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5日,中国农业银行迪拜分行在阿联酋迪拜正式开业,这是农行在中东地区设立的首家经营性机构,该分行将主要从事批发银行业务,包括公司存款、银团贷款、双边贷款、贸易融资、国际结算、外汇交易等。
事实上,农行迪拜分行的成立只是近些年中国银行业布局中东地区的缩影。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5年后,随着地区动荡以及地产泡沫危机的影响渐渐远去,中国与海合会国家(海湾阿拉伯国家联合会,成员国包括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6国)双边经贸及投资关系逐步深化,这为中资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巴林、阿联酋和卡塔尔三国都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出台措施引进国际金融机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建、工、农四大国有银行加速了布局中东的步伐。
不过,先于四大行进入的国际金融巨头依旧在中东地区的外资银行中占据绝对竞争优势。在落子中东之后,四大行如何迅速适应当地政策与环境并取得收益,是它们面临的新考题。
四大行加速落子中东
“除农行外,中国建设银行迪拜分行的开幕仪式,也将在近期举行。”中国银行巴林代表处首席代表田骏在本月初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而他所在的中国银行,去年成立了迪拜子行,中行为这家子行投入了1.5亿美元的资本金。
“这可以说是中行海外最大的一笔资本金投资,可见对这个市场非常重视。”田骏介绍说。另外,中行目前也正积极申请阿联酋中央银行的牌照,希望能尽早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开设分行。
相比其他几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进入中东市场最早。2002年,时任国务委员的吴仪访问巴林时,两国政府签署了鼓励双方银行在对方国家设立机构的协议。很快,中国银行便成为第一个在中东国家设立机构的中资银行。
最初进入中东市场采取的方式是与本地银行签署协议,委托当地代理行开展业务。
“这一机构(代表处)从2004年1月开始筹备,当年4月便正式成立。这个速度可以说是我国银行在海外设机构最快的。”田骏回忆说,“设立一家金融机构需要双方的监管机构的批复,并要对人员、认证资格进行审核等等,而由于巴林一直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区域级的金融中心,其监管机构友好、开放和透明,因此这个进展非常顺利。”
中国银行率先在中东地区巴林成立的这家机构,其业务定位为服务在此开展业务的中资企业,此外还担负着一个使命——为其他中资行进一步在中东地区布局做一些先期调研工作。
据了解,中国工商银行,于2008年在中东地区初设机构,并于当年10月成立了迪拜子行和多哈分行。
2009年12月,工行获得了阿联酋中央银行颁发的批发银行业务牌照,成为第一家在中东地区获中央银行颁发营业牌照的中资银行,也是阿联酋央行自1982年以来首次向非海湾地区国家的银行机构颁发此照。
2010年11月,中国工商银行阿布扎比分行正式营业。
至此,工行在中东地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阿布扎比、迪拜和多哈三家分支机构。据当地媒体报道,工行在这一地区2012年税前的利润增长69%,达到5400万美元,而工行中东分行2012年资产总值达到39.6亿美元,相比2011年增长29%。
四大行如何布局中东
作为四大行的走出去战略,为何会选择在中东布局?在中东如何布局?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选择布局中东,这与中东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以及中资企业走出去有关。
虽然经历过伊拉克战争,也经历过2009年的迪拜房地产泡沫危机,但从整体上看,海湾地区经济一直处于较高速度的增长。
从2004年就赴中东的田骏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从2004到2008年,整个海湾地区经济都保持高速增长,尤其从2002、2003年开始,卡塔尔发现了天然气、迪拜也开始加大房地产投入,这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到2005、2006年时,全世界有一半的吊车在阿联酋,这种火热的势头也带动了巴林的房地产,那几年巴林的建筑承包业都非常火。”田俊回忆说,“虽然巴林整个国家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120多万人口,但2006年三一重工在这里的销售额达到了800万美元。”
事实上,不只是三一重工,中国的港湾工程建设公司、华为科技等企业都在中东发展业务。
中资银行进驻中东的路径也与本土企业海外市场拓展的进度分不开:首先是服务中资企业,这些在本地开展业务的企业会在合作伙伴中扩大中资银行的影响,然后逐步做到服务当地企业,这些企业才能给银行带来相对高的收益。
此外,中东地区也非常乐意加强与中国的商贸往来。“总体而言我们是一个进口国家,尤其是我们的食品,所以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我们和东方国家的关系,包括中国、泰国、印度等。”巴林王国工商部部长Salah Hasan Janahi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谈道,“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巴林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巴林第三大非海合会国家的出口市场。”
