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欢:把小事做得引起外媒关注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你能想象吗?但这却是事实——
  倪欢家那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俨然成了一个环保教育基地,一年下来,接待观光客超过4000人
  2004年,倪欢报考剑桥大学的发展学硕士,获得英国政府全额奖学金。她和老公在剑桥相识。2012年,夫妇二人回到国内,尝试过起了绿色生活。
  走进倪欢位于上海的家,最引人注目的是阳台上那套黑色半透明的薄膜光伏发电站,这是中国首座民用CIGS(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薄膜发电站。倪欢介绍,光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最常用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而光伏则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她家阳台上有16块太阳能板,每块150瓦,装机容量达2.4千瓦,家里用不完的电卖给国家电网,每年可赚2000多元。
  有人好奇地问,倪欢怎么想起在家里搞这个东西呢?倪欢的丈夫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工作,她家毗邻校区,位于一处时髦的公寓楼底层。夏天太热,他们想在院子里建一个遮阳棚。曾任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高级顾问、长期从事低碳环保行业政策研究、对低碳生活和环保政策十分了解的倪欢,就想着把遮阳棚换成光伏发电板。2014年5月,她和丈夫商量后花了3万多元在家里建起了国内第一座太阳能民用电站。
  在这个不起眼的矩形空间里,倪欢别出心裁建了一个鱼菜共生系统,配有两个20瓦空气泵作为换气装置,由安装在房屋上方的家用太阳能电池板为其供电。这套系统的神奇之处在于“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魚缸中的水通过空气泵自动循环上来,带动鱼的粪便流到菜盆里施肥;菜盆相当于一个过滤器,不仅能够净化水体,根系也可以吸收水里的营养物质,这样既可以保证青菜的品质,又可以减少鱼病,一举两得。每到周末,倪欢家便门庭若市,社区里总会有很多小孩怀着好奇心,来她家参观。孩子们能够亲手触摸土地并学习种植技术,都很兴奋,他们一边玩泥巴,一边听倪欢解释什么是有机农业,如何用食物残渣做堆肥。对孩子来说,来倪欢家参观更像是一次城市绿洲探险。这个新奇的知识“景点”,让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和家长流连忘返。
  为了更好地向孩子们普及环保知识,倪欢家中准备了一辆新能源汽车、一组厨余垃圾堆肥箱和一台自制空气净化器。这个在家里诞生的生态项目,俨然成了一个环保教育基地。随后,倪欢又开发了一系列“教育景点”:她家,上海交大的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一年下来,倪欢家这套10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接待观光客超过4000人,其中包括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生态文明班”厅局级领导干部83人。在倪欢的倡议下,社区居委会开辟了一块“小鬼菜园”,安装雨水循环系统和太阳能装置,让孩子们体验种植的全过程。暑假,由倪欢牵线,居委会组织的交大低碳亲子游、环保灯、空气净化器DIY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过足了瘾,既学到了环保知识,又懂得了如何在生活中低碳节能。
  出于培养孩子环保意识和增长课外知识的考虑,社区里的妈妈们跟倪欢一起成立了一家民间公益组织——闵行区江川绿色光年环保服务中心
  随着倪欢家的环保项目越来越出名,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除了社区居民、学校学生外,还吸引了媒体及各地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甚至外国记者。有些人回到家后还主动学习建立和倪欢家中相似的环保系统。让倪欢惊喜的是,2015年底已有25户家庭安装了家庭太阳能电站,数十户人家购买了新能源汽车,更多的居民效仿她用厨余垃圾堆肥搞起了阳台种植。
  随着前来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倪欢感到这种能让公众体验、学习低碳环保知识的公共设施在生活中还很稀缺。她想,如果有个正规团队能有序地提供给大家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一定会比单纯的个人示范效应来得更好。很快,倪欢的想法得到了社区里几位妈妈的认同,她们的孩子都是倪欢的“铁杆粉丝”。出于培养孩子环保意识和增长课外知识的考虑,这些妈妈很愿意跟倪欢一起成立一家社会公益组织。于是,2016年3月,倪欢注册成立了一家民间公益组织——闵行区江川绿色光年环保服务中心。
  “我们培训了很多社区的小朋友当讲解员,让他们体验低碳科技,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并带动孩子的家长一起参与。”倪欢说,“绿色光年”成立的初衷就是想满足社区层面的家庭、孩子,以及学校老师对低碳环保设施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好奇心与学习的求知欲,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
