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细节的控制、选择和积累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不是一个器具,等待教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教师去点燃。”这个点亮的过程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智慧”,而这种“教学智慧”是值得教师终生追求的专业境界。
  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水平,对教学对象要有足够的信任,因为了解和信任,教师才敢于放手、乐于放手。学生学习智慧的充分展现,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发挥,两者相互碰撞才能成就真正精彩的课堂。
  本期,我們共同探讨“如何从课堂细节中寻求教学智慧”。
  细节决定成败。日常的教学中会有这样的情况,虽然两节优课在比赛中得分一样高,两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差无几,但他们也可能在处理课堂细节的方式上有所区别。一年半以来的教学视导经历让我认识到:课堂细节的控制、选择和积累是容易被教师忽视的重要环节。
  课堂细节的控制
  课堂细节层出不穷,有时不可预料,只有用心控制才能将细节转化为课堂的生命力。
  控制节奏。有一位教师在讲《光的色散》时用了很多图片和视频,增加了讲解“为什么牛顿实验中,光的色散的光带,红光在上面,紫光在下面?”和“颜料三原色”“颜色之谜”的内容,结果三十分钟内众多教学内容全部完成,可见他的语速是多么快,学生完全没有思维的缝隙和表达的机会。其间这位教师提问:“天空中的彩虹跟物态变化有关吗?”他快速地连问了五遍,显得很忙乱。我的看法是:教师“教”完了,学生没有“学”,教师不能从容笃定,学生必然无所适从。
  同样一句话、一个问题,教师需要说慢一点、问清楚一点,让学生有充分反应、思考、表达的时间。
  控制内容。有很多教师在讲习题课或试卷评讲课时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或讲到下课铃响;这看似认真、辛劳,实则怠慢、就简,因为舍弃次要的、突出主要的是需要准备和思考的,需要在充分准备和深思熟虑的前提下,认真驾驭课堂,于细微处显示出在教师掌控之下的轻重缓急。
  控制情绪。在一节《密度的计算》专题课上,一个学生上台演示时,写出了ρ冰=0.9kg/m3,ρ水=0.5kg/m3,题目还没有做完,教师直接拿掉了这个学生的笔,学生茫然地、难堪地回到座位。教师若是严厉地批评甚至指责也比这样处理好,教师也许只是略有恼怒,只是要节约课堂时间,但这种事实上的漠视,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打击,他也许从此害怕答题、害怕演示,甚至害怕课堂了。
  事实上,教师需要反思:“学生为什么出现这么简单的错误?”教师可以这样处理:“你忘记了基本的物理量,很难得出正确结果了,得先下去查一查,再思考一下。”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教师能控制好情绪,及时地引导和展开,将是“将暗点转化为亮点”的机会。
  控制与课堂的距离。有一节《眼睛和眼镜》课,讲到近视眼的矫正时,教师看了看学生说:“我们班上戴眼镜的同学看来不多,说明大家看书不多,学习不认真吧?”难道“多看书,认真学习”一定要到近视的程度吗?或者近视眼就一定是“多看书,认真学习”的结果吗?想要激励学生但不能错误引导。教师又说:“不要经常摘下近视眼镜,这样会加重近视。”但其实有一种观点却是“看近处的物体时要摘下近视眼镜,否则会加重近视”。教师本意想爱护学生,但也要有科学依据。
  相反的情况是教师整节课平铺直叙、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能对学生适时、恰当地进行理想前途、情感情绪、方式方法或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合理地控制与课堂的距离,不太远也不太近,细微之处见功夫。
  课堂细节的选择
  课堂细节无处不在,大多可以准备,只有悉心选择才能将细节转化为精彩。
  选择干净、有分量的语言。一位年轻的教师上课时,开口就是“大家想想”,闭口就是“看到没有”;还有一个教师,一节课里说了40次“这个呢”,这个细节可以彻底毁掉整节课。如果让她一口气连续说40次“这个呢”,她一定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顽固的“口头禅”是一种常态的不慎重。
  课堂是培养人的神圣净土,绝大部分时间给学生,非说不可的教师才说,特别需要慎重地准备好,说出来的话语要具有启发性、震撼力、美感,追求字字珠玑、句句锦缎,否则不如不说。
