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体的诞生,都对原有的大众传播媒体造成一定的冲击。例如,电视的诞生,使广播的前途命运受到严重的挑战,很多广播电台在电视的挤压下,气喘吁吁艰难度日。现在广播还没有从电视的挤压下完全翻过身来,又面临着互联网的“攻城掠地”。面对网络媒体咄咄逼人的态势,广播还有生存的必要吗?广播还有生存的条件吗?广播还有生存的能力吗?
一、网络媒体的特点
网络对广播的威胁体现哪些方面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网络媒体的特点。
1、信息传递突破空间限制,瞬间可达全球各个角落。网络信息传递的空间非常广泛,只要是能接收到电话的地方,就能接收到互联网的信息,这一点是广播等所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2、信息传递数量非常之大。网络媒体的信息容量大得惊人,它可以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报纸、电视、广播都可以是它的“囊中之物”,真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传播与接收有互动——交互性。在网络上,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身份是相对的。发布者可以接受信息,接受者可以发布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可以交流讨论,这种互动性也是传统传媒无法比拟的。
4、丰富的资料特性。在传统媒体中,报纸具有资料的特性,但数量小且保存难度大;广播电视转瞬即逝,不具备资料的特性;网络则是人类的图书馆、博物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
二、对广播的冲击
在我国,网络对广播的冲击已经到来。目前,随着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广播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等都受到威胁。
1、广播传播手段面临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网络交互式传播对广播单向式传播的影响。与广播传播不同,网络传播不是媒体向接收者传递信息的单向传播,而是二者之间的交互式传播。不仅媒体向接收者传播,接收者对网络信息加工、处理修改,重新组合,反向传播。 广播接收者只能在有限范围内选择听与不听,网络接收者在近乎无限的范围内选择信息,传播结果是双向控制的。
(2)网络异步互动式传播对广播同步被动式传播的影响。广播传播的本质是电子视听信号与时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即广播节目在时间流程中播出,并与固定时间相对应。接收与传播是同步的,时不待我,转瞬即逝。网络是异步的,可以回过头来搜索,过若干时间再来查找。
2、广播传播内容面临挑战。网络传播的内容之广是广播不可企及的。
3、广播传播人员面临挑战。知识的快速更新使我们的广播队伍逐渐“老化”。
此外,广播传播理论、传播管理、传播经营也面临挑战。
三、广播的现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分析了互联网之后,再来看看我们自己。关于广播的弱点的分析:
1、单向传播(线性传播)。广播是单向传播,亦即线性传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传播者为始端,接收器为终端,从传播者传向接收者;二是以时间为线,随分分秒秒流动,节目一个一个传送,受众一个一个接收,不可能逆时针方向接收,不可能跳跃接收。
2、强制接收(我播你听)。广播的传播与接收过程具有强制性。什么时播,播些什么,听众无法更改。听众收听广播是一种被动行为。
3、信息量有限。频率资源的开发有限,每一个频率内的容量有限,因此,广播的信息量必定有限。
关于广播的优势的分析:
现阶段,广播仍然具有互联网不具备的优势。总的体现在信息收集,信息整合,信息服务。这是因为:
1、广播有着充裕的人资储备。现在广播仍然聚集大量的新闻信息人才,这些人在信息的采集、整理、发布等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们会先于互联网获得信息,先于网络发布信息。
2、广播有着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广播有几十年培育形成的信息渠道,这一渠道遍布政府、军队、文化、经济、体育各个方面,因此,广播能迅速捕捉到社会各个角落的最新信息。
3、广播有着丰富的信息内容。基于以上两点,广播在现阶段仍然具有相对丰富的信息内容。大到美国总统选举,小到偏远山乡教师获奖,远到火星探测,近到邻居孕妇难产,都会反映在广播中,对于某一区域的人来说,覆盖本区域的广播的信息比网络更直接、更具体、更丰富。
4、广播有着相当程度的社会公信力。网络上的消息多,但常常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广播是有责任感的,它对自己发布的新闻的真实性是要负责任的。因此,广播的新闻是经过审查核对后播出的,广播中的虚假新闻是罕见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面对网络,广播仍然有发展的空间,但是,广播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否则广播的空间便会被压缩殆尽。
四、广播的对策
作为今天的广播人,在同网络的竞争中应致力于广播的新生,而不是广播的消亡。
第一、以广播的长处对抗网络的薄弱之处。网络的优点是很多,但它也有薄弱之处:1、网络有盲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是它的盲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人群是它的盲区。2、互联网传输网络带宽不够,致使互联网:图形不如电视清晰,声音不如广播动听。3、互联网信息来源是间接的(不知真假),广播的现场报道是第一手的,因此具有很强的真实感。4、网络需要操作,因此它常常要求使用者固定在某个地方,与网络相比:广播、电视,尤其广播是流动的;广播不用不停点击,可以一心二用。