  “我自己平常的工作很忙,日常运转还得依托积极分子。”倪欢说,在这个环保组织里,她只能算是兼职。两位妈妈杨洁和柔荑,辞去本职工作,全职肩负起了“绿色光年”的秘书长和项目发展总监的重任。在妈妈们成为倪欢得力干将的同时,社区孩子们也收获颇丰,他们通过在活动中担任小志愿者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口才,收获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2016年夏天,倪欢家隔壁单元的一个男孩将自己做志愿者的经历写进文章,获得了“韬奋杯”全国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二等奖。
  “绿色光年”致力于通过社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开展体验式、互动式的系列活动,让老百姓的低碳环保生活“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会传播”。从2017年开始,倪欢全职到“绿色光年”担任总监及总干事,希望能把这份公益事业的影响力扩大到更多社区和家庭,让这条绿色环保之路走得更顺畅。2019年3月20日,由“绿色光年”牵头举办的“说说环保那些事儿”公益活动,在上海黄浦区人民公园如期开展,吸引了大批观众。面对如潮的人流,倪欢兴奋地表示,活动最主要的特色是强调参与性,她想让更多市民参与进来,亲身感受公益、环保的魅力。
  “外国媒体对我做的事最感兴趣的地方在于,了解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力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绿色光年”成立前,倪欢就尝试着利用周边学校和企业的一些资源做了不少低碳环保科普活动。“绿色光年”注册后,她进一步拓展公益服务内容,把社区周围的低碳环保元素系统地打造成一个产品来呈现,而且是可以体验的。眼下,“绿色光年”针对社区居民制定了5条低碳环保游览路线:除了参观倪欢家的环保生活设施外,小区车主专用新能源汽车集中式充电停车场、交大“日上江村”光热和光伏系统、“小红车”新能源汽车体验、英特尔公司智能“屋顶菜园”等低碳环保主题亲子游览活动,成为不少家庭周末“遛娃”的首选地。目前,“绿色光年”已正式成为上海市民低碳行动的合作机构。
  为使低碳环保宣传更接地气,倪欢和她的团队通过微信平台,发动了不少居民和高校学生来参与她们的活动。“绿色光年”每次活动都需要志愿者,她们就与上海交大和华师大相关学院互动交流,从中招募了50名学生志愿者。2016年暑期,倪欢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也探索开展了一些高大上的环保体验活动,比如组织社区学生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沙漠夏令营,与“上海超导”联合组织“超导之夜”科普体验,跟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合作每月举办四堂周末亲子环保课。每次,他们的活动招募帖一发出,报名都异常火爆。
  作为一家源于社区的“草根”组织,难免面临经费短缺、人手不齐等困难,但这对于倪欢来说都不是问题。她表示,在“绿色光年”运营到第十个月的时候,就实现了收支平衡。当然,这也与她第一年在“绿色光年”零工资有关。在“绿色光年”运营的第二年,倪欢和同事就带领5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为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提供了环保主题的“员工家庭日”“志愿者日”活动策划,将十多项接地气的环保主题DIY课程带进中小学校园和各个社区,每周活动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如今,倪欢还把“绿色光年”活动延伸到了苏州工业园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绿色光年”吸引了众多媒体的采访与探研。出乎倪欢意料的是,这些环保实践,竟然还吸引了英国、西班牙、日本、挪威、法国、德国、美国、荷兰等多国记者及联合国官员争相采访。“外国媒体对我做的事最感兴趣的地方在于,了解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力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倪欢对此评价道,“我们很乐意成为中国政府气候变化政策的一个实践案例。”2018年5月,由全球绿色经济论坛发起的“GGEF亚洲创新生态杰出女性大奖”获奖名单在京揭晓,四位杰出女性获此殊荣,倪欢名列其中。另外,因为对环保理念普及的突出贡献,她还获得第八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并入选2019魅力中国·公益影响力人物。
  〔编辑:潘金瑞〕
其他文献
10年前,他遭遇车祸高位截瘫,父亲罹患绝症离世,母亲连遭打击患上抑郁症。为了让母亲走出悲伤,他决定带着母亲出去旅游散心。400多天,母子俩游览了国内200多座城市,母亲的抑郁症不治而愈。为让母亲安享晚年,他开了3家民宿。  母亲患上抑郁症,残疾儿子用赔偿金带母亲旅游散心  2014年7月的一天,27岁的残疾青年邱义松开着一辆崭新的轿车回到家。母亲赵金芳看到儿子从车上下来,不禁愣了。望着神情憔悴的母
期刊
身为“80后”科学家,付巧妹利用古DNA捕获技术,翔实地绘制出冰河时代欧洲人群的遗传图谱,首次揭示了该时期欧亚地区完整的人群动态变化情况,让欧洲的有关专家为之震动。2016年,她被英国《自然》杂志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同年获得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近日,她又入选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  “最年轻”的科学家讲一个最古老的研究课题  2020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