四大行到了中东之后,如何选择布局国家,这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海合会六国中,巴林、阿联酋和卡塔尔三个国家都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区域性金融中心。三地虽都宣称自己最适合引进国际金融机构,但在开放程度上各有不同。巴林的金融开放是从中央银行的层面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到这里开设子行、分行;而卡塔尔和阿联酋从中央银行的层面来说,这个大门是关闭的,只在其金融自由区内开放。
作为进入海湾地区市场门户的巴林,可为希望进驻海合会组织国家市场的企业提供桥梁优势,其致力于打造的区域国际金融中心,正是希望帮助这些批发银行在更广泛的海湾地区开展国际性的业务。
“要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就必须有相应的要素能够吸引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到本地来自由地开展业务,在巴林我们也不需要设立所谓的自由区,因为整个巴林可以说是一个金融自由区。”巴林中央银行金融稳定局常务董事Sh. Salman bin Issa Al-Khalifa谈道。 相比巴林,阿联酋和卡塔尔本国现有的银行和市场相对饱和,但是要需要有金融自由区以促进贸易发展,因而专门开辟一个区域。
不过,中资银行大部分将落脚点选择了迪拜,田骏认为这与阿联酋特别是迪拜加强对自己的宣传力度分不开:“迪拜每年都会在中国搞很多路演活动,不光是迪拜旅游局、迪拜金融监管局,还是迪拜经济部,都搞很多路演,专门吸引中国的游客、中小投资者甚至是银行。如今虽然中国四大国有银行都落户迪拜,但今年5月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DSFA)还将到中国路演,其目的是希望中国的其他银行也落户这里。”
中国驻巴林大使馆经济商务参展处一等秘书郭虎认为巴林的金融业虽然开放较早,经济政策相对稳健,但近两年尤其是近5年来迪拜和卡塔尔逐步崛起,沙特也逐步对外资银行开放了牌照,狭小的巴林市场吸引力便显得不足。
“中资银行现在大多选择迪拜和卡塔尔设点,这与中国银行当时2004年在巴林开设办事处的业务性质有区别,当时主要业务是从国际结算的角度考虑,另外中国银行在海外的代理机构多,它即使不设办事处,一些业务也可以完成。”郭虎分析称,“虽然中国金融机构海外扩张的路径需要符合总体战略布局,但事实上从银行业本身的经营来说,在迪拜开一个分行的成本绝对比在巴林开一个分行的成本高得多,这要看如何衡量战略布局与现实考虑。”
阿联酋、卡塔尔
计划成为人民币清算中心
虽然目前四大国有中资银行都逐步进驻中东,但依然面临业务限制。从投资回报上看,远没有在国内业务所获收益高。
在中东市场上,花旗、汇丰、渣打这样的国际银行巨头,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进入这个市场。在巴林的第一家银行其实是渣打银行,其经营全商业银行业务,有稳定的存款来源,第一品牌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已经是根深蒂固。
除先到优势外,这些国际巨头的银行服务也非常完善,“比如华为科技,在国内中资银行对华为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但在中东,华为并没有在任何中资行开户,而是选择了汇丰,因为汇丰可以为其提供全球现金管理服务,极大的提高它的资金应用效率,我们暂时还做不到这一点。”田骏介绍说。
201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阿联酋中央银行签订中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是350亿元人民币/ 200亿迪拉姆,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延长。但这一协议还没有正式开始实施。
此外,中资银行在海外开展业务时,海外清算中心也显得短缺。
目前我国有5个境外的人民币清算中心,即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清算中心。
除了新加坡外,中国银行都是当地央行指定的清算行。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方面也曾拜访阿联酋中央银行,希望两国的企业在做贸易的时候更多地使用人民币来规避美元的风险。
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上升,阿联酋和卡塔尔都想把自己打造成为人民币的清算中心,这需要不止一家的中资银行落户本地,提供人民币清算业务。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资行布局中东的动力,也是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
但目前,这仅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中国银行在上海有人民币在岸清算中心,在香港有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我们会教当地的金融机构在上海和香港开设人民币账户。以此首先建立基础设施,尽管目前没有任何需求,我们也要向他们营销,因为未来肯定要大量使用人民币账户。”田骏介绍说,“另外,我们会向与这个地区做贸易的国内客户进行宣传,如果这一地区的金融机构都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香港分行开了账户,那么国内客户在和当地客户谈合同的时候,争取用人民币来签订合同,用人民币来进行结算,进而使用这个账户。”
