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及物巧用“你”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指导】
  第二人称,在言语活动中﹐指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运用第二人称写作,有以下好处:1.让读者在阅读时处于第一人称的位置,从而使读者迅速融入角色,增加了阅读时的亲切感。2.在诉说对象是人时,便于对话和抒情,有呼告效果,可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3.在诉说对象是无情感的物时,可借拟人化的效果赋予无生命的对象以人的情感,展开抒情和叙述,从而将文章内容组织起来。
  杏坛芬芳
  祖国,我为你点赞
  张兴山
  祖国,你曾是洋人皮靴下垫脚的脊背,是倭寇屠刀下平民的白骨,是圆明园里冲天的烈火,是致远舰上残破的战旗,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那块国土。
  祖国,你曾是破旧的驴车,是干渴的田地,是没有窗玻璃的教室,是背着柴草的拾荒老妇,是垃圾堆里头发蓬乱的孩子,是住着一家三代的没有火炉的破旧小屋……
  我曾满含热泪去探寻你的祖籍,在《诗经》和《论语》的字里行间寻到了你的家世。在方块字记载着的“子曰诗云”里,窈窕淑女在琴瑟声中含羞地采摘荇菜,若隐若现的伊人在蒹葭苍苍的水边裙袂飘动,箪食瓢饮的颜回在陋巷中快乐地读书,埋头耕作的荷蓧丈人身后是拱手而立的子路……
  我曾满含热泪去打听你的过去,在唐诗宋词的典籍里读到了你的故事。诗仙的小舟穿过两岸猿声一日千里,江州司马的青衫在琵琶声中被泪水打湿,醉了的苏子枕着胳膊在清风明月里睡去,易安居士独上兰舟等着远方的丈夫……
  我曾满含热泪去寻找你的身影,在墨汁和丹青的点染中见到了你的英姿。会稽山阴,王羲之随魏晋名士们走进了茂林修竹;王希孟铺开一张画布,将市井山川和花鸟虫鱼都装了进去;张僧繇在龙眼上轻轻一点,那条龙便在电闪雷鸣中张牙舞爪腾空而去……
  我曾满含热泪去寻找你的声音,在长江黄河的滚滚波涛里听到了你的心曲。匍匐在地上的猿喝着黄河水,在你的歌声中挣扎着站起,大禹听着你的歌声将千里洪水制服,陈胜、吴广给你激昂的旋律填上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词。炎黄儿女在国难当头时把你的声音谱成了《义勇军进行曲》……
  祖国啊,你的名字曾经叫屈辱!可是今天我想为你造一个巨大的花圃,因为你倔强不屈的土地上已是鲜花簇簇:“天宫二号”舒展身躯,在蔚蓝的太空绽成一朵神奇迷人的科技茉莉;莫言从瑞典回来,在华夏的艺术花坛里插上了一朵文学月季;袁隆平擦着汗水,全世界开始弥漫杂交水稻的醉人香气……
  祖国啊,你的名字曾经叫贫苦!可是今天,我真想醉倒在你的怀里,因为岁月已把自强不息的中华精神酿成了甘美的乳汁。马云吮了一口,让当代中国踏上了电子商务之旅;屠呦呦吮了一口,成了中国首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得主;林鸣吮了一口,用一座跨海大桥将香港、澳门和珠海优雅地连起;潘建伟吮了一口,世界首颗量子卫星从中华国土上飞向天际……
  祖国啊,今天,我只想为你点赞,用我期盼了五千年的眼眸,用我拼搏了五千年的手指,用我曾经被迫低下如今终于昂起的这颗炎黄子孙的头颅!
  学生点评
  老师的这篇文章像播放幻灯片一样将最能体现祖国时代特征的画面依次呈现于读者面前,以画面的相继切换来展示祖国在不同时代的不同面貌,从而再现祖国从辉煌到屈辱再到重新崛起的不凡脚印,进而表达了对有着灿烂文化的古代中国的赞美以及对凭借自强精神从近代的屈辱和贫穷中站立起来的当代中国的歌颂。如第一段中,“洋人皮靴下垫脚的脊背”“倭寇屠刀下平民的白骨”“圆明园里冲天的烈火”“致远舰上残破的战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那块国土”等意象,貌似各属于不同的社会领域,但这些意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国家落后、人民受辱这个时代特征,将之组合在一起,自然可以表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文章的其他段落,在组织形式上也都与此大同小异。
  文章从首段至尾段,都有各自不同的内容,如果分别提取关键词来代表每一个段落的内容,大致可为“屈辱”“贫穷”“祖籍”“过去”“身影”“声音”“倔强不屈”“自强不息”“点赞”等,这些关键词所代表的段落内容之间本来是没有太多直接关联的。作者却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这些段落的内容分别归纳为祖国这个整体概念的不同方面,然后以“寻找”的方式将这些方面连缀成篇。
  文章之所以能将一个个本来各自独立的内容组织在一起服务于一个共同的主旨,且使全文始终充满极其饱满的情感,正是因为成功地运用了第二人称。
  小荷尖尖
  你好,税收
  张子扬
  曾经读到一位美国伟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言:“世界上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税收和死亡。”于是,我认识了你——税收。
  你好,税收!
