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学生对写作文的心里表露,也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兴趣是不可缺少的前提。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曾说过:“只有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思维,感情和词语。”从中可以看出:兴趣将促使学生从内心真正产生一种自我追求,从而去学习、探索。所以如何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是我们教学改革关键的一环。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去尝试。
一、以改代教,引发兴趣
我们的学生对教师过于精细的批改,往往不屑一顾的,甚至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批改作文“徒劳、无效。”杨初春老师也说教师批改作文是“无效劳动。”由此可见教师精批细改并非百利无一害,好的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只有让学生真正直视自己的好文章,明白自己写作缺陷,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所以我们教师一是将作文的主动权教给学生,重视学生的自改。古人说得好:“举网提,振裘拮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首先培养学生注重整体把握修改过程,不必拘泥于局部的刻画,而是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先示范改一篇含有典型错误的习作,教给学生自改的方法,指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以及如何修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作文并同桌互评,再进行小组“交流评改”。二是增加师学面批次数,每次习作,对三分之一的学生实行面批,并以该比例实行轮换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得到教师当面指点的机会,面批后,让学生再重新修改自己的作文。如此以来促进了学生相互学习,也让其体味到当“小老师”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也相应减少了大量的无谓的劳动,真正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节作文指导课,情境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就像花引蝶舞,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我认为,让学生进入情境,摸、听、看、闻、想,才能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较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例如:小学课本第六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作者重点抓住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三个方面的特点来写。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方法把握都很好,但学生一接触作文题《我喜爱家乡XX》时,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无从下笔。为了使作文基础好的学生的写作得到提高,“无所写”的同学力求“有所写”,我根据家乡的特产——山楂、荔枝、枇杷等水果,引导大家对家乡进行讨论,结合《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仿造写作。在讨论中大家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学生个个发言热烈,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学生讨论后,然后班内交流再进行写作。
三、赏识学生,培养兴趣
林肯说过:“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都是零。”在作文教学中,如果一发现学生习作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便妄下断语。这会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而赞美学生是一种情感投入,是鼓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赏识学生:1赏识要真诚。每个学生在习作中会或多或少地显露他们的个性,教师要肯定他们点滴进步。2赏识要公正。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习作基础好的学生进行表扬的同时不能忽略其不足之处;而对于较差的学生习作,应尽可能发现他们的进步之处,让赏识给他们带去写作的信心。3赏识要有远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对修改过或重写的习作,应加分鼓励,如:本来70分的作文根据其修改质量可以加至80分90分,甚至更高的分,给学生一份惊喜、一股动力,这样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兴趣,进步也会更快。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以欣赏、赞美、鼓励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中增强自信,找到自我。从而真正培养好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以改代教,引发兴趣
我们的学生对教师过于精细的批改,往往不屑一顾的,甚至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批改作文“徒劳、无效。”杨初春老师也说教师批改作文是“无效劳动。”由此可见教师精批细改并非百利无一害,好的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只有让学生真正直视自己的好文章,明白自己写作缺陷,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所以我们教师一是将作文的主动权教给学生,重视学生的自改。古人说得好:“举网提,振裘拮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首先培养学生注重整体把握修改过程,不必拘泥于局部的刻画,而是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先示范改一篇含有典型错误的习作,教给学生自改的方法,指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以及如何修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作文并同桌互评,再进行小组“交流评改”。二是增加师学面批次数,每次习作,对三分之一的学生实行面批,并以该比例实行轮换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得到教师当面指点的机会,面批后,让学生再重新修改自己的作文。如此以来促进了学生相互学习,也让其体味到当“小老师”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也相应减少了大量的无谓的劳动,真正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节作文指导课,情境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就像花引蝶舞,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我认为,让学生进入情境,摸、听、看、闻、想,才能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较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例如:小学课本第六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作者重点抓住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三个方面的特点来写。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方法把握都很好,但学生一接触作文题《我喜爱家乡XX》时,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无从下笔。为了使作文基础好的学生的写作得到提高,“无所写”的同学力求“有所写”,我根据家乡的特产——山楂、荔枝、枇杷等水果,引导大家对家乡进行讨论,结合《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仿造写作。在讨论中大家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学生个个发言热烈,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学生讨论后,然后班内交流再进行写作。
三、赏识学生,培养兴趣
林肯说过:“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都是零。”在作文教学中,如果一发现学生习作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便妄下断语。这会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而赞美学生是一种情感投入,是鼓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赏识学生:1赏识要真诚。每个学生在习作中会或多或少地显露他们的个性,教师要肯定他们点滴进步。2赏识要公正。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习作基础好的学生进行表扬的同时不能忽略其不足之处;而对于较差的学生习作,应尽可能发现他们的进步之处,让赏识给他们带去写作的信心。3赏识要有远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对修改过或重写的习作,应加分鼓励,如:本来70分的作文根据其修改质量可以加至80分90分,甚至更高的分,给学生一份惊喜、一股动力,这样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兴趣,进步也会更快。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以欣赏、赞美、鼓励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中增强自信,找到自我。从而真正培养好学生的习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