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课堂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研究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永无止境,广大语文教师多渠道、多层次的探索使语文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硕果累累,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基础教育界近几年备受追捧的有“洋思模式”“杜郎口经验”“东庐讲学稿”等,他们都重视“先学后导”“展示汇报”等环节。那么,一张“导学案”能否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要求,能否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这是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的说来,新型课堂有两个最基本的步骤:第一,创建优质的教学微视频;第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创建优质的教学微视频
   在创建教学微视频的过程中,不应该一个人在那里闭门造车,而应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1.熟悉教材,确立教材的重难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三维学习目标;2.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依据学情,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最终确立“微课视频”的知识板块、流程环节、点拨的深度、PPT的配制、重难点的突出与强调、疑难问题的质疑启智等,把学习内容浓缩在这样的一个5-8分钟的“微课视频”里。
   比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微视频中,就设置了“作家作品”“句读朗读”“重点实词虚词掌握”“疏通课文”“品读人物”“拓展延伸”等六大环节。各环节在表述中并不是平均使用力气,而是有不同的侧重。在“作家作品”环节,选择推荐《战国策》中涉及的典故、寓言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句读朗读”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学会赏析优美的古汉语语言;在“实词虚词”环节,注重学生课前对文言实词及虚词的识记及积累,并通过教学平台创建题库,以便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在“疏通课文”环节,则重点强调翻译的“信、达、雅”,即在疏通课文时尽量做到同规范现代文保持一致;在“品读人物”时,则指导学生不能抛开作品人物所处的时代品读人物,要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鼓励创造性的思维及个性化的发言;在“拓展延伸”环节,则重点强调本文带给当代人的启示,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因此,要做好一个“微视频”,有时要录制十几遍,文字环节几易其稿,插进的PPT图片不断斟酌更换,以期达到最佳效果。措辞、语气、语调、轻重音推敲,教师的情绪,语体风格,等等,都要反复揣摩。其目的是想通过“微视频”,轻松而愉快地把本文学习的目标及重难点,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学生。或者说,学生能通过微视频,在教师的引领下全面深入自主地学习文本,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学有所得。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够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导学《变色龙》一文时,在课前的“微视频”里,可以结合小说的文体特点,把教学环节重点分成五大板块。课堂组织导学流程为:1.创设情境,引古今中外著名小说中不朽艺术典型,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2.通过学习平台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查漏补缺,内容包括:作家、作品、字词、人物形象等,理解学生学习的层次及深度;3.根据学生的课前反馈,可以重点设置本文的学习重点及难点,即:人物形象分析及细节描写这两个主要问题。因为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一切小说家的主要努力方向,作者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来表达对社会的态度、对人物的看法,有良知的作家总会在自己的作品中鞭挞黑暗,歌颂光明,诅咒邪恶,呼唤正义。在学生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课文的能力和交流协作的精神。而细节描写,又恰恰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语文学习是以语言训练为主的,是使语文姓“语”的关键,失去了对语言精当的赏析,那将脱离语文教学的轨道。4.最后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细节描写方法来写一个人物,使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细节中彰显。5.为了及时、准确地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可以利用学习平台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测评。当然这一平台须进一步完善与增强,使之能多侧面、多层次、多形式地对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进行有效评价。
   当语文课堂融入了“新型课堂”的学习模式后,教师会发现:语文课与新课程标准中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极其融合,语文课并没有放弃听、说、读、写这些语文基本要素的训练,而且有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其他文献
辨析病句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分值相对来说较小,只占三分。虽然所考内容是常见的、容易犯的错误,但对于中学生来说,在紧张状态中、有限时间内,要准确、高效地完成此题,平时模拟中就应养成快速诊断病句的能力与习惯。快速诊断病句的前提是能够快速找到一个句子的特征,根据考纲要求所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来看,每个句子都有一个特征,所以只要抓住它的特征,快速发现毛病是不成问题的。如,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
期刊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都是经典的直接抒情的句子。  二、间接抒情  1.借物抒情类: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者情感。《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
期刊
最近,有幸聆听了几位教师的文言文课——《项脊轩志》,各有特色,受益匪浅。试就此进行分析,探寻背后的教学理念和策略,以期更好地改善自己的日常教学。  一、紧扣语境,披文入情  文意的表达,语境很关键。语境可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言语片段和上下文之间一定的关系,外部语境指存在于语言片段之外的社会环境,这两方面“都是文意适应度所需要考虑的”。学生在阅读时,把握文章的内部和外部语境,能够
期刊
我国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爱的天平往往倾斜于”优等生“和”?中等生“,他们倍受教师的青睐,是老师眼中的骄子。”差等生“却遭到冷落、歧视,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后进生“的存在不仅给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的烦恼,并且直接影响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   一、追根寻源,分析原因 
期刊
一、作文评点重鼓励激趣   著名理学家程颢说过:“言语须是含蓄而有余意。”我们说话要讲究含蓄,少用否定词,经常使用否定词语,常常给人一种命令式或者批评的感觉,也就决定了沟通的不畅快。“教师在作文评语时,要遵循‘肯定’的原则,学生的作文虽质量不一,然而再差的作文也有其闪光点,再差的学生也能写出闪光的文章来。面对那些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寻找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让他们学的有信心。”翻开
期刊
没有书的人生无疑是枯燥的人生,特别是作为语文老师,更不能仅仅满足于“上班之乎者也,下班油盐酱醋”的生活。不读书,心田是会干涸的。这无论是对个人专业成长,还是个人品质修养,都是极端不利的。因此,有书香相伴,真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不客气地说,当今教育,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现状。而作为我们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更是要加强课堂管理,不得使课堂陷入无序状态,所以经常
期刊
所谓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可见,要学好语文,不仅要学好书面语言,还要学好口头语言。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交更加频繁和扩大,口语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来。所以,必须加大力度对中学生的口语进行全面的训练。  一、要做到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说”起来  怎样才能让学生“说”起来呢?每个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人的实情,个别指导,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做到有机会说。教学是
期刊
现在的语文教学,资源丰富、信息爆棚,对于文本的解读已经非常到位。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的高度,其运用各项技能的频率很高,程度十分娴熟。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些老师尝试着进行“问题教学”,这对于回归语文本位的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对学生的培养应注重三维目标的综合促进,也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的相辅相成 。同时又要求,注重学生对于文
期刊
中国文学在创作上崇尚委婉、隐秀,《周易》有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南宋诗人严羽也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说法,“弦外之音、话里有话”等说法也自古有之,“言不尽意”至今还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然而这里的“言不尽意”,不是忘言,更不是无言,而是没法言说,因为“言”还不如“不言而体会其意境”。   文学作品的这种“言不尽意”为文本解读打开了一扇窗,也给教师与学生留下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空白”。教师只有
期刊
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解读诗歌时,如果教师仅仅是参照教材、解析、教学参考书等进行评说,那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照本宣科”,毫无新意,教师没有感情,学生自然不能体会到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也就更谈不上审美体验了。诚如梁启超所言:“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铁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