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待爱好视察的老板?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peng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5岁的Emma是位国内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毕业后被一家500强公司选拔进入了全球研发团队,并派往海外接受了为期两年的培训。回国后Emma作为中国研发中心科学家从事材料分析工作。
  Emma在部门英籍主管Richard的领导下工作了4年, Richard晋升后被调回了欧洲研发总部。Emma因为良好的工作表现,接替了其在中国的职位,并继续与Richard保持实线沟通与汇报关系, 同时也与中国的研发中心总监保持虚线汇报关系,这是跨国公司常见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作为一名下属有多个老板。
  Richard回到欧洲任职后,每年的5月和10月都会来中国视察两次工作,每次接待工作都由Emma全权负责。由于Richard对中国的业务及环境相当熟悉,对Emma这位老部下也是毫不客气,每次来都要待上整整一个星期,并要求Emma全程陪同。这对Emma来说苦不堪言,耗费她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也直接导致她手下管理的三个团队、20多位员工的日常工作受到影响。
  2012年10月的中国之行, Richard又临时提出让Emma安排会见客户,不仅要求见内部客户(即指公司内各事业部的销售和技术服务人员),而且也要见外部客户(即指公司产品的使用客户)。对于新要求,Emma 大伤脑筋,因为通常情况下预约外部客户从提交申请到审批通过,再到接待会晤,前后至少也要一周时间。Emma打了无数个电话,在她“坚韧不拔”的努力下,终于安排了两家大客户。Richard事后对Emma表示了歉意,也对她的工作能力大加赞赏。
  老板特别喜欢吃中国菜,这次来特意要求体验一些新概念餐厅。Emma平时是个生活随意的人,虽然和老板共事四年,但对他的口味不甚了解,面对助理搜集来的一大堆菜单,湖南菜、云南菜、贵州菜、日韩料理……她感到头晕,不知如何是好。
  2013年Richard 在欧洲总部招了好几名经验丰富的下属, Emma定期跑去欧洲和总部同事们开会。同事都是40至50岁的白人男性,在他们眼里Emma还是一个资历尚浅的中国小女生。有一次开会回来,Emma耐心等着同事把会议后承诺发给她的材料,等了三周也不见任何音讯。突然有一天收到该同事的邮件,对方质问她报告材料准备好了没有。这封邮件不仅抄送了很多同事,也包括老板。Emma很生气,感觉被倒打一耙。这个时候去责骂对方、质问对方都是不明智的举动。她决定忍下这个委屈。此后去欧洲开会后,Emma每次会在第一时间将纪要写好并发给大家,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上演。
  在矩阵管理模式中,如何与远在国外、一年只见几次的老板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增强自己在组织内部的“能见度”和影响力,这是一直困扰Emma的难题。我给了她如下建议:
  第一,提升自己在公司内部及整个行业的影响力。领导者首先应从专业知识领域出发,学会用更高更宽的视野去看待工作中的各种运营及战略层面的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另外,拓展有效的人脉资源,以获取更快捷的信息、更高效的办事渠道、开拓更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
  第二,巧妙处理与老板的关系。老板来中国名义上是视察工作,其实也可看作是公司给予老板的福利。除了工作上的事务,娱乐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平时要学会观察老板的品味和喜好,才不至于像Emma一样因为不知道老板的口味、喜好而乱了阵脚。
  第三,提高工作效率,给下属创造更多的机会以促进他们的发展。比如老板来中国的行程,Emma可以制定出一张基本行程表,将各项接待工作标准化,如此她完全可以将该项工作移交给下属去协调,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其他更重要的事务。
  第四,依赖心理会使自己容易丧失主动权和行动权。如果你老是期望老板先教给自己所谓的“新知识”后才可以进步,老板会逐渐失去对你的兴趣并转而关注那些更具有自我驱动力的人。
其他文献
2012年,被称为90后入职元年。智联招聘调查发现,时值岁末,本应在职场有所建树的新生代求职者,反而在离职上表现活跃,人力资源市场上的“香饽饽”,为何却成了企业HR眼中的“跳槽客”,这些新生代的求职者究竟在想些什么?   2012年新生代求职者偏爱国企  智联调查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90后毕业生打算去外企工作的比例变化不大,而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则有明显下降,降幅达到了9%。而去国企工作的比例幅度
期刊
春节过后,通常是跳槽高峰的“金三银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每一次跳槽都合适,也许你是为跳而跳的慌不择路,也许你是单纯为了薪水的提高而忽略了其他需要适应的因素。总之,决定在新东家稳定工作之前,适当做一些判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面试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公司选择适合空缺职位相应人才的过程,更是求职者判断应聘单位是否符合你的职业需求、有助于你职业规划实现的过程。所以面试是通过双方的表达
