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e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它既富含哲理,又具有文学之美,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强化学生的美学意识,调动他们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本文对美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感受语文丰富的内涵,用“美”的眼光享受和感悟语文。
  关键词: 美学理念 高中语文 教学方法 渗透方式
  1.引言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强学生的美学理意识,从欣赏的角度认识和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在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过于重视对语文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语文美学的渗透。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将美学理念融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以美带学”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高中语文美学理念的渗透方法
  2.1融入教材,发现自然之美。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美学渗透时,要立足课本,从不同文章中寻找自然之美,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通过语言描述想象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并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体会语言知识的魅力。比如《荷塘月色》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月夜下的荷塘图景,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闲适之美,与作者的心情一样,在月色中想到更多,也能静下心来思考和感悟生活。在这样的文字下欣赏自然,学生摒弃原有的浮躁,沉下心感受大自然的多彩,用纯洁的审美情感体会文章中的语言,并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气质与性格。除此之外,在这样的美学渗透教学中,学生还可以提高发现美的能力,用心灵和眼睛共同感受生活的美好,最终实现高中语文美学渗透教学目标。
  2.2回归课本,体会语言之美。
  文章是由许多语句组成的,但是这样的组合不是随意的,而是在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下形成的。因此,每一篇文章都有自身独特的气息和艺术之美,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回归课本,发现本质,从而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尤其是中国语言,它博大精深、生动优美,如诗词歌赋,讲求的是韵律美和格律美,在阅读时不仅朗朗上口,还富有很深的哲理性和意境美。因此,教师应该将语言美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不同语言描绘的意境,感受语言变化带来的美感。比如在讲解《致橡树》一文时,就可以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语言朦胧、委婉之美,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2.3走进社会,探索生活之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章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样是生活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从而探索生活之美,并将生活美转化文章美,提高写作质量。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生活无疑是闲适的、是惬意的、更是美好的,又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的农田生活之美,让学生褪去浮躁,提高欣赏和感悟生活之美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感受人性之美,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畏强权的精神,又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4仔细研读,寻找艺术之美。
  语文文章中不仅包含语言之美,还具有艺术之美,运用语言展现艺术。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仔细研读文章中包含的艺术之美,感受艺术带给人的享受,在语言变化中体会不同艺术的魅力。比如教师在讲解《琵琶行》时,文章中描绘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艺术之美,体会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巧。又如《胡同文化》一文中,体现的就是北京四合院建筑艺术之美,错落有致的胡同展现出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5发挥想象,感悟意境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体会文章描绘的意境,感受意境之美。每一篇文章在描写时都会创设相应的意境,从而展现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的感受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长期的锻炼,同时还要发挥自身的想象,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章意境。比如教师在讲解《蜀道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文章语言想象蜀道的险要,感悟文章字里行间展现出的意境,使其如身临其境,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结语
  高中语文美学理念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语文知识,掌握语文学习技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文学中蕴藏的美学,捕捉更多的美学意境,以提高情感体验能力,更准确地把握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增强语文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靖.探究语文课堂“美的历程”——关于高职语文美学与教育实践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4,86:20.
  [2]徐凤萍.关于高中语文美学教育的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1,10:14.
  [3]潘勤.让学生的心田丰润起来——谈语文教学的美感熏陶[J].教育教学论坛,2012,04:191-192.
  [4]江海英,江建华.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探微[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2,06:65-67.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作者根据所编教材课文的思想内容,积极贯彻德育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思想教育,寓情感于教学之中,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语文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作文是学生心灵的写照,是认识事物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文品如人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加强美德的引导意义重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策略  正其身,端其行,必先净其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品德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学语文 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养 思想道德品质素质 心理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品德素养
摘 要: 宪法监督是一项促进宪法实施的有效制度,世界各国大都建立了与自身国情相适应的宪法监督制度,我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宪法监督制度。可是由于我国法制建设还不够发达,导致我国现有的宪法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还没有体现出其应有作用,我们要总结和借鉴先进经验,逐渐建立、健全符合中国实际的宪法监督制度。  关键词: 宪法监督制度 不足体现 完善方法  我国宪法总结我国法律实践和借鉴别国宪法监督实践经验和理论研
摘 要: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并践行以人文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在教给学生系统教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做出了全面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依然是很多专家和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审美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保证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