  你的身影曾经出现在五千年前的土地上,穿过历史云烟,你来到了今天。尽管你换了好多名字,做了好多次化妆;尽管你满面沧桑,一身风霜;尽管你有时似二月春风,有时如凶神恶煞,但我还是认得你。
  你曾经出现在商汤周成时代。那时候,你是一位圣人。你造就了一个礼乐盛世。那时候,你的名字叫做贡赋制度。
  你曾经出现在战国时期。那时候,你是一位法官。你诞生在秦国,造就了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國。你的父亲名叫商鞅。他给你取了个名字叫做赋税制度。《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了令尊的伟大传奇:“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后来,你又转世到唐朝,降生在李氏家族,名唤租庸调法。那时候,你是一位绅士。你有生以来说的第一句话是:“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你生下了一个贵子,名叫大唐盛世。
  然而,有时候,你降生的时候,不再是圣人,不再是法官,也不再是绅士,甚至不再是人的面孔。有一位圣人这样描述过你降生的那些不幸时代:“苛政猛于虎。”
  秦朝末年,你的名字叫苛捐杂税。凡君过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后来,你死在了陈胜、吴广的乱刀之下。宋朝末年,你的名字叫做横征暴敛。凡君在处,怨声载道,官逼民反。你听到过梁山好汉的怒吼,遭受过金国铁骑的蹂躏,最终被蒙古人的大刀削去了头颅。清朝末年,你的名字叫做鱼肉百姓。凡君栖处,战火连天,丧权辱国。你目睹了甲午海战的全军覆没,感受过八国联军的乱刀分华,最终被共和大旗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
  而今,你又来了,名字叫做国税,号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我看到热闹的菜市场、商品琳琅满目的超市、蒸蒸日上的企业……我就想到了商鞅时代的你、唐太宗时代的你、宋太祖时代的你。有时我会为某些商家不开发票、偷税漏税而义愤填膺,会为某些公司虚报出口、骗取退税而拍案而起,也会为某些明星虚列支出、虚假申报而怒不可遏。
  同样,当我听到国企老总卷款潜逃、政府官员挥金如土的消息后,总是禁不住忧心忡忡。不过,我仍然相信你,对你充满了希望。我相信,在反腐的铁鞭之下,你一定会在法治的轨道上走得越来越好。
  “依法纳税就是热爱国家。”请大家像热爱祖国一样,热爱税收,自觉纳税,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向前。
  【作者系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8届文科实验班学生】
  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中,第二人称“你”所指代的对象“税收”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是抽象的。但全文却被一种强烈的情感贯穿始终,让人读之欲罢不能。这种强烈的情感正是第二人称的写作角度所赋予的。
  作者对“税收”这个被人格化对象的情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对盛世之税收的赞美。2.对末世之税收的遗憾。3.对当代之税收的期望。不论是赞美、遗憾,还是期望,作者的情感底蕴其实都是对黎民百姓的爱。作者对税收的情感态度,都是基于对人民的爱而生发出来的;而且,作者对税收的态度,其实也是对统治者情感态度的折射:表面上是赞美税收,实际上是为爱民的统治者点赞;表面上为税收的不良表现而遗憾,实际上是委婉地表达了对彼时统治者的批判。最后,作者以“依法纳税就是热爱国家”一句彰示文章主旨,提出希望,深沉悠远且富有力量。
其他文献
我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的时候看见了你。你正在夕阳下,默默地嚼着一嘴青草,抬头望着远方的高楼、立交桥和渐亮的灯光,眼里是淡淡的失意。晚风扬起了你的鬃毛,你昂首长嘶,声音撕裂了天空。呵,这是多么熟悉的画面,多么亲切的声音!你看见了我的轮子,若有所思。我看着你的眼睛,开启了遥远的记忆。  我曾紧随在你身后,驰骋在田野之上。旌旗猎猎,战鼓咚咚,刀剑耸立,万蹄攒动。你矫健的身影飞扬在尘土里,我巨大的双轮轰鸣在呐
期刊
丑行不“丑”  我国戏剧中的“丑行”或者“丑角”,其相貌或许丑陋些,但表现的人物类型非常广泛,有忠厚老实的,也有尖刁促狭的。其容貌最显著的特点是白鼻梁,由此区别于俊扮的生、旦行当。  诚然,容貌丑陋比较适合表现心术不正的类型人物。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相貌平平而业绩非凡者,所以也有厚道本分的丑角。如《豆汁计》中的心地善良的好人金松、《盗甲》中的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时迁、《九龙杯》中的杨香武等。  多数