期刊
2013年的春节,孟雷过得并不顺心,就在新年前,他被公司裁员了。此前,他在上海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做游戏开发,刚刚做了爸爸的孟雷因为责任的加重而对未来更有干劲,他刚刚成为一个项目组的组长,想着来年能够大展拳脚的孟雷没有想到12月底的那个周五,HR通知了他们整个team被裁掉的消息。  在目前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裁员的消息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一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套用一句话“没
期刊
《找我1》  作者:黄铁鹰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宁高宁评价黄铁鹰是一位“很不同的管理学教授”,他注重调研,注重现实,注重搞清楚企业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所以他才写出了《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次黄铁鹰跟找同行网的专家化身为诊断企业管理和职场发展问题的“老中医”精选了20个案例。汇集了当事人和点评人的故事,由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同一件事情,现实变得如此立体、性感和迷人。
期刊
让你的营销赶快性感起来  《让营销更性感》  作者:李治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自从有人知道我曾经是杜蕾斯微博团队的一员,很多人都会身体前倾,压低声音,两眼放光地问我:“嘿,那个大雨天鞋套的事是你们干的不?”“是!必须是!”于是,又有很多人问同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品牌的微博怎么做成杜蕾斯那样?”亲,有没有搞错!不是每一个品牌都是杜蕾斯!这样极具话题性和传播力的品牌全世
期刊
有人经常会站出来说“我们应该每5年做一个生活规划”,还有人会说“我就喜欢车到山前必有路,这种方式很适合我”。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不好去判断孰优孰劣。但是我们都遇到过长期规划与突然的机遇之间的抉择关口,从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可以学会另一种更明智的平衡二者关系的方法,这甚至可以帮你找到真正热爱的工作。  人人都期待的职业开局莫过于——在刚踏入社会时就能明白,对你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激励你
期刊
五道口一直以来都是北京的青年文化重地,一年前,一种新颖的文化形式在那里的一处普通居民住房中出现──青年公共空间。在一套百余平米的住宅里,终日人来人往。这天,马立震从一家初创的互联网公司下班回来,而王鹏则刚刚准备好转天面试时要用到的PPT,晚饭一过,他们在“706空间”见面了,相邻而坐,聊起来的话题与各自的职业都毫不相关,而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一本书:《身份的焦虑》。  民间社会的自我释放  在
期刊
移动互联时代,大家分批次地变成了传话筒。我坚持不玩微博,简直不像个媒体人,我对别人说我害怕陷入那种八卦的速朽的信息环境,我心里想着的实则是:对我这种自制力短缺的人,那绝然是一条不归路啊。然而保持着高度警惕的我却不声不响地有了微信,微信慢慢地也衍变成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我随即关注了几个公共帐号,它们推送什么我就看什么,推送质量纵然比较靠谱,但我一天到晚盯着这些内容,大部分空余时光就被占据了。我不得不
期刊
有用处2013年驾车“易扣分”指南  扣1分  1.未携带行驶证、驾驶证  2.驾驶未放置有效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  3.驾驶未按规定放置保险标志的机动车  4.违反灯光使用、危险报警闪光灯使用规定  扣2分  1.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不系安全带  2.通过有灯控路口时,不按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  3.载客汽车超过核定人数未达到20%  4.遇到前方机动车排队或缓慢行驶时,借
期刊
“我想做企业咨询,但是家里人要我考气象学博士,所以我只好做个市场调查专家。”  在咨询室里,他讲的这个开头,竟让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不想当厨子的司机不是好销售”吗?我挥挥手,努力甩掉脑子里闪过那个气象博士在一家市场调查公司做企业咨询的画面。我假装司空见惯、矜持地点点头,闷哼一声,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其实在旁人看来越奇怪的想法,仔细深究下来,当事人往往越有自己背后的道理,而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