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隔離”與中國社會亂象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youreadygo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長期以來,醫療、教育、住房、食品等領域都存在著特權系統,以至於人們說,除了空氣是官員和人民共用的之外,其他的都是官員獨享的。除官員以外,有錢人因為有錢,也可以仿效政府製造出自己的特供系統。很顯然,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大型民企,都有自己不同形式的“特供”系統。這樣,留下的或者被特供系統所“拋棄”的便只是普通民眾。
  最近四川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品安全事件成為中國的特大社會新聞,在社會各階層產生了巨大的反響。但這實在是說不上新聞,只是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這些年來不知道已經發生過多少次類似的事件,食品、藥物、幼稚園、醫院等等很多領域,隨時都會發生類似的安全問題。每發生一次,社會就躁動一次,但平息下來之後,人們只能眼睜睜地等待著下一次發生,所不確定的只是不知道下一次會發生在哪裡、發生在誰身上。
   一旦這樣的事件發生了,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政府的監管問題,認為這是政府監管不嚴所造成的。的確,監管問題也是這些年政府所強調的。實際上,各級政府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每次發生,有關政府部門就會面臨來自社會和上級政府的雙重壓力。這樣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甚至會對政府的治理合法性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
   因此,每當這樣的事件發生,有關部門都會信誓旦旦地保證做好監管問題,找出該承擔責任的人,很多人也受到了相應的懲罰,有被送進監獄的,甚至也有被執行死刑的(尤其是藥監領域)。不過,從這些年的經驗來看,不管怎樣的監管,都顯得蒼白無力。
   監管是出了事情之後的監管,等出了事情再去監管,就比較晚了。通俗地說,監管類似於救火,著火了就自然要去救。但一旦起火了,損失就已經造成了。因此,就需要尋找更深層次的原因,探究為什麼監管無效,是否可以在源頭上控制甚至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誰也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如果能夠找到源頭加以防止,無疑是符合各方利益的。
   是什麼原因導致現有的監管無效呢?監管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難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宣稱有完美的監管制度。但中國監管問題的起源具有特殊性,那就是存在著一種可以稱之為“制度隔離”的現象,即監管者和普通人民並不在同一個制度體系裡面,或者他們表面同處一個制度體系,但被一種制度所隔離。筆者從前稱這種現象為“城堡”現象,即中國仍然有太多的特權系統,這些特權系統把監管者和老百姓隔離開來。
   長期以來,醫療、教育、住房、食品等領域都存在著特權系統,以至於人們說,除了空氣是官員和人民共用的之外,其他的都是官員獨享的。除官員以外,有錢人因為有錢,也可以仿效政府製造出自己的特供系統。很顯然,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大型民企,都有自己不同形式的“特供”系統。這樣,留下的或者被特供系統所“拋棄”的便只是普通民眾。
   在醫療方面,中國盛行的實際上一直是傳統類型的“太醫制度”。各級領導和官員幾乎都有大大小小的屬於自己的“太醫”。政府系統高級官員消耗著太多的醫療資源,退休官員享受著過度醫療和過度照料,形成窮人幫助特權者的醫療體制。在“太醫制度”下,任何有利於民眾的醫療改革就變得不可能,原因很簡單,各級官員的健康乃至生命都和“太醫”有關,這些“太醫”對決策者和權力實施者具有太大的影響,任何理性的醫療改革方案都頂不上“太醫們”對掌權者的耳語。