针对网络的上述薄弱之处,我们应该增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服务的意识,增强对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人群服务的意识;我们应该加强现场录音报道,强化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
第二、避开互联网的锋芒,着力经营广播特有的天地。网络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它是面对所有网众的,因此它具有广泛性、普遍性。而广播要生存,就要找出自己的特点及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是“广播”,而我们的广播是“窄播”,特色就是生命,走“窄播”之路是广播的光明之路。走“窄播”之路就是要:1、突出区域特色、社区特色、本土特色。2、突出专业特色,为特定对象办广播。3、实施名牌战略、品牌战略。
第三、以网络的优点弥补广播的不足。十几年前,当时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负责人就提出了“汇天下之精华,扬独家之优势”的广播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仍然适用于今天。要在与互联网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向它们学习,以它的优点弥补广播的不足应是明知之举。
再者网络所采用的诸多技术手段是广播应该研究利用的:1、研究利用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运用计算机和专用音频设备、视频设备,综合处理图象、声音、数据、文字,丰富制作手段、传输手段。2、研究利用网络和卫星技术,伸延覆盖范围,发展交互传输,双向传输。在此基础上,广播要融人网络之中,这样做不是取代传统广播,而是传统广播的补充:1、弥补广播传播弱势。储存节目,以备以后收听。2、扩大节目覆盖,从覆盖触及地方区域变为全球。3、增加人际传播氛围,让主持人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交流,受众参与传播。4、媒体自我宣传,利用互联网扩大自身的影响。
第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为竞争提供人力资源保证。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更新人才观念。1、从重视学历转向重视能力。2、从要求单一型人才转向要求复合型人才。3、从重视显能转向挖掘潜能。4、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5、从青少年培育转向终身教育。使我们的广播队伍永远都是一支掌握最前沿技术、具有丰富知识和扎实经验、能在激烈的新老传媒竞争中打胜仗的队伍。
一、网络媒体的特点
网络对广播的威胁体现哪些方面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网络媒体的特点。
1、信息传递突破空间限制,瞬间可达全球各个角落。网络信息传递的空间非常广泛,只要是能接收到电话的地方,就能接收到互联网的信息,这一点是广播等所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2、信息传递数量非常之大。网络媒体的信息容量大得惊人,它可以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报纸、电视、广播都可以是它的“囊中之物”,真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传播与接收有互动——交互性。在网络上,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身份是相对的。发布者可以接受信息,接受者可以发布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可以交流讨论,这种互动性也是传统传媒无法比拟的。
4、丰富的资料特性。在传统媒体中,报纸具有资料的特性,但数量小且保存难度大;广播电视转瞬即逝,不具备资料的特性;网络则是人类的图书馆、博物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
二、对广播的冲击
在我国,网络对广播的冲击已经到来。目前,随着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广播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等都受到威胁。
1、广播传播手段面临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网络交互式传播对广播单向式传播的影响。与广播传播不同,网络传播不是媒体向接收者传递信息的单向传播,而是二者之间的交互式传播。不仅媒体向接收者传播,接收者对网络信息加工、处理修改,重新组合,反向传播。 广播接收者只能在有限范围内选择听与不听,网络接收者在近乎无限的范围内选择信息,传播结果是双向控制的。
(2)网络异步互动式传播对广播同步被动式传播的影响。广播传播的本质是电子视听信号与时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即广播节目在时间流程中播出,并与固定时间相对应。接收与传播是同步的,时不待我,转瞬即逝。网络是异步的,可以回过头来搜索,过若干时间再来查找。
2、广播传播内容面临挑战。网络传播的内容之广是广播不可企及的。
3、广播传播人员面临挑战。知识的快速更新使我们的广播队伍逐渐“老化”。
此外,广播传播理论、传播管理、传播经营也面临挑战。
