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将“共享发展”写入“十三五”规划建议以来,共享经济在我国蓬勃发展。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深入,共享会计的出现,表明共享经济的模式由原来的物质租赁转变为无形资产即技术的租赁。技术方面,大数据、云会计、财务共享服务等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陆续推出的财务机器人,使得共享会计的推行成为一种可能。传统会计模式下的会计职能、工作方式等都有所变化,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无疑给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将从共享会计的工作流程入手,通过与传统会计模式流程作对比,挖掘财务人员如何在新形势下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关键词:共享会计;财务人员;工作流程
一、引言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会计电算化的时代已经过去,迎来的是财务共享新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缺乏财务专业人员和知识,同时传统代账公司多有账目不清晰、财务数据不健全、出现错误不负责等问题,而聘请高素质专业化的会计人员成本过高。在此情况下,运用“互联网+财务”模式,线上匹配需求商与服务商,不仅降低了双方的成本,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大企业来说,财务工作更加细化,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相对较单一,这增强了財务人员的可替换性,共享会计的出现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本文对于共享会计的定义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运用云会计、财务共享、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财务人员资源共享的服务。近期,已经有公司推出了共享会计的服务,这不仅改变了传统会计行业的工作模式,还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产生了影响,接下来,本文将首先分析共享会计的运营流程,进而基于各流程环节分析对财务人员的影响,提出在新形势下对财务人员的建议。
二、共享会计服务的要素构成
1.共享会计服务平台
共享会计服务平台作为联系需求方与服务商的桥梁,是共享会计服务最核心的部分,平台不仅为需求方与服务商提供交易信息,还要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保障交易环境的安全、扩大平台的影响力以及为同行间的合作提供渠道。因此,共享会计服务平台要素又细分为了三个主要的部分。
(1)平台技术人员
平台技术人员为拥有专业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人员,致力于维护平台运行的稳定性,保障交易的安全性,同时,需要对流入平台的需求方信息与服务商信息进行分流,高速高效地运行平台。
(2)平台财务人员
平台财务人员为拥有丰富经验与专业素养的财会人员,致力于为平台使用者提供专业的财会服务,例如为需求方提供价格参考标准、为同行业的合作搭建桥梁。
(3)平台市场运营人员。
平台运营人员为拥有专业的市场运营知识的人员,致力于扩大平台的认知度,吸引更多的服务商入驻平台同时寻找需求商使用平台,可以说,平台的市场运营人员为平台的开路者,是平台做大做强的关键。
2.共享会计的需求方
共享会计的需求方为需要会计服务的企业或个人,需求方需要在平台填写所在地区、服务类型、价格范围、联系电话等等信息,例如服务类型可填写纳税筹划服务、ERP建立健全服务等等。
3.共享会计的服务商
共享会计的服务商为提供会计服务的个人或企业,称为个人服务商与企业服务商。个人服务商需提交从业资格证、个人身份证,并经认证通过后方可接受业务。企业服务商需提交营业执照、从业资格证、法人身份证,并经认证通过后方可接受业务。
三、共享会计服务流程的设计剖析
共享会计的服务模式有两种,一种为服务商主动去匹配客户,一种为客户自主挑选服务商,下面将针对两种模式分别分析。
1.服务商主动匹配需求方的模式
(1)登录平台,客户发布需求
客户首先要登录到共享会计服务平台,此平台即为搭建客户与服务商交易的桥梁。客户在发布需求时要填写所需服务的标题、类型、所在区域、价格、支付方式、要求、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等信息,例如价格在填写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区间价格,或者可参考平台上提供的不同业务收费标准,亦或是选择价格面议等等;备注栏可填写对服务商及服务的一些特殊要求。
(2)登录平台,服务商抢单
服务商同样需要登录到平台,填写公司或个人的信息供平台审核以确保服务商的质量。若为企业服务商,服务商下的业务员是以所属服务商的名义注册到平台,当客户成功发布需求,客户的订单信息会同时出现在服务商的界面,业务员是以所属服务商的名义抢单,抢单成功显示的则为服务商的信息而不是业务员的信息。若为个人服务商,抢单成功后显示的则是个人服务商的信息。
(3)服务商匹配客户
服务商抢单以时间顺序排先后,但是供客户选择的服务商只有前十或前十五名,之后的服务商将无法提交抢单,即抢单无效。对于企业服务商,所属的一名业务员抢单成功,其他业务员无法再继续抢单。
客户则对所展示的十或十五名服务商进行筛选,挑选出符合要求的服务商,在双方进行确认后,即匹配成功。
(4)客户进行支付,服务商提供保证金
匹配成功后,平台将需求方与服务商进行对接,双方可以商讨具体的业务事项,同时,平台将对特殊事项进行提醒,若双方达成一致,则服务商可提交保证金,平台将扣押保证金以约束服务商的行为,若服务商不履行约定,则平台可冻结或扣除服务商保证金。
客户可选择线上提交业务服务费也可以选择线下结算。前者会将客户的款项暂放在平台上,待服务商完成服务,用户验收“确认支付”后,平台就会将款项支付给服务商,同时,平台可对需求方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及服务费,提供线上担保,保障交易双方利益。后者指用户与服务商通过线下的方式,进行款项结算,平台不提供任何交易保障。
