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带来交通运输的历史性变革,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世界交通运输由以人力,畜力,自然力为主要牵引力的古代方式,转变为以机械动力为主要牵引力的现代方式,标志着近代交通运输业的诞生。近代蒸汽机船,特别是火车运输与旅游活动的结合导致了19世纪中叶世界近代旅游业的产生,作为旅游接待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客运业也应运而生。
二战期间,飞速发展的军用飞机和汽车制造技术于战后转为民用,从而使民航和公路逐步取代铁路和水运成为现代交通的主导方式,由公路、航空、铁路、水运四种方式构成的现代交通运输业最终形成,并促成现代旅游业及其现代旅游交通业的产生。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公路、航空、铁路、水运、特种运输等五大现代旅游交通方式的综合应用,特别是大型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广泛使用,为当代大规模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纵观历史与目前发展特征,国际旅游客运在经营方式和运行方式上表现出国内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市场一体化,企业私营化与国际合作多元化,国内集团巨型化与国际同盟超级化,旅客运输高速化与舒适化等显著发展态势,反映出当代国际旅游交通运输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总体趋势。
旅游客运
公路运输是当今世界最灵活,最便捷,最大众化的旅游交通方式。1885年,德国本茨发明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标志着现代公路交通方式的诞生。
受公路建筑和汽车制造技术的限制,现代公路交通在最初30多年中,一直充当铁路和水运交通方式的辅助手段,也很少在旅游活动中使用。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公路运输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军工技术应用于民用汽车制造业,汽车的技术性能和产量显著提高,同时,世界公路里程得到大幅度增加。
1933年,德国在汉堡和柏林之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此时,公路不仅成为短途客运的主要方式,而且逐渐成为城市观光和短途旅游的重要手段。
二战后,公路发展到鼎盛时期,迅速取代铁路成为陆路客运主导方式。如果把二战以前称为水运和铁路时代,二战以后世界交通则步入公路和航空时代。
据统计,1950年英国国内度假旅游者约67%乘火车,而1970年该比例下降为14%,1951年英国国内度假者27%使用私人汽车,到1986年该比例升至60%。
在世界各种客运交通方式中,公路是唯一一种长期、全面、稳定增长的交通方式。各国汽车运输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和轿车特别是私人轿车的日益普及是两个主要原因。
在高速公路最发达的美国,2001年汽车承担了全国旅客运输量的88%,欧盟15国汽车普及率在1970年至2001年间提高了一倍半,达到每千人488辆。
随着私车的普及以及公路公共客运功能的弱化,许多汽车客运将经营重点转移到旅游专项运输方面,它们通过购置豪华汽车和添置雷达防撞装置等先进设备,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型汽车客运公司通过兼并小型公司,实力不断增强,并开始打破国界进行跨国经营,从而形成了少数国际联营汽车公司。北美洲的旅游汽车公司主要有赫兹、阿维斯、巴吉特、阿莱姆、道拉,美国国内和美国国际等出租汽车公司。
当前,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出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游客的共识,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将成为今后旅游交通的发展新路径。
旅游铁路
铁路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现代交通方式之一,1825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主持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从而开创了现代铁路交通新纪元,之后,美国于1830年,法国于1832年,比利时于1835年,加拿大于1836年先后修建并使用铁路交通方式。到1850年,世界上已有19个国家拥有铁路。
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等特点,很快成为收入低,闲遐时间少的工薪阶层旅游者理想的交通方式。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成功地组织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铁路交通方式的大型旅游团,直接把铁路交通与旅游活动结合起来。此后,托马斯•库克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商业性、专业性旅行社。因此,托马斯•库克被认为是世界近代旅游业的创始人。
1879年和1905年电力机车、内燃机车相继问世,铁路运输的各项技术性能大大提高,世界铁路营业里程迅速延长,到20世纪初已超过100万公里。到1950年,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国家拥有铁路。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网成为旅游业的大动脉,沟通了各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联系。英国众多的铁路运输公司几乎全都经营通往温泉和海滨旅游胜地的火车一日游业务。
20世纪中期以后,各国开始大规模淘汰落后的蒸汽机车,以快速、高效、节能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取而代之,以增强铁路运输的竞争力。上个世纪80年代末,瑞士率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使用电力机车的国家。日本、前西德、意大利、荷兰和前苏联的电气化铁路也占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60%以上。
