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遗风薪火传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hun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4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与他举行了非正式会晤。作为山水相依的友好邻邦、世界上第一大与第二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关系在最近一百年里可谓走过了各种艰辛曲折,但在合作、友好、共赢中持续健康地发展将是总方向与大趋势。就可预期的未来而言,这毕竟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更是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加强亚洲区域间合作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这点不能改变,也不容改变。
  就我个人而言,之于中、印关系问题有着更为特殊的感触。当中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我供职的深圳大学图书馆六楼有一个面积不大但影响不小的“谭云山纪念馆”。但凡近些年在深圳大学读书或教书的人,对于这座纪念馆都不陌生。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谭云山这个名字确实不能说耳熟,有的甚至完全从未听说过。
  记得好几年之前,我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言,就中、印关系偶然间提到了谭云山先生的名字,没想到会议主持人在评价我的发言时,径直将“谭云山”改成了“谭平山”。我立即打断这位主持人的评议,告知他中、印友好使者谭云山不是国民党元老谭平山。主持人蓦然一愣:“他们俩是兄弟?”
  谭平山是广东人,谭云山是湖南人,莫说不是一家人,他们俩甚至可能同宗而不同支。但是这位常被误认为是“谭平山弟弟”的谭云山先生,却是一位在成就上丝毫不逊色于谭平山先生的国际主义者。
  一
  谭云山不但是湖南人,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湖南一师”的学生。
  1915年,谭云山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同学当中有伟人毛泽东、革命烈士蔡和森、“中共监察之父”何叔衡、著名民主人士周世钊、著名教育家萧子升。读书时的谭云山参加了毛泽东发起的“新民学会”和“文化书社”活动,与毛泽东结为挚友。
  如果谭云山照此发展下去,他断然不会处于今日“无名”的状态,而是一定会和蔡和森等人一样,成为与知名革命家们名气不相上下的党史名人。但是就在波谲云诡的1924年,时年二十六岁的谭云山做出了一个当时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下南洋,而且目的只有一个,到新加坡教中文。
  这个举动现在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南洋,即今日的东南亚,也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多的地区之一。晚清的太平天国运动,使得一批华人被迫背井离乡,成为定居南洋的华侨。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南洋华侨们的爱国之情始终如一。孙中山先生数次发动革命,都是在南洋筹款,可以说,南洋华侨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中国近代革命有力支持者。谭云山选择南洋,当然很大程度与这个因素有关,也与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有关,谭云山不愿意卷入到无休止的政治斗争当中,他选择了去国离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主义者。
  就在南洋任教、主办华文刊物时,谭云山结识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这个偶然的结交,改变了谭云山的一生。
  1928年,谭云山应泰戈尔之邀,从南洋来到印度,担任泰氏创建的印度国际大学的中文教师,成为印度中文教学第一人。
  如果我們把时间退回到谭云山下南洋的1924年,那一年,大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并与梁启超、蔡元培、胡适、徐志摩等中国文化界名流会面。在那次会面上,泰戈尔提出了一个在当时颇为大胆的观点:延聘中国教授前往印度讲授中文。
  尽管泰戈尔访华被中国文化界视作一件大事,但当时中国战乱频仍,知识分子尚沉浸在“科学救国”的思想当中,或纷纷开始选择自己的政治阵营,以作未来打算,而并无太大兴趣关注千里之外的印度。但泰戈尔对这一理想一直念兹在兹,直至四年后的1928年,当谭云山和他相遇之后,泰戈尔终于发现,谭云山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这一次印度之行,决定了谭云山一辈子的道路选择,终其一生,他再也没有回国定居过。
  二
  曾经与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授闲聊,忽然他问我一个问题:“现代对外汉语教学先驱是谁?”