期刊
2019年3月13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俞玉华为一名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成为昆山市第55位捐献者、第14位巾帼捐献者。  捐献骨髓,流淌在另一个人血液中的是“生命火种”。一个“生命火種”点燃另一个“生命火种”,让仁爱与善良汇聚,体现的是生命的分量;一盏灯点燃了一盏灯,薪火相传,爱心如潮,更能标注城市文明的高度。  2017年9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陈伟医生捐献的“生命火种”,从江南小城一路奔
期刊
本刊融导向性、交流性、资料性于一体,有针对性地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教育研究、教育管理服务,宏观研究教育教学现象,理性分析教学教改实际问题,科学解读教育改革方向。  第一版:教育纵横  探讨语文教学改革,展现教育信息,介绍教育理论,推广教改方法,力求体现科学性、新颖性、可读性;介绍语文教学成果,尤其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成果。  第二版:教师论坛  对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
期刊
我是华夏大地上的一段亮丽的色彩,我是河西走廊里的一条金色的绸带;我自苍凉大漠西渡而来,至富饶神秘的西域渐渐止步。你可以称我为风尘仆仆的黄金猎人,亦可称我为披星戴月的翩翩公子。我是一条不平常的旅途,也是一段非凡的历史。我的名字叫做丝绸之路。  我是一位杰出的文化交流使者。漫漫黄沙中,胡人的铁蹄从我身上踏过;荒凉大漠里,昭君的眼泪滴落在我身上。我曾在晨曦晚照的朦胧中望见那一溜驼队,步履缓慢,身影悠长。
期刊
聚焦热点  最近,西安交通大学的夸夸群在网上火了起来。一个原本由一个寝室的四位室友突发奇想建立的群,仅三天时间就扩展到三个群,一千多人参与。在这个群里无论发什么都会收到别人的夸奖和赞扬,心情不好时会收到安慰,无助时听到别人的夸赞也会帮你找回自信。  随即,各类夸夸群在网络上流行起来,有电商平台的商家还推出了“夸人服务”,你只需要进入群中,便会开启一轮长达数分钟的吹捧,各种溢美之词会源源不断地向你袭
期刊
由退役军人事务部和人民日报新媒体等联合发起的“寻找英雄”活动启动以来,各界积极响应。截至3月31日中午,已先后有5位烈士的亲属信息确定被找到。这五位烈士分别是:周少武烈士、许玉忠烈士、侯永信烈士、冉绪碧烈士、方鸿有(方洪有)烈士。由于年代久远,为确保准确无误,线索还需经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仔细核实。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31日)  一枚印章,一条皮带,一只鞋子,一只水壶,一枚奖章……看
期刊
【作者简介】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勇气,一直令读者为之倾心。  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名门,她一生都生活在亚特兰大,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南北战争的故事。亚特兰大所在的佐治亚州是南北战争中南军据守的最后防线,小米切尔常常骑马凭吊战争后的遗迹。在同酒商厄普肖的
期刊
“技艺吹影镂尘”“组装妙至毫巅”,在3月1日央视“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所的高级钳工夏立,收获了这样的赞誉,并荣膺“大国工匠”称号。而他,也是河北省首位获此殊荣的技工。  (摘自“河北新闻网”2019年3月7日)  大型射电望远镜,被称作“观天神眼”。在它们的制作过程中,1毫米被分成100份,每一份称为“1丝”。夏立,就是一位在“丝”的维度上工作的人。30
期刊
徽因与思成一起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却听到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建筑系只收男生。原因是建筑系学生常要彻夜赶图,而无人陪伴的女生不太方便。本来徽因一直想上建筑系,才拉着思成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结果自己反而上不了,这真是气不过。她不肯就此妥协。大学档案显示,自1926年春季班开始,徽因已是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而下个学期又当上了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她究竟是怎么办到的?我们不得而知。反正从第一年开始,她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