(5)服务商提供服务 共享会计模式下,服务商与需求方很可能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未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为了确保服务商提供服务的质量,平台作为第三方监督人,要对服务商进行监督,服务商需要上传阶段性的工作进展,以帮助需求方了解工作进程情况,从而对需要调整的事项及时作出要求,保证服务的准确性。
(6)需求方验收确认,平台将款项划给服务商
在服务商服务完成后,需求方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验收,进而确认工作的结束,若没有问题,则需求方确认付款,平台将款项划给服务商,或需求方线下将款项进行结算。
所有业务结束后,服务商与需求方要对双方做出评价,需求方要对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质量、服务时长、服务态度等等方面进行打分,服务商要对需求方的信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打分,每次业务的综合得分将作为每个用户的信息显示出来,为提高平台的运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2.需求方自主选择服务商的模式
模式2与模式1的差别主要在前三个环节,此部分将着重分析前三个环节,对后三个环节将不再赘述。
(1)登录平台,服务商填写业务信息
此模式下,服务商不仅仅要提供从业资格证、身份证等必要证件,还要填写服务地区、业务范围、业务要价等信息,对业务擅长领域进行标识,方便需求方进行筛选。
(2)登录平台,客户挑选服务商
此模式下,不再采用服务商抢单匹配需求方的方式,而是让客户依据服务范围与服务类型自主地选择服务商,有助于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方便客户选择最适合所需业务的服务商,有利于提高服务的质量与准确性,同时,也能够提升交易的成功率。
(3)客户选定服务商
当客户找到了符合条件的服务商,可查看其详情,通过平台与服务商取得联系,进一步的沟通确认具体的事项。
四、基于流程分析传统会计模式与共享会计模式对财会人员的影响
本部分将基于流程分析传统会计模式与共享会计模式对财会人员的影响,从四个方面的十一个视角分别阐述。
1.服务资源方面
(1)站在信息交互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处于“被选择”一方,按照上级安排行事。同时,会计记录也十分部门分别记录。
共享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可以筛选信息选择自己要服务的企业。同时,会计记录借助于财务共享平台实现整合。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对于所服务的企业信息了解不全面,而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了解相对较深入,信息的不对称性不仅使得财务人员处于被动的一方还导致人员资源不能有效地配置。共享会计模式下会计记录相对集中,有助于推进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一体化,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消除信息孤岛。
(2)站在资源分配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和监督,较低的技术含量不能够突出会计人员的个人职业素养和能力,对财务人员的互联网掌握情况没有筛选。
共享会计模式下,依托于互联网,出现了云会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使行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发了转变,财务人员的职能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互联网运用技能也成为财务人员能力的考核指标。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大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会计工作,降低了社会对于会计人员资源的筛选性,导致会计资源不能有效分配。共享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职能的转变加大了社会对于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降低了对于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人员的需求,加剧了会计人员资源的“两极分化”。
同时,共享会计模式也带来了问题,相对于年龄较长的财务人员,年龄较小的财务人员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力较强,但是,站在专业能力的角度,年龄较大的财务人员往往具备更多的职场经验与较高的专业素养,这就导致了互联网运用能力与专业能力不匹配,使得财务人员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对于互联网技术运用能力较弱的财务人员群体较为不利。
(3)站在服务提供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需严格按照公司的规定工作,按照公司制定的流程与方法提供服务。
共享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见解为客户制定符合自身特点与要求的服务。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服务的提供较为死板与教条,更倾向于提供标准化、统一化的方案。共享会计模式下,服务的提供更为灵活,凸显服务的个性化与人性化。
2.会计工作方面