  我个人认为,如果严格来说,“先驱”一词并不好定义,像为缅甸华侨录制华语唱片的赵元任先生、在伦敦大学教书的老舍先生等等,都应算是先驱。但我想,如果把谭云山先生列为先驱之一,那么是没有太大争议的。毕竟谭先生不但是印度国际大学首位华人汉语教席,而且还在中国成立“中印学会”——该学会由蔡元培先生任会长,谭云山先生任秘书。不久之后,谭先生又在印度筹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这是印度最早的中文学习机构,更是当时全世界唯一一所汉语教学的学院。这些贡献摆在面前,即使他不是唯一的先驱,起码也应是非常重要的先驱之一。
  “中国学院”的创办与泰戈尔先生的努力分不开,但事无巨细的操办,却是谭云山先生一人倾力完成的结果。当时的印度与中国都属于非常落后的国家,但是又是世界上唯一一对彼此相依的文明古国。在印度兴办“中国学院”,这既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对于中、印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揭开了印度乃至整个南亚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的序幕。
  与现在的“孔子学院”相比,谭云山先生创办“中国学院”可以说难度要大很多。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又处于内战当中,首先就是筹措经费的问题。可以这样说,“中国学院”的创立经费几乎全部是谭先生“化缘”而来,这当中既有中国文化界、政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也有海外华人的赞助,甚至还有一些热衷于中、印文化交流人士们的帮扶。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特意为“中国学院”题写院名,以示支持。
  “中国学院”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的国际中国研究界有着标杆性意义,该院成立之日,也是中国陷入抗战硝烟战火中之时。谭云山先生不辱使命,将泰戈尔给蒋介石的信带到中国,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从这个角度来说,谭云山已经大大地超越了作为一名学者、汉语教师的职责。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谭云山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印度的“白求恩”柯棣华大夫之间,也有着非常真挚的友谊。
  1938年,印度派出“五人医疗队”援助中国抗日战争这一正义事业。来华前,谭云山先生与这五位大夫进行了会面,并为他们分别取了最后一个字为“华”的中文名字,当中就有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柯棣华大夫。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与另一位白求恩大夫一样,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永远地长眠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在抗战十四年间,谭云山先生一方面筚路蓝缕地开拓印度的中文教学事业,另一方面更是无私、积极地支持中国的抗战事业,可谓是以知识报国的楷模。譬如他曾多次劝说尼赫鲁、甘地等印度政界要人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并在1942年以民间学者的身份,促成了蒋介石访问印度以及与尼赫鲁的会谈,这一会谈大大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后方事业。而且,甘地曾明确就支持中国抗日问题表态,同意同盟国将印度作为抵抗日军进攻的军事基地。
  抗战胜利之后,谭云山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胜利勋章”,这在知识分子当中,自是非常罕见的,当时国内许多知识分子都未能获此殊荣,仅就此而言,谭云山先生的历史地位,绝非一般知识分子所能比拟之。
  三
  谭云山先生不及而立之年便在印度生活,一生中有近四分之三的时间在印度,可谓名副其实的“在印华侨”。但他对于国家、民族的关怀与热爱,甚至在特殊历史时期所做出的一些历史功绩,是令常人难以想象的,可谓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
  今日一些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以“公共知识分子”为志向时,个中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现代社会的公共性基础,很大程度是国家、民族的利益。如果脱离了为国家、民族鼓与呼,“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共”也就无从谈起。
  1956年,谭云山被聘为全国政协特邀委员,并被邀请在国庆节时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这一荣誉极大地激励了他的报国之心。当中、印边境发生冲突时,谭云山积极斡旋于中、印之间,希望做邵力子那樣的“和平老人”,可惜因当时处于气氛非常的“冷战时期”,他的努力并没有什么实质效果。但作为一介书生,其家国情怀、赤子之心可见一斑。
