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再不高考我就要崩溃了。”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李女士挂着大大的黑眼圈,向急诊科医生诉说道:“近半个月,我几乎每天失眠,我和儿子、老公动不动就起冲突。”医生在询问后得知,李女士是一名准高考学生的家长,随着高考的临近,她时常因为一点小事和家人发生矛盾。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硕士,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备课组长、生涯发展指导中心主任袁春龙告诉记者,近期来学消心理发展中心寻求心裡咨询的学生家长明显增多。“这些家长无一例外的都是来咨询“孩子的问题”,他们十分焦虑,往往能一口气把孩子从小到大的问题都说给你听,然后迫切地希望心理老师能提供方法,立马解决孩子的问题。”袁春龙透露:“听完学生家长对学生状况的描述,我会找到该学生了解情况。可我经常听到孩子告诉我‘我还好,我觉得需要看心理医生的是我妈’。”
高考前,总有家长和考生一起出现“高考焦虑”,不少陪考家长甚至比考生还焦虑、紧张:有的专门请假在家照顾孩子,有的自作主张插手指导孩子学习……“家长一些不当做法会加剧考生的紧张情绪。”袁春龙表示,造成家长比孩子还焦虑的成因很多,常见的成因有两种。
第一种是因为“不了解”而带来的焦虑。大部分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很多父母對孩子的了解仅仅是基于自己看到的表象或者自己的猜测;第二种是因为“不合理的想法衍生出来的糟糕结果”而焦虑。很多家长在高考前过度关心孩子,看到孩子不高兴就觉得不行,一定要高兴起来,不然高考就完了,看到孩子焦虑就觉得不能焦虑,孩子焦虑高考就完了……不合理的想法会引发更多的焦虑。家长比孩子焦虑的结果往往是糟糕的,因为大部分家长会迫切地推动孩子解决他们眼中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孩子并不能很好地回应父母的需求(立马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孩子便会产生更多的焦虑和更复杂的情绪,如负罪感等,从而导致更糟的结果或者爆发家庭矛盾。
陪考家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当一名合格的陪考家长。
第一,父母应该做孩子的倾听者和陪伴者,而不是指导者和控制者。把主要的生活精力放到自己的工作和关系中,当孩子表达时多听多问,不给建议或者少给建议。如果孩子不愿意说,那就做好一个陪伴者。
第二,理性看待孩子的情绪表现,允许焦虑和负面情绪的出现。适当的焦虑对个人潜力的激发,考试结果都是有正向影响的,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的体验和表达,有利于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三,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认识到高考前出现焦虑、睡不好、厌学、抑郁等情绪都是正常现象,出现了不代表高考考不好,陪伴孩子度过这些情绪才是最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压抑它们。
第四,如果家长感到自己焦虑万分,请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应主动去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硕士,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备课组长、生涯发展指导中心主任袁春龙告诉记者,近期来学消心理发展中心寻求心裡咨询的学生家长明显增多。“这些家长无一例外的都是来咨询“孩子的问题”,他们十分焦虑,往往能一口气把孩子从小到大的问题都说给你听,然后迫切地希望心理老师能提供方法,立马解决孩子的问题。”袁春龙透露:“听完学生家长对学生状况的描述,我会找到该学生了解情况。可我经常听到孩子告诉我‘我还好,我觉得需要看心理医生的是我妈’。”
高考前,总有家长和考生一起出现“高考焦虑”,不少陪考家长甚至比考生还焦虑、紧张:有的专门请假在家照顾孩子,有的自作主张插手指导孩子学习……“家长一些不当做法会加剧考生的紧张情绪。”袁春龙表示,造成家长比孩子还焦虑的成因很多,常见的成因有两种。
第一种是因为“不了解”而带来的焦虑。大部分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很多父母對孩子的了解仅仅是基于自己看到的表象或者自己的猜测;第二种是因为“不合理的想法衍生出来的糟糕结果”而焦虑。很多家长在高考前过度关心孩子,看到孩子不高兴就觉得不行,一定要高兴起来,不然高考就完了,看到孩子焦虑就觉得不能焦虑,孩子焦虑高考就完了……不合理的想法会引发更多的焦虑。家长比孩子焦虑的结果往往是糟糕的,因为大部分家长会迫切地推动孩子解决他们眼中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孩子并不能很好地回应父母的需求(立马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孩子便会产生更多的焦虑和更复杂的情绪,如负罪感等,从而导致更糟的结果或者爆发家庭矛盾。
陪考家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当一名合格的陪考家长。
第一,父母应该做孩子的倾听者和陪伴者,而不是指导者和控制者。把主要的生活精力放到自己的工作和关系中,当孩子表达时多听多问,不给建议或者少给建议。如果孩子不愿意说,那就做好一个陪伴者。
第二,理性看待孩子的情绪表现,允许焦虑和负面情绪的出现。适当的焦虑对个人潜力的激发,考试结果都是有正向影响的,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的体验和表达,有利于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三,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认识到高考前出现焦虑、睡不好、厌学、抑郁等情绪都是正常现象,出现了不代表高考考不好,陪伴孩子度过这些情绪才是最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压抑它们。
第四,如果家长感到自己焦虑万分,请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应主动去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