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永无止境,广大语文教师多渠道、多层次的探索使语文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硕果累累,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基础教育界近几年备受追捧的有“洋思模式”“杜郎口经验”“东庐讲学稿”等,他们都重视“先学后导”“展示汇报”等环节。那么,一张“导学案”能否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要求,能否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这是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的说来,新型课堂有两个最基本的步骤:第一,创建优质的教学微视频;第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创建优质的教学微视频
在创建教学微视频的过程中,不应该一个人在那里闭门造车,而应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1.熟悉教材,确立教材的重难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三维学习目标;2.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依据学情,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最终确立“微课视频”的知识板块、流程环节、点拨的深度、PPT的配制、重难点的突出与强调、疑难问题的质疑启智等,把学习内容浓缩在这样的一个5-8分钟的“微课视频”里。
比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微视频中,就设置了“作家作品”“句读朗读”“重点实词虚词掌握”“疏通课文”“品读人物”“拓展延伸”等六大环节。各环节在表述中并不是平均使用力气,而是有不同的侧重。在“作家作品”环节,选择推荐《战国策》中涉及的典故、寓言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句读朗读”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学会赏析优美的古汉语语言;在“实词虚词”环节,注重学生课前对文言实词及虚词的识记及积累,并通过教学平台创建题库,以便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在“疏通课文”环节,则重点强调翻译的“信、达、雅”,即在疏通课文时尽量做到同规范现代文保持一致;在“品读人物”时,则指导学生不能抛开作品人物所处的时代品读人物,要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鼓励创造性的思维及个性化的发言;在“拓展延伸”环节,则重点强调本文带给当代人的启示,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因此,要做好一个“微视频”,有时要录制十几遍,文字环节几易其稿,插进的PPT图片不断斟酌更换,以期达到最佳效果。措辞、语气、语调、轻重音推敲,教师的情绪,语体风格,等等,都要反复揣摩。其目的是想通过“微视频”,轻松而愉快地把本文学习的目标及重难点,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学生。或者说,学生能通过微视频,在教师的引领下全面深入自主地学习文本,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学有所得。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够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导学《变色龙》一文时,在课前的“微视频”里,可以结合小说的文体特点,把教学环节重点分成五大板块。课堂组织导学流程为:1.创设情境,引古今中外著名小说中不朽艺术典型,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2.通过学习平台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查漏补缺,内容包括:作家、作品、字词、人物形象等,理解学生学习的层次及深度;3.根据学生的课前反馈,可以重点设置本文的学习重点及难点,即:人物形象分析及细节描写这两个主要问题。因为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一切小说家的主要努力方向,作者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来表达对社会的态度、对人物的看法,有良知的作家总会在自己的作品中鞭挞黑暗,歌颂光明,诅咒邪恶,呼唤正义。在学生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课文的能力和交流协作的精神。而细节描写,又恰恰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语文学习是以语言训练为主的,是使语文姓“语”的关键,失去了对语言精当的赏析,那将脱离语文教学的轨道。4.最后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细节描写方法来写一个人物,使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细节中彰显。5.为了及时、准确地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可以利用学习平台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测评。当然这一平台须进一步完善与增强,使之能多侧面、多层次、多形式地对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进行有效评价。
当语文课堂融入了“新型课堂”的学习模式后,教师会发现:语文课与新课程标准中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极其融合,语文课并没有放弃听、说、读、写这些语文基本要素的训练,而且有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的说来,新型课堂有两个最基本的步骤:第一,创建优质的教学微视频;第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创建优质的教学微视频
在创建教学微视频的过程中,不应该一个人在那里闭门造车,而应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1.熟悉教材,确立教材的重难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三维学习目标;2.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依据学情,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最终确立“微课视频”的知识板块、流程环节、点拨的深度、PPT的配制、重难点的突出与强调、疑难问题的质疑启智等,把学习内容浓缩在这样的一个5-8分钟的“微课视频”里。
比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微视频中,就设置了“作家作品”“句读朗读”“重点实词虚词掌握”“疏通课文”“品读人物”“拓展延伸”等六大环节。各环节在表述中并不是平均使用力气,而是有不同的侧重。在“作家作品”环节,选择推荐《战国策》中涉及的典故、寓言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句读朗读”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学会赏析优美的古汉语语言;在“实词虚词”环节,注重学生课前对文言实词及虚词的识记及积累,并通过教学平台创建题库,以便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在“疏通课文”环节,则重点强调翻译的“信、达、雅”,即在疏通课文时尽量做到同规范现代文保持一致;在“品读人物”时,则指导学生不能抛开作品人物所处的时代品读人物,要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鼓励创造性的思维及个性化的发言;在“拓展延伸”环节,则重点强调本文带给当代人的启示,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因此,要做好一个“微视频”,有时要录制十几遍,文字环节几易其稿,插进的PPT图片不断斟酌更换,以期达到最佳效果。措辞、语气、语调、轻重音推敲,教师的情绪,语体风格,等等,都要反复揣摩。其目的是想通过“微视频”,轻松而愉快地把本文学习的目标及重难点,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学生。或者说,学生能通过微视频,在教师的引领下全面深入自主地学习文本,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学有所得。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够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导学《变色龙》一文时,在课前的“微视频”里,可以结合小说的文体特点,把教学环节重点分成五大板块。课堂组织导学流程为:1.创设情境,引古今中外著名小说中不朽艺术典型,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2.通过学习平台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查漏补缺,内容包括:作家、作品、字词、人物形象等,理解学生学习的层次及深度;3.根据学生的课前反馈,可以重点设置本文的学习重点及难点,即:人物形象分析及细节描写这两个主要问题。因为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一切小说家的主要努力方向,作者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来表达对社会的态度、对人物的看法,有良知的作家总会在自己的作品中鞭挞黑暗,歌颂光明,诅咒邪恶,呼唤正义。在学生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课文的能力和交流协作的精神。而细节描写,又恰恰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语文学习是以语言训练为主的,是使语文姓“语”的关键,失去了对语言精当的赏析,那将脱离语文教学的轨道。4.最后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细节描写方法来写一个人物,使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细节中彰显。5.为了及时、准确地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可以利用学习平台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测评。当然这一平台须进一步完善与增强,使之能多侧面、多层次、多形式地对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进行有效评价。
当语文课堂融入了“新型课堂”的学习模式后,教师会发现:语文课与新课程标准中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极其融合,语文课并没有放弃听、说、读、写这些语文基本要素的训练,而且有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