(1)站在就业时间性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需要本人亲自参加公司的招聘,若参加异地公司的面试,还需要往返于城市之间。
共享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通过互联网提交个人信息参加公司的招聘。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除了需要付出交通费,时间成本也是一大问题,若面试时间重叠,则需要选择与放弃。共享会计模式下,大大缩短了就业时间,也为财务人员节约了成本,同时可以同一時间段选择多家公司,提高了就业的成功率。
(2)站在工作积极性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的薪酬较为固定,尽管可以与同行进行比较,但是会计人员自主选择改变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共享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对于薪酬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可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服务地点的不同更改薪酬标准。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的对于薪酬处在接受的一方,没有较多的话语权。共享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有助于推动行业薪酬定价规则的理性化、标准化、规范化。
(3)站在工作区域性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的工作地点较为固定,局限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财务人员资源的流动性较差。 共享空间模式下,财务人员可以跨城开展工作,打破了区域的界限,借助于互联网,业务可以覆盖全国甚至全世界。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展工作,共享会计模式大大增强了财务人员资源的流动性,同时,还为财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打破了区域就业的隔阂。
3.会计从业人员方面
(1)站在人员发展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无法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所要服务的领域,而是接受分配。
共享会计模式下,运用业务类型与财务人员的匹配机制,帮助财务人员选择自己所擅长领域的工作。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不能够充分挖掘会计人员的个人能力,共享会计模式可以帮助财务人员发挥所长,使得财务人员能够选择与自己业务能力相匹配的业务工作,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也有助于保障业务工作完成的准确性、可靠性。
(2)站在福利保障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财务人员的福利及养老可以得到保障的,“五险一金”的交纳成为财务人员的后盾。
共享会计模式下,在平台工作的财务人员,福利及养老得不到相应保障。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可以得到解决,共享空间模式下不仅得不到保障,况且也不知道要谁来保障,这无疑是制约行业发展与财务人员职业发展的障碍。
(3)站在法律保护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约着服务提供方与接收方的行为,公司也有着严格的章程维护双方的利益。
共享会计模式下,法律制约较为欠缺,相关规定还不完善。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服务双方参与者的行为能够被制约与保护;共享会计模式下,作为刚刚兴起的行业,行业规范还不完善、行业标准还未建立、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在此背景下,对于共享会计行业各个构成要素来说,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即使有平台作为第三方监督者,如何保障财务人员的利益不受到损害仍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行业方面
(1)站在行业竞争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按部就班”的工作,工作节奏较为类似。
共享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有了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及地点的机会,可以吸引许多其他行业具备会计专业素养与能力的人参与进来。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行业的惰性较为显著;共享会计模式下打破了区域与时间的限制,提供了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及地点的机会,这就使得许多未入行的人,例如正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同样有机会进入职场,从而增加了行业的就业压力,竞争压力的增大,使得社会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更加苛刻,可能会淘汰掉一部分专业技能较低的从业人员。
(2)站在行业创新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按指令通过服务,只需达到相应指标,创新机制相对较差。
