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在收藏圈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个定位的主题。
有的人,一辈子搞收藏,藏了一屋子宝贝,天天看了摸,摸了看。有时候拿出去卖点,挣了钱,高兴一阵子,然后又后悔。可是,如果不卖,年纪大了,那些宝贝留给谁?下一代就能完全继承和理解自己的喜好?也未必。可是,拿在手里,如果不卖,到底留它们有什么用?这是所有藏家都要面对的终极主题。所以,必须尽早明晰自己收藏的角色定位。
这个问题不解决,投入收藏的时间和财力越多,可能最终积累的错误就越大,衍生的问题就越多。
本人的兴趣在旧书,下面就以旧书为例,写点有关的体会,以供探讨。
旧书收藏的传统误区
旧书收藏,以年代、主题等不同标准划分,可以纵横切分出五花八门的类别。但是,说到收藏者本人的角色定位,绝大部分都可以归入“藏品投资者”和“传统收藏者”两大类。前者注重藏品的市场升值潜力,后者专注于传统的收藏标准,比如版本、品相、年代、印行者、作者、纸质等等。这两个主题,有区分,也有密切的联系。但落实到具体旧书藏家身上,无非是些哪个为主、哪个为辅的枝节问题了。
藏品投资者的定位很清晰,就是在流通环节进进出出,赚取差价。而最容易陷入迷境的是传统的旧书收藏者。他们在进入旧书收藏这个圈子之初,就应该很快明晰一点:我收藏旧书最终为了什么?
本人也曾经有过这一迷茫期,一度跟着旧书收藏的前辈纠缠于诸多传统标准,关注版本的甄别,年代的细分,主题的归类等等。当然,这些基本功是一定要做的,属于收藏的入门。但是这里面有个陷阱,一个大大的陷阱——如果不留神,你很快就会滑到藏品投资者的队伍中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本人不反对偶尔卖点旧书,以藏养藏,滚动发展。可是,在收藏市场的链条上,一定不会全部的人都是投资者,总要有“消费终端”。这些终端,除了专业的体制内智囊机构和文化机构的人士之外,一定还要有广泛的收藏大众,否则,无法支撑日益增长的收藏市场规模。
其实,理论上的旧书藏品价格波动,正是以消费终端意义上的收藏者评判为依据的。这正是本文的核心主题:在投资者和传统收藏者之外,旧书收藏者还有没有第三种定位?而本人结合自己体验给出的建议就是:关注旧书中的史料价值!并认为,史料价值,既是旧书所能承载的最重要价值,也是一般收藏大众最可能切进的入口。
比起其他的价值标准来,史料价值最符合旧书这一收藏门类的属性,最能体现与其他藏品门类的区分。图文无声,但在史料价值这一点上,却是瓷器、玉器、金属制品、竹木件、书法绘画作品以及其他杂项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旧书能超越其他藏品门类最突出、最特殊的地方。
可以预见,旧书门类的这一价值,最终将随着收藏市场的成熟而越发显现。近年来,古籍门类的价格攀升速度非常快,已经充分显示了这一趋势。旧书的范围要大于狭义的古籍,但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评判旧书的标准变化之后
选择史料价值作为旧书收藏的定位之后,就会带来很多实际的变化。比如,在市场标准或传统标准下没有什么价值,或者价值不大的旧书,突然成了非常可用的藏品。这些包括:品相不好的旧残书;部分年代不太久远、出自权威出版机构、属于国家重点图书项目的“新书”;建国后对珍贵史料的影印本;正规出版机构之外的单位因工作需要留存的油印书等等。
尤其是,这样一来,大大减轻了财务负担。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可以用不多的投入,收集很多心仪的藏品。
同时,这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保存意义。由于传统收藏者对品相、版本等因素的过于注重,一方面固然保留了许多高品相版本,另一方面也使大量具有史料价值的旧书在流通环节中损毁严重。完全可以判断,许多有价值的书就在市场升值标准和传统收藏标准的漠视之下,在上述两大类核心收藏者的眼皮底下,永远地消失了。这是对前人著述者的极大愧对,是文化传承的损失,也是历史研究的损失,更是旧书收藏者的巨大失责。
本人主张以史料价值作为旧书收藏者的第三种角色定位,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使公众在研究权、观察权和话语权方面,成为体制内专业学者的有益补充。注意,说的是补充,不是争夺。在这方面,各有本职工作的业余旧书收藏者们,因此就为自己搭建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汗牛充栋,几无可用”的收藏尴尬,使旧书在自己手上时就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又不舍“沉浸其中,愉悦自我”的传统收藏趣味。
