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价值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ai9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在收藏圈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个定位的主题。
  有的人,一辈子搞收藏,藏了一屋子宝贝,天天看了摸,摸了看。有时候拿出去卖点,挣了钱,高兴一阵子,然后又后悔。可是,如果不卖,年纪大了,那些宝贝留给谁?下一代就能完全继承和理解自己的喜好?也未必。可是,拿在手里,如果不卖,到底留它们有什么用?这是所有藏家都要面对的终极主题。所以,必须尽早明晰自己收藏的角色定位。
  这个问题不解决,投入收藏的时间和财力越多,可能最终积累的错误就越大,衍生的问题就越多。
  本人的兴趣在旧书,下面就以旧书为例,写点有关的体会,以供探讨。
  
  旧书收藏的传统误区
  
  旧书收藏,以年代、主题等不同标准划分,可以纵横切分出五花八门的类别。但是,说到收藏者本人的角色定位,绝大部分都可以归入“藏品投资者”和“传统收藏者”两大类。前者注重藏品的市场升值潜力,后者专注于传统的收藏标准,比如版本、品相、年代、印行者、作者、纸质等等。这两个主题,有区分,也有密切的联系。但落实到具体旧书藏家身上,无非是些哪个为主、哪个为辅的枝节问题了。
  藏品投资者的定位很清晰,就是在流通环节进进出出,赚取差价。而最容易陷入迷境的是传统的旧书收藏者。他们在进入旧书收藏这个圈子之初,就应该很快明晰一点:我收藏旧书最终为了什么?
  本人也曾经有过这一迷茫期,一度跟着旧书收藏的前辈纠缠于诸多传统标准,关注版本的甄别,年代的细分,主题的归类等等。当然,这些基本功是一定要做的,属于收藏的入门。但是这里面有个陷阱,一个大大的陷阱——如果不留神,你很快就会滑到藏品投资者的队伍中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本人不反对偶尔卖点旧书,以藏养藏,滚动发展。可是,在收藏市场的链条上,一定不会全部的人都是投资者,总要有“消费终端”。这些终端,除了专业的体制内智囊机构和文化机构的人士之外,一定还要有广泛的收藏大众,否则,无法支撑日益增长的收藏市场规模。
  其实,理论上的旧书藏品价格波动,正是以消费终端意义上的收藏者评判为依据的。这正是本文的核心主题:在投资者和传统收藏者之外,旧书收藏者还有没有第三种定位?而本人结合自己体验给出的建议就是:关注旧书中的史料价值!并认为,史料价值,既是旧书所能承载的最重要价值,也是一般收藏大众最可能切进的入口。
  比起其他的价值标准来,史料价值最符合旧书这一收藏门类的属性,最能体现与其他藏品门类的区分。图文无声,但在史料价值这一点上,却是瓷器、玉器、金属制品、竹木件、书法绘画作品以及其他杂项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旧书能超越其他藏品门类最突出、最特殊的地方。
  可以预见,旧书门类的这一价值,最终将随着收藏市场的成熟而越发显现。近年来,古籍门类的价格攀升速度非常快,已经充分显示了这一趋势。旧书的范围要大于狭义的古籍,但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评判旧书的标准变化之后
  
  选择史料价值作为旧书收藏的定位之后,就会带来很多实际的变化。比如,在市场标准或传统标准下没有什么价值,或者价值不大的旧书,突然成了非常可用的藏品。这些包括:品相不好的旧残书;部分年代不太久远、出自权威出版机构、属于国家重点图书项目的“新书”;建国后对珍贵史料的影印本;正规出版机构之外的单位因工作需要留存的油印书等等。
  尤其是,这样一来,大大减轻了财务负担。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可以用不多的投入,收集很多心仪的藏品。
  同时,这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保存意义。由于传统收藏者对品相、版本等因素的过于注重,一方面固然保留了许多高品相版本,另一方面也使大量具有史料价值的旧书在流通环节中损毁严重。完全可以判断,许多有价值的书就在市场升值标准和传统收藏标准的漠视之下,在上述两大类核心收藏者的眼皮底下,永远地消失了。这是对前人著述者的极大愧对,是文化传承的损失,也是历史研究的损失,更是旧书收藏者的巨大失责。
  本人主张以史料价值作为旧书收藏者的第三种角色定位,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使公众在研究权、观察权和话语权方面,成为体制内专业学者的有益补充。注意,说的是补充,不是争夺。在这方面,各有本职工作的业余旧书收藏者们,因此就为自己搭建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汗牛充栋,几无可用”的收藏尴尬,使旧书在自己手上时就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又不舍“沉浸其中,愉悦自我”的传统收藏趣味。
  目前的旧书收藏者中,有少量人也在留心和尝试此类转变,但是远未形成普遍共识。在普通收藏者层面就重视旧书的史料价值,甚至进行基础性的史料整理和研究,于社会于个人,实在是大有裨益。
  
