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振兴下,农业经济发展迎来了较多的机遇,如有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等,但是即便如此,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的工作下发、组织层面存在问题,致使工作落实与新技术、新设备推广过程中仍有很多阻碍,如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仍需调整优化、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有待加强推广等。因此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制定上,应结合实际,保证问题都能够得到针对性解决。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
引言
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有效推广,因此,各村的驻村干部必须立足于实际,制定更加适宜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广农业生产种植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机械设备。与此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农村地区农产品生产方面的相关资源优势,并加大资源优势的挖潜力度,更新农业生产方式与销售模式,如依靠区域或其他资源优势,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工厂或合作社,保证农产品的价格可以更高,销路更好,也可采用电商销售的方式,革新农产品的销售模式,让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乡村振兴下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几种阻碍因素包括: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及时构建出完整的农业机械化推广机制,所以此项工作落实难度较大,甚至在还未获得成效的时候就不得不终止。少数农业机械推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达标也是致使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无法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同时,部分农业机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没有结合实际展开较为详细的信息采集与调查,导致了此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浮于表面、浮于形式的情况。
(二)农业产业结构仍需调整优化
虽然经过地方政府的有效组织与着力带动,我国部分农业生产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工作获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区域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滞后严重问题,而无法在短期内获得进展,甚至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农业经济成效原地踏步的情况。虽然这是短期工作落实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必然情况,但是由于部分村民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无法给予技术推广人员与政策传达人员更多的理解,所以产业结构优化工作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一些农业机械推广力度不足、水利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也制约了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进程。
(三)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有待加强推广
农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方面最为常见的问题是:务农群众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在现代化农业生产、新型技术与工艺方式的应用上常出现问题。加上部分农村地区没有配置正确的教育培训管理方式,导致新农技新农艺指导与带动作用方面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不仅会让农民对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生产方式产生不认同的观念,还可能无法给后续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奠定良好的观念基础,进而持续阻碍相关工作的落实与开展。
二、乡村振兴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浅要对策
(一)机械振兴
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得到现代化机械的辅助,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政府与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对农业机械推广机制不断完善,注重高新农业生产机械的应用与普及。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步跟进,派遣更多的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去,对农民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进行科学指导、典型示范、重点带动、推助发展,保证农业现代化机械能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辅助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与优化同样需要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依据乡村所在的区域以及资源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例如:我国南方的某水稻种植基地,为了保证水稻生产作业机械化程度水平更高,省政府采用机械财政补贴的方式给农户种植结构机械化转换工作的落实提供经济保障,补贴费用比例达到了机械购买价格的30%左右。与此同时,还采取购置补贴办理“三合一”扶持手段,有效保证购置补贴实施进度与资金兑付时间。尤其对一些符合条件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农机购置的市场报价利率50%的贷款贴息、年利率1.5%的担保费补贴。
(二)技术振兴
农业新兴技术、新兴科技的经济振兴策略同样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加大新技术、新科技的普及力度,尽快实现现在新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与此同时,还要配合适宜的科普措施。例如:召开技术普及大会、派遣技术人员驻村现场技术培训等方式,确保农民能够对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有力推助农民科学掌握新技艺的操作方法。
还要转变农民对技术价值方面的刻板印象,认识到新技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的重要方位。如此,才能保障新技术在乡村经济振兴价值的全面发挥。例如:电商销售模式,伴随时代发展逐渐进入到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这种新型的销售模式不仅引领了千家万户农民发家致富,甚至对一些农业种植地区的农产品种植模式、产品生产方式、销售渠道进行了扬弃改进,让很多地区的种植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得到了良性循环,有效层进升级。
(三)素质振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基数较大。虽然农业种植技术与机械化程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属于主要制约因素,但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制约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因此,力求农业高新种植技术与机械设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价值的全面发挥,就必须从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为着力点,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采用授课、参观、现场示范、实用操作等方式增加农民接触这些高新技术与设备的机会;配合人才兴村的战略,让更多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或有志青年帮助农民采用电商、微信商贸的方式进行农产品销售;派遣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深扎农村,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提升农民在农业产销方面的综合素质。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与老农多年的种植经验相比,虽然技术人员的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是一些实践经验,还是需要得到老农家的悉心指导,才能保证新技术新工艺发挥出更强大的产业升级与优化价值。
结语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保证农业生产技术与新设备作用发挥的基础。因此,为了对经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需求进行全面满足,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得到优化,农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新农技新工艺得以普及应用,讓农民的农产品生产数量质量双提升。如此,才能保证农村的农业生产力稳中有升,让农村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让农业生产现代化之路走得更宽阔、更顺畅。