目前的旧书收藏者中,有少量人也在留心和尝试此类转变,但是远未形成普遍共识。在普通收藏者层面就重视旧书的史料价值,甚至进行基础性的史料整理和研究,于社会于个人,实在是大有裨益。
区分两个概念:基本信息和收藏价值
作为上述内容的延伸,还要区分两个概念,就是藏品的基本信息和收藏价值。
什么是收藏价值?脱离开教科书式的文本,可以给出最简单的回答:价值就是有用。而有用的标准在不断变化,且落实到个人,又各有不同。如果个人觉得有用,那收藏对象就具有了价值;如果很多人都认为,或知道了“别人认为这个东西有用”,就会形成商品流通,就有了市场。
藏家应该理解一句话:价值的标准都是人定的。因此,没有一成不变的收藏标准。在旧书收藏的价值构成中,版本、作者、印行者、纸质等基本信息当然是不可变的,但是,对这些基本信息的评判标准则是可变的。或者说,基本信息是收藏价值的要件,但一定不是也一定不能是全部要件。收藏市场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对具体藏品价值的评判,除了基本信息之外,更多的在于主观判断。一块石头可以卖到几十万元?值吗?答案是,只要买家认为值,就值。买家认为不值,就不值。
本文所谓“旧书收藏的第三种定位”,就是希望能为一部分收藏者,在藏品的基本信息之外,提供一种“额外”的价值评判参照。好比人和猩猩的大部分基因都是相同的,但就是那最小比例的不同的基因,决定了人是人、猩猩是猩猩。
许多收藏者初涉此道,往往把基本信息完全等同于收藏价值,进而把收藏价值等同于投资价值。这一下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把所有的藏品都给商品化了,这实在是现时代收藏者的一大迷境;二是忘记了个人的主观判断在收藏价值构成中的作用。要明白,只有藏家准备出售藏品时,藏品才成为商品,如果藏家把藏品用于满足其他方面,比如探究历史、明晰思想、寻找创作灵感、体悟人生、教育子弟等等个性化需求,它们就不再是商品,而是消费品。
我们支持藏品的市场化,这个过程也为发掘和保留民间藏品显示了价值。自然会有许多人成为这个产业链条上的获利者。但是,理论上说,如果所有的藏家都把藏品当作投资手段,就如同其他所有商品的产业链一样,最重要的消费者、使用者这一环没有了,那么这个链条迟早会断的。
所以,无论从收藏者个人意义上,还是市场意义上,收藏者必须要明晰自己在收藏这一行中的角色定位。即便这个角色是不断变化的,也要明白变化的路径和来由。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温家宝总理说了一句著名的话:信心比黄金重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谓经济危机,也是心理的危机。如果所有市场主体在心理上稳住了,不再恐慌,或确立了新的稳定的价值评判标准,那么新一轮上升周期就开始了。收藏也是如此。
搞收藏,既要不断洞悉市场的变化,也要树立个人的标准;要明晰自己收藏的目的,并具有前瞻的视野,才能积累出大成绩。否则,永远只能盲目地跟在传统专家的后面“述而不作”,收藏境界也因此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和超越。
有的人,一辈子搞收藏,藏了一屋子宝贝,天天看了摸,摸了看。有时候拿出去卖点,挣了钱,高兴一阵子,然后又后悔。可是,如果不卖,年纪大了,那些宝贝留给谁?下一代就能完全继承和理解自己的喜好?也未必。可是,拿在手里,如果不卖,到底留它们有什么用?这是所有藏家都要面对的终极主题。所以,必须尽早明晰自己收藏的角色定位。
这个问题不解决,投入收藏的时间和财力越多,可能最终积累的错误就越大,衍生的问题就越多。
本人的兴趣在旧书,下面就以旧书为例,写点有关的体会,以供探讨。
旧书收藏的传统误区
旧书收藏,以年代、主题等不同标准划分,可以纵横切分出五花八门的类别。但是,说到收藏者本人的角色定位,绝大部分都可以归入“藏品投资者”和“传统收藏者”两大类。前者注重藏品的市场升值潜力,后者专注于传统的收藏标准,比如版本、品相、年代、印行者、作者、纸质等等。这两个主题,有区分,也有密切的联系。但落实到具体旧书藏家身上,无非是些哪个为主、哪个为辅的枝节问题了。
藏品投资者的定位很清晰,就是在流通环节进进出出,赚取差价。而最容易陷入迷境的是传统的旧书收藏者。他们在进入旧书收藏这个圈子之初,就应该很快明晰一点:我收藏旧书最终为了什么?
