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实践能力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在感受中获得正确的认知。
  由于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受左脑支配,而使用直观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儿童实际动手操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能促使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掘儿童的智力潜能。
  二、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是这样导入的。教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的桌面是圆的,一元钱硬币的面是圆的,光盘是圆的,汽车的轮胎是圆的……教师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或椭圆形的?”学生回答:“做成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不平稳。”“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教师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教师就此引入新课:“今天研究了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三、实践操作能力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例如:“10以内的加减法”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数的组成即是数的分与合。在5以内数的分与合教学中先让学生拿出2个木块,分成左右两堆(1,l),得到并学会用分与合说组成。再让学生拿出4个木块,也要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以怎么分,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样,通过交流发现有三种:(1,3)、(2,2)、(3,1)。老师提问:“刚才大家每人又摆了其中的三种,谁有本领能把这三种分法一个不漏而且又是很有规律地找出来?”学生们互相讨论,一边议一边摆弄。他们想出了好办法,发现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左边,每次移l个到右边,就得到了(3,l)、(2,2)、(l,3);也有的讲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右边,每次移1个到左边,这样也是有序地分,就成了(1,3)、(2,2)、(3,l)。两种分法都有道理,教师及时地给予表扬,同学们得到鼓励,主动探索的劲头更足了。
  四、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如在讲究“圆的认识”后,教师用计算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样一个活动情境:学生站成一横排玩投沙包的游戏。教师问:“这样站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这样站队不公平。”教师接着问:“怎样站队才公平?”学生应用刚学的同圆半径相等的知识说出应该围投沙包的目标站成一个圆,或固定好投包的站立点排成纵队一个人投完后下边的人再依次投,这样距离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的公平性。
  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经过新一轮结构布局调整和优势教育资源的整合、重组后,农村办学规模较小的小学大多遵循因地制宜、就近入学的原则合并成了相对集中的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成了近几年来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模式。在寄宿制小学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非寄宿制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每周五天除了要在学校学习文化课外,还要学会如何在与家庭生活不同的集体宿舍中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宿舍管理与服务便成了学校工作
期刊
“刺头”小伟是八年级转到我班来的,刚转来的那个学期他可真没闲着,打架、向同学要钱、上课和老师顶嘴……班里被他搞得乌烟瘴气,我也被他忙得团团转,昨天陪被他打的同学去医院,今天调节他和任课老师的关系,明天……期间,我曾软硬兼施,费了不少口舌,但每次事件过后最长不超过三天,他的老毛病就又犯了。我苦恼着也思考着,想找到一个突破口走进他的内心,把他从个人英雄主义的泥潭里拽出来。  终于有一天,在他又一次打架
期刊
华罗庚曾说过:“不去探索更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也总会落后别人一步;要赶过前人,非有独创的精神不可。”这句话用在中学生作文上是十分恰切的,文章必须有创新色彩和鲜明的个性,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有了创新,作文才会有生命。  目前,初中生作文的语言是一个考查的要点,语言的创新一定会成为文章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怎样创新作文的语言呢?  一、设身处地写人言  “言为心声”,语言是每个人情感最直接的
期刊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叫醒沉睡的大地,我们美丽的幼儿园也被小朋友们稚嫩的童声唤醒了!每天早上,幼儿园大门口都会站着六名礼仪小标兵和一名礼仪教师向来来往往的家长、幼儿问好,各班轮流站岗。小标兵们站姿标准,态度热情,给每一个人带来了好心情,这已经成为我们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从他们身上,我们也感受到做德育是幸福的,接受文明礼仪教育的孩子也是幸福的。这是我进行了一年多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后的深刻感受。著名教
期刊
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教学表现力强,适合于语文课堂教学实时交互控制的双向式交流,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课件、投影、录音、录像等媒体,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在小学语文课堂电化教学过程中,把握恰当时机,创设情境,能使学生从无兴趣向有兴趣转化,从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化,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语文第五册的《美丽的小
期刊
摘 要: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以及写字的美感意识,不仅对学生学好语文,而且对终身学习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多种途径激发兴趣,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自作学具,组合识字方法;应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识字能力;利用情境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有效规范书写习惯,着实加强写字实践。  关键词:独立识字 写字 兴趣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阅读写作的教学基础。较强的独立识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英语课堂中教师通过角色转变、合作学习、生活体验、多元参与等方式渗透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趣味化、生活化展现给学生,以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关键词:英语课堂 安全教育 交集  一、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基本保证,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长和千千
期刊
当前许多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采取填鸭式、注入式的方法,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则是重灌轻导、重讲轻练,强调一致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苦学、厌学,对双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更无法谈及。为改变这些弊端,我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了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尝试,即通过教师运用多变的手段,精心设计、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
期刊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而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是解开语文教学之谜的关键,是小学语文教学提高质量的突破口。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老师们努力探求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那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在40分钟的课堂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  阅
期刊
摘 要: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因此,对职业学校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对学校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务实的课程设置、健康的师资等等诸多方面应进行改革尝试,以适应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学校 美术教育 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发展必须有人才的支持。合理的人才结构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我们既要发展高等教育,也要大力发展职业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