参考文献:
[1]王巧洪.乡村振兴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20,(18):168-169.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车王统计站 张训超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
引言
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有效推广,因此,各村的驻村干部必须立足于实际,制定更加适宜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广农业生产种植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机械设备。与此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农村地区农产品生产方面的相关资源优势,并加大资源优势的挖潜力度,更新农业生产方式与销售模式,如依靠区域或其他资源优势,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工厂或合作社,保证农产品的价格可以更高,销路更好,也可采用电商销售的方式,革新农产品的销售模式,让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乡村振兴下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几种阻碍因素包括: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及时构建出完整的农业机械化推广机制,所以此项工作落实难度较大,甚至在还未获得成效的时候就不得不终止。少数农业机械推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达标也是致使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无法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同时,部分农业机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没有结合实际展开较为详细的信息采集与调查,导致了此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浮于表面、浮于形式的情况。
(二)农业产业结构仍需调整优化
虽然经过地方政府的有效组织与着力带动,我国部分农业生产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工作获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区域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滞后严重问题,而无法在短期内获得进展,甚至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农业经济成效原地踏步的情况。虽然这是短期工作落实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必然情况,但是由于部分村民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无法给予技术推广人员与政策传达人员更多的理解,所以产业结构优化工作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一些农业机械推广力度不足、水利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也制约了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进程。
(三)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有待加强推广
农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方面最为常见的问题是:务农群众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在现代化农业生产、新型技术与工艺方式的应用上常出现问题。加上部分农村地区没有配置正确的教育培训管理方式,导致新农技新农艺指导与带动作用方面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不仅会让农民对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生产方式产生不认同的观念,还可能无法给后续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奠定良好的观念基础,进而持续阻碍相关工作的落实与开展。
二、乡村振兴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浅要对策
(一)机械振兴
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得到现代化机械的辅助,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政府与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对农业机械推广机制不断完善,注重高新农业生产机械的应用与普及。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步跟进,派遣更多的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去,对农民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进行科学指导、典型示范、重点带动、推助发展,保证农业现代化机械能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辅助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与优化同样需要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依据乡村所在的区域以及资源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例如:我国南方的某水稻种植基地,为了保证水稻生产作业机械化程度水平更高,省政府采用机械财政补贴的方式给农户种植结构机械化转换工作的落实提供经济保障,补贴费用比例达到了机械购买价格的30%左右。与此同时,还采取购置补贴办理“三合一”扶持手段,有效保证购置补贴实施进度与资金兑付时间。尤其对一些符合条件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农机购置的市场报价利率50%的贷款贴息、年利率1.5%的担保费补贴。
(二)技术振兴
农业新兴技术、新兴科技的经济振兴策略同样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加大新技术、新科技的普及力度,尽快实现现在新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与此同时,还要配合适宜的科普措施。例如:召开技术普及大会、派遣技术人员驻村现场技术培训等方式,确保农民能够对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有力推助农民科学掌握新技艺的操作方法。
还要转变农民对技术价值方面的刻板印象,认识到新技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的重要方位。如此,才能保障新技术在乡村经济振兴价值的全面发挥。例如:电商销售模式,伴随时代发展逐渐进入到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这种新型的销售模式不仅引领了千家万户农民发家致富,甚至对一些农业种植地区的农产品种植模式、产品生产方式、销售渠道进行了扬弃改进,让很多地区的种植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得到了良性循环,有效层进升级。
(三)素质振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基数较大。虽然农业种植技术与机械化程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属于主要制约因素,但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制约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因此,力求农业高新种植技术与机械设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价值的全面发挥,就必须从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为着力点,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采用授课、参观、现场示范、实用操作等方式增加农民接触这些高新技术与设备的机会;配合人才兴村的战略,让更多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或有志青年帮助农民采用电商、微信商贸的方式进行农产品销售;派遣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深扎农村,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提升农民在农业产销方面的综合素质。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与老农多年的种植经验相比,虽然技术人员的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是一些实践经验,还是需要得到老农家的悉心指导,才能保证新技术新工艺发挥出更强大的产业升级与优化价值。
结语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保证农业生产技术与新设备作用发挥的基础。因此,为了对经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需求进行全面满足,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得到优化,农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新农技新工艺得以普及应用,讓农民的农产品生产数量质量双提升。如此,才能保证农村的农业生产力稳中有升,让农村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让农业生产现代化之路走得更宽阔、更顺畅。
参考文献:
[1]王巧洪.乡村振兴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20,(18):168-169.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车王统计站 张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