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认为中国至少要到2040年才能实现成为世界海军强国的目标。但是中国后来调整了其军事发展的战略,优先发展解放军现代化,这要归因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两次武力展示。第一次是美国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这使中国确信武器数量再也不能决定国防的成败。第二次是1996年,解放军以导弹试验威慑台湾的独立倾向抬头,克林顿下令美国海军的两个航母战斗群开往台湾以东海域,其中一艘航母的名字是带有挑衅意味的“独立号”。
前苏联的解体使中国认识到,与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将消耗掉天文数字的财富,并最终威胁到政府的执政地位。正面挑战美国极不明智,因此中国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开发负担得起的“非对称”武器。
这种非传统发展战略使外界难以估量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的进展,而西方舆论对此看法的分歧也非常严重。西方军事分析家们警告称他们发现解放军对美国西太平洋海上霸权的威胁正日益增长,中国国防问题专家们却对所有这些危言耸听的中国威胁论嗤之以鼻。
事实到底是怎样的?
三个领域最惹关注
解放军现代化建设中有三个领域最引人注目。第一,中国已经拥有了五角大楼称之为“世界上最有效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系统”。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在台湾海峡大陆本土部署了约1100枚短程弹道导弹,并且一直在提高这些导弹的射程、有效载荷和命中精度。二炮同时还改进了中程弹道导弹,使其不仅能携带常规弹头,还能携带核弹头。解放军已经部署了数百枚远程空射和陆射巡航导弹。二炮还正在研发一种全球唯一的反舰弹道导弹,这种装配了可操纵重返大气层发动机的导弹对海上舰船极具威胁。
第二,中国改编和提升了潜艇舰队的规模,其位于海南岛的海军基地也已新建完工,潜艇舰队现在可以停泊于此方便地出入南中国海。2002年至2010年的8年间,中国共从俄罗斯购买了12艘基洛级潜艇,这种潜艇噪声极小,极大提升了中国原来以“明”级和“罗密欧”级潜艇为主的潜艇舰队战斗力。从那以后,解放军海军开始装备自行设计的航程更远、隐形能力更强的潜艇,其中包括能够携带弹道导弹的“晋”级核潜艇和“商”级攻击型核潜艇。据目前的信息统计,中国大约有66艘潜艇,美国有71艘,但美国潜艇的性能占优。澳大利亚智库“科科达基金会”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30年底,中国将拥有85至100艘潜艇。
第三,中国将精力放在了 “信息化”战争上。这个术语用于描述解放军应该成为具有电子侦察、通信、电子作战和网络作战能力的一体化武装力量。
中国还一直致力于研究反卫星武器。美国卫星曾因遭到地面激光打击而被“致盲”。
军事打击能力急速增强
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军事专家认为相比于高调宣传的航母下水,中国新建的军工厂更具威胁。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杜邦表示:“导弹与定向网络攻击正逐渐成为常规火力压制的首选方式。”
美国研究机构“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透露,中国的火力已经威胁到了美国位于亚洲的军事基地,在此之前这些基地的唯一危险来自于核打击。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的导弹攻击现在能够彻底摧毁这些基地的防御系统,破坏机场跑道,摧毁战机和战舰,日本也早已处于中国导弹的覆盖范围之内。
中国的潜艇、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能够威胁进入中国沿海1000海里至1600海里海域内的美国航母战斗群。
总之,中国的军事打击能力正在急速增强,并远远超过了阻止美国介入未来台海地区争端所需要的能力。现在中国能够向其海岸线12海里之外的区域持续投送兵力,在过去美国人可以随心所欲地逼近这条界限。日本防务专家冈本认为,中国的战略意图是“完全控制”所谓的美国第一岛链海域。中国的终极意图似乎是中止美国以舰队确保其西太平洋利益的格局。
美国最高层官员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2009年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警告说:“(中国)在网络战、反卫星武器系统、防空、反舰武器系统和弹道导弹等领域的投入,将威胁到美国投送军力和保护太平洋区域盟友的主要方式,尤其将威胁到美国在西太平洋外围部署的空军基地和航母战斗群。”
间接制衡美国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中国国防装备的质量持怀疑态度。一位退役的美国海军上将表示,尽管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总体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引导与控制系统、涡轮发动机、精密机床、工业诊断设备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还很落后。“中国已经快速走完了一段很长的基础道路,但军队现代化从此会开始变得越来越难。”
还有一些人对中国军队的作战素质也表示怀疑。指战员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掌握复杂的现代战术,比如潜艇战。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勒梅尔说:“只有经历过战争检验的人才能发现对手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哈佛大学教授罗斯也认为悲观主义者高估了中国的威胁,低估了美国的实力。美国追踪潜艇的能力要比中国高出一筹;美军网络战的实力也占优;美国的太空单位全部采用了内置信息备份系统,因此与中国相比更难因遭受攻击而陷入瘫痪。中国火力甚至都难以穿透美国舰船的火力防护网和电子伪装。
虽然这场争论中尚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但有两点是不容置疑的。第一,中国已经迫使美国军舰在接近中国海岸时要考虑其方式与时机是否合适。任何一位指挥着一艘价值数百亿美元、舰上载有6000名船员的航空母舰指挥官,在承担这种风险时都要三思而行。要结束美国对中国附近海域长达数十年的占有,中国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沿海水域,只需要能威胁到驻守在这里的美军舰队就行了。澳大利亚前安全与防务官员怀特表示,西太平洋将成为“美国海军的禁区”。
第二,中国的军事研发能力在不断增强。中国潜艇、战机、导弹、电子战和网络战的战斗力曾经弱小,但现在已能对美军构成威胁。中国将继续提升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军队也会慢慢积累经验。只要经济不出现下滑,中国国防预算开支将随着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其他方面亦是如此,中国向其“后院”投送兵力比美国跨越太平洋投送兵力要容易得多。
由于美国近些年来毫不迟疑地发动战争,一位退役的解放军海军上将把美国海军比作一个有犯罪前科的人,他“就在我们的家门口游荡”。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军事展示使中国感到国防安全受到了威胁,因此推动了解放军的改革,使其能够成为大陆对台政策的后盾并保护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的海岸线。虽然中国增强了自身的安全感,却剥夺了邻国和美国的安全感。也许中国从未打算过将其拥有的武器用于侵略目的,但美国的国防规划者们不能完全相信这一点,所以他们必须作出反应。
如此一来,中美这两个从未打算损害对方利益的国家不得不将对方视为日益增长的威胁。如果不武装自己,你只能被动挨打。如果武装自己,你就威胁到了其他国家。英国历史学家巴特菲尔德将这种现象称为“绝对困境,进退维谷”。这也正是中美两国关系将要恶化的一个原因。
前苏联的解体使中国认识到,与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将消耗掉天文数字的财富,并最终威胁到政府的执政地位。正面挑战美国极不明智,因此中国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开发负担得起的“非对称”武器。
这种非传统发展战略使外界难以估量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的进展,而西方舆论对此看法的分歧也非常严重。西方军事分析家们警告称他们发现解放军对美国西太平洋海上霸权的威胁正日益增长,中国国防问题专家们却对所有这些危言耸听的中国威胁论嗤之以鼻。
事实到底是怎样的?