本人也曾经有过这一迷茫期,一度跟着旧书收藏的前辈纠缠于诸多传统标准,关注版本的甄别,年代的细分,主题的归类等等。当然,这些基本功是一定要做的,属于收藏的入门。但是这里面有个陷阱,一个大大的陷阱——如果不留神,你很快就会滑到藏品投资者的队伍中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本人不反对偶尔卖点旧书,以藏养藏,滚动发展。可是,在收藏市场的链条上,一定不会全部的人都是投资者,总要有“消费终端”。这些终端,除了专业的体制内智囊机构和文化机构的人士之外,一定还要有广泛的收藏大众,否则,无法支撑日益增长的收藏市场规模。
其实,理论上的旧书藏品价格波动,正是以消费终端意义上的收藏者评判为依据的。这正是本文的核心主题:在投资者和传统收藏者之外,旧书收藏者还有没有第三种定位?而本人结合自己体验给出的建议就是:关注旧书中的史料价值!并认为,史料价值,既是旧书所能承载的最重要价值,也是一般收藏大众最可能切进的入口。
比起其他的价值标准来,史料价值最符合旧书这一收藏门类的属性,最能体现与其他藏品门类的区分。图文无声,但在史料价值这一点上,却是瓷器、玉器、金属制品、竹木件、书法绘画作品以及其他杂项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旧书能超越其他藏品门类最突出、最特殊的地方。
可以预见,旧书门类的这一价值,最终将随着收藏市场的成熟而越发显现。近年来,古籍门类的价格攀升速度非常快,已经充分显示了这一趋势。旧书的范围要大于狭义的古籍,但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评判旧书的标准变化之后
选择史料价值作为旧书收藏的定位之后,就会带来很多实际的变化。比如,在市场标准或传统标准下没有什么价值,或者价值不大的旧书,突然成了非常可用的藏品。这些包括:品相不好的旧残书;部分年代不太久远、出自权威出版机构、属于国家重点图书项目的“新书”;建国后对珍贵史料的影印本;正规出版机构之外的单位因工作需要留存的油印书等等。
尤其是,这样一来,大大减轻了财务负担。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可以用不多的投入,收集很多心仪的藏品。
同时,这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保存意义。由于传统收藏者对品相、版本等因素的过于注重,一方面固然保留了许多高品相版本,另一方面也使大量具有史料价值的旧书在流通环节中损毁严重。完全可以判断,许多有价值的书就在市场升值标准和传统收藏标准的漠视之下,在上述两大类核心收藏者的眼皮底下,永远地消失了。这是对前人著述者的极大愧对,是文化传承的损失,也是历史研究的损失,更是旧书收藏者的巨大失责。
本人主张以史料价值作为旧书收藏者的第三种角色定位,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使公众在研究权、观察权和话语权方面,成为体制内专业学者的有益补充。注意,说的是补充,不是争夺。在这方面,各有本职工作的业余旧书收藏者们,因此就为自己搭建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汗牛充栋,几无可用”的收藏尴尬,使旧书在自己手上时就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又不舍“沉浸其中,愉悦自我”的传统收藏趣味。
目前的旧书收藏者中,有少量人也在留心和尝试此类转变,但是远未形成普遍共识。在普通收藏者层面就重视旧书的史料价值,甚至进行基础性的史料整理和研究,于社会于个人,实在是大有裨益。
区分两个概念:基本信息和收藏价值
作为上述内容的延伸,还要区分两个概念,就是藏品的基本信息和收藏价值。
什么是收藏价值?脱离开教科书式的文本,可以给出最简单的回答:价值就是有用。而有用的标准在不断变化,且落实到个人,又各有不同。如果个人觉得有用,那收藏对象就具有了价值;如果很多人都认为,或知道了“别人认为这个东西有用”,就会形成商品流通,就有了市场。
藏家应该理解一句话:价值的标准都是人定的。因此,没有一成不变的收藏标准。在旧书收藏的价值构成中,版本、作者、印行者、纸质等基本信息当然是不可变的,但是,对这些基本信息的评判标准则是可变的。或者说,基本信息是收藏价值的要件,但一定不是也一定不能是全部要件。收藏市场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对具体藏品价值的评判,除了基本信息之外,更多的在于主观判断。一块石头可以卖到几十万元?值吗?答案是,只要买家认为值,就值。买家认为不值,就不值。
本文所谓“旧书收藏的第三种定位”,就是希望能为一部分收藏者,在藏品的基本信息之外,提供一种“额外”的价值评判参照。好比人和猩猩的大部分基因都是相同的,但就是那最小比例的不同的基因,决定了人是人、猩猩是猩猩。
许多收藏者初涉此道,往往把基本信息完全等同于收藏价值,进而把收藏价值等同于投资价值。这一下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把所有的藏品都给商品化了,这实在是现时代收藏者的一大迷境;二是忘记了个人的主观判断在收藏价值构成中的作用。要明白,只有藏家准备出售藏品时,藏品才成为商品,如果藏家把藏品用于满足其他方面,比如探究历史、明晰思想、寻找创作灵感、体悟人生、教育子弟等等个性化需求,它们就不再是商品,而是消费品。
我们支持藏品的市场化,这个过程也为发掘和保留民间藏品显示了价值。自然会有许多人成为这个产业链条上的获利者。但是,理论上说,如果所有的藏家都把藏品当作投资手段,就如同其他所有商品的产业链一样,最重要的消费者、使用者这一环没有了,那么这个链条迟早会断的。
所以,无论从收藏者个人意义上,还是市场意义上,收藏者必须要明晰自己在收藏这一行中的角色定位。即便这个角色是不断变化的,也要明白变化的路径和来由。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温家宝总理说了一句著名的话:信心比黄金重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谓经济危机,也是心理的危机。如果所有市场主体在心理上稳住了,不再恐慌,或确立了新的稳定的价值评判标准,那么新一轮上升周期就开始了。收藏也是如此。
搞收藏,既要不断洞悉市场的变化,也要树立个人的标准;要明晰自己收藏的目的,并具有前瞻的视野,才能积累出大成绩。否则,永远只能盲目地跟在传统专家的后面“述而不作”,收藏境界也因此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