运行速度是衡量各种交通方式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是铁路运输继续生存和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十分重视高速铁路的研制与应用,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从而掀开世界高速铁路大发展的序幕。
在发达国家,铁路客运一般属于辅助运输方式,特别是在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铁路客运周转量只占本国客运总周转量1%,加拿大和美国的城际铁路旅客运输发展历史十分相似:在19世纪都曾是开发西部的重要基础设施,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一直是旅客运输的主导交通方式,但目前两国铁路只运载本国旅客总量的1%左右。
在人口密集的部分发达国家,如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等,铁路客运依然处于重要地位。其中,日本铁路客运的市场占有率远比其他发达国家要高,1960年至1996年铁路运输年均增长率为5.7%,铁路客运量占本国客运市场总量的约35%。
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等,铁路客运处于主导地位。从世界主要国家近年来铁路旅客运输量的发展变化上看,世界铁路客运在经过几十年萎缩之后又开始复苏,特别是在旅游客运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旅游水运
水路运输是四大现代交通方式中出现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交通方式。1807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把蒸汽机应用于内河船克莱蒙特号上,从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现代机动船,比铁路早18年。
机动船舶与原始的非机动船相比,具有速度快,运量大,乘坐舒适等特点,有效地减少了旅行时间和旅行费用,对近代旅游业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1802年,由英国伦敦乘帆船去滨海旅游胜地马盖特的旅游者为2万人,1830年由伦敦乘机动船去马盖特的旅游者迅速增加到10万人。1850年以后,钢铁被用作造船材料,螺旋浆取代了以前的明轮,远洋蒸汽机船得到较快发展。1866年,英国旅行商托马斯•库克成功地组织了世界上第一个乘远洋蒸汽机客轮跨越大西洋到美国的旅行团。
20世纪初,功率更大,速度更快,载客更多的柴油机船问世。1912年,英国建造了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豪华远洋轮船,它重达4.6万吨,设计载客量3547人,当年4月,该船运载2220人从英国南安普顿向美国纽约首航,于14日午夜撞击冰山,沉没于距加拿大纽芬兰大浅滩以南153公里大西洋洋底,造成1513人死亡,成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海难悲剧。
然而,巨型远洋轮船的发展并没有因此停滞,而是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下进入鼎盛发展阶段。19世纪30年代末,玛丽皇后号(Queen Mary),诺曼底号(Normandie)和伊丽莎白女王号(Queen Elizabeth)等一批巨型远洋客船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8万吨级以上的巨轮航速超过了每小时30海里(约56公里)。其中,玛丽皇后号和诺曼底号客轮还在客运淡季开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季节性海上游览线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柴油机船吨位超过蒸汽机船,成为水上运输的主要工具。但是,与当时蓬勃兴起的航空客运相比,水路客运速度慢,舒适性差,安全系数低,越来越不能适应远程旅客的需要。1957年,在当时世界上远洋客运最繁忙的大西洋航线上的航空客运人数超过了航海客运人数,标志着世界远洋航海客运鼎盛时期的结束。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适应大规模国际旅游发展的需要,许多公司放弃了传统的远洋定期班轮航线,转而经营远洋游船航线。70年代,希腊和挪威以地中海、加勒比海、波罗的海为基地,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游船国。80年代,前苏联的远洋游船拥有量居世界之首,达到29艘,分别比希腊和挪威多4艘和10艘。进入90年代,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也挤身于世界远洋游船强国之列,日本,韩国和中国也已着手开拓远洋游船业务。
目前,远洋游船已成为世界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产业。1970年世界游船业只接待了50万旅游者,1981年接待了160万人次,1991年达到400万人次。1996年世界上约有大型远洋游船230艘,舱位19.8万个,年接待能力达到900万人次,
2010年全球游轮业的营业额估计为26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7.4%。其中北美(美国及加拿大)约为160亿美元,占58%,欧洲为72亿美元,亚洲为24亿美元,南美为6亿美元,澳大利亚为5亿美元,中东及非洲为1.3亿美元。
旅游航空
1903年,莱特兄弟试制成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迄今只有101年的历史。一战期间,飞机用于军事运输,其技术性能得到迅速提高,航速达到每小时209公里,比战前提高一倍多。
飞行速度的提高,相对“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人们的可支配时间,从而使更多的较为富裕阶层人士加入国际旅游行列。1950年至1960年,世界民航定期航班周转量由280亿客公里增长到1090亿客公里,同期世界各国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由2530万人次增加到7200万人次,分别增长2.9倍和1.8倍。