  
  区分两个概念:基本信息和收藏价值
  
  作为上述内容的延伸,还要区分两个概念,就是藏品的基本信息和收藏价值。
  什么是收藏价值?脱离开教科书式的文本,可以给出最简单的回答:价值就是有用。而有用的标准在不断变化,且落实到个人,又各有不同。如果个人觉得有用,那收藏对象就具有了价值;如果很多人都认为,或知道了“别人认为这个东西有用”,就会形成商品流通,就有了市场。
  藏家应该理解一句话:价值的标准都是人定的。因此,没有一成不变的收藏标准。在旧书收藏的价值构成中,版本、作者、印行者、纸质等基本信息当然是不可变的,但是,对这些基本信息的评判标准则是可变的。或者说,基本信息是收藏价值的要件,但一定不是也一定不能是全部要件。收藏市场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对具体藏品价值的评判,除了基本信息之外,更多的在于主观判断。一块石头可以卖到几十万元?值吗?答案是,只要买家认为值,就值。买家认为不值,就不值。
  本文所谓“旧书收藏的第三种定位”,就是希望能为一部分收藏者,在藏品的基本信息之外,提供一种“额外”的价值评判参照。好比人和猩猩的大部分基因都是相同的,但就是那最小比例的不同的基因,决定了人是人、猩猩是猩猩。
  许多收藏者初涉此道,往往把基本信息完全等同于收藏价值,进而把收藏价值等同于投资价值。这一下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把所有的藏品都给商品化了,这实在是现时代收藏者的一大迷境;二是忘记了个人的主观判断在收藏价值构成中的作用。要明白,只有藏家准备出售藏品时,藏品才成为商品,如果藏家把藏品用于满足其他方面,比如探究历史、明晰思想、寻找创作灵感、体悟人生、教育子弟等等个性化需求,它们就不再是商品,而是消费品。
  我们支持藏品的市场化,这个过程也为发掘和保留民间藏品显示了价值。自然会有许多人成为这个产业链条上的获利者。但是,理论上说,如果所有的藏家都把藏品当作投资手段,就如同其他所有商品的产业链一样,最重要的消费者、使用者这一环没有了,那么这个链条迟早会断的。
  所以,无论从收藏者个人意义上,还是市场意义上,收藏者必须要明晰自己在收藏这一行中的角色定位。即便这个角色是不断变化的,也要明白变化的路径和来由。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温家宝总理说了一句著名的话:信心比黄金重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谓经济危机,也是心理的危机。如果所有市场主体在心理上稳住了,不再恐慌,或确立了新的稳定的价值评判标准,那么新一轮上升周期就开始了。收藏也是如此。
  搞收藏,既要不断洞悉市场的变化,也要树立个人的标准;要明晰自己收藏的目的,并具有前瞻的视野,才能积累出大成绩。否则,永远只能盲目地跟在传统专家的后面“述而不作”,收藏境界也因此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和超越。
其他文献
“脱欧”陰影下的伦敦拍市  受英国“脱欧”所累,2月底3月初的伦敦20世纪艺术周拍卖行情起伏不定,苏富比、佳士得的成交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额均不同程度地下滑。佳士得估价超过千万英镑的印象派大师画作的交割受影响,苏富比估价百万英镑左右的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则行情见涨,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  不过,整体看,英国政治、经济因素对艺术市场影响没有想象大,这也正是美国、英国艺术市场成熟的标志。经上百年的夯
期刊
上海博物馆前不久举办的“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在283件漆器展品中,仅7件是借展文物,其他均为上博收藏。观众们在惊叹于展览中琳琅满目的精美漆器之余,无不对上海博物馆在何时收藏了这么一批宝藏表示好奇,即使上博员工,很多都不曾想到我们能够举办如此规模的漆器展览。其实,这些展品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是近20年通过多方努力瑰集的,难怪博物馆的老员工也并不知晓。  20年前,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漆器约75
期刊
文物的典藏与展示,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是安身立命之依托。1952年,上海博物馆白手起家,开启了孜孜不倦的文物征集历程,67年来已有馆藏文物近10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余万件,涵盖31个门类,尤以青铜、陶瓷、书画最为突出,藏品体系完整、质量精湛,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说起上海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就必须提到文物捐赠者,可以说没有民间捐赠,就没有今天的上海博物馆。一个成功的收藏家,必须具备雄厚的财力、