共享会计模式下,实施双向打分的机制,需要会计人员对自己每次的服务负责。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行业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不利于激发会计人员的创新意愿;共享会计模式下,有助于激励财务人员在进行每次服务的时候都尽心尽力,从而提高整个会计行业的服务质量,同时,巨大的竞争压力推动财务人员不断创新,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素养,以获得更优的就业条件。
五、对财务人员的建议
1.转变工作职能,培养管理决策能力
在云会计、财务共享中心的浪潮下,财务人员的职能不仅仅是核算、监督等,其职能有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所替代,而共享会计的主要工作将偏向于决策建议、投融资籌划等方面,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将目光放到培养管理决策能力上,比如在财务系统试行行政管理与专业技术双通道,需要财务人员定期为客户梳理业务,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专业的、准确的、可靠的建议。
2.掌握互联网技术,提高个人竞争力
“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财务人员只具备财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财务模式”的兴起,促使财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技术,否则,财务人员将有可能被“财务化”的非财务人员所取代,因此,财务人员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的多元化人才,从而提高个人的竞争力,例如学会运用社会化媒体如微信、QQ以及掌上APP,自主学习英语、计算机等相关知识,为和客户实时交流提供便利。
3.适应工作的灵活性,提升沟通交流能力
共享会计的出现虽然节约了财务人员的成本和时间,但是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提高了对财务人员沟通能力的要求,财务人员如何准确、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能否得到工作机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工作时间及地点的灵活性则要求财务人员能够有效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使得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综上,基于共享会计流程的剖析,清楚地了解了共享会计对财务人员的挑战与机遇,财务人员要顺应“互联网+”的潮流,审视自己的职业能力,努力提升各方面的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田.浅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财务人员转型的影响[J].金融视线,2017(22):36-37.
[2]李桂荣,刘卓然.财务共享、财务职能转型与财务人员角色转变[J].会计之友,2017(10):21-23.
作者简介:王相彤,女,学历:本科,职务:助教,南京师范大学会计与财务系,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践;赵自强,男,学历:博士,职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会计与财务系,研究方向:公司财务
关键词:共享会计;财务人员;工作流程
一、引言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会计电算化的时代已经过去,迎来的是财务共享新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缺乏财务专业人员和知识,同时传统代账公司多有账目不清晰、财务数据不健全、出现错误不负责等问题,而聘请高素质专业化的会计人员成本过高。在此情况下,运用“互联网+财务”模式,线上匹配需求商与服务商,不仅降低了双方的成本,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大企业来说,财务工作更加细化,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相对较单一,这增强了財务人员的可替换性,共享会计的出现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本文对于共享会计的定义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运用云会计、财务共享、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财务人员资源共享的服务。近期,已经有公司推出了共享会计的服务,这不仅改变了传统会计行业的工作模式,还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产生了影响,接下来,本文将首先分析共享会计的运营流程,进而基于各流程环节分析对财务人员的影响,提出在新形势下对财务人员的建议。
二、共享会计服务的要素构成
1.共享会计服务平台
共享会计服务平台作为联系需求方与服务商的桥梁,是共享会计服务最核心的部分,平台不仅为需求方与服务商提供交易信息,还要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保障交易环境的安全、扩大平台的影响力以及为同行间的合作提供渠道。因此,共享会计服务平台要素又细分为了三个主要的部分。
(1)平台技术人员
平台技术人员为拥有专业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人员,致力于维护平台运行的稳定性,保障交易的安全性,同时,需要对流入平台的需求方信息与服务商信息进行分流,高速高效地运行平台。
(2)平台财务人员
平台财务人员为拥有丰富经验与专业素养的财会人员,致力于为平台使用者提供专业的财会服务,例如为需求方提供价格参考标准、为同行业的合作搭建桥梁。
(3)平台市场运营人员。
