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希拉里的短信》
在漫长的总统大选季,网络上又出现了一位新的红人,既不是共和党人,甚至也没有参选,没错,她就是总是在发短信的希拉里·克林顿。两位通讯领域的专业人士——兰比和史密斯创建了名为“来自希拉里的短信”的博客,使用公开照片、加入自己对政治的吐槽,形成一个个图片故事。他们是在晚上看到希拉里·克林顿的照片的时候突发奇想的。以两张希拉里去年在一架C17运输机上的照片作为原型,配合其他名人的公开照片,他们编出了搞笑讽刺的短信对话。其中,希拉里永远是戴着墨镜、手持黑莓手机的造型,淡定地回复来自躺在沙发上的奥巴马、发错短信的克林顿、不谈正事的赖斯和小布什、“脑子不太好”的佩林等人的短信。
总有些天才为政治添点乐趣。不过,罗姆尼的风头要被抢了,可以据此再编个他们俩的短信对话。

《纳米颗粒治癌》
治疗癌症的化疗药品就像散弹枪。虽然医生只在肿瘤部位进行治疗,但药物却会到达身体的其他部位并产生一些副作用,如骨髓受损和脱发。为了加强化疗疗法的针对性,研究人员试图将药物装进纳米级别的容器中,将这些装有药物的微小容器直接送达需要治疗的部位,从而避免对健康器官产生伤害。研究人员对100多种纳米颗粒配方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在最合适的纳米颗粒配方的帮助下,治疗癌症的效果更加突出。在老鼠、猴子身上的试验表明,24小时内,通过纳米颗粒传送治疗癌症的药物,如多西他赛,比传统注射疗法所产生的药物血浆浓度高100倍,肿瘤部位聚集的药物高10倍。
但愿能普遍推广而且费用低廉。否则,只是停留在实验室的进步而已。

《在线约会的“伪科学”》
大约有几千万美国人使用在线交友网站。有的網站甚至还推出一些匹配度计算法来方便人们能迅速找到中意的人选。他们管它叫“科学匹配”。但对于它的“科学性”,不少专家提出了怀疑,因为匹配度很难量化,也很难预测。曾有研究显示,很多人最终找到的那位并不是他们之前所描述的那样。真正能量化的只有收入、身高,而那些不能量化的因素才是是否能碰撞出火花的关键。
如今,干嘛都得打着“科学”的幌子,养生、取名等等。但爱情这事儿,真和科学无关!

《纽约会是下一个伦敦吗?》
尽管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不景气,但是因为来自巴西、中国和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富人投资,高端房产却迅速复苏。不过,俄罗斯的富人们更是大手笔。据统计,过去四年,俄罗斯和俄罗斯联邦国家的富人们在美国购置了价值10亿美元的房产。俄罗斯以及海湾国家的富商们曾对伦敦的房地产市场影响巨大。因此,伦敦人都住不起伦敦了,只能越搬越远。如今,纽约面临类似的问题。不过,对于曼哈顿的影响会比对于伦敦市中心的影响更小。俄罗斯的超级富豪们广撒网,纽约、迈阿密、洛杉矶等等,而不仅仅是在曼哈顿。
这就是幅员辽阔的好处。在伦敦购房,也就那么大点地儿。难不成还买到曼彻斯特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