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惧怕写作文,往往由于写作时没有材料可写、写不出真实感情、无法调动写作热情。针对这三个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周记这个载体,通过热情的鼓励、真诚的教导、新鲜的点评,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周记 作文 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在中考试题中,作文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然而,一要写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勉强挤出来的文章也不堪入目: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书写潦草,材料陈旧……从初一到初三,无数次作文训练,学生写得辛苦,老师改得更辛苦,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并没有多大提高。学生普遍反映,作文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
其实学生并非无话可说,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所写的内容往往令老师和家长刮目相看,可是为什么一到写作文就如此痛苦呢?作为老师,又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让学生将写作的痛苦化为畅所欲言的快乐呢?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惧怕写作文的最大原因是没有材料可写。学生说平时的生活就那么平淡,一些比较有趣的、难忘的、感动的事情经过这么多年的反复写作也觉得乏味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提起笔不知道应该选什么材料才好。其次,写作感觉虚假,抒情空洞无力,连自己都觉得不忍卒读。第三,作文讲评周期太长,通常两周写一次作文,讲评课时通常已经忘记了自己写作时的感受,难以调动写作热情。而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的写作则完全两样,自由、灵活,对最近发生的事做出最新鲜热辣的点评,同时可以快速得到同伴的评价,充满了创作的成就感。
既然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不妨借鉴这种灵活的形式,让学生先获得写作的快乐,才能从中培养写作能力。由于时间所限,中学老师无法要求学生写周记,但我们可以适当地延长周期,让学生写周记,以周记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提高观察能力,积累作文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本源。社会是一座巨大无比的熔炉,自然是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在周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自然,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周记是一种“诗外功夫”,它可以把学生平时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于是随着那一页页周记的翻过,他们的思想感情丰富了,他们懂得如何认识自己,懂得如何理解别人,并由此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了,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一到用时,他们自然便会感到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了。
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两三个学期的素材积累,大部分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会首先从自己周记的材料库中搜索,这些材料并非只言片语,并非拾人牙慧,且已经过一次写作的历练,再次动手时便显得得心应手了。从周记选材中的作文往往素材更真实,更贴近生活,也更容易打动读者。
二、抒情真切自然,情感倾向符合中学生实际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事,有时会感到“心安理得、无限欣慰”,有时会感到“自责悔恨、惭愧不安”,对别人的行为有时会感到“钦慕赞赏”,有时则感到“厌恶愤慨”,这都是道德情感的体现,而这种体现又常显示于学生的周记中。周记成为一种自我倾吐活动的形式,他们在周记里透露出自己的内心秘密,并进行自我分析,表达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愿望和要求,于是周记便成为学生思想认识的“反光镜”和情绪变化的“晴雨表”。周记中学生的抒情是最真实的,其中高兴也好、悲伤也好、得意也好、失落也好,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情真意切。而教师如果能够及时利用好学生周记中所流露的情感加以点拨,又何愁作文中出现假大空的抒情呢?
三、反馈迅速,学生能及时收获写作的成就感
周记的写作周期不超过一周,所选择的材料是学生最近的经历,学生写周记,就像在网上发帖一样;而及时批改、点评周记,教师的评语就像网络上的跟帖一样,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回复,对于学生来说,这对于写作的激励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而要能够更好地利用周记,让周记为作文服务,还需要教师多花些心思,在平时的批改、讲评中调动学生写周记的热情,爱上周记,进而爱上写作。
(一)对于好周记,要热情地赞扬
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作文中留下了老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极富鼓舞性的评语,无疑给少年茅盾以极大的启示和鼓励,成了他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动力。无论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习作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可嘉可贺,又一篇佳作问世了!细致的心理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作家!”这样的评语能激发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尤其是中等生的周记,如果有闪光点,加以大力的赞扬,会促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研究中发现,在作文优秀的学生中,既有从小对写作充满兴趣、文笔老练的“文坛老将”,也不乏原先对语文特别是写作充满畏惧,甚至一篇作文要写上两三个小时的“作文特困生”。而后者爱上写作的契机则往往是一次或几次的周记被老师肯定,在班上点评,在周记中尝到了甜头,从而提高了写作的信心。有时候,一次周记的点评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是我们很难预想得到的,那么,不妨给学生们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呵护。
(二)对于错误的情感倾向,要予以真诚的教导
