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命涌动的课堂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教育?教书育人。这个词看起来是个并列短语,其实不然,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真正的教学不是教书,学科教师不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来教人,通过使用学科专业书籍和学科教学方法来达成育人目标。教书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前者是我们每一天的工作日常,如同肉眼可见的冰山一角,后者是海平面下日积月累的为山九仞。
  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于漪如是说:“培养什么样的人,向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事关能否生存、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富强的全局性的战略性的大事。”“‘立德树人’是教育最本质的问题,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青年学生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学科,语文是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材因其融入古今中外优秀思想文化而成为育人的优选载体。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撒播到学生的心里,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为言谈举止,是语文教师的天然使命。
  如何实施“学科育人”?于漪提出:“学科育德重在融合。”2014年12月起,于漪就已经开展了“中小学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实践研究”,意在探究德育内容体系在中小学语文学科融入的基本规律,深入挖掘语文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促进中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力求德智融合,协调同步。学科德育和学科知识的传授不是水和油的关系,而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开展学科德育,不是在教学中附加开展德育的环节,而是要更加有效地去构建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发挥教学的效能,让每一堂课不仅是传递一种知识、一种观念、一种能力,更是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有所浸润、有所激发。
  “德智融合”的课堂是什么样子?应该就是于漪描绘的这样一幅美好图景:“教师的生命涌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涌动”。如果说,精彩的课堂能听见“拔节”的声音,那一定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声音。在这曲生命协奏的交响诗里,应该还有文本焕发出的崭新生命力。
  一、教师与文本对话:挖掘德育和智育的资源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如果将课堂教学比作带领学生入宝山探宝,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无疑就是这场探险的向导。在一次又一次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以打磨和升华。
  在设计教学之前,首先是对文本的研读。于漪说:“一篇好的课文必然是作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产物,我们赞其妙处,不外乎言其思想深邃,见解精辟;言其感情真挚,掷地有声;言其绘景、状物、记人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凡此种种,皆离不开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功力。”只有教师读懂教材,才能带学生取得真经。与文本对话,准确解读文本,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一)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是“对话”的前提
  语文教师只有具备精深而广博的专业知识、文学功底、文化视野和人文素养,才有可能高屋建瓴地鸟瞰文本,深层次地解读文本,并且深度挖掘作品的内涵价值,进而设计出有深度、厚度、广度的教学方案。语文学科蕴藏丰富德育资源,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双識别育人因素的慧眼。
  (二)把握文本原生价值是“对话”的原则
  文本是一汪动态、立体、氤氲着作者个性化气质和思想的活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文本可能会产生特定的社会意义,读者往往产生附着自身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主观解读。但是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是教学性的阅读,必须处理好文本传达的多重意义的区别和内在联系,在备课时必须咀嚼涵咏、精读深思,用心与作者共鸣,力求再现作者原意。
  (三)挖掘文本的德育、智育的资源是“对话”的目的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思维、审美、文化都以语文的建构和运用为载体。开展智育,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另一方面,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和道德思想淬炼而成的辞章,本身自带爱国主义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德育属性。只有带着情感去阅读它、感受它、找到它,才能传递给学生。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挖掘文本德育、智育资源的第一步。这是一个活的、动态的、立体的过程。于漪生动地形容这个过程:“钻研教材,要钻到文字不是躺在纸上,而是站立起来与你对话了,你才能真正触摸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他的深邃思想、精辟见解、人文情怀,以及他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二、教师聆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炼德育和智育的“融合点”
  研究教学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学生的现状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于漪将教学比作“雕塑”。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质地”,因材雕塑,才能制作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当前学生所处的是一个特殊的时空环境,世界和中国都发生深刻的变化。政治多级、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对缺少人生经历、文化积淀与文化判断力的中小学生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影响。”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学、作用于学生学,充分发挥学生认识主体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用心聆听学生的需求,认识学生在学习中、阅读时产生的困惑,进而制定教学方案。