期刊
汉人多束发,这是华夏民族的传统习尚。明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整顿和恢复传统的汉族礼仪,根据汉人习俗,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制定了严格的礼仪制度。其中一项,是明太祖严禁国人辫发,因此,明代汉人不分男女,多采取束发,男子束发后再用冠或巾罩住,女子则再饰以簪钗、插梳和步摇等。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显示,明朝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玉料开采的来源广泛,玉器生产和使用的规模空前,因此,明代佩戴各种玉发饰的
期刊
藏品是衡量艺术类博物馆的首要标准。得益于历任决策者的远见卓识、几代收藏家的慷慨捐赠与数辈专业人员的不懈访求,上海博物馆建立起蔚为壮观的收藏体系,而古陶瓷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收藏门类之一,其时代自新石器时代直至近现代,几乎涵盖了各重要窑口与品种,能够相对完整地展现中国陶瓷史的发展脉络。优秀的藏品帮助一代又一代研究人員打下鉴定基础、完善知识结构,研究者又以新的学术眼光为上博搜寻补充藏品,形成良性循环。进入
期刊
2015年5月的一天,瑞士华裔艺术家、收藏家仇大雄(Franklin Chow)先生及家人向上海博物馆捐赠文物仪式在上博影视中心隆重举行(图一)。为支持祖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仇先生慨然将其犀角器收藏中的精品赠予上海博物馆。捐赠之前,他提出不限定数量与品种,由上博专家根据收藏和研究的需要任意挑选。2013年舂夏之交,时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的陈克伦研究馆员,偕工艺研究部施远副研究员专程赴港,最终从多
期刊
海上闻人杜月笙之子、旅居加拿大的古代钱币研究和收藏家杜维善先生,前后多次对上海博物馆慷慨捐赠,使得上海博物馆在货币类文物收藏中,建立起一支种类独特的收藏体系——丝绸之路古代国家货币(图一)。  杜维善对博物馆的慷慨馈赠,并非一时兴之所至,如同他长期对古代钱币的收藏与研究一样,是一个持之以恒、逐步推进的建设工程。  第一次见到杜维善先生(图二),是在他上海博物馆的顾问办公室里。杜先生身材高大,举止儒
期刊
2008年,荷兰收藏家倪汉克先生将家族三代历经几十年收藏的97件中国明清青花瓷器(含l件日本伊万里烧彩绘瓷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这批景德镇烧造的青花瓷器当中除了4件是明代瓷器以外,绝大多数为康熙时期的外销瓷。这批瓷器的入藏,极大地丰富了上海博物馆外销瓷的收藏。为了对倪汉克先生表示感谢,上海博物馆于2009年举办了“海帆留踪——荷兰倪汉克捐赠明清贸易瓷”展,将这批明清瓷器全部展示给公众,既弘扬了倪汉
期刊
菲律宾华裔企业家庄万里先生(1899-1965),平生酷爱古代书画。数十年间,他悉心搜求流散于海外的历代书画达数百件,庋藏于书斋“两塗轩”,并立志有朝一日把家藏书画回归祖国,完整保存。  庄万里先生的哲嗣庄长江先生和庄良有女士遵照父亲的遗愿,于2000年以庄万里文化基金会之名,将“两望轩”珍藏的233件书画作品,慨然捐赠上海博物馆。  “两塗轩”珍藏的书画,涵盖自宋至现代800年的时间跨度,包容人
期刊
“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1月16日至2月24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展览集东京国立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大阪市立美术馆和京都国立博物馆等博物馆、美术馆的170余件精品馆藏于一堂,短短40天的展期,吸引了逾十万的观众前去参观。展览展出的精彩展品包括颜真卿《祭侄文稿》,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唐拓本,褚遂良摹《黄绢本兰亭序》,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唐拓本,怀素《自叙帖》《小草千字文》,李公麟《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