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评点开出智慧之花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作文评点重鼓励激趣
   著名理学家程颢说过:“言语须是含蓄而有余意。”我们说话要讲究含蓄,少用否定词,经常使用否定词语,常常给人一种命令式或者批评的感觉,也就决定了沟通的不畅快。“教师在作文评语时,要遵循‘肯定’的原则,学生的作文虽质量不一,然而再差的作文也有其闪光点,再差的学生也能写出闪光的文章来。面对那些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寻找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让他们学的有信心。”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在实践中应采取了分层而评的策略。特别是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降低要求,捕捉其点滴闪光点及时表扬,帮其消除焦虑、自卑,提高其作文的兴趣和信心,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如发现文中有的词用的很准确,可以这样来评点:“这几个词用得真好,继续努力,相信下次能从你的作文中找到更多的好词。”再如有学生通篇作文语病很多,可有几句语句比较通顺,可以把这几个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并评点:“这几句写得通顺连贯,下次作文还可以多写几句吗?”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有鼓励性的评语,能使学生逐步解决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在完善中不断提高。
   二、作文评点重“留白”互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师的全部工作一大半花在作文批改上,而学生拿到作文本后至多看一下分数,往抽屉里一塞拉倒,这种现象必须改变,要让学生拿到作文本后有事可做。”有的教师在批阅作文时喜欢按自己的思路,将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的删改,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敬业精神可佳,但改出来的作文只是教师的观点,可能与学生的愿意相悖。且由于教师把所有的事都做好了,学生拿到作文后,竟无事可做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教师在评点作文时,应把判断性的评语改为启发式的问句,如有词用的不恰当,可以这样评点:“这个词用在这儿不够好,想一想,把这个词换成什么词才恰当?”再如有的语句不通顺,可以这样点拨:“你来读读这句话是否通顺?能不能改得通顺一些?”这样的评点,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进行自评自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充实自己的作文内容,让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三、作文评点重“换位”思考
   我们很多教师常常以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身份去评阅学生的作文,但别忘了,我们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本身都是不成熟的个体,作文肯定显得稚嫩,所以对他们作文的要求不能过高。我们不妨扮演一个学生的角色去品评学生的作文,以朋友的身份去理解,去鉴赏。其实,很多作文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我们在评阅他们的作文时,与他们同喜同悲,与他们共鸣,学生会把你当成无话不谈的朋友。
   四、作文评点要因人而异
   在评点中提倡“个性作文”,对于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应予肯定,允许学生的另类思维,另类语言的存在和发展。我班有一个学生叫张扬,他喜欢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想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来,虽然语言很稚嫩,但我经常鼓励他:“多么动人的一首诗,读你的诗真是享受。”;“你的诗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并及时指点作诗技巧,于是,他诗兴大发,不断有“佳作”出现,每次作文都很兴奋,满脸写着期待而不是厌倦。总之,我们要努力让学生敢于说自己想说的话,勇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真正做到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五、作文评点要启发励志
  原本个小、滋味甘冽清甜的云南特有橙种——云冠橙,如今却是网上卖的最好的“励志橙”。橙子的包装箱上写着“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之类的励志标语,令人感叹“好有文化的橙子啊!”“励志橙”的走俏绝非偶然,除了“励志”标签,“幽默问候语”也受到欢迎——“2014,再不努力就胖了”,“微橙给小主请安”……我想,褚橙,褚时健橙子也就是一个个学生,在我们的评点这个习作教学环节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给这些学生,尤其后进生也贴上“励志”标签,并附上“幽默问候箱”,让他们倍感激励和鼓舞,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希望。根据习作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形式予以鼓励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指导、再改、再练、再提高,而不是对习作作个简单的评定而己,更不能为了保持作文本的“清楚”“清洁”而使学生的习作失去质量再提高,习作体会内化升华的最佳时机。最普遍是通过批注,指导学生再修,再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批注面对学生,具有指导性与激励鼓舞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方式的迅速普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以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生动直观的图像、启发性的视频片段和人机互动的特点脱颖而出。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不仅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要抓住语文的本体,
期刊
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时下流行的各种新课堂模式,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其实大多是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该在钻研文本、了解学情的前提下,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来“驱动”课堂,“引爆”课堂,点燃学生深度思维的激情。那么,怎样设计才会有效呢?  一、让课堂问题“陌生化”  在日复一日地教学中,教师提出的课堂问题已经具有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如,梳理课文结构思路,往往是“课文分为几部
期刊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祝福》,感受很深:她以“祥林嫂的生存分析”为课堂的切入点,让人耳目一新,课文内容分析得水到渠成,课堂安排得老到自如。不得不佩服这位教师的功力,不过心里还是感到有点不足——课堂好像是教师问题的展示,学生只是在配合教师分析问题。打个比方,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像猎人与猎枪的关系,教师是猎人,学生是猎枪,教师指哪,学生就打哪,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加强了学生的
期刊
文言文是用古代的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由于它距离现在的时代较远,许多字词在读音、意义、语法特点等方面都让学生感到陌生。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初中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因此对文言文知识积累非常有限,这让他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倍感吃力,有些学生甚至于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因此课堂上,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了。根据实践经验,培养初中学生对文言
期刊
一、阅读教学须掌握整体性原则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析到综合,习惯于一段一段地讲解。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原则,我以为这一原则也适用于阅读教学。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正确的阅读应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把握也首先是从对文章整体的感受、认识和判断中获得的。阅读教学整体性原则的根据是什么呢?  认识事物必须由整体到部分,由综合到分析,
期刊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有质疑的意识。不回避疑难,主动寻找疑问,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校的语文教学中,主动问语文老师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并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没有疑问,主要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会“质疑”。教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学习习惯,这是一个
期刊
辨析病句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分值相对来说较小,只占三分。虽然所考内容是常见的、容易犯的错误,但对于中学生来说,在紧张状态中、有限时间内,要准确、高效地完成此题,平时模拟中就应养成快速诊断病句的能力与习惯。快速诊断病句的前提是能够快速找到一个句子的特征,根据考纲要求所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来看,每个句子都有一个特征,所以只要抓住它的特征,快速发现毛病是不成问题的。如,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
期刊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都是经典的直接抒情的句子。  二、间接抒情  1.借物抒情类: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者情感。《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
期刊
最近,有幸聆听了几位教师的文言文课——《项脊轩志》,各有特色,受益匪浅。试就此进行分析,探寻背后的教学理念和策略,以期更好地改善自己的日常教学。  一、紧扣语境,披文入情  文意的表达,语境很关键。语境可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言语片段和上下文之间一定的关系,外部语境指存在于语言片段之外的社会环境,这两方面“都是文意适应度所需要考虑的”。学生在阅读时,把握文章的内部和外部语境,能够
期刊
我国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爱的天平往往倾斜于”优等生“和”?中等生“,他们倍受教师的青睐,是老师眼中的骄子。”差等生“却遭到冷落、歧视,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后进生“的存在不仅给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的烦恼,并且直接影响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   一、追根寻源,分析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