   在教育方面,從幼稚園到大學,各級官員都有自己的管道和方法,能夠妥善安排和解決子女的就業問題。即使用權力解決不了的事情,也可以用錢來解決,在很多場合都是企業家和商人主動來幫助解決,這尤其表現在出國留學方面。中國官員的工資之低是路人皆知的,但看看哪位官員的小孩不是上的最好最貴的學校?這裡面的腐敗是不言而喻的。
  政府和人民互相不信任局面
   房地產一直困擾著中國社會,無論是政府還是普通民眾。房地產是政府的問題,也是社會的問題,但絕對不是政府官員的問題。因為社會對房地產(天價住房)不滿,房地產就成為政府的問題。官員的房地產仍然處於“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即各級政府官員根據級別仍然能夠享受官員住房。這些年儘管有變化,但充其量也只是“半商品化”,也就是說官員可以取得非市場價格的住房。
   所有這些都表明了,儘管政府官員也和老百姓一樣享受著市場經濟所帶來的利益,但他們無需承擔市場經濟所帶來的任何風險。或者說,他們並不是市場經濟的“利益相關者”,而是“利益不相關者”。既然是“利益不相關”,如何希望他們做好對市場的監管呢?設想一下,如果所有官員和普通老百姓一樣,都要在市場上購買食品、藥物、住房、教育等,他們的監管動力機制肯定和現在的不一樣。如果自己也和普通百姓一樣有可能成為市場的受害者,他們就具有了強大的動力去監管市場。
   在明瞭這個問題之後,也比較容易回答如何避免現行監管無效、如何改進監管制度的問題了,那就是廢除特權、拆除隔離官員和老百姓的“城牆”。這樣做,無論對改善市場經濟環境還是對執政黨長期執政,都具有重要性。
   對市場經濟而言,社會的一部分進入市場了,而另一部分卻沒有進入市場,這不能說是一個完全市場經濟。進而,沒有進入市場的這部分人有巨大的能量來操縱市場,這阻礙了市場的發育。更為重要的是,如上所述,這部分人在從市場獲取巨大的好處的同時不用承擔市場的風險,這就遏制了市場的“趨善”而張揚了市場的“惡”,並且市場之“惡”是由普通民眾來承擔的,從而使得社會變得越來越不公平,越來越分化。
   從政治上來說,“拆牆”的意義更為深遠,就是要解決執政黨和人民趨向脫節的問題。執政黨和人民脫節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並不是只有中國存在。在1949年建國之後就有所謂的“新階級”問題。當時,蘇聯東歐共產主義政黨執政之後,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官僚既得利益集團,和普通民眾脫節。這個新形成的“官僚既得利益集團”被那裡的學者稱之為“新階級”,和之前的基於資本之上的既得利益集團區分開來。
   這個“新階級”便是人民不滿的來源。為了在中國防止這種現象的產生,毛澤東就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反對官僚主義,試圖以週期性的“文革”方式(即所謂的“七、八年來一次”)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過,“文革”的性質馬上發生了變化,演變成領導人之間的權力之爭,無論於執政黨本身還是於整體社會,“文革”都是一場大災難。不過,如何使得執政黨是人民的一部分而不是人民的“大老爺”,到今天仍然是一個沒有解決好的大問題。儘管執政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發生變化,但並沒有落實到具體的體制上。    這些年來,執政黨對之也有諸多思考,希望通過各種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包括定點定人扶貧(“幫扶”)、幹部走訪、考察、在地方短期居住等。不過,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很難起到有效作用,因為這些最終無一不淪落為形式主義,做做樣子,幹部自己不信,老百姓更不信。這些年,中國社會一直在討論的“塔西陀陷阱”是有道理的,即政府和人民互相不信任的嚴峻局面。
  拆掉城堡廢除特權
   一個有效的方式就是執政黨主動拆掉城堡,廢除特權,真正把自己的官員和普通老百姓置於同一個系統上。如果醫療、教育、住房、食品等領域官員和人民是共用的,情況就會徹底改變。利益產生責任,沒有利益就沒有責任,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官員變成了市場經濟的“利益相關者”,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去監管市場。