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波音747型和DC—10型为代表的第二代喷气式客机—宽体客机问世。此类机型具有机舱宽阔,座椅舒适,飞行安全、平稳、载客量大和单位成本低等特点。金钱是进行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低廉的机票价格无疑为众多中低收入阶层人士打开通向国际旅游的大门。
二战期间,飞速发展的军用飞机和汽车制造技术于战后转为民用,从而使民航和公路逐步取代铁路和水运成为现代交通的主导方式,由公路、航空、铁路、水运四种方式构成的现代交通运输业最终形成,并促成现代旅游业及其现代旅游交通业的产生。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公路、航空、铁路、水运、特种运输等五大现代旅游交通方式的综合应用,特别是大型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广泛使用,为当代大规模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纵观历史与目前发展特征,国际旅游客运在经营方式和运行方式上表现出国内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市场一体化,企业私营化与国际合作多元化,国内集团巨型化与国际同盟超级化,旅客运输高速化与舒适化等显著发展态势,反映出当代国际旅游交通运输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总体趋势。
旅游客运
公路运输是当今世界最灵活,最便捷,最大众化的旅游交通方式。1885年,德国本茨发明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标志着现代公路交通方式的诞生。
受公路建筑和汽车制造技术的限制,现代公路交通在最初30多年中,一直充当铁路和水运交通方式的辅助手段,也很少在旅游活动中使用。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公路运输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军工技术应用于民用汽车制造业,汽车的技术性能和产量显著提高,同时,世界公路里程得到大幅度增加。
1933年,德国在汉堡和柏林之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此时,公路不仅成为短途客运的主要方式,而且逐渐成为城市观光和短途旅游的重要手段。
二战后,公路发展到鼎盛时期,迅速取代铁路成为陆路客运主导方式。如果把二战以前称为水运和铁路时代,二战以后世界交通则步入公路和航空时代。
据统计,1950年英国国内度假旅游者约67%乘火车,而1970年该比例下降为14%,1951年英国国内度假者27%使用私人汽车,到1986年该比例升至60%。
在世界各种客运交通方式中,公路是唯一一种长期、全面、稳定增长的交通方式。各国汽车运输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和轿车特别是私人轿车的日益普及是两个主要原因。
在高速公路最发达的美国,2001年汽车承担了全国旅客运输量的88%,欧盟15国汽车普及率在1970年至2001年间提高了一倍半,达到每千人488辆。
随着私车的普及以及公路公共客运功能的弱化,许多汽车客运将经营重点转移到旅游专项运输方面,它们通过购置豪华汽车和添置雷达防撞装置等先进设备,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型汽车客运公司通过兼并小型公司,实力不断增强,并开始打破国界进行跨国经营,从而形成了少数国际联营汽车公司。北美洲的旅游汽车公司主要有赫兹、阿维斯、巴吉特、阿莱姆、道拉,美国国内和美国国际等出租汽车公司。
当前,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出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游客的共识,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将成为今后旅游交通的发展新路径。
旅游铁路
铁路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现代交通方式之一,1825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主持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从而开创了现代铁路交通新纪元,之后,美国于1830年,法国于1832年,比利时于1835年,加拿大于1836年先后修建并使用铁路交通方式。到1850年,世界上已有19个国家拥有铁路。
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等特点,很快成为收入低,闲遐时间少的工薪阶层旅游者理想的交通方式。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成功地组织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铁路交通方式的大型旅游团,直接把铁路交通与旅游活动结合起来。此后,托马斯•库克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商业性、专业性旅行社。因此,托马斯•库克被认为是世界近代旅游业的创始人。
1879年和1905年电力机车、内燃机车相继问世,铁路运输的各项技术性能大大提高,世界铁路营业里程迅速延长,到20世纪初已超过100万公里。到1950年,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国家拥有铁路。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网成为旅游业的大动脉,沟通了各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联系。英国众多的铁路运输公司几乎全都经营通往温泉和海滨旅游胜地的火车一日游业务。
20世纪中期以后,各国开始大规模淘汰落后的蒸汽机车,以快速、高效、节能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取而代之,以增强铁路运输的竞争力。上个世纪80年代末,瑞士率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使用电力机车的国家。日本、前西德、意大利、荷兰和前苏联的电气化铁路也占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60%以上。
运行速度是衡量各种交通方式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是铁路运输继续生存和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十分重视高速铁路的研制与应用,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从而掀开世界高速铁路大发展的序幕。
