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铁路客车上水防护方法研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88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太原站客运指挥中心的实地观察,认为目前的上水防护流程过度依赖人工,自动化水平较低,有待改进,提出了一种自动防护方法,即采用车站联锁系统获取排路信息,通过对列车监控视频进行图像处理来检测旁股道作业情况,如来车股道旁股道正进行上水作业,则对上水工做防护提醒,反之则不用.针对图像边缘检测canny算子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求取阈值,以实现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自动阈值设定.
其他文献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常见的“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不能显著改变学生“重的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学生对“重”的理解有两种,即重量大和密度大.介绍《对话》从重量和密度两个方面论证“落体的快慢与轻重无关”的方法,分析其对教学的启示.由此提出适合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实验编写与旧教材有所不同.文章基于内容分析法,选取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旧两版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从实验内容以及难度两方面解读新教材的实验变化,总结出新教材实验总广度、总难度、平均难度均有所下降,但探究类实验占比有所提升,其内容设计更有利于教与学.
新时代的育人方式倡导基于情境和问题导向的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启发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重项目式等学科内综合或跨学科综合的教学,倡导充分开展的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教学[1].文章阐述以小组合作方式解决真实问题的项目式教学,主张教师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选择项目内容,学生自主设计项目方案、课下制作项目装置、课上交流项目成果等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该项目的 实施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