   即使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市場面前人人平等”也是保證社會公平的一個重要原則,至少在理論上如此。在這些國家,往往市場原教旨主義盛行,市場決定一切是否合理。無論是官員還是資本本身,都是用市場來論證其所享受的利益的合理性。但很顯然,有錢有勢者和無錢無勢者在市場經濟的地位是大不一樣的。儘管兩者都面臨市場,但防範市場之“惡”的能力是不一樣的。這也造成了今天西方所見到的不平等。
   不過,西方國家通過幾種方法去防範社會的高度不滿和社會的不穩定。第一,淡化政治權力而強化市場力量,使得多數老百姓即使有怨恨也歸結於市場而非政治。第二,保證市場的開放性,人們通過努力可以往市場的頂端爬,從而提高自身規避市場之“惡”的能力。第三,民主對權力和資本的制約。因為官員是老百姓選舉的,選舉把官員和人民關聯起來。老百姓對市場的不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民主來緩解。官員的合法性來自選票,為了選票,政府就必須對市場進行監管,防止市場對社會過度行“惡”。
   更為重要的是,民主產生以來大大促進了福利制度的進步。福利制度的產生和民主制度並沒有什麼大的關聯,最初的福利制度僅僅是資本花錢買(社會)穩定。但福利制度的改進則是民主制度的功勞。儘管今天西方一些國家走向了過度的福利,使得福利制度很難可持續發展,但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福利制度則是保證了社會底層的基本生存和發展權利,防止社會的過度分化。
   新加坡則在西方之外創造了一個能夠消除官員和民眾之間“城牆”的有效模式。儘管新加坡官員的薪水很高,但官員所有的需要都要從市場獲取,他們沒有任何特供系統。官員可以用“錢”從市場上獲得較好的服務(醫療、住房、教育等),但因為沒有特供系統,官員就會盡責盡力去監管市場。新加坡並沒有像西方那樣的多黨制,儘管存在很多反對黨,但從來沒有發生過政黨輪替。不過,那麼多年下來,新加坡從來沒有發生過西方早期頻發的食物藥品安全問題,也沒有發生過當代中國那樣的食物藥物安全問題。新加坡模式背後的邏輯值得人們深刻思考。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在反腐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今天,“八項規定”等深入社會,不僅為普通民眾所歡迎,而且官員本身也是接受的。不過,反腐敗還是在黨政體制之內,迄今為止所出臺的諸多制度機制,都是為了預防和減少體制內腐敗。儘管反腐敗制度建設很重要,對體制外的社會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還沒有解決好上述更為根本的問題,即執政黨政府與社會的脫節問題。較之其他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在這方面努力不少,例如建設一個群眾性政黨、政黨深入社會的各個角落、堅持走群眾路線等等。
   不過,無論是蘇聯東歐的經驗還是中共本身的經驗都表明,只要存在著各種特權系統,執政黨和社會必然就會有體制上的“隔離”。這種“隔離”一旦變得牢不可破,體制內外的對立就會變得不可避免,更不用說是互相不信任了。就執政黨的長遠利益來看,廢除“隔離”制度勢在必行,但這是否會成為執政黨建設和執政黨反腐敗的新戰場,需要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很長一段時間裡,澳門是一座“隱形城市”。在經濟上,其與兩岸三地其他城市難以比較,微型經濟體常常被忽略了經濟的區域功能。而在地理上,幾乎都是“躲在”香港背後,只有大多數時候講到香港,才會順帶提及澳門。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尤其是現代文化產業的輸出,比如台灣則有雲門舞集、優人神鼓這樣的專業級團體存在,有著驚人的文化輸出能力,反觀澳門似乎在文化輸出上微乎其微,如此一來,我們在文化的區域乃至國際舞臺上也是“失
期刊
澳門在灣區中被賦予文化交流基地的角色,實至名歸。而從葡國人1553年來到澳門就已經奠定基礎了。  灣區賦能,實至名歸   在第一波全球化的過程中,澳門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而被參與其中,當時的葡國人經由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坐船來到這裡,從最初的中轉停泊修整再到慢慢在此地安家生活,落地生根,澳門在被動參與全球化的過程裡也在實現著自己的多元化。從近五百年前到今天,我們看到不同的族群、宗教、文化在澳門這片土地