平台运营人员为拥有专业的市场运营知识的人员,致力于扩大平台的认知度,吸引更多的服务商入驻平台同时寻找需求商使用平台,可以说,平台的市场运营人员为平台的开路者,是平台做大做强的关键。
2.共享会计的需求方
共享会计的需求方为需要会计服务的企业或个人,需求方需要在平台填写所在地区、服务类型、价格范围、联系电话等等信息,例如服务类型可填写纳税筹划服务、ERP建立健全服务等等。
3.共享会计的服务商
共享会计的服务商为提供会计服务的个人或企业,称为个人服务商与企业服务商。个人服务商需提交从业资格证、个人身份证,并经认证通过后方可接受业务。企业服务商需提交营业执照、从业资格证、法人身份证,并经认证通过后方可接受业务。
三、共享会计服务流程的设计剖析
共享会计的服务模式有两种,一种为服务商主动去匹配客户,一种为客户自主挑选服务商,下面将针对两种模式分别分析。
1.服务商主动匹配需求方的模式
(1)登录平台,客户发布需求
客户首先要登录到共享会计服务平台,此平台即为搭建客户与服务商交易的桥梁。客户在发布需求时要填写所需服务的标题、类型、所在区域、价格、支付方式、要求、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等信息,例如价格在填写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区间价格,或者可参考平台上提供的不同业务收费标准,亦或是选择价格面议等等;备注栏可填写对服务商及服务的一些特殊要求。
(2)登录平台,服务商抢单
服务商同样需要登录到平台,填写公司或个人的信息供平台审核以确保服务商的质量。若为企业服务商,服务商下的业务员是以所属服务商的名义注册到平台,当客户成功发布需求,客户的订单信息会同时出现在服务商的界面,业务员是以所属服务商的名义抢单,抢单成功显示的则为服务商的信息而不是业务员的信息。若为个人服务商,抢单成功后显示的则是个人服务商的信息。
(3)服务商匹配客户
服务商抢单以时间顺序排先后,但是供客户选择的服务商只有前十或前十五名,之后的服务商将无法提交抢单,即抢单无效。对于企业服务商,所属的一名业务员抢单成功,其他业务员无法再继续抢单。
客户则对所展示的十或十五名服务商进行筛选,挑选出符合要求的服务商,在双方进行确认后,即匹配成功。
(4)客户进行支付,服务商提供保证金
匹配成功后,平台将需求方与服务商进行对接,双方可以商讨具体的业务事项,同时,平台将对特殊事项进行提醒,若双方达成一致,则服务商可提交保证金,平台将扣押保证金以约束服务商的行为,若服务商不履行约定,则平台可冻结或扣除服务商保证金。
客户可选择线上提交业务服务费也可以选择线下结算。前者会将客户的款项暂放在平台上,待服务商完成服务,用户验收“确认支付”后,平台就会将款项支付给服务商,同时,平台可对需求方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及服务费,提供线上担保,保障交易双方利益。后者指用户与服务商通过线下的方式,进行款项结算,平台不提供任何交易保障。
(5)服务商提供服务 共享会计模式下,服务商与需求方很可能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未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为了确保服务商提供服务的质量,平台作为第三方监督人,要对服务商进行监督,服务商需要上传阶段性的工作进展,以帮助需求方了解工作进程情况,从而对需要调整的事项及时作出要求,保证服务的准确性。
(6)需求方验收确认,平台将款项划给服务商
在服务商服务完成后,需求方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验收,进而确认工作的结束,若没有问题,则需求方确认付款,平台将款项划给服务商,或需求方线下将款项进行结算。
所有业务结束后,服务商与需求方要对双方做出评价,需求方要对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质量、服务时长、服务态度等等方面进行打分,服务商要对需求方的信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打分,每次业务的综合得分将作为每个用户的信息显示出来,为提高平台的运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2.需求方自主选择服务商的模式
模式2与模式1的差别主要在前三个环节,此部分将着重分析前三个环节,对后三个环节将不再赘述。
(1)登录平台,服务商填写业务信息
此模式下,服务商不仅仅要提供从业资格证、身份证等必要证件,还要填写服务地区、业务范围、业务要价等信息,对业务擅长领域进行标识,方便需求方进行筛选。
(2)登录平台,客户挑选服务商
此模式下,不再采用服务商抢单匹配需求方的方式,而是让客户依据服务范围与服务类型自主地选择服务商,有助于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方便客户选择最适合所需业务的服务商,有利于提高服务的质量与准确性,同时,也能够提升交易的成功率。
(3)客户选定服务商
当客户找到了符合条件的服务商,可查看其详情,通过平台与服务商取得联系,进一步的沟通确认具体的事项。
四、基于流程分析传统会计模式与共享会计模式对财会人员的影响
本部分将基于流程分析传统会计模式与共享会计模式对财会人员的影响,从四个方面的十一个视角分别阐述。
1.服务资源方面
(1)站在信息交互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处于“被选择”一方,按照上级安排行事。同时,会计记录也十分部门分别记录。
共享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可以筛选信息选择自己要服务的企业。同时,会计记录借助于财务共享平台实现整合。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对于所服务的企业信息了解不全面,而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了解相对较深入,信息的不对称性不仅使得财务人员处于被动的一方还导致人员资源不能有效地配置。共享会计模式下会计记录相对集中,有助于推进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一体化,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消除信息孤岛。
