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制造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机械加工,而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技术与新兴工业的综合体。为了使教育与经济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国家“十五”科技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必须加快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步伐。数控技术、先进加工工艺的应用,先进加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理念的贯彻,都急需大批高中级技术型、创新型的应用人才,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正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形势下,如何让机械基础课的教学适应或紧跟制造业飞速发展和新技术变革空前活跃的时期,建立高职机械制造业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职业高中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机械制造由19世纪手工作坊方式发展到当代计算机集成制造,从而也使得机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工程设计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而现在的机械基础类课程内容仍停留在50年代水平。这些陈旧的知识结构、半理论半经验的设计公式以及落后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在科技不太发达的年代尚能满足要求,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无法反映出机械产品工作的真实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机械工程设计领域,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层出不穷,而旧的课程内容与建立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上的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很不适应,如手工绘图与计算机辅助绘图、图解法分析机构与计算机解析法分析、机械零件中以材料力学导出的强度设计与现代设计方法、传统车钳刨铣工艺与CAD/CAM以及CIMS之间等。现在,机械基础类课程群中包括的各课程内容普遍存在三种问题:一是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都存在知识陈旧的部分,有些内容很少反映现代科技水平;二是有些内容在相关课程间重复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三是各课程的教学内容顺序衔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利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二)实验及工程实践性环节薄弱
现有的实验主要为验证实验,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例如机械原理实验仍是“老三样”,即机构简图测绘、齿轮范成及转子动平衡三个实验。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较陈旧,大多数还是使用教学挂图和模型作为主要教具,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没有培养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得知识的能力。针对这些要求,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手段。
二、职业高中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对策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大多都是采用封闭式教学,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十分重要。必须做到前后知识应衔接,讲解由易到难,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学得更轻松,同时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信任和接纳,对自己会产生自信心,教和学便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教具是专业基础课学习的一项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组织好教材的同时,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型。其次可配合教材采用一些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建立现代机械制造实验实习基地
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要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1:1的要求,必然会挤占理论教学时间,为此,教师要把有些技能型的知识安排在实践周中进行。为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安排上采用“三结合”的组织模式,即实践能力培养做到分类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模拟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同时建立了科学的实践技能考核模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现代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手段的技能,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改革的思路很大部分是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与教材的选用上。因此缩减、整合老教材,增编新教材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基础知识要讲,人文知识要会,新知识要学,实践要加强,课时却要压缩,怎样来处理这些尖锐的矛盾?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台上满堂灌,学生被动写作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肯定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如何让学生做到主动积极地学,自觉地学,创造性地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CAI〕技术、教学课件,利用光盘、录像、投影、电视、数控机床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要适应新的教学改革,教师的知识更新与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教师水平的办法是科研和培训,科研能积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内容,也能更新知识,跟上新技术的发展。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如教学考核、晋职、评优等),鼓励教师走“产、学、研”的道路。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让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获得技术资格证书,另一方面鼓励他们进行课题与项目研究,从而使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拔高一个层次。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及动手技能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来培养“双师型”的教师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此外,学校需要选派青年教师到大学接受较高层次的专业培训或攻读在职研究生,以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一、当前职业高中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机械制造由19世纪手工作坊方式发展到当代计算机集成制造,从而也使得机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工程设计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而现在的机械基础类课程内容仍停留在50年代水平。这些陈旧的知识结构、半理论半经验的设计公式以及落后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在科技不太发达的年代尚能满足要求,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无法反映出机械产品工作的真实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机械工程设计领域,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层出不穷,而旧的课程内容与建立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上的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很不适应,如手工绘图与计算机辅助绘图、图解法分析机构与计算机解析法分析、机械零件中以材料力学导出的强度设计与现代设计方法、传统车钳刨铣工艺与CAD/CAM以及CIMS之间等。现在,机械基础类课程群中包括的各课程内容普遍存在三种问题:一是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都存在知识陈旧的部分,有些内容很少反映现代科技水平;二是有些内容在相关课程间重复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三是各课程的教学内容顺序衔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利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二)实验及工程实践性环节薄弱
现有的实验主要为验证实验,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例如机械原理实验仍是“老三样”,即机构简图测绘、齿轮范成及转子动平衡三个实验。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较陈旧,大多数还是使用教学挂图和模型作为主要教具,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没有培养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得知识的能力。针对这些要求,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手段。
二、职业高中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对策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大多都是采用封闭式教学,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十分重要。必须做到前后知识应衔接,讲解由易到难,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学得更轻松,同时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信任和接纳,对自己会产生自信心,教和学便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教具是专业基础课学习的一项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组织好教材的同时,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型。其次可配合教材采用一些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建立现代机械制造实验实习基地
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要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1:1的要求,必然会挤占理论教学时间,为此,教师要把有些技能型的知识安排在实践周中进行。为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安排上采用“三结合”的组织模式,即实践能力培养做到分类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模拟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同时建立了科学的实践技能考核模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现代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手段的技能,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改革的思路很大部分是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与教材的选用上。因此缩减、整合老教材,增编新教材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基础知识要讲,人文知识要会,新知识要学,实践要加强,课时却要压缩,怎样来处理这些尖锐的矛盾?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台上满堂灌,学生被动写作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肯定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如何让学生做到主动积极地学,自觉地学,创造性地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CAI〕技术、教学课件,利用光盘、录像、投影、电视、数控机床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要适应新的教学改革,教师的知识更新与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教师水平的办法是科研和培训,科研能积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内容,也能更新知识,跟上新技术的发展。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如教学考核、晋职、评优等),鼓励教师走“产、学、研”的道路。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让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获得技术资格证书,另一方面鼓励他们进行课题与项目研究,从而使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拔高一个层次。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及动手技能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来培养“双师型”的教师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此外,学校需要选派青年教师到大学接受较高层次的专业培训或攻读在职研究生,以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