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早恋心理分析与教育策略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中学生在校期间恋爱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早恋现象,是中学生个体、学校、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正确处理这一问题必须从多维度加以分析。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中学生的早恋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一条有助于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中学生早恋动因的心理分析
  
  尽管促使中学生早恋的因素很多,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即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1.生理因素
  生理发育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是中学生早恋问题出现的生理前提。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2—18岁之间,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快速变化和渐趋成熟促使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知识的丰富,性意识的觉醒唤起他们朦胧的早恋心理。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开放环境的扩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生理成熟期也在逐渐提前。这是中学生群体中出现早恋的生理原因。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中学生恋爱问题产生的内在动因。中学生生理上的快速变化和趋于成熟必然会影响其心理的发展。在中学生群体中,与异性交往主要有以下几种心态:
  (1)渴望纯真的友情与爱情。这种情况大多数出现在经过较长时间了解和相互往来的异性同学之间,他们大多数既渴望纯真的感情,又希望学业有成。
  (2)怀有探奇求新的神秘心理。这类学生的年龄一般都比较小,对异性怀有神秘莫测的心理,渴求探知对方的心理奥秘。
  除上述两种正常的心态外,应该看到少数学生在与异性交往中存在许多不健康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外界或内在因素的作用下,性心理超前激活、膨胀、变形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心理:
  (1)变态的竞争心理。中学时期本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求发展的最佳时期,但在中学校园里却发现部分同学存在希望有很多男生或女生追逐以证明其漂亮、潇洒的“慕虚荣”心理,表现出一种不甘落后的竞争心态。这也是近几年来中学生恋爱成风的主要畸形心理之一。
  (2)炫耀心理。中学生向往美好而朦胧的爱情生活,这本是可以理解的,但部分中学生过早地或不适当地把谁先找到对象,谁的朋友风度潇洒、超群出众作为炫耀的资本。
  (3)从众心理。这是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群体心理。有的学生本来没有打算在校期间谈恋爱,但由于周围的同学有“成双结对”的早恋“榜样”,因而影响或触动了部分无心向学的学生。有些学生谈恋爱的原因仅仅是怕被人讥为“书呆子”而有失身份,才跃跃欲试的。
  (4)“自我价值的试探”,这是一种最为严重的畸形心理。有少数中学生谈恋爱并非出于渴望纯真感情的实现,而只是把异性的追求或对异性的追求作为体现自己能力和试探自我价值高低的一种手段。他们甚至认为,自己在中学就能谈上朋友,说明自己有本事、有能耐。
  
  3.学校与社会因素
  学校和社会中的某些不良刺激是中学生“早恋”现象出现的催化剂。从社会环境来看,我国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一直处于性禁锢的压抑状态下,学生对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基本常识缺乏,对爱和性有强烈的好奇心。改革开放以后,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有关西方性解放的思潮不断渗透到我们的中学生思想之中,以描写爱情、性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一时间充斥了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不少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对爱情生活非常渴望,并希望尽快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化的爱情生活。再从学校的环境来看,中学男女生经常在一起学习、一起娱乐,共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近年来,“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精神文化生活的单一,使部分中学生感到精神空虚,于是想通过恋爱来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
  
  二、中学生早恋的社会心理机制
  
  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出现是其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就某一学生而言,其恋爱动机产生的机制又各不相同,通常会有以下几种类型:
  
  1.身心发育成熟冲动型
  身心发育成熟冲动型是指学生的恋爱动机的萌发主要源于生理发育的成熟和心理发展成熟或心理发展超常。一般来说,生理发育过早、年龄较大和心理发展超常的学生较多地遵循这一类型。尤其是当前大部分中学生都服用各种营养品或药性补品,使得部分中学生生理发育过早。心理发展的超前,性意识的超前兑现也是出现这一类型的主要动因。
  
  2.身心发育成熟从众型
  身心发育成熟从众型是指学生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在某种心理的支配下,由于受其所在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影响而产生恋爱动机的类型。在中学生恋爱过程中,从众主要表现为循环反应和链式反应两种形式。所谓循环反应是指某一学生的行为感染了另一学生,而另一学生的行为反过来又强化了其行为的过程。链式反应是指某一学生的行为感染了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又感染了其他人,这样接二连三使许多人都受到感染。
  
  3.身心发育成熟文化型
  身心发育成熟文化型,是指学生在生理发育成熟的基础上,在一些社会因素的刺激下,由某种心理状态而转发的恋爱动机的类型。社会因素是学生“早恋”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诸如外来文化的冲击、性观念和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另外,社会上分配不公现象的存在,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不少中学生感到读书无用,生活单调乏味,因而试图通过恋爱来消磨时光。
  
  三、科学地对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出现是个体生理发育成熟的表现,同时又是心理和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可能禁止它,我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才能真正消除其不良影响。
  
  1.加强对中学生交往与友谊及恋爱观方面的教育
  中学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普遍存在着不平衡,表现为其心理成熟的滞后。一方面他们渴求与异性交往,另一方面又缺乏对友情、爱情的真正理解和对异性的必要了解,因而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往往带有幼稚性、浅薄性和随意性。显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异性交往及性知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人生观、恋爱观。这些观念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对人生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其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性知识教育,帮助他们科学的认识自己,了解异性,文明健康地对待生理现象,尽量弱化他们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
  
  2.加强环境管理,造就一个有利于中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3.开展心理咨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在中学中应结合心理咨询开展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心理分析和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分析,同时也有必要让中学生了解一些具有成长意义的关于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在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中,有许多问题只通过简单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而通过心理咨询工作可以使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如对“单相思”和“失恋”的同学需要耐心倾听和细致开导,帮助其摆脱各种心理困扰,防止其心理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其他文献
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检测大量水样中的微量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L20B细胞加入大量的含微量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水中,充分作用后收集细胞,作病毒分离培养。同时以NaCl-AlCl3沉淀法
‘98中国戒烟竞赛有38000人参塞,为了对竞赛的一年效果进行评价,我们于1999年5月(即竞赛后一年)对参赛者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参赛的6个市中,每市随机抽取愿意戒烟的约300名参赛者,进行电话或面对面调
一 课程说明    本课是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行辅导。由于时间的管理实质上是个体自我的管理和人生的管理,因此也是对学生自我管理和人生管理的辅导。  理论基础与背景:发展心理学原理借鉴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操作性理论原理则为“时间管理原则”。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有机体生物学上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
期刊
<正> 萨卡其(Sakazakii)革兰氏阴性杆状肠细菌,是一种可在出生不满一个月的婴儿中引起高死亡率的、侵袭性感染的罕见病原。本报告概述了在某医院住院的出生不满一个月婴儿中
新的学期已经到来,中小学教师有责任帮助入学和升学的新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身心成熟,适合于学习的状态。教师一方面要帮助新生熟悉学校环境和学习生活,帮助新生了解同学,结识新友;另一方面要指导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尽快地适应学习的要求。具体可以这样做:  1 开学之前,学校可以利用家长学校,给家长讲课并印发有关材料,使家长意识到帮助孩子做好学习心理准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家长
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学生说谎话,我认为小学生说谎的心理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许多中小学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加之目前有关方面对这项教育内容还缺乏统一、规范的要求,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某些现象需要加以注意并进行探讨,以澄清理论上的模糊认识。    一、防止心理健康教育治疗化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和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认为是心理治疗,把开展心理测验作为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由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