作为未成年人,学生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自己的观察和想法,有时难免失之偏颇,出现一些怪异的、错误的想法,对学生写在周记里的不好的东西,教师也不能置若罔闻,视而不见。该批评的还得批评,对谬误还要批判。但是训骂、责打是一种批评,入情入理地去说服、指出不足也是一种批评。前者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他们会产生抵触情绪或变得胆小起来,以后再也不会写大家不高兴看、但又是心里话的东西,从而导致他们离写作越来越远,那颗幼小的心也会离老师越来越远。 比如,学生在周记中写出给班上同学起外号的事情,并说班上五分之四的外号都是自己给取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骄傲之情。教师的评语是:“你看《水浒传》108将都有外号,但那些外号往往是对他们出众本领的肯定,没有多少歧视、贬低的色彩,所以那些好汉们对自己的外号都欣然接受,引以为豪。但是,你给班级同学取的外号,有的是拿人家的生理特征取笑,有的拿名字的谐音取笑,甚至还拿人家父母的名字来取笑。你这样的做法虽然表现出你很聪明,但这样的聪明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快甚至伤害。这样的外号不但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且还破坏了你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希望你能尽快改变这种不良的爱好。”这样的评语贴近学生的阅读生活,入情入理,娓娓道来,既不引起学生反感,又起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点评不妨用些新鲜词,让学生爱上评语
学生不爱写作文,尤其不爱看老师的评语,翻来覆去就是“主题不明”“选材不当”“详略不清”等老生常谈的词汇。作文囿于形式所限,有时不得不有一副板起面孔的味道,但是,周记作为学生倾吐心声的渠道,教师的点评也可以改变一下面孔,以新鲜活泼的词汇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生活的认识。
学生写家里的小鸟,生动有趣,教师的点评是:“我家里也养了这样的小鸟,不过没有看到你所写的现象。大概是我观察得不够仔细吧,这周我就回去好好看一下。这么有趣的事,希望下次还能见到,尤其是你们全家人和这小鸟发生的故事。”于是,接连几周,学生都以此为观察点,逐层深入地观察、记录。学生写学校老师的趣事,教师的评语是:“读着这篇周记,办公室里的老师们都笑疯了,大家都很期待其他老师的事情呢。”这样的评语无疑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观察写作热情,从而不知不觉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描写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生一旦感受到“周记是最真诚的朋友”,便会对周记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写,在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增强信心,并会乐此不疲。
“感人心者莫天先乎情”,根据中学生求学情感倾向性的心理特点,语文教师在进行周记教学时,要真正做到投入时间和感情,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联结情谊的桥梁,沟通师生间的感情。当一个学生敢于把自己的心里话诉诸语文老师时,那么他对于语文科的学习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无比的激情。小周记,大文章。周记正是以它在语文学科里所具有的情感功能,在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但会越来越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有助于把作文教学以及整个语文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刘俊峰.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J].文学教育
(下),2010(06).
[2]凌为.周记评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N].云南经济日报,2012-03-26.
(编辑:刘婷婷)
【关键词】周记 作文 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在中考试题中,作文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然而,一要写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勉强挤出来的文章也不堪入目: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书写潦草,材料陈旧……从初一到初三,无数次作文训练,学生写得辛苦,老师改得更辛苦,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并没有多大提高。学生普遍反映,作文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
其实学生并非无话可说,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所写的内容往往令老师和家长刮目相看,可是为什么一到写作文就如此痛苦呢?作为老师,又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让学生将写作的痛苦化为畅所欲言的快乐呢?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惧怕写作文的最大原因是没有材料可写。学生说平时的生活就那么平淡,一些比较有趣的、难忘的、感动的事情经过这么多年的反复写作也觉得乏味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提起笔不知道应该选什么材料才好。其次,写作感觉虚假,抒情空洞无力,连自己都觉得不忍卒读。第三,作文讲评周期太长,通常两周写一次作文,讲评课时通常已经忘记了自己写作时的感受,难以调动写作热情。而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的写作则完全两样,自由、灵活,对最近发生的事做出最新鲜热辣的点评,同时可以快速得到同伴的评价,充满了创作的成就感。
既然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不妨借鉴这种灵活的形式,让学生先获得写作的快乐,才能从中培养写作能力。由于时间所限,中学老师无法要求学生写周记,但我们可以适当地延长周期,让学生写周记,以周记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提高观察能力,积累作文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本源。社会是一座巨大无比的熔炉,自然是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在周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自然,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周记是一种“诗外功夫”,它可以把学生平时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于是随着那一页页周记的翻过,他们的思想感情丰富了,他们懂得如何认识自己,懂得如何理解别人,并由此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了,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一到用时,他们自然便会感到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了。
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两三个学期的素材积累,大部分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会首先从自己周记的材料库中搜索,这些材料并非只言片语,并非拾人牙慧,且已经过一次写作的历练,再次动手时便显得得心应手了。从周记选材中的作文往往素材更真实,更贴近生活,也更容易打动读者。
二、抒情真切自然,情感倾向符合中学生实际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事,有时会感到“心安理得、无限欣慰”,有时会感到“自责悔恨、惭愧不安”,对别人的行为有时会感到“钦慕赞赏”,有时则感到“厌恶愤慨”,这都是道德情感的体现,而这种体现又常显示于学生的周记中。周记成为一种自我倾吐活动的形式,他们在周记里透露出自己的内心秘密,并进行自我分析,表达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愿望和要求,于是周记便成为学生思想认识的“反光镜”和情绪变化的“晴雨表”。周记中学生的抒情是最真实的,其中高兴也好、悲伤也好、得意也好、失落也好,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情真意切。而教师如果能够及时利用好学生周记中所流露的情感加以点拨,又何愁作文中出现假大空的抒情呢?