期刊
案情透露,去年6月,28歲內地女子田某在澳門結識35歲的事主後,向對方透露認識一位“賭神”,邀請事主合資賭博。事主出資24萬元人民幣及1萬港元與對方合資賭博。田某數日後稱“賭神”已贏得100萬元,邀請事主來澳分錢。事主應邀再度來澳,田某以帳戶被凍結為由,要求事主多等數日,期間兩人在澳門耍樂,並同住一酒店房間。   去年8月2日,田某趁事主熟睡,偷走其一隻價值25萬元人民幣的手錶,隨後失去蹤影。稍後
期刊
3月16日,一名從事“換錢黨”的內地女事主向一名女賭客搭訕,指可協助將六萬港元兌換成五萬三千○四十元人民幣。女賭客指因自己銀行帳戶不夠錢,但可找丈夫協助轉帳。   不久,姓白男子到場後,即要求女事主先交出六萬港元才會轉帳,女事主不虞有詐將錢交予女賭客,女賭客收錢即點算,白某持手機假扮轉帳。過程中,女賭客突然挾款逃去,白某見狀欲離開,遭女事主阻止,白某即訛稱根本不認識女賭客。女事主因懷疑受騙,報案追
期刊
澳博3月中旬宣佈,合資格僱員將獲加薪2.5-8.3%,4月1日起生效。凡合資格的僱員,月薪為1.6萬(澳門元,下同)元以下者,加薪600元,加幅介乎3.7-8.3%;月薪為1.6萬元或以上者,將按其月薪計算加薪2.5%。   澳博在路氹興建綜合度假村項目“上葡京”,竣工後將為澳博開展近8,000個職位的招聘,同時亦將創造機會與空間予公司現有本地僱員橫向和向上流動。同時將為澳博的業務注入更多的非博彩
期刊
財政局中央帳目預算執行情況顯示,今年首二月公共財政收入229.15億元,按年增7.3%;當中幸運博彩收入達196.34億,佔總收入85.6%。期內,公共財政支出61.1億元,按年減少35%。首二月公共財政盈餘167.9億元,已相當於預算執行率的93%。
期刊
71歲香港男子劉某3月8日帶一個十萬港元籌碼到路氹某娛樂場兌換。帳房職員檢驗後發現籌碼屬偽造,式樣已於2015年11月停用,遂即時通知保安報警。劉某供稱不清楚籌碼是偽造。指早前在香港有一名不知名人士向他稱,有一批合共五百萬澳門元賭場籌碼,要求劉某來澳兌換其中一個十萬元籌碼,事成後可分得兩萬港元報酬。司警以巨額詐騙罪將嫌犯落案,送交檢察院處理。
期刊
“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是澳門在歷史長河中自然形成的一種人文特色。  傳承交流,擔當“基地”重任   澳門主體社會一直以自尊、自信、自豪的態度,在堅守民族文化之根的同時,敞開胸懷擁抱並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所以才能與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一起建設了這座層次豐富、姿彩多樣的世遺名城,為世界所欣羨,為遊人所喜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澳門作為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再次確定,可以說
期刊
會展業20年,方興未艾   澳門會展業這20年來的發展演變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地方性到世界性的趨勢發展。這20年會展業的發展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準備階段”。1999年回歸,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先生提出以博彩旅遊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產業經濟架構,並且於2001年提出發展會展業。當時,澳門還沒有大型的場地,僅有2002年落成的旅遊塔,以及工人球場搭建帳篷作為場地
期刊
12月,在澳門迎來回歸20周年的時刻到來。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啟訪澳三天行程,全城轟動;習主席見證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賀一誠即日就任第五任行政長官,可喜可賀;12月1日,特區政府公佈國務院任命第五屆政府主要官員及檢察長名單;為迎接回歸喜慶, 輕軌氹仔線終通車了;此外,本月熱點事件還有:政府換直升機場地兼賠五億搬遷費、澳門首顆衛星命名澳科一號、網絡安全事故預警及應急中心投入運作。  習近平展開三日訪澳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