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艺术市场,如果说2012年堪称“香港年”,因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进军香港使其“回归”亚洲的拍卖中心,那么2013年则堪称“国际化元年”,佳士得和苏富比进军内地,把“国际化”的挑战摆到了内地买家与同行面前。中国艺术市场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初级阶段:“海外回流”
回顾“国际化”的历程,我们会不无惊讶地发现:中国艺术市场虽然独具中国特色,但其繁荣成长的历程从一开始就得益于国际化。今年是苏富比亚洲40年,中国和亚洲的艺术市场从萌芽到茁壮成长,离不开苏富比佳士得两大跨国拍卖行的努力。自苏富比落户香港后,其作为亚洲的交易中心经过40年的发育已经与伦敦、纽约三分天下,而苏富比与佳士得在瓷杂与油画两大板块中始终居于领导地位。
今年也是中国嘉德成立20年,虽然作为综合性拍卖公司长期经营,其打造了远远超过苏富比、佳士得的产品线,但业务结构中的中国书画却占了半壁江山。其实,在整个内地市场,书画板块都是这样举足轻重:2004年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该板块先是暴涨暴跌,再从2007年开始回暖,到2009年更进入“亿元时代”,市场行情连上多级台阶。内地市场按文物保护法而限制文物的进出口,但支持“海外回流”的政策却顺应了市场发展的大潮,让“海外回流”的艺术品得以满足亚洲藏家换代的需要。
中级阶段:“进军香港”
2012年,随着经济下滑而出现的行情调整中,中国海关部门发动的“查税风波”无疑是重要的导火线,其对艺术市场的发展影响深远。查税风波使“海外回流”难以为继,也暴露出经过暴涨的中国艺术市场,其实缺乏坚实的法律基础。于是,一度被捧为亚洲交易中心的北京顿现疲态。
相形之下,香港作为免税的自由港,其优越性再度受到关注,引发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三步并作两步,相继将进军香港的计划提前付诸实施。其结果一方面导致交易中心回归香港,另一方面也使中国拍卖业正面遭遇国际化的考验:对于嘉德和保利,国际化不仅是拍品征集的课题,也是如何在香港生存和发展、如何挑战苏富比佳士得的话语权的课题。
高级阶段:“本地拍卖”
中国艺术市场的国际化,是艺术市场全球化的一个方面,与此相伴的,则是跨国拍卖巨头的“本地化”。对苏富比佳士得而言,“本地化”有双重的含义:既指这两大巨头瞄准中国市场,要在当地举办拍卖;也指这两大巨头的全球一体化理念:“全球寻珍、本地拍卖”。
2013年是两大跨国拍卖巨头在中国举办“本地拍卖”的第一年。虽然这种“本地拍卖”因中国政府禁止它们参与文物拍卖而更具象征性,但佳士得中国区执行董事蔡金青女士所强调的体验式服务,其背后的功夫则是国际化。这种国际化的挑战因为两大跨国巨头的“本地拍卖”,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内地每一家拍卖行面前。
展望未来:竞争加剧
文物拍卖受到限制,使上述两大跨国拍卖行的本地化所面临的考验更显得严峻。不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使时间对这两大跨国拍卖行有利。就在佳士得成立上海公司没多久,中国政府公布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消息,前不久更有新的消息,则是提请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在“自由贸易区”停止实施相关法律,其中就包括停止实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条款,允许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与中外合作公司在“自由贸易区”举办文物拍卖,虽然这还是未来才会发生的事,但无疑让两大跨国拍卖行有了更多的期待。