  选择整洁、有尊严的形象。有一次我听一位教师的课,发现他头发凌乱,一个袖子卷着,戴一只手指露在外面的手套,敞开的棉袄里面是一件老旧的毛衣,穿一双已经脱皮的球鞋。我相信这不是穷的结果,是习惯,是潜在的不满意的结果。我当天的视导反馈是:“有的老师教学态度很好、教学水平很高,但是由于不注重仪表,会使教学气氛和效果大打折扣。”期末发现,在他的QQ空间有一条说说是:“我真的已经努力了!你们怎么只考了那么一点可怜的分数,什么情况?难道真的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吗?”应验了我的预测。
  暑期为了“湖北好课堂”的一节录像课,有一个女教师专门买了一套新连衣裙,并到理发店做了头发,课堂上师生都显得非常有活力。随堂课至少要颜面光洁、衣服整洁、鞋袜清洁。好的形象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都会有积极的暗示作用。整洁的形象能从一个侧面说明爱职业、爱课堂、爱自己、爱学生,说明活得有追求、有滋味、有尊严。
  选择严谨、有温情的过程。那些以爱、以关切的名义说出的“你怎么回事?”“这么简单也错了?”“这个我讲过多次了的啊!”学生答错了问题还没有等他答完就说“坐下去”;学生演示板书错了还没有写完就说“上位去”,把错的地方不做任何解释就划掉或擦去;上台读数慢了就说“下去”……很多时候,教师的内心并没有轻视学生、厌烦课堂,可是语气、表情、动作、语言却无意之中表现出轻视和厌烦,是既不严谨、又缺乏温情的。我们完全可以而且应该选择“不要紧,下次再来”“你可以这样”“一大格多少?一小格多少?”……细致入微的爱和关切只有通过严谨、有温情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否则,简单粗暴,必然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选择变化、有高度的层级。有位教师把学生的姓名写成字条,按男、女分装在两个盒子里,轮流随机抽出字条提问……每个学生都受到了重视,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动力,这种教学方式细节上的变化,必然能使他的课堂层级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有些教师的课堂语气神态、教学方式方法,有意无意沿袭着他们学生时代的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不变的,但爱的方式随着时代必须要变。我们只有选择变化,通过学习和实践,在言行举止的细微之处体现出理念的更新、视野的扩大、方式的变革,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效果到达更高的层级。
  课堂细节的积累
  课堂细节广阔无垠,可遇而不可求,只有全心积累才能将细节转化为智慧。
  多听取。走进别人的课堂听课,特别容易发现别人在处理细节方面的精彩和不足,并联想到自己的失误,思考出这里应该怎么做会更好,当堂记下来。
  多反思。一节课刚下来,是最清楚自己课堂细节优劣的时候,是有效反思的最佳时机。
  多学习。每次我看完教学杂志,网上看到关于教育教学的文章,都有一种紧迫感,在充电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将资料保存下来,以便学习消化。
  多总结。总结听来、学来和思考得来的知识,并将细节分类、优化,写成文章。
  当我们不断优化课堂细节的积累、实现课堂细节的选择、坚持课堂细节的控制,就能形成课堂细节中的教学智慧,造就卓越的课堂。
  (作者单位:应城市教研室)
其他文献
武汉市第六中学是武汉市首批"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市级试点学校""武汉市自然笔记研学试点学校",在实践《武汉市推进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学校秉承"修德
一、桂花糕原料配方:细糯米粉3公斤,细粳米粉2公斤,白砂糖2.5公斤,糖桂花250克,花生油50克.制作方法:1.把糯米粉、粳米粉和白砂糖倒入容器中,加清水300克拌匀,放置8小时后,用
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之一。所谓空间观念,是指能够由几何图形联想出实物的形状,由实物的形状抽象出几何图形,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转化的观念。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一、从建立表象到再造想象  1.运用感性材料,建立表象。首先,重视启蒙阶段对学生几何图形的观察。教材中的几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