(2)站在资源分配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和监督,较低的技术含量不能够突出会计人员的个人职业素养和能力,对财务人员的互联网掌握情况没有筛选。
共享会计模式下,依托于互联网,出现了云会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使行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发了转变,财务人员的职能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互联网运用技能也成为财务人员能力的考核指标。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大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会计工作,降低了社会对于会计人员资源的筛选性,导致会计资源不能有效分配。共享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职能的转变加大了社会对于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降低了对于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人员的需求,加剧了会计人员资源的“两极分化”。
同时,共享会计模式也带来了问题,相对于年龄较长的财务人员,年龄较小的财务人员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力较强,但是,站在专业能力的角度,年龄较大的财务人员往往具备更多的职场经验与较高的专业素养,这就导致了互联网运用能力与专业能力不匹配,使得财务人员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对于互联网技术运用能力较弱的财务人员群体较为不利。
(3)站在服务提供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需严格按照公司的规定工作,按照公司制定的流程与方法提供服务。
共享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见解为客户制定符合自身特点与要求的服务。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服务的提供较为死板与教条,更倾向于提供标准化、统一化的方案。共享会计模式下,服务的提供更为灵活,凸显服务的个性化与人性化。
2.会计工作方面
(1)站在就业时间性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需要本人亲自参加公司的招聘,若参加异地公司的面试,还需要往返于城市之间。
共享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通过互联网提交个人信息参加公司的招聘。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除了需要付出交通费,时间成本也是一大问题,若面试时间重叠,则需要选择与放弃。共享会计模式下,大大缩短了就业时间,也为财务人员节约了成本,同时可以同一時间段选择多家公司,提高了就业的成功率。
(2)站在工作积极性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的薪酬较为固定,尽管可以与同行进行比较,但是会计人员自主选择改变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共享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对于薪酬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可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服务地点的不同更改薪酬标准。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的对于薪酬处在接受的一方,没有较多的话语权。共享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有助于推动行业薪酬定价规则的理性化、标准化、规范化。
(3)站在工作区域性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的工作地点较为固定,局限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财务人员资源的流动性较差。 共享空间模式下,财务人员可以跨城开展工作,打破了区域的界限,借助于互联网,业务可以覆盖全国甚至全世界。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展工作,共享会计模式大大增强了财务人员资源的流动性,同时,还为财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打破了区域就业的隔阂。
3.会计从业人员方面
(1)站在人员发展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无法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所要服务的领域,而是接受分配。
共享会计模式下,运用业务类型与财务人员的匹配机制,帮助财务人员选择自己所擅长领域的工作。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不能够充分挖掘会计人员的个人能力,共享会计模式可以帮助财务人员发挥所长,使得财务人员能够选择与自己业务能力相匹配的业务工作,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也有助于保障业务工作完成的准确性、可靠性。
(2)站在福利保障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财务人员的福利及养老可以得到保障的,“五险一金”的交纳成为财务人员的后盾。
共享会计模式下,在平台工作的财务人员,福利及养老得不到相应保障。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可以得到解决,共享空间模式下不仅得不到保障,况且也不知道要谁来保障,这无疑是制约行业发展与财务人员职业发展的障碍。