三、广播的现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分析了互联网之后,再来看看我们自己。关于广播的弱点的分析:
1、单向传播(线性传播)。广播是单向传播,亦即线性传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传播者为始端,接收器为终端,从传播者传向接收者;二是以时间为线,随分分秒秒流动,节目一个一个传送,受众一个一个接收,不可能逆时针方向接收,不可能跳跃接收。
2、强制接收(我播你听)。广播的传播与接收过程具有强制性。什么时播,播些什么,听众无法更改。听众收听广播是一种被动行为。
3、信息量有限。频率资源的开发有限,每一个频率内的容量有限,因此,广播的信息量必定有限。
关于广播的优势的分析:
现阶段,广播仍然具有互联网不具备的优势。总的体现在信息收集,信息整合,信息服务。这是因为:
1、广播有着充裕的人资储备。现在广播仍然聚集大量的新闻信息人才,这些人在信息的采集、整理、发布等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们会先于互联网获得信息,先于网络发布信息。
2、广播有着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广播有几十年培育形成的信息渠道,这一渠道遍布政府、军队、文化、经济、体育各个方面,因此,广播能迅速捕捉到社会各个角落的最新信息。
3、广播有着丰富的信息内容。基于以上两点,广播在现阶段仍然具有相对丰富的信息内容。大到美国总统选举,小到偏远山乡教师获奖,远到火星探测,近到邻居孕妇难产,都会反映在广播中,对于某一区域的人来说,覆盖本区域的广播的信息比网络更直接、更具体、更丰富。
4、广播有着相当程度的社会公信力。网络上的消息多,但常常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广播是有责任感的,它对自己发布的新闻的真实性是要负责任的。因此,广播的新闻是经过审查核对后播出的,广播中的虚假新闻是罕见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面对网络,广播仍然有发展的空间,但是,广播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否则广播的空间便会被压缩殆尽。
四、广播的对策
作为今天的广播人,在同网络的竞争中应致力于广播的新生,而不是广播的消亡。
第一、以广播的长处对抗网络的薄弱之处。网络的优点是很多,但它也有薄弱之处:1、网络有盲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是它的盲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人群是它的盲区。2、互联网传输网络带宽不够,致使互联网:图形不如电视清晰,声音不如广播动听。3、互联网信息来源是间接的(不知真假),广播的现场报道是第一手的,因此具有很强的真实感。4、网络需要操作,因此它常常要求使用者固定在某个地方,与网络相比:广播、电视,尤其广播是流动的;广播不用不停点击,可以一心二用。
针对网络的上述薄弱之处,我们应该增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服务的意识,增强对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人群服务的意识;我们应该加强现场录音报道,强化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
第二、避开互联网的锋芒,着力经营广播特有的天地。网络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它是面对所有网众的,因此它具有广泛性、普遍性。而广播要生存,就要找出自己的特点及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是“广播”,而我们的广播是“窄播”,特色就是生命,走“窄播”之路是广播的光明之路。走“窄播”之路就是要:1、突出区域特色、社区特色、本土特色。2、突出专业特色,为特定对象办广播。3、实施名牌战略、品牌战略。
第三、以网络的优点弥补广播的不足。十几年前,当时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负责人就提出了“汇天下之精华,扬独家之优势”的广播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仍然适用于今天。要在与互联网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向它们学习,以它的优点弥补广播的不足应是明知之举。
再者网络所采用的诸多技术手段是广播应该研究利用的:1、研究利用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运用计算机和专用音频设备、视频设备,综合处理图象、声音、数据、文字,丰富制作手段、传输手段。2、研究利用网络和卫星技术,伸延覆盖范围,发展交互传输,双向传输。在此基础上,广播要融人网络之中,这样做不是取代传统广播,而是传统广播的补充:1、弥补广播传播弱势。储存节目,以备以后收听。2、扩大节目覆盖,从覆盖触及地方区域变为全球。3、增加人际传播氛围,让主持人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交流,受众参与传播。4、媒体自我宣传,利用互联网扩大自身的影响。
第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为竞争提供人力资源保证。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更新人才观念。1、从重视学历转向重视能力。2、从要求单一型人才转向要求复合型人才。3、从重视显能转向挖掘潜能。4、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5、从青少年培育转向终身教育。使我们的广播队伍永远都是一支掌握最前沿技术、具有丰富知识和扎实经验、能在激烈的新老传媒竞争中打胜仗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