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就章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篆书到隶书的演进过程中派生出一种新的书体,这种书体是草书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唐代张怀瓘(guàn)称之为“隶书之捷”,可见它是隶书的简捷书写,也是隶书草化或兼隶、草于一体的一种书体,这一书体我们称之为章草。
  传世章草名帖之中最为有名的是皇象所书《急就章》,它是书法爱好者学习认识章草的极佳范本。前人对皇象书法评价很高,唐代张怀瓘说:“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皇象传世书迹主要有《天发神谶(chèn)碑》《文武帖》《急就章》等。
  欣赏皇象《急就章》,我们需要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用笔、结构、章法。


  一、用笔
  章草的用笔介于草书与隶书之间,既不同于隶书,也不完全是草书。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简、省、变、连。
  “简”是把复杂的书写变化为简单的笔画或是符号,往往发生在偏旁部首上。如:“器”中的四个“口”简化成了四点,方便了书写也不失原貌;“君”中的 “口”因书写速度较快,直接简化为一个捺点。
  “省”就是减少一些不必要或重复出现的笔画。如:“当”字省了中间的“口”;“帘”字省了中间的“广”。
  “变”是将原来的笔画位置以及与其他笔画的相互关系进行改变,从而方便了书写,也可以使字更加美观。如:“常”字末笔的悬针竖不作悬针处理,变为一点,这样不将竖画伸长有利于章草横向取势的发挥,也显得更加古朴美观。
  “连”在章草之中最为普遍,求书写便捷,将不相连的笔画或是部件连笔书写。连笔书写要与基本笔画书写顺序相一致,从左到右,或是由上及下。
  另外,由于章草是从隶书演变而来,有些字还保留了隶书的用笔特点。往往第一笔起笔和最后一笔的横画带有“蚕头燕尾”的用笔,但还是遵循隶书中“燕不双飞”的规律。
  二、结构
  《急就章》中字的结构端庄而不失灵动,稳重又有奇姿,点画之间穿插避让,字形以方扁为主,各部件之间呼应连贯,笔短意长。《急就章》由于字字多以工整为主,书写时容易单调呆板。为了使书写活泼,笔画、部件之间多成“向背”关系,书写时注意“向背”,就不容易把笔画写成平行,也使整个字的姿态生动活泼,变化无穷。


  三、章法
  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了隶书笔法的痕迹,上下字之间独立书写而不连带。皇象所书《急就章》本身就是楷书和章草同写,目的是为了作为学习临摹的范本所用。所以,第一行是章草书写,而第二行是楷书书写的释文,这样对于学习章草是极其方便的。
  临摹字帖不但要形似,还要神似。形似比较容易,但神似却很难达到。神是内在的,包括骨、气、韵、意等,要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慢慢感受。所以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要练习书写,还要感悟书写的精神。
其他文献
2016年1月4日,《七彩语文》冠名并承办的江苏省第九届中小学生软笔硬笔书法展示现场决赛在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圆满落幕。赛场上,四百多位选手挥毫泼墨,在规定的一个小时时间内,完成了大赛指定内容。经过评委们公平公正的现场评审,评出了特等奖和一等奖。评委们都是著名书法家,软笔的评委有李啸(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正明(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卢力彬(江苏省书法院副院长)
期刊
鲸,篆文是由“鱼”和“京”(“京”代表高大)构成,造字本义是海洋哺乳动物中的超大鱼类。我们知道,鲸的前肢形成鳍,后肢完全退化后变成尾鳍,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鲸的种类很多,最让小朋友喜欢的鲸有以下几种。  口技演员——白鲸  白鲸,躯体粗壮,呈白色或黄色,头圆、喙(huì)短,没有背鳍,有“口技演员”之称。  白鲸是鲸类王国中最优秀的“口技”专家,能发出几百种声音,而且发出的声音变化多端。  
期刊
上一期我们讲到扇面、手卷、册页等多为文房把玩的书画小品,今天我们说说古代的大幅书画是怎么展示的。  屏风作为室内装饰,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被称为“邸”,“屏风”之名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汉代以前屏风多为木板上漆,加以彩绘,造纸术发明以后,多为纸裱。唐朝在屏风上书写训诫警句的做法蔚然成风。唐太宗把魏征上书奏折里的警句写在屏风上,被称做“戒奢屏”。还亲自书写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
期刊
我,孙钮添玺,今年9岁,就读于吴江屯村实验小学,是书法的铁杆粉丝。  我与书法的缘分,还得从三年前说起。那时的我背着书包走进小学的大门,跟着许老师开始涂鸦,从此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次书法课,妈妈怕我弄脏衣服,便会给我套上一件爸爸的大汗衫。因为个子小,套上后就像穿上了“大道袍”。每次上完书法课,我都变成了一只小花猫,鼻子下面总是黑黑的。有时眼睛那也有,就升级成大熊猫了。每次奶奶看到我这个样
期刊
最美人间四月天,天朗气清,繁花似锦,草木葱茏,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疯长的气息。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我们在明媚的春光里尽情地歌唱,欢快地游戏!小羊也乐开了花,它一边美美地吃着青草,一边“咩咩”骄傲地对妈妈呼喊:我要快快长大!我要快快长大!  ——周润植
期刊
亲爱的同学,还记得我们杂志里的“文房珍宝”栏目吗?以前我们曾为大家介绍过书房里林林总总、各具特色的文房用具。除了最常见的笔墨纸砚,还有笔格、镇纸、砚滴……  其实,文房用具种类繁多,早在明代就有一个叫屠隆的人写过一本《考槃(pán)余事》,他在书中记载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十五种文房器玩,有笔格、砚山、笔床、笔屏、水中丞、水注、砚匣、墨匣、印色池、糊斗、蜡斗、秘阁、贝光,等等。  读完这些名称,是不是有
期刊
《雁塔圣教序》为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  《雁塔圣教序》的笔画纤细而俊秀,即使是复杂的波磔转笔,也是一丝不苟,毫无须发的遗憾。褚遂良秉承了文人书法家的笔法,在书写过程中却又能把握轻重、灌输力量。  此帖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  杨阳同学的临写作品,
期刊
冬天来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会飘到哪里去呢?你能读懂小雪花的心愿吗?诗人在这首诗的第一节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猜,我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此刻,这小雪花已经化身为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它正在和我们对话呢!一句“你猜”,多么俏皮、多么活泼,我们不由猜测着,小雪花到底想飘到哪里呢?读完第二节,我们知道,哦,原来,它想飘到小河里,去小河里做什么呢?哦,它是和小鱼小虾做游戏呢!诗歌的第三、四小节和第二节一样,都是
期刊
每座城市都有一些充满文艺气息的街道,而提及南京最文艺的街,那莫过于长江路了,在这条路上,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林立。长江路302号,是六朝博物馆所在的位置,它既是长江路的起点,也是我们探寻六朝遗迹的起点,就让我们从这巧妙的时空重合点出发,开始一场六朝南京城的寻迹之旅。  步入六朝博物馆,扑面而来的是强烈的现代主义气息。它由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子——贝建中先生领衔的贝氏设计团队打造,将传统的建筑元素融入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