眼角眉梢都是深深的沉浸。我于婉转的清音中品尽香茗,放下茶盏的瞬间,看到周围的人们,不觉冷笑。
  有低头摆弄手机的,有高声扯着家常的,有目光涣散呆滞无神的,真是人生百态都齐全了。只是,缺个知音与艺人们一起陶醉。乐曲渐入高潮,艺人指法的变换愈为快速。而看客们的脸上,依旧是无动于衷。我强忍住心中的不快,逐渐回复到春江花月的意境里。
  蓦地一个尖锐的音划过耳膜,看客们终于被惊起来,望着台上议论纷纷。是那抚琴女子,许是谈了个弦力不能胜的音节,弦竟断了。她手足无措,失落垂眉。一个年轻人轻蔑地“切”了一声,大步走了出去。人群一哄而散,又投身到无边无际的尖叫声中。
  “罢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女子很快地转过身,将一抹泪光泯于眼角。
  望着她素色的落寞背影,我心中顿生悲凉。琴生七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可每一根弦上又压着太多,艺人的爱与痴,看客的冷眼,激烈地冲击使它震动。千百年的深厚底蕴,终敌不过肤浅浮夸的“刺激”。
  很多人都说是弹琴的人太过爱琴以至失了力度,以至弦断无人听的结局。其实,弦力不能胜的,是一声嗤笑,一片漠然。
  而我终究会听她起弦风雅,奏一曲风华。
  点评:作者从“琴”切入,弦断是表象,传统文化的遗失是内核。两类人群的鲜明对比,更衬托出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力度之大。所幸,作者不是一味的批判,而是呼吁传承,从我做起。全文笼罩着古朴之风,足见作者写作功力。
  (指导老师:丁娜)
其他文献
电影《非常大总统》中有这么个镜头:共产党人李大钊赠给孙中山先生一张条幅,题词“铁肩担道义”。历史上有无此事不敢断言,但李大钊同志原在北京办《晨钟报》时,确实在所辟“警语”栏目中写过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其实,此联也并非李大钊同志的独创,而是出自明朝志士、敢于弹劾权臣严嵩的杨继盛的联语:“铁肩担道义;辣手铸文章。”虽只改动两个字,意义却更鲜明,语言也更通俗了。  众所周知,在俄国十月
期刊
语文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要教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成功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重要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改变以往威严、居高临下的形象,教师要走的学生中间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
期刊
考场作文要求语言规范,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也就是说行文要文采飞扬,分值才高。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文采飞扬呢?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做到以下几点,可以事半功倍,立竿见影。  一、推敲、锤炼词语,让词语生动起来  要在词语上下功夫,巧用动词、形容词。在整个初、高中阶段,语文学科学习的内容中,特别是诗歌、散文的鉴赏,都有对动词、形容词等关键词赏析的内容,动词、形容词等关键词运用得当,就能增强文章的准确性,就
期刊
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作文,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愿。可事与愿违,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谈“作”色变,提笔忘“文”,应付了事,假话、空话、套话连篇,语言贫乏,缺少真情实感。语文教师如何改变现状,走出困境,让学生真正快乐作文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让学生的生活“动”起来  新课标这样阐述写作性质:“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期刊
问题的提出:  “老师,这个字你读的不对。”有个学生站起来打断了我的讲课,教师停下望了望学生。“你才学了几个字,我还不如你了,坐下吧!”教师生气地说道。“老师,这个字我查过字典了。”调皮的学生反抗着。“坐下,继续上课!”教师命令道。这个学生噘了噘嘴,不情愿地坐了下来,课正常地进行着。从此,这个学生在课堂上再也没有发过言,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后来教师看电视的时候听到了这个字,真的是教师读错了。教师不
期刊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学伴随着这场春风乘势而上,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与责难后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和适应形势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但是对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语文教学仍然还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因此,在语文课堂
期刊
一、清楚准确地表述出阅读教学目标  把阅读教学目标表达出来,可以使学习的主体——学生更清楚了解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面前展示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的实际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可以确保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清晰性以及可操作性。所以,清楚准确地陈述教学目标,是阅读教学中的第一个关键。  二、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呈现  (一)口述。所谓口头呈现,指的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通过口头交流的
期刊
八(下)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作者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对每一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
期刊
“相信学生的能力”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信条。如何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是语文老师面对的一大考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你始终就是一个不合格的语文老师。  一、鼓励学生“热爱丢脸”,勇于表现  激励永远是最好的方法。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更是如此。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任何出色表现及时肯定是让他们动起来的最有效的办法。最可怕的是讽刺挖苦伤害学生,在他们的心里造成阴影。即使学生的发
期刊
“阅读期待”是读者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认知结构和阅读需求,既包括阅读前对文学作品的预想心理,也包括阅读时对文本的新认知和新需求。读者的阅读期待会经历四个阶段:唤醒期待——形成暂时的预想和判断——证实或拒绝预想——作品意义具体化、自我化,形成新阅读预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阅读期待,能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激起学生思考与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阅读体验。本文将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