  (一)关注“困惑点”,在有疑处施力
  “疑”是点燃学生探索的火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当学生阅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作品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困惑。于漪给出了“三看一查一提问”的自学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前就发现问题。比如在预习《老山界》时,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红军要用脸盆煮饭吃?为什么他们都吃不饱还有力气爬山?既然老山界那么难翻越,为什么不绕道而行?当老师听到“现代智叟”向“红军愚公”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时?难道批评他们“何不食肉糜”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固然可以通过补充历史背景来弥合文本与学生经验的隔阂,但于漪教授《七根火柴》时的教学方法给了我更大的启示。于老师通过剖析关键的语句(如“推”“摇”“指”等动词),揭示无名战士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优美的精神境界,通过分析扣人心弦的场景描写,指导学生朗读,不断渲染和生发,努力在学生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的困惑点,恰恰是德智融合的施力点。   (二)发现“盲点”,于无疑处生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与教师相比,学生的阅读经验相对比较缺乏,文本解读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所以,究竟哪些地方需要认真体会,哪些地方需要用心留意,他们很可能搞不清楚。语文教学最怕“滑”,浮在文本语言表面,逐字逐词逐句子地读下去,语言的特点和表达上的变化在不经意间忽略过去,隐藏在精微奥妙处的文字深处的思想精髓也就被遮蔽住,得不到充分彰显。发现预习过程中的“困惑点”其实不难,难在发现学生存在的这样一些“盲点”。而就是在这些地方,才体现出教师阅读指导的功力。所以,一名好的教师会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提炼“融合点”,找准“切入口”
  于老师一直强调教学一定要“减头绪,削枝强干”“语文教学的切入口一定要小”。这个“切入口”可以是教学的核心价值,也可以是学生的困惑和需求。教师要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取舍和剪裁教学内容。只有聆听过少年人的内心,才能拨动他们的心弦。教学是一个长善救失的过程,每一堂课作用于学生的生命质量。通过一堂又一堂“对准学生心弦”的课,经历一个阶段、一学期、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将逐渐形成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
  三、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捕捉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教学时缘文释道,因道解文,以文中内在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既感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又受到文中情和理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职业生命的满足与专业能力的锤炼。如何开启师生的智慧震荡、生命涌动的课堂呢?于漪给了我们一把“金钥匙”,即构建“多功能立体化”的课堂,每一个教学环节,要尽可能发挥其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塑造优美心灵、完善人格培养的多重功能。
  (一)创设教学情境,情理互见共生
  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理性思考处于萌芽发展期,学习兴趣不稳固,情感易波动,这些认知特点决定了激发兴趣的重要,要依赖情感体验沉浸文本,提升思维品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重视和掌握学生的“内部态度”,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路人,既要“披文入情”,也要“以情传情”,用有声、有情、有境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共鸣。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类似生活体验的结构化情境,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带着自身的宝贵经验来理解知识、建构思想,生成意义。
  (二)组织网络化对话,激发学生“内建”
  脑力劳动的快感绝不来自被动接受,而是在有意无意中自我发现后的自信、自尊与自豪。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不仅依靠教师的“外塑”,更重要的是依赖学生学习的内在建构。在课上,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抓住文本矛盾,展示学生在课前提出的疑问,在学生不易发现疑问处设疑,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师生开展“师生”“生生”网络化的对话,推动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新的知识,增长新的能力。
  于漪说:“课堂上最精彩的莫过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对某一问题看法不一、意见分歧时所产生的争论。”师生、生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新角度和新看法,有时教师会在学生的启发下,向文本更深处走了一步,对文本的理解又豁开一个切口。所谓“教学相长”“以人育人”正是此意。而能产生这样一个场景的前提是:教师能尊重学生的意见相左,能用热情对待并因势利导,一以贯之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而待到我们的学生真的可以在课堂上争鸣起来,思想开出百花来,那么,我们的学生才真的成为语文学习的“发光体”。
  (三)课堂饱含情谊,语言震荡心灵
  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语言,进行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品读语言的质量,决定着学生思维发展的质量。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达到教学目标,就要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教学语言除了要做到清楚明白、优美动人,还要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教师对文本、对学生倾注了满腔深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彰显出生命力,使唤学生产生共鸣,心灵得到震撼。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课堂教学该是有这般情境,师生对文本的深入探讨,心灵之间的沟通,就会畅通无阻。