(3)站在法律保护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约着服务提供方与接收方的行为,公司也有着严格的章程维护双方的利益。
共享会计模式下,法律制约较为欠缺,相关规定还不完善。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服务双方参与者的行为能够被制约与保护;共享会计模式下,作为刚刚兴起的行业,行业规范还不完善、行业标准还未建立、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在此背景下,对于共享会计行业各个构成要素来说,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即使有平台作为第三方监督者,如何保障财务人员的利益不受到损害仍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行业方面
(1)站在行业竞争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按部就班”的工作,工作节奏较为类似。
共享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有了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及地点的机会,可以吸引许多其他行业具备会计专业素养与能力的人参与进来。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行业的惰性较为显著;共享会计模式下打破了区域与时间的限制,提供了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及地点的机会,这就使得许多未入行的人,例如正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同样有机会进入职场,从而增加了行业的就业压力,竞争压力的增大,使得社会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更加苛刻,可能会淘汰掉一部分专业技能较低的从业人员。
(2)站在行业创新的视角
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按指令通过服务,只需达到相应指标,创新机制相对较差。
共享会计模式下,实施双向打分的机制,需要会计人员对自己每次的服务负责。
通过对比发现,传统会计模式下,行业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不利于激发会计人员的创新意愿;共享会计模式下,有助于激励财务人员在进行每次服务的时候都尽心尽力,从而提高整个会计行业的服务质量,同时,巨大的竞争压力推动财务人员不断创新,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素养,以获得更优的就业条件。
五、对财务人员的建议
1.转变工作职能,培养管理决策能力
在云会计、财务共享中心的浪潮下,财务人员的职能不仅仅是核算、监督等,其职能有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所替代,而共享会计的主要工作将偏向于决策建议、投融资籌划等方面,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将目光放到培养管理决策能力上,比如在财务系统试行行政管理与专业技术双通道,需要财务人员定期为客户梳理业务,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专业的、准确的、可靠的建议。
2.掌握互联网技术,提高个人竞争力
“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财务人员只具备财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财务模式”的兴起,促使财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技术,否则,财务人员将有可能被“财务化”的非财务人员所取代,因此,财务人员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的多元化人才,从而提高个人的竞争力,例如学会运用社会化媒体如微信、QQ以及掌上APP,自主学习英语、计算机等相关知识,为和客户实时交流提供便利。
3.适应工作的灵活性,提升沟通交流能力
共享会计的出现虽然节约了财务人员的成本和时间,但是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提高了对财务人员沟通能力的要求,财务人员如何准确、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能否得到工作机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工作时间及地点的灵活性则要求财务人员能够有效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使得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综上,基于共享会计流程的剖析,清楚地了解了共享会计对财务人员的挑战与机遇,财务人员要顺应“互联网+”的潮流,审视自己的职业能力,努力提升各方面的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田.浅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财务人员转型的影响[J].金融视线,2017(22):36-37.
[2]李桂荣,刘卓然.财务共享、财务职能转型与财务人员角色转变[J].会计之友,2017(10):21-23.
作者简介:王相彤,女,学历:本科,职务:助教,南京师范大学会计与财务系,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践;赵自强,男,学历:博士,职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会计与财务系,研究方向:公司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