对于内地拍卖公司,行业洗牌在劫难逃。对跨国拍卖行从事文物拍卖的限制,给它们留下了“时差”,不过所剩的时间并不多。“本地拍卖”将使这种行业洗牌分外残酷:从拍品征集资源、专家阵容、藏家网络到品牌影响力,洗牌将是全方位的。而其中的焦点,正如蔡金青女士所指出的是拍卖行业的专家和高管。这些人才是拍卖行最宝贵的核心资源。未来的市场格局也许暂时不会大变,但人才的争夺和整合已经开始,而后者势必会带来市场格局最终的大变。
初级阶段:“海外回流”
回顾“国际化”的历程,我们会不无惊讶地发现:中国艺术市场虽然独具中国特色,但其繁荣成长的历程从一开始就得益于国际化。今年是苏富比亚洲40年,中国和亚洲的艺术市场从萌芽到茁壮成长,离不开苏富比佳士得两大跨国拍卖行的努力。自苏富比落户香港后,其作为亚洲的交易中心经过40年的发育已经与伦敦、纽约三分天下,而苏富比与佳士得在瓷杂与油画两大板块中始终居于领导地位。
今年也是中国嘉德成立20年,虽然作为综合性拍卖公司长期经营,其打造了远远超过苏富比、佳士得的产品线,但业务结构中的中国书画却占了半壁江山。其实,在整个内地市场,书画板块都是这样举足轻重:2004年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该板块先是暴涨暴跌,再从2007年开始回暖,到2009年更进入“亿元时代”,市场行情连上多级台阶。内地市场按文物保护法而限制文物的进出口,但支持“海外回流”的政策却顺应了市场发展的大潮,让“海外回流”的艺术品得以满足亚洲藏家换代的需要。
中级阶段:“进军香港”
2012年,随着经济下滑而出现的行情调整中,中国海关部门发动的“查税风波”无疑是重要的导火线,其对艺术市场的发展影响深远。查税风波使“海外回流”难以为继,也暴露出经过暴涨的中国艺术市场,其实缺乏坚实的法律基础。于是,一度被捧为亚洲交易中心的北京顿现疲态。
相形之下,香港作为免税的自由港,其优越性再度受到关注,引发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三步并作两步,相继将进军香港的计划提前付诸实施。其结果一方面导致交易中心回归香港,另一方面也使中国拍卖业正面遭遇国际化的考验:对于嘉德和保利,国际化不仅是拍品征集的课题,也是如何在香港生存和发展、如何挑战苏富比佳士得的话语权的课题。
高级阶段:“本地拍卖”
中国艺术市场的国际化,是艺术市场全球化的一个方面,与此相伴的,则是跨国拍卖巨头的“本地化”。对苏富比佳士得而言,“本地化”有双重的含义:既指这两大巨头瞄准中国市场,要在当地举办拍卖;也指这两大巨头的全球一体化理念:“全球寻珍、本地拍卖”。
2013年是两大跨国拍卖巨头在中国举办“本地拍卖”的第一年。虽然这种“本地拍卖”因中国政府禁止它们参与文物拍卖而更具象征性,但佳士得中国区执行董事蔡金青女士所强调的体验式服务,其背后的功夫则是国际化。这种国际化的挑战因为两大跨国巨头的“本地拍卖”,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内地每一家拍卖行面前。
展望未来:竞争加剧
文物拍卖受到限制,使上述两大跨国拍卖行的本地化所面临的考验更显得严峻。不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使时间对这两大跨国拍卖行有利。就在佳士得成立上海公司没多久,中国政府公布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消息,前不久更有新的消息,则是提请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在“自由贸易区”停止实施相关法律,其中就包括停止实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条款,允许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与中外合作公司在“自由贸易区”举办文物拍卖,虽然这还是未来才会发生的事,但无疑让两大跨国拍卖行有了更多的期待。
对于内地拍卖公司,行业洗牌在劫难逃。对跨国拍卖行从事文物拍卖的限制,给它们留下了“时差”,不过所剩的时间并不多。“本地拍卖”将使这种行业洗牌分外残酷:从拍品征集资源、专家阵容、藏家网络到品牌影响力,洗牌将是全方位的。而其中的焦点,正如蔡金青女士所指出的是拍卖行业的专家和高管。这些人才是拍卖行最宝贵的核心资源。未来的市场格局也许暂时不会大变,但人才的争夺和整合已经开始,而后者势必会带来市场格局最终的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