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行车传入中国
十九世纪末,意大利人爱尔登首先发明了自行车。不久后传入德国,紧接着又由德国传入我国。
首批出现在我国的自行车是德国的“V”字牌自行车,为数不多,只有十几辆。这种车安装的是木质的车轮圈,只能向前不能后退,也不能用脚踏板上车。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同样来自德国的“蓝牌”自行车有了向后的脚踏闸。但当时到货不多,只有宫廷贵族购买;偶尔也有教堂里的外国人在街上骑。
这时,德国的自行车还传入了美国和英国。英国女王也在自己的花园里练习骑车,并下令生产。不久,专门的女用自行车从此诞生。相比于车身高、笨重的德国车,有手闸、车身轻、骑起来更舒适的英国车更受欢迎。后来,英国产的“来令牌”自行车干脆被“世界邮联”统一采购下来,作为邮递员的专用车。
在中国,开始自主制造自行车是在抗战时期。当时在上海的虹口区有几家工厂,他们在制造修理人力三轮车的同时,也制作一些自行车零件。做成后,再交给修配自行车的店铺进行装配。同时,在天津也出现了这类工厂。日本侵略军占领华北地区后,在天津开办了“日本昌和洋行(háng)”,大量生产军用的二十六寸自行车。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这家工厂,继续生产“中字牌”自行车。1949年以后,又改名为“飞鸽牌”。
车技的起源
在北京,最早买自行车的是清朝的八旗子弟、官员和商人。他们平日大多游手好闲,无事可做,茶余饭饱之后,便把外出骑车游戏当做一种娱乐。其中有一部分人喜好武术技巧,如打把式、翻跟斗等。在这些八旗贵族家里,还雇了一些保镖和看家护院的人,平时经常陪着这些公子哥儿练武、玩车。渐渐地,他们把一些武术和杂技中的技巧与自行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最早的车技表演。
一开始所谓的车技,就是双手不扶把、骑车点烟锅、骑车换衣服、骑车倒立等简单动作。但在当时,这已经很吸引人。就连清朝的末代皇帝溥(pǔ)仪也在宫里学车练车,直到现在,在北京故宫的东宫里还有七条门槛(kǎn),上面各有一个两尺多宽的豁(huō)口,这就是溥仪当年为了学骑车而让太监锯开的。
最早的自行车赛
1921年,北京东交民巷东口外的增懋(mào)洋行进口了一批英制“三枪牌”自行车。为了做广告宣传,就举办了一场自行车比赛。第一名奖银盾一个,“三枪牌”新车一辆,外加四条内、外胎——因为在那时,自行车还是个少见的东西,坏了的话,除非去卖车的店里,否则都没有地方去修理。车胎就更不好找。所以“奖车赠胎”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次参加赛车的人,被称为“跑车员”。他们用自己的车参加比赛,身背“三枪牌”广告。比赛时,沿途有小汽车和卡车跟着,以便有人摔倒后及时救护。当年这场比赛的起点是从东长安街的京汉铁路局门前出发,出朝阳门,经过通州和廊坊,直奔天津市,然后再返回东长安街。这个距离,来回差不多有四百八十里,没有体力是绝对吃不消的。那时还没有专门的运动衣裤,骑在自行车上的人有穿背心的、有光膀子的、有穿长裤的、有穿短裤的,五花八门。看上去倒也非常热闹。毕竟,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举办的第一次自行车比赛,还是很有意义的!
十九世纪末,意大利人爱尔登首先发明了自行车。不久后传入德国,紧接着又由德国传入我国。
首批出现在我国的自行车是德国的“V”字牌自行车,为数不多,只有十几辆。这种车安装的是木质的车轮圈,只能向前不能后退,也不能用脚踏板上车。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同样来自德国的“蓝牌”自行车有了向后的脚踏闸。但当时到货不多,只有宫廷贵族购买;偶尔也有教堂里的外国人在街上骑。
这时,德国的自行车还传入了美国和英国。英国女王也在自己的花园里练习骑车,并下令生产。不久,专门的女用自行车从此诞生。相比于车身高、笨重的德国车,有手闸、车身轻、骑起来更舒适的英国车更受欢迎。后来,英国产的“来令牌”自行车干脆被“世界邮联”统一采购下来,作为邮递员的专用车。
在中国,开始自主制造自行车是在抗战时期。当时在上海的虹口区有几家工厂,他们在制造修理人力三轮车的同时,也制作一些自行车零件。做成后,再交给修配自行车的店铺进行装配。同时,在天津也出现了这类工厂。日本侵略军占领华北地区后,在天津开办了“日本昌和洋行(háng)”,大量生产军用的二十六寸自行车。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这家工厂,继续生产“中字牌”自行车。1949年以后,又改名为“飞鸽牌”。
车技的起源
在北京,最早买自行车的是清朝的八旗子弟、官员和商人。他们平日大多游手好闲,无事可做,茶余饭饱之后,便把外出骑车游戏当做一种娱乐。其中有一部分人喜好武术技巧,如打把式、翻跟斗等。在这些八旗贵族家里,还雇了一些保镖和看家护院的人,平时经常陪着这些公子哥儿练武、玩车。渐渐地,他们把一些武术和杂技中的技巧与自行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最早的车技表演。
一开始所谓的车技,就是双手不扶把、骑车点烟锅、骑车换衣服、骑车倒立等简单动作。但在当时,这已经很吸引人。就连清朝的末代皇帝溥(pǔ)仪也在宫里学车练车,直到现在,在北京故宫的东宫里还有七条门槛(kǎn),上面各有一个两尺多宽的豁(huō)口,这就是溥仪当年为了学骑车而让太监锯开的。
最早的自行车赛
1921年,北京东交民巷东口外的增懋(mào)洋行进口了一批英制“三枪牌”自行车。为了做广告宣传,就举办了一场自行车比赛。第一名奖银盾一个,“三枪牌”新车一辆,外加四条内、外胎——因为在那时,自行车还是个少见的东西,坏了的话,除非去卖车的店里,否则都没有地方去修理。车胎就更不好找。所以“奖车赠胎”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次参加赛车的人,被称为“跑车员”。他们用自己的车参加比赛,身背“三枪牌”广告。比赛时,沿途有小汽车和卡车跟着,以便有人摔倒后及时救护。当年这场比赛的起点是从东长安街的京汉铁路局门前出发,出朝阳门,经过通州和廊坊,直奔天津市,然后再返回东长安街。这个距离,来回差不多有四百八十里,没有体力是绝对吃不消的。那时还没有专门的运动衣裤,骑在自行车上的人有穿背心的、有光膀子的、有穿长裤的、有穿短裤的,五花八门。看上去倒也非常热闹。毕竟,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举办的第一次自行车比赛,还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