事实上,农行迪拜分行的成立只是近些年中国银行业布局中东地区的缩影。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5年后,随着地区动荡以及地产泡沫危机的影响渐渐远去,中国与海合会国家(海湾阿拉伯国家联合会,成员国包括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6国)双边经贸及投资关系逐步深化,这为中资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巴林、阿联酋和卡塔尔三国都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出台措施引进国际金融机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建、工、农四大国有银行加速了布局中东的步伐。
不过,先于四大行进入的国际金融巨头依旧在中东地区的外资银行中占据绝对竞争优势。在落子中东之后,四大行如何迅速适应当地政策与环境并取得收益,是它们面临的新考题。
四大行加速落子中东
“除农行外,中国建设银行迪拜分行的开幕仪式,也将在近期举行。”中国银行巴林代表处首席代表田骏在本月初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而他所在的中国银行,去年成立了迪拜子行,中行为这家子行投入了1.5亿美元的资本金。
“这可以说是中行海外最大的一笔资本金投资,可见对这个市场非常重视。”田骏介绍说。另外,中行目前也正积极申请阿联酋中央银行的牌照,希望能尽早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开设分行。
相比其他几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进入中东市场最早。2002年,时任国务委员的吴仪访问巴林时,两国政府签署了鼓励双方银行在对方国家设立机构的协议。很快,中国银行便成为第一个在中东国家设立机构的中资银行。
最初进入中东市场采取的方式是与本地银行签署协议,委托当地代理行开展业务。
“这一机构(代表处)从2004年1月开始筹备,当年4月便正式成立。这个速度可以说是我国银行在海外设机构最快的。”田骏回忆说,“设立一家金融机构需要双方的监管机构的批复,并要对人员、认证资格进行审核等等,而由于巴林一直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区域级的金融中心,其监管机构友好、开放和透明,因此这个进展非常顺利。”
中国银行率先在中东地区巴林成立的这家机构,其业务定位为服务在此开展业务的中资企业,此外还担负着一个使命——为其他中资行进一步在中东地区布局做一些先期调研工作。
据了解,中国工商银行,于2008年在中东地区初设机构,并于当年10月成立了迪拜子行和多哈分行。
2009年12月,工行获得了阿联酋中央银行颁发的批发银行业务牌照,成为第一家在中东地区获中央银行颁发营业牌照的中资银行,也是阿联酋央行自1982年以来首次向非海湾地区国家的银行机构颁发此照。
2010年11月,中国工商银行阿布扎比分行正式营业。
至此,工行在中东地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阿布扎比、迪拜和多哈三家分支机构。据当地媒体报道,工行在这一地区2012年税前的利润增长69%,达到5400万美元,而工行中东分行2012年资产总值达到39.6亿美元,相比2011年增长29%。
四大行如何布局中东
作为四大行的走出去战略,为何会选择在中东布局?在中东如何布局?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选择布局中东,这与中东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以及中资企业走出去有关。
虽然经历过伊拉克战争,也经历过2009年的迪拜房地产泡沫危机,但从整体上看,海湾地区经济一直处于较高速度的增长。
从2004年就赴中东的田骏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从2004到2008年,整个海湾地区经济都保持高速增长,尤其从2002、2003年开始,卡塔尔发现了天然气、迪拜也开始加大房地产投入,这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到2005、2006年时,全世界有一半的吊车在阿联酋,这种火热的势头也带动了巴林的房地产,那几年巴林的建筑承包业都非常火。”田俊回忆说,“虽然巴林整个国家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120多万人口,但2006年三一重工在这里的销售额达到了800万美元。”
事实上,不只是三一重工,中国的港湾工程建设公司、华为科技等企业都在中东发展业务。
中资银行进驻中东的路径也与本土企业海外市场拓展的进度分不开:首先是服务中资企业,这些在本地开展业务的企业会在合作伙伴中扩大中资银行的影响,然后逐步做到服务当地企业,这些企业才能给银行带来相对高的收益。
此外,中东地区也非常乐意加强与中国的商贸往来。“总体而言我们是一个进口国家,尤其是我们的食品,所以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我们和东方国家的关系,包括中国、泰国、印度等。”巴林王国工商部部长Salah Hasan Janahi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谈道,“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巴林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巴林第三大非海合会国家的出口市场。”