期刊
聽到高亢的音乐或令人揪心的故事时,你是否会感觉到一阵激动的震颤从身体上闪过?学者称这种体验为“皮肤高潮”,特指当一件艺术作品(比如一首歌、一幅画或一本书)深深打动你时引起的生理反应。  这种感觉有点像发抖,通常由感官刺激引起,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愉快、兴奋、震惊等,生理上还表现为皮肤起鸡皮疙瘩,持续时间一般为4~5秒。  研究发现,在音乐方面,能引发皮肤高潮的刺激包括响亮的和出乎意料的音乐片段。
期刊
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  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梭,又可以享受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籍它可以隨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地践踏。  每当有善男信女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雾慢慢升起,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这么软,说跪就跪下了!”  有一天,一只饥饿的野猫闯进来,一把
期刊
崔建枝,新密市玫瑰红薯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能够大有作为。崔建枝在这片土地上,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年销售红薯百万斤、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红薯王”的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同时,她还是新密市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委员。  崔建枝高中毕业后,做过村水泥厂的化验员、村组组长,2000年又被推选为村妇代会主任。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帮助更多的妇女走上致富路。为了实现
期刊
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她们是专家、医生和战士;换上轻灵的连衣裙,她们是女儿、妻子和母亲。她们是普通人,面对疫情,也会担心和害怕;但她们又是英雄,面对疫情,迎难而上,无论生死,不计报酬——  致敬最美逆行者!  —— 访河南援鄂医疗队部分队员  “去呗!你是医生,这个时候就该去,这没什么可说的。”父亲很镇定。  “你能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国出力,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你放心去工作,家里有我。”丈夫鼓励她去
期刊
李银环是济源市下冶镇王树沟村妇联主席,同时也是巧媳妇创业基地带头人、种植科技大户、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她是如何从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妇女创业带动致富领头人的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有想法、有干劲的基层妇联主席。  王树沟村是一个位于下冶镇西北部10公里处的偏远山村。2009年,在市、镇妇联的指导和支持下,王树沟村根据适宜种植烟叶的基础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兴建了振兴烟草种植农民专业
期刊
在城里做生意的父亲偶然发现13岁的儿子有文身,盛怒之下把儿子训了一顿。孰料,叛逆的儿子每被父亲“修理”一次,身上就多一处文身,并导致学校对他做出退学的处理决定——  生日宴上老爸发现儿子有文身,被“修理”后少年愈发叛逆  2019年8月18日,在北京市房山区做五金生意的李军和爱人沉浸在喜悦之中。当天是儿子小涛的13岁生日,儿子正从乡下爷爷奶奶家赶过来和他们团聚。  上午11点,小涛顺利到达。半年没
期刊
幸福不是取决于你拥有多少,而是取决于你能为别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多少!  你站在这个病人的床尾,身后就是另一个病人的床头,根本无法保持距离  从2月4日出征,到3月19日归来,程哲在武汉待了一个半月。她所在的郑大一附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任务是支援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对轻症患者进行统一集中隔离收治。  江汉方舱医院是武汉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方舱医院,有1800张床位
期刊
笔者:您和庞伟是中国第一对奥运冠军夫妻,还是“姐弟恋”,当时压力大吗?  杜丽(以下简称杜):确定关系之前,我和庞伟是队友,也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后来我俩想走得近一些,却因为国家射击队员的身份不得不保持一定的距离。按当时队内的规定,队员之间是不允许谈恋爱的。北京奥运会后,我俩的恋情才慢慢公开。当时,我就给庞伟打“预防针”,让他做好抗压的心理准备。在常人眼中,我的名气比庞伟大,又比他大4岁,这些都不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