  而且,谭云山先生将自己的儿子谭中也送入“中国研究”的队伍当中,培养成印度第二代汉学家,这在海外中国研究领域,可谓凤毛麟角。
  印度出生的谭中,名字里就有一个“中”字,意谓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谭云山不止让自己的孩子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而且还有意让谭中继承自己的中文教育与中印文化交流事业,做印度中国研究的“志愿军”。虎父无犬子,谭中果然遂了父亲的心愿,他在1971年就出任了德里大学的中文系主任,嗣后又执教印度第一名校尼赫鲁大学,成为国际驰名的中国学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谭云山对于国家、民族的情感是相当深厚的。笔者研究海外汉学多年,几乎从未听说过汉学界的“父子兵”,毕竟海外汉学界人数少,比起IT、金融界来说,收入也不算高,尽管因“无华不成校”,华人汉学家不在少数,且“兄弟连”(如夏志清、夏济安兄弟)之类的佳话也时有耳闻,但如谭氏父子这样的“父子同行”,则极其罕见。
  因此,记得一位学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如是赞赏谭氏父子的风骨,“虽然客居他乡,但一辈子做中国人,说中国话,以文化昆仑之姿态,时刻提醒身边的印度人,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中国”。谭氏父子是否真的是一对热衷“时刻提醒”他人的民族主义者,我想恐怕不是的,但“文化昆仑”一说却洵非过誉,因为无论如何,印度中国研究界乃至印度的人文学界都无法忽视谭氏父子的存在,犹如南亚汉学研究的巍巍昆仑山,这是文化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力量。
  四
  中国与印度是两个相邻的大国,随着谭云山先生的故去与谭中先生的老去,目前中、印之间文化使者越来越少。毋庸讳言,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他们感兴趣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日本,或新加坡,甚至柬埔寨、尼泊尔与马来西亚。印度,似乎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我曾在课堂上问过学生们,提到印度,你们想到什么?没想到的是,课堂上发出了揶揄的声音,他们想到的是拥挤的人口以及落后的交通。我问他们知道谭云山吗?他们都摇了摇头;我又追问他们知道柯棣华吗?他们又接着摇头。这代人心中的印度,如果说还有什么正面的东西,恐怕只有阿米尔·汗的电影以及泰戈尔的诗歌,其余的,早已不复存在了。
  这让我想到一位外交界资深人士对我说过这样一个事实——请原谅我隐去这位老先生的大名。当谈到中、印交流人才匮乏这一问题时,他不禁感叹: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两个人口大国,而且山水相连,印度在很多领域比中国做得要好很多,譬如科研的自主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弘扬等等,因此中国太需要了解印度,当然印度也需要了解中国。可是就目前而言,却没有人愿意做这些工作,甚至连一些年轻外交官都拈轻怕重,不愿意去印度使馆工作,这怎么行?
  说这些话之前,我们正好聊到谭云山。老先生对于谭氏父子当然非常了解。他表示,今后中印关系必然需要谭氏父子这样的“志愿军”来推动。因此对于谭云山,我们不应该陌生,也没有任何理由陌生。他甚至还建议,如果有可能,由政府出面设立“谭云山中印友谊奖”,专门鼓励年轻人从事中印交流事业。他认为“印度很多地方环境不如中国,中印关系有时候也变幻莫测,因此中印文化、经贸交流,特别需要能吃苦耐劳、有情怀、情商高的人”。
  不过有幸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与印度在文化、经贸与科技领域又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谭云山先生的事迹渐渐地又重新回到了新媒体的视野当中。因此,我坚信,云山遗风势必薪火相传,从而深远地造福着喜马拉雅山两侧的伟大国度。
其他文献
1991年,苏联政府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解体,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走过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后正寝寿终。苏联与美国进行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导致国内经济严重畸形直至最终崩溃,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其中,美国对苏联实施的战略误导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苏联经过长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在核力量上取得了对美国的数量优势。面对苏联的攻势,美国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军事
