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编是动画创作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方法,尤其在互联网发达的年代,动画高效的传播速度为文学经典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媒介。文学经典丰富了动画创作,动画又重述了经典,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在成就动画经典的同时又实现了文学的跨媒介转型。本文探讨了动画剧本与文学经典之间改编的现状,分析了小说《西游记》和文学巨著《史记》故事素材改编成动画剧本的思路和方法。
關键词:动画;改编;传承
改编现象广泛存在于影视动画领域,且已经成为该领域创作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无论是动画还是真人电影,都热衷并且擅长从文学经典中汲取创作的素材,改编文学经典成了动画以及真人电影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并且是它们取得成功,奠定影像经典的基础。
一、 美国动画剧本的改编
(一) 美国动画剧本改编的基本情况
美国作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动画大国,它的动画改编史几乎称得上历史性的文学经典改编史,有很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动画都是根据已有的文学经典改编而成的,美国动画界绝对的统治者迪士尼动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数据充分显示,迪士尼市场成功的动画电影中,改编动画电影产品的比例高达74%”。
(二) 迪士尼动画在选材的集中点
第一,改编经典格林童话。迪士尼动画作为美国动画的标志,其早期动画几乎部部取材于安徒生、格林等经典童话,从迪士尼创作世界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1937)开始,就坚定不移地走上了改编经典童话的道路。改编自格林童话《灰姑娘》的《仙履奇缘》(1950)、改编自格林童话的《睡美人》(1959)、改编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的《小美人鱼》(1989)、改编自格林童话《莴苣姑娘》的《长发公主》(2010)、改编自安徒生童话《白雪公主》的《冰雪奇缘》(2013)。这些动画作品相信大家耳熟能详,都是童话经典。这些经典童话本身的知名度也为动画带来了极好的宣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动画拥有强大观众群体,从而获得高额票房的基础。在这一方面中国完全可以学习。
第二,虽然美国与文明古国相比,可以说几乎是一个没有多长文化积淀的国家,但是,他们对于文化的包容态度,使他们始终抱着开放和“拿来”的方法,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都视为自己的素材。美国开放的心态表现在动画创作中,是能够自由地从外国文学经典中汲取故事素材,从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画经典,促使动画产业迅速发展并取得骄人成就。相反,一些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国家,可能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文化自恋情结,很少关注外来文化,久而久之,故步自封,作茧自缚。我们要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推动中国动画剧本改编的长足发展。
二、 中国动画剧本的改编
(一) 中国动画剧本改编的现状
中国动画对自己优秀的文化遗产,创作者们一直都保持着热情。如1955年改编自儿童文学作品《神笔马良》的动画作品《神笔》、1960年改编自同名童话故事的《小蝌蚪找妈妈》和1981年改编自《聊斋志异》的《崂山道士》等动画作品,仅文学作品《西游记》,就被创作者改编成动画电影或电视剧50多次。这些都是将文字故事转化成可视听故事展现出来,赢得许多观众的欢迎。
(二) 小说《西游记》为动画创作提供了经典的故事素材
我国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生动叙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五人,历尽艰险曲折,到达西天,求取真经的奇妙故事,为后世动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由其影响而产生的有黑白动画片《铁扇公主》、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讲三打白骨精的《金猴降妖》、讲反抗精神的《大闹天宫》、系列动画《西游记》、首部走进央视的“本土”动画《天上掉下个猪八戒》,讲的是由小石猴成长成齐天大圣的《美猴王》以及首部西游题材3D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等动画作品。其中,孙悟空与猪八戒这两个角色最深入人心。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告诉观众什么叫勇敢、什么叫反抗,猪八戒虽然懒惰,但也有可爱、憨厚的一面,把每个人在生活中的不同方面都体现出来。西游记题材的动画片,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的一个招牌,在传播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也为中国动画赢得了掌声。这些作品深受观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喜爱。
(三) 《史记》故事素材的动画改编
《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文学作品,其中包含大量的、脍炙人口的、妇孺皆知的故事,如《指鹿为马》《负荆请罪》。记录了4000多个人物,里面有很多典型人物,每个人物有不同的形象、本质和社会地位。他们可以为创作动画角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如何对《史记》改编?一般有三种改编方式:“忠实原著”,即保留原作的故事框架和人物设计,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选择式改编”指在基础性的故事中进行选择并结合创作者的经验。或者把几个故事组合成一个,这样的改编对素材的要求比较高,不同的故事要融合在一个故事框架里,主题内涵、风格和谐统一。“戏仿式改编”指以游戏、戏谑的方式引入相关本事,从而达成一种新奇或反讽的艺术效果。
三、 总结
总而言之,美国擅长学习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加工改编成观众感兴趣的故事。改编经典文学是迪士尼创作动画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成为其制胜法宝之一。改编思路大多数采用现有的经典文学、民间传说、童话故事等加以改编。故事情节简单化,主题明确,擅长塑造角色形象,大多数以大团圆为结局。中国在改编方面主要倾向于文学的改编。把中国优秀经典文学、经典童话加以改编,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从观众角度看,这是本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激发人们的爱国情结和民族自豪感。改编并不是一味地照抄照办,而是总结时代的要求、市场的需求来改编动画剧本。改编作品是可以脱离原著的,不应该被原著所局限。
参考文献:
[1]施展宏.动画技术演变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
[2]吴斯佳.文学经典传承视野下的动画电影改编研究[D].浙江大学,2014.
[3]王丽娜.陕西传统文化对于动画文学剧本创作的启发[J].品牌(下半月),2014,(08):262.