在发达国家,铁路客运一般属于辅助运输方式,特别是在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铁路客运周转量只占本国客运总周转量1%,加拿大和美国的城际铁路旅客运输发展历史十分相似:在19世纪都曾是开发西部的重要基础设施,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一直是旅客运输的主导交通方式,但目前两国铁路只运载本国旅客总量的1%左右。
在人口密集的部分发达国家,如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等,铁路客运依然处于重要地位。其中,日本铁路客运的市场占有率远比其他发达国家要高,1960年至1996年铁路运输年均增长率为5.7%,铁路客运量占本国客运市场总量的约35%。
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等,铁路客运处于主导地位。从世界主要国家近年来铁路旅客运输量的发展变化上看,世界铁路客运在经过几十年萎缩之后又开始复苏,特别是在旅游客运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旅游水运
水路运输是四大现代交通方式中出现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交通方式。1807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把蒸汽机应用于内河船克莱蒙特号上,从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现代机动船,比铁路早18年。
机动船舶与原始的非机动船相比,具有速度快,运量大,乘坐舒适等特点,有效地减少了旅行时间和旅行费用,对近代旅游业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1802年,由英国伦敦乘帆船去滨海旅游胜地马盖特的旅游者为2万人,1830年由伦敦乘机动船去马盖特的旅游者迅速增加到10万人。1850年以后,钢铁被用作造船材料,螺旋浆取代了以前的明轮,远洋蒸汽机船得到较快发展。1866年,英国旅行商托马斯•库克成功地组织了世界上第一个乘远洋蒸汽机客轮跨越大西洋到美国的旅行团。
20世纪初,功率更大,速度更快,载客更多的柴油机船问世。1912年,英国建造了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豪华远洋轮船,它重达4.6万吨,设计载客量3547人,当年4月,该船运载2220人从英国南安普顿向美国纽约首航,于14日午夜撞击冰山,沉没于距加拿大纽芬兰大浅滩以南153公里大西洋洋底,造成1513人死亡,成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海难悲剧。
然而,巨型远洋轮船的发展并没有因此停滞,而是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下进入鼎盛发展阶段。19世纪30年代末,玛丽皇后号(Queen Mary),诺曼底号(Normandie)和伊丽莎白女王号(Queen Elizabeth)等一批巨型远洋客船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8万吨级以上的巨轮航速超过了每小时30海里(约56公里)。其中,玛丽皇后号和诺曼底号客轮还在客运淡季开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季节性海上游览线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柴油机船吨位超过蒸汽机船,成为水上运输的主要工具。但是,与当时蓬勃兴起的航空客运相比,水路客运速度慢,舒适性差,安全系数低,越来越不能适应远程旅客的需要。1957年,在当时世界上远洋客运最繁忙的大西洋航线上的航空客运人数超过了航海客运人数,标志着世界远洋航海客运鼎盛时期的结束。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适应大规模国际旅游发展的需要,许多公司放弃了传统的远洋定期班轮航线,转而经营远洋游船航线。70年代,希腊和挪威以地中海、加勒比海、波罗的海为基地,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游船国。80年代,前苏联的远洋游船拥有量居世界之首,达到29艘,分别比希腊和挪威多4艘和10艘。进入90年代,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也挤身于世界远洋游船强国之列,日本,韩国和中国也已着手开拓远洋游船业务。
目前,远洋游船已成为世界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产业。1970年世界游船业只接待了50万旅游者,1981年接待了160万人次,1991年达到400万人次。1996年世界上约有大型远洋游船230艘,舱位19.8万个,年接待能力达到900万人次,
2010年全球游轮业的营业额估计为26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7.4%。其中北美(美国及加拿大)约为160亿美元,占58%,欧洲为72亿美元,亚洲为24亿美元,南美为6亿美元,澳大利亚为5亿美元,中东及非洲为1.3亿美元。
旅游航空
1903年,莱特兄弟试制成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迄今只有101年的历史。一战期间,飞机用于军事运输,其技术性能得到迅速提高,航速达到每小时209公里,比战前提高一倍多。
飞行速度的提高,相对“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人们的可支配时间,从而使更多的较为富裕阶层人士加入国际旅游行列。1950年至1960年,世界民航定期航班周转量由280亿客公里增长到1090亿客公里,同期世界各国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由2530万人次增加到7200万人次,分别增长2.9倍和1.8倍。
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波音747型和DC—10型为代表的第二代喷气式客机—宽体客机问世。此类机型具有机舱宽阔,座椅舒适,飞行安全、平稳、载客量大和单位成本低等特点。金钱是进行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低廉的机票价格无疑为众多中低收入阶层人士打开通向国际旅游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