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互助式学习模式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chang5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被互动式自主学习方式所取代。几年来,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着力推进以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已取得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快乐地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一、“互动式”与互助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包括教材、挂图、网站、课件等)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因此构建主义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互动的方式,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或组组互助、生生互助,来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终促使学生形成“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
  二、“互动式”与互助式语文课堂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学
  教师应当在每节课前,依据学生的状况及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并预先提出可以与教师的设计和学生的需要基本一致、实现因材施教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问题;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及该节课内容的特点,较科学地设计出课堂教学计划和形式。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了解文本内容,通过各种自主学习,进行信息积累。在学习中有意识培养自己学习的主动性、積极性,重视合作学习。生成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问题。
  (二)学习目标
  第一,要想创设好课堂情景氛围,开动学生思维,必须要设计好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三维”特征,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好学习重点、难点,并预先设计出课堂导学流程,科学实施,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利用小展和大展提升表达能力。
  (三)互助设定
  第一,确定小组发言人主持分组讨论并代表该组陈述观点,小组发言人须轮流担任。
  第二,学生间结对子,形成微小组这样的合作体,为互动作准备。
  (四)互动形式
  1.对学
  相互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
  2.群学
  解决导学案中存在的疑点。
  3.小展
  开展“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活动。
  三、“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控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学生认知的工具。这三个环节不是机械地独立,而是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1.教师激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精选图片、动画、声音和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学生在欣赏、观察中乐于主动地投入到学习。
  2.教师设疑
  教师设疑,应重在一个巧字,教师的提问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心理,既要结合教材内容,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例如,在学习《故乡》一课,我就提出了五个论题,一是论闰土的变化;二是说说“豆腐西施”;三是从《故乡》看环境描写之美;四是《故乡》带给我的思考;五是从《故乡》认识鲁迅。学生任选其一,查资料,读文本,忙的不亦乐乎,最后都完成了任务。
  3.教师善导
  教师善导,是指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励学生勤勉探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提供的相关信息与资源,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或问题进行独立地思考,或在老师和同学的协同下,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来分析问题的结构,构思解题的思路,共同实现意义的构建过程。
  四、“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与实施策略
  多年来,在教授语文时,大多教师对于语文课堂的“互动”有些不所适从,主要靠讲授来完成。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处理,文体解读与知识体系的处理,都是语文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引起探究的互动内涵重教学过程的呈现形式而轻挖掘学生的原有经验,生活体悟等课程资源,有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而无用心呵护、真情尊重的教学细节,有操作演示等实践活动而缺严谨周密、合乎情理的科学设计等。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互动”必须“参与”,“参与”才能“互助”。那么,教师调动学生参与的关键在哪里?答案是: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和全员参与互动。例如同是《故乡》在创设问题时,有的教师对教材挖掘不够,设计的问题肤浅,学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我在设计问题时,充分注意学生这一环,备学生是关键。分析人物是这篇课文的关键,找适合学生话题的切入点,就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如少年闰土与自己的对比,怎样看“西施”与“圆规”。
  (二)挖掘生活资源
  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语文是工具学科,注重人文性,植根于生活,是由“生活世界”提炼而成的“立文学世界”,回归生活、回归原汁原味语文是新课改中语文学科追求的目标!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色。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挖掘丰富的生活课程资源!以此为纽带,用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去满足学生在理智、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让学生在生动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共同建构互动,从而达到师生教学相长。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乡镇中学的物理教师,通过几年的物理教学让我体会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这些实验为教学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为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下面是我对影响实验教学的
期刊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采用一般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得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其目的和任务就是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和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需要,聋校体育教学也应是如此,同样也要最大限度的满足聋生的体育技能学习需要。  在体育教学中假以游戏作为辅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体育教学就能事半功倍,由此可见,游戏在体
期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有效引导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本人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日日相伴的化学品——食盐、碘化合物  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钠,这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但是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增加食物的味道,它是人体组织的一种基本成分,对保证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Na+和Cl-在体内的作用是与K+等元素相互联
期刊
一、目前高中化学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不足之处  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设计时,常常会出现以下三种现象。第一,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听讲、记笔记、回答老师的问题,非常单调,半节课后,多数学生无精打采,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第二,教师过度关注自己“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问题。当学生已经有了很好的问题出现时,教师为了不偏离自己的设计主线,往往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强拉”回来,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因
期刊
一、明确教学目标是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必须要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提出来,同样的教材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在编制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研究教材,借助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内容安排来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度,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以便于我们可以合理准确地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村小学教学也受其影响越来越大,就目前来看,信息技术特别是“班班通”进入农村小学课堂,对于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与补充,它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节课”的单一的教学形式,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是多种形式来表达教学内容,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时用语言无法形象表达的内容,靠教具与黑板
期刊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体现出以下几方面优点  (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由有趣——乐趣——志趣逐级发展。没有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很好调动起来,只要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让他们更积极自主去探究和学习。计算机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很好把课本的内容用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样让问题或例子更加形象直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期刊
一、直接法  就是从题设條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项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期刊
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教好课本的知識,还要不断的像学生传授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可以克服就题论题,死套模式,它是我们在解题时,加强思路分析,寻求已知和未知的联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思维品质和能力有所提高。让学生学会各种数学思想可以使其生受用一生。初中数学的基本思想有: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化归思想、函数思想等等。分类讨论是中考试题中作为考查学生分
期刊
一、情境教学的定义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及思维规律,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以获得求知的乐趣,从而形成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一)心理的需要  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而且比较关注现实生活,他们学习的愿望是建立在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