三、反馈迅速,学生能及时收获写作的成就感
周记的写作周期不超过一周,所选择的材料是学生最近的经历,学生写周记,就像在网上发帖一样;而及时批改、点评周记,教师的评语就像网络上的跟帖一样,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回复,对于学生来说,这对于写作的激励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而要能够更好地利用周记,让周记为作文服务,还需要教师多花些心思,在平时的批改、讲评中调动学生写周记的热情,爱上周记,进而爱上写作。
(一)对于好周记,要热情地赞扬
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作文中留下了老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极富鼓舞性的评语,无疑给少年茅盾以极大的启示和鼓励,成了他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动力。无论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习作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可嘉可贺,又一篇佳作问世了!细致的心理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作家!”这样的评语能激发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尤其是中等生的周记,如果有闪光点,加以大力的赞扬,会促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研究中发现,在作文优秀的学生中,既有从小对写作充满兴趣、文笔老练的“文坛老将”,也不乏原先对语文特别是写作充满畏惧,甚至一篇作文要写上两三个小时的“作文特困生”。而后者爱上写作的契机则往往是一次或几次的周记被老师肯定,在班上点评,在周记中尝到了甜头,从而提高了写作的信心。有时候,一次周记的点评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是我们很难预想得到的,那么,不妨给学生们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呵护。
(二)对于错误的情感倾向,要予以真诚的教导
作为未成年人,学生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自己的观察和想法,有时难免失之偏颇,出现一些怪异的、错误的想法,对学生写在周记里的不好的东西,教师也不能置若罔闻,视而不见。该批评的还得批评,对谬误还要批判。但是训骂、责打是一种批评,入情入理地去说服、指出不足也是一种批评。前者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他们会产生抵触情绪或变得胆小起来,以后再也不会写大家不高兴看、但又是心里话的东西,从而导致他们离写作越来越远,那颗幼小的心也会离老师越来越远。 比如,学生在周记中写出给班上同学起外号的事情,并说班上五分之四的外号都是自己给取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骄傲之情。教师的评语是:“你看《水浒传》108将都有外号,但那些外号往往是对他们出众本领的肯定,没有多少歧视、贬低的色彩,所以那些好汉们对自己的外号都欣然接受,引以为豪。但是,你给班级同学取的外号,有的是拿人家的生理特征取笑,有的拿名字的谐音取笑,甚至还拿人家父母的名字来取笑。你这样的做法虽然表现出你很聪明,但这样的聪明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快甚至伤害。这样的外号不但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且还破坏了你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希望你能尽快改变这种不良的爱好。”这样的评语贴近学生的阅读生活,入情入理,娓娓道来,既不引起学生反感,又起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点评不妨用些新鲜词,让学生爱上评语
学生不爱写作文,尤其不爱看老师的评语,翻来覆去就是“主题不明”“选材不当”“详略不清”等老生常谈的词汇。作文囿于形式所限,有时不得不有一副板起面孔的味道,但是,周记作为学生倾吐心声的渠道,教师的点评也可以改变一下面孔,以新鲜活泼的词汇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生活的认识。
学生写家里的小鸟,生动有趣,教师的点评是:“我家里也养了这样的小鸟,不过没有看到你所写的现象。大概是我观察得不够仔细吧,这周我就回去好好看一下。这么有趣的事,希望下次还能见到,尤其是你们全家人和这小鸟发生的故事。”于是,接连几周,学生都以此为观察点,逐层深入地观察、记录。学生写学校老师的趣事,教师的评语是:“读着这篇周记,办公室里的老师们都笑疯了,大家都很期待其他老师的事情呢。”这样的评语无疑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观察写作热情,从而不知不觉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描写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生一旦感受到“周记是最真诚的朋友”,便会对周记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写,在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增强信心,并会乐此不疲。
“感人心者莫天先乎情”,根据中学生求学情感倾向性的心理特点,语文教师在进行周记教学时,要真正做到投入时间和感情,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联结情谊的桥梁,沟通师生间的感情。当一个学生敢于把自己的心里话诉诸语文老师时,那么他对于语文科的学习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无比的激情。小周记,大文章。周记正是以它在语文学科里所具有的情感功能,在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但会越来越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有助于把作文教学以及整个语文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刘俊峰.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J].文学教育
(下),2010(06).
[2]凌为.周记评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N].云南经济日报,2012-03-26.
(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