四大行到了中东之后,如何选择布局国家,这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海合会六国中,巴林、阿联酋和卡塔尔三个国家都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区域性金融中心。三地虽都宣称自己最适合引进国际金融机构,但在开放程度上各有不同。巴林的金融开放是从中央银行的层面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到这里开设子行、分行;而卡塔尔和阿联酋从中央银行的层面来说,这个大门是关闭的,只在其金融自由区内开放。
作为进入海湾地区市场门户的巴林,可为希望进驻海合会组织国家市场的企业提供桥梁优势,其致力于打造的区域国际金融中心,正是希望帮助这些批发银行在更广泛的海湾地区开展国际性的业务。
“要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就必须有相应的要素能够吸引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到本地来自由地开展业务,在巴林我们也不需要设立所谓的自由区,因为整个巴林可以说是一个金融自由区。”巴林中央银行金融稳定局常务董事Sh. Salman bin Issa Al-Khalifa谈道。 相比巴林,阿联酋和卡塔尔本国现有的银行和市场相对饱和,但是要需要有金融自由区以促进贸易发展,因而专门开辟一个区域。
不过,中资银行大部分将落脚点选择了迪拜,田骏认为这与阿联酋特别是迪拜加强对自己的宣传力度分不开:“迪拜每年都会在中国搞很多路演活动,不光是迪拜旅游局、迪拜金融监管局,还是迪拜经济部,都搞很多路演,专门吸引中国的游客、中小投资者甚至是银行。如今虽然中国四大国有银行都落户迪拜,但今年5月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DSFA)还将到中国路演,其目的是希望中国的其他银行也落户这里。”
中国驻巴林大使馆经济商务参展处一等秘书郭虎认为巴林的金融业虽然开放较早,经济政策相对稳健,但近两年尤其是近5年来迪拜和卡塔尔逐步崛起,沙特也逐步对外资银行开放了牌照,狭小的巴林市场吸引力便显得不足。
“中资银行现在大多选择迪拜和卡塔尔设点,这与中国银行当时2004年在巴林开设办事处的业务性质有区别,当时主要业务是从国际结算的角度考虑,另外中国银行在海外的代理机构多,它即使不设办事处,一些业务也可以完成。”郭虎分析称,“虽然中国金融机构海外扩张的路径需要符合总体战略布局,但事实上从银行业本身的经营来说,在迪拜开一个分行的成本绝对比在巴林开一个分行的成本高得多,这要看如何衡量战略布局与现实考虑。”
阿联酋、卡塔尔
计划成为人民币清算中心
虽然目前四大国有中资银行都逐步进驻中东,但依然面临业务限制。从投资回报上看,远没有在国内业务所获收益高。
在中东市场上,花旗、汇丰、渣打这样的国际银行巨头,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进入这个市场。在巴林的第一家银行其实是渣打银行,其经营全商业银行业务,有稳定的存款来源,第一品牌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已经是根深蒂固。
除先到优势外,这些国际巨头的银行服务也非常完善,“比如华为科技,在国内中资银行对华为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但在中东,华为并没有在任何中资行开户,而是选择了汇丰,因为汇丰可以为其提供全球现金管理服务,极大的提高它的资金应用效率,我们暂时还做不到这一点。”田骏介绍说。
201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阿联酋中央银行签订中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是350亿元人民币/ 200亿迪拉姆,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延长。但这一协议还没有正式开始实施。
此外,中资银行在海外开展业务时,海外清算中心也显得短缺。
目前我国有5个境外的人民币清算中心,即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清算中心。
除了新加坡外,中国银行都是当地央行指定的清算行。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方面也曾拜访阿联酋中央银行,希望两国的企业在做贸易的时候更多地使用人民币来规避美元的风险。
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上升,阿联酋和卡塔尔都想把自己打造成为人民币的清算中心,这需要不止一家的中资银行落户本地,提供人民币清算业务。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资行布局中东的动力,也是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
但目前,这仅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中国银行在上海有人民币在岸清算中心,在香港有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我们会教当地的金融机构在上海和香港开设人民币账户。以此首先建立基础设施,尽管目前没有任何需求,我们也要向他们营销,因为未来肯定要大量使用人民币账户。”田骏介绍说,“另外,我们会向与这个地区做贸易的国内客户进行宣传,如果这一地区的金融机构都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香港分行开了账户,那么国内客户在和当地客户谈合同的时候,争取用人民币来签订合同,用人民币来进行结算,进而使用这个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