[4]贺宏福.从“本事迁移”探讨动画对《史记》故事资源的利用[N].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5):92-96.
作者简介:曹紫函,陕西省渭南市,渭南师范学院。
關键词:动画;改编;传承
改编现象广泛存在于影视动画领域,且已经成为该领域创作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无论是动画还是真人电影,都热衷并且擅长从文学经典中汲取创作的素材,改编文学经典成了动画以及真人电影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并且是它们取得成功,奠定影像经典的基础。
一、 美国动画剧本的改编
(一) 美国动画剧本改编的基本情况
美国作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动画大国,它的动画改编史几乎称得上历史性的文学经典改编史,有很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动画都是根据已有的文学经典改编而成的,美国动画界绝对的统治者迪士尼动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数据充分显示,迪士尼市场成功的动画电影中,改编动画电影产品的比例高达74%”。
(二) 迪士尼动画在选材的集中点
第一,改编经典格林童话。迪士尼动画作为美国动画的标志,其早期动画几乎部部取材于安徒生、格林等经典童话,从迪士尼创作世界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1937)开始,就坚定不移地走上了改编经典童话的道路。改编自格林童话《灰姑娘》的《仙履奇缘》(1950)、改编自格林童话的《睡美人》(1959)、改编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的《小美人鱼》(1989)、改编自格林童话《莴苣姑娘》的《长发公主》(2010)、改编自安徒生童话《白雪公主》的《冰雪奇缘》(2013)。这些动画作品相信大家耳熟能详,都是童话经典。这些经典童话本身的知名度也为动画带来了极好的宣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动画拥有强大观众群体,从而获得高额票房的基础。在这一方面中国完全可以学习。
第二,虽然美国与文明古国相比,可以说几乎是一个没有多长文化积淀的国家,但是,他们对于文化的包容态度,使他们始终抱着开放和“拿来”的方法,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都视为自己的素材。美国开放的心态表现在动画创作中,是能够自由地从外国文学经典中汲取故事素材,从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画经典,促使动画产业迅速发展并取得骄人成就。相反,一些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国家,可能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文化自恋情结,很少关注外来文化,久而久之,故步自封,作茧自缚。我们要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推动中国动画剧本改编的长足发展。
二、 中国动画剧本的改编
(一) 中国动画剧本改编的现状
中国动画对自己优秀的文化遗产,创作者们一直都保持着热情。如1955年改编自儿童文学作品《神笔马良》的动画作品《神笔》、1960年改编自同名童话故事的《小蝌蚪找妈妈》和1981年改编自《聊斋志异》的《崂山道士》等动画作品,仅文学作品《西游记》,就被创作者改编成动画电影或电视剧50多次。这些都是将文字故事转化成可视听故事展现出来,赢得许多观众的欢迎。
(二) 小说《西游记》为动画创作提供了经典的故事素材
我国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生动叙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五人,历尽艰险曲折,到达西天,求取真经的奇妙故事,为后世动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由其影响而产生的有黑白动画片《铁扇公主》、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讲三打白骨精的《金猴降妖》、讲反抗精神的《大闹天宫》、系列动画《西游记》、首部走进央视的“本土”动画《天上掉下个猪八戒》,讲的是由小石猴成长成齐天大圣的《美猴王》以及首部西游题材3D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等动画作品。其中,孙悟空与猪八戒这两个角色最深入人心。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告诉观众什么叫勇敢、什么叫反抗,猪八戒虽然懒惰,但也有可爱、憨厚的一面,把每个人在生活中的不同方面都体现出来。西游记题材的动画片,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的一个招牌,在传播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也为中国动画赢得了掌声。这些作品深受观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喜爱。
(三) 《史记》故事素材的动画改编
《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文学作品,其中包含大量的、脍炙人口的、妇孺皆知的故事,如《指鹿为马》《负荆请罪》。记录了4000多个人物,里面有很多典型人物,每个人物有不同的形象、本质和社会地位。他们可以为创作动画角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如何对《史记》改编?一般有三种改编方式:“忠实原著”,即保留原作的故事框架和人物设计,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选择式改编”指在基础性的故事中进行选择并结合创作者的经验。或者把几个故事组合成一个,这样的改编对素材的要求比较高,不同的故事要融合在一个故事框架里,主题内涵、风格和谐统一。“戏仿式改编”指以游戏、戏谑的方式引入相关本事,从而达成一种新奇或反讽的艺术效果。
三、 总结
总而言之,美国擅长学习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加工改编成观众感兴趣的故事。改编经典文学是迪士尼创作动画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成为其制胜法宝之一。改编思路大多数采用现有的经典文学、民间传说、童话故事等加以改编。故事情节简单化,主题明确,擅长塑造角色形象,大多数以大团圆为结局。中国在改编方面主要倾向于文学的改编。把中国优秀经典文学、经典童话加以改编,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从观众角度看,这是本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激发人们的爱国情结和民族自豪感。改编并不是一味地照抄照办,而是总结时代的要求、市场的需求来改编动画剧本。改编作品是可以脱离原著的,不应该被原著所局限。
参考文献:
[1]施展宏.动画技术演变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
[2]吴斯佳.文学经典传承视野下的动画电影改编研究[D].浙江大学,2014.
[3]王丽娜.陕西传统文化对于动画文学剧本创作的启发[J].品牌(下半月),2014,(08):262.
[4]贺宏福.从“本事迁移”探讨动画对《史记》故事资源的利用[N].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5):92-96.
作者简介:曹紫函,陕西省渭南市,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