中国翻译俄国文学作品的热潮,可以溯至上世纪二十世纪初,清朝末年与民国初年之际。从1903年普希金名著《上尉的女儿》(中译本名《花心蝶梦录》)被译介到中国开始,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俄国作家的作品陆续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但在俄国文学作品中,被译介持续时间最长、中译本数量最多、参与译介者最多的,乃是托尔斯泰(1828—1910)的作品。  1910年11月20日,托尔斯泰病逝,中国文化界与知识界深
郑樵自述其生平著书千卷,《宋史》本传称其“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扬雄”,然其著作多不存。福建《兴化县志》云,“先生之书凡五十八部,五百九十余卷”,所知已不全。而《四库全书总目》虽称其生平锐于著述,而记其著述才“已成者凡四十一种,未成者八种”,其所知愈少,或是疏于考证。1923年顾颉刚先生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一、二号上发表了长文《郑樵著述考》,首次系统考辨郑樵著述情况。后吴怀祺先
一  听说遽归道山的北京邵燕祥先生,曾经三次游历衡岳湘水,许多人都惊奇地“啊”了一声。作为当代著名诗人,又是杂文大家,邵燕祥履迹所及、诗风所被,不仅仅是文学地理学的书写意义,也可视为一代名流对吾乡文脉的着意加持。  根据手头现有资料可知,加上几位健在者的回忆,邵燕祥第一次来游南岳衡山,时为1979年5月中旬,并写《南岳歌》十二首。为了便于人们了解并加深印象,我特地将其转载如次:  其一:何所闻而来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女性是家中的精灵,是安抚生活中所有伤痛的阳光,是宁静有序的平凡人生的维系者,是家族血脉的传承者。在人生的各种灾难中,家是我们的安全屏障,而把生命投入家庭的充满母性的女性,就是保护家人的四面墙壁。然而,家也是束缚女性的可怕的空间,天天围着灶头打转的女性,被乏味、单调与重复的日常生活所捆绑,女性的时间和生命在寻常生活中一点点消耗,如同水面上的倒影,不留痕迹。家给女性留下的日常碎片、无
“历史是什么?”这是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的提问,他的代表作以此为书名,洋洋二十万字,道尽了“最好的历史学家是最有偏见的历史学家”的妙处。  按照我们传统的历史观念,“最好的历史学家是最有偏见的历史学家”这一判断可以说是最不上路子或说最搬不上台面的话。我们习惯了“史”字里的持“中”理念,因此,“剪刀加浆糊”从来不为人所诟病,至少不会树敌太多。而卡尔就不同了,他却招致了同行的嘲弄和围攻。  在某种
一  从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史来看,徐梵澄或许是其中最奇特的一座蕴藉弘富、云烟迷离的精神高峰。如吾人所知晓的那样,徐梵澄精通多种古典与现代的语言,故得以贯通中、西、印三大文化之精神,按照其门人孙波的意见,其学术贡献大体有四:第一,中国之最早、最具规模地翻译尼采的著作;第二,系统地译介印度吠檀多一系之古今经典;第三,以英文完整地介绍中国传统学术之精华;第四,以精神哲学的进路重新诠释吾华之经典。  前两
一  1919年5月4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五四运动载入史册。  作为五四学生运动领袖之一,罗家伦亲笔起草了当日发布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5月26日,他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较早提出了“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从此,“五四运动”这一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罗家伦在文章中将“五四运动的精神”总结为“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
影响社会变迁的方式有很多种,诸如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人口结构、武力战争、种族信仰、环境气候等等。然而以图书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同样拥有巨大的能量,可以影响、乃至改变历史的路向。在社会进程的特定历史节点上,图书作为文化载体,其威力丝毫不亚于枪炮。读《作为武器的图书》,令人真正认识到图书作为精神武器,不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本书作者约翰·B.亨奇是美国图书收藏家,他不但长期痴
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晚年更号耐林翁,湖南长沙人,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文献学家和史学家。杨树达不以诗名世,所作诗文不多,但有深厚的国学功力,偶事吟咏,风格典雅,别具韵味。周邦式曾赞曰:“胸罗雅故自超然,余事为诗亦可传。方驾杜韩追屈宋,知君原不爱坡仙。”注云:“遇翁善古体诗,初学苏,今骎骎入杜、韩之室矣。”杨氏之诗才可见一斑!  近来在1941年6月出版的《国立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