  2019年秋季全面投入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后,语文教师获得了实施学科德育的有效依据和抓手,迈出贯彻落实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一步。但到若要将德智融合的理念落到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去,关键在于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提升。
  学科德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要立竿见影,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需要的是细心、精心、耐心,更重要的是需要爱心。教课,就是师生共同全身心的投入,用生命歌唱。教课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生命涌动、共同成长的历程。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生命活动,而是以教师的生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一起动起来。春风化雨,生意盎然。”生命共同涌动的课堂,必然是最美的风景。
其他文献
豆沙包爸爸:性格馬虎,爱看报纸,对小动物有爱心。  豆沙包妈妈:善于做家务,爱好逛超市,掌管家中一切支出。  有些人喜欢饭后立刻刷牙,殊不知人在吃饭时,大量酸性食物附着在牙齿上,与牙釉质中的钙、磷发生反应,使得部分钙离子、磷离子游离在外。这个时候牙齿会变得非常脆弱,如果此刻刷牙,很容易损伤牙釉质,不利于牙齿健康。
2020年中考是全国统编教材使用的第一年,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結构,注重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与能力素养的培养。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中考语文考查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2020年的福建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试题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同时重视教材,处处体现了紧扣课标、立足教材、回归教材的命题理念。  一、考试内容落实教材  2020年福建中考语文试卷考试内容充分落实统编教
从光溜溜的两栖动物到毛茸茸的哺乳动物,自然界里的动物们各有各的神奇属性。本期,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它们身上的“萌点”,阅读它们干奇百怪的故事。  最大和最小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有多大?最小的动物有多小呢?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它最长可达30多米,体重约170吨,是大象体重的24倍,甚至比最大的恐龙还要大。它身体浑圆,皮层厚实,肚子里全是脂肪。  蜂鸟的体形和蓝鲸这样的庞然大物简直无法相比,它仅有
你听过“摩擦生热”吗?天冷的时候人们经常摩擦双手,让双手暖和一些。试试看,是不是很快就变热了?很多东西都能摩擦生热,有的甚至能烧起来,让我们试试看吧。  用力摩擦两根树枝,反复摩擦20下,再用手试试树枝的温度……哎呀,好热!  找两个金属罐头盖,用力摩擦一分钟,用手试试罐头盖的温度——好烫!  如果在骑车的时候用力捏刹车,刹车片就会摩擦后輪,让车减速。停下来摸摸刹车片,看看是不是有点儿热?  穿着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情感体验,将朴素生活的隽永情感娓娓道来,把深情蕴藏在日常的生活小事里,真挚感人,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但是文字激荡人心的力量,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全然体会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设置有效的问题去启发、引导,从而发掘这期间的深意,达成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新课标”提出要“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也需要在体验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从教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来看,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也从中体会到了班主任的酸甜苦辣,也深深的感受到了要想做好班主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从身边一点一滴去感悟、去领会。下面是自己的心得体会。  从扫地开始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大事小情,层出不穷。作为班主任勤劳是基础,时间的付出是保证。记得刚接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早晨、中午,我都要提前半小时来到
“留白”,计白当黑也。原指在我国国画、书法画中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而这里特指的是《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留下的空白之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这些“白”,也正是教材最最灵动的地方,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去“任意勾画”,描绘出高效课堂的“浓墨重彩”。  一、调查与研究:关注“留白”的必要性  员援课程的需要  从事一二年级《道德與法治》课程教学的教师,经常会发出感慨,每周圆节课,就只有源页甚至只有
诗人角里的大雕像  大家都知道,英国有个非常著名的教堂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个教堂原本是安葬国王、王后和贵族的,后来人们觉得那些为国增光的伟大人物也应享有这种殊荣,于是,牛顿、达尔文、丘吉尔等伟人也先后被葬在了这里。教堂里有一处地方叫“诗人角”,那里聚集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比如乔叟、弥尔顿、拜伦、狄更斯、勃朗特三姐妹、奥斯汀、哈代……  诗人角里有一个人——当狄更斯、哈代都只是一块刻着名字的
摘要:向校园内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和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达到美育、德育的目的,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对小学音乐课堂与江南丝竹的融合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非遗进校园;小学音乐课堂;江南丝竹;融合研究  作为传统乐种形式之一,江南丝竹不仅由来已久,而且“生命力”强大,在我国江浙地区分布广泛。江南丝竹与许多其他的
研究成果创新点  日常生活中,盆栽植物常因人们“浇错水”(浇水量或多、或少)而死亡。于是,我试着把“湿度传感器”与“植物自动引水装置”组合起来,将难以目测的水量转化为看得见的数值,用数字化方式对植物进行科学养护、智能化管理,便于人们掌握土壤湿度,成功解决了人工浇水不易把控的问题。设计中,我利用了水的“毛細作用”实现自动引水,还使用了许多软件知识,如用arduino开发板支持开源硬件,通过Mix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