三个领域最惹关注
解放军现代化建设中有三个领域最引人注目。第一,中国已经拥有了五角大楼称之为“世界上最有效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系统”。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在台湾海峡大陆本土部署了约1100枚短程弹道导弹,并且一直在提高这些导弹的射程、有效载荷和命中精度。二炮同时还改进了中程弹道导弹,使其不仅能携带常规弹头,还能携带核弹头。解放军已经部署了数百枚远程空射和陆射巡航导弹。二炮还正在研发一种全球唯一的反舰弹道导弹,这种装配了可操纵重返大气层发动机的导弹对海上舰船极具威胁。
第二,中国改编和提升了潜艇舰队的规模,其位于海南岛的海军基地也已新建完工,潜艇舰队现在可以停泊于此方便地出入南中国海。2002年至2010年的8年间,中国共从俄罗斯购买了12艘基洛级潜艇,这种潜艇噪声极小,极大提升了中国原来以“明”级和“罗密欧”级潜艇为主的潜艇舰队战斗力。从那以后,解放军海军开始装备自行设计的航程更远、隐形能力更强的潜艇,其中包括能够携带弹道导弹的“晋”级核潜艇和“商”级攻击型核潜艇。据目前的信息统计,中国大约有66艘潜艇,美国有71艘,但美国潜艇的性能占优。澳大利亚智库“科科达基金会”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30年底,中国将拥有85至100艘潜艇。
第三,中国将精力放在了 “信息化”战争上。这个术语用于描述解放军应该成为具有电子侦察、通信、电子作战和网络作战能力的一体化武装力量。
中国还一直致力于研究反卫星武器。美国卫星曾因遭到地面激光打击而被“致盲”。
军事打击能力急速增强
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军事专家认为相比于高调宣传的航母下水,中国新建的军工厂更具威胁。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杜邦表示:“导弹与定向网络攻击正逐渐成为常规火力压制的首选方式。”
美国研究机构“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透露,中国的火力已经威胁到了美国位于亚洲的军事基地,在此之前这些基地的唯一危险来自于核打击。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的导弹攻击现在能够彻底摧毁这些基地的防御系统,破坏机场跑道,摧毁战机和战舰,日本也早已处于中国导弹的覆盖范围之内。
中国的潜艇、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能够威胁进入中国沿海1000海里至1600海里海域内的美国航母战斗群。
总之,中国的军事打击能力正在急速增强,并远远超过了阻止美国介入未来台海地区争端所需要的能力。现在中国能够向其海岸线12海里之外的区域持续投送兵力,在过去美国人可以随心所欲地逼近这条界限。日本防务专家冈本认为,中国的战略意图是“完全控制”所谓的美国第一岛链海域。中国的终极意图似乎是中止美国以舰队确保其西太平洋利益的格局。
美国最高层官员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2009年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警告说:“(中国)在网络战、反卫星武器系统、防空、反舰武器系统和弹道导弹等领域的投入,将威胁到美国投送军力和保护太平洋区域盟友的主要方式,尤其将威胁到美国在西太平洋外围部署的空军基地和航母战斗群。”
间接制衡美国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中国国防装备的质量持怀疑态度。一位退役的美国海军上将表示,尽管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总体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引导与控制系统、涡轮发动机、精密机床、工业诊断设备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还很落后。“中国已经快速走完了一段很长的基础道路,但军队现代化从此会开始变得越来越难。”
还有一些人对中国军队的作战素质也表示怀疑。指战员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掌握复杂的现代战术,比如潜艇战。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勒梅尔说:“只有经历过战争检验的人才能发现对手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哈佛大学教授罗斯也认为悲观主义者高估了中国的威胁,低估了美国的实力。美国追踪潜艇的能力要比中国高出一筹;美军网络战的实力也占优;美国的太空单位全部采用了内置信息备份系统,因此与中国相比更难因遭受攻击而陷入瘫痪。中国火力甚至都难以穿透美国舰船的火力防护网和电子伪装。
虽然这场争论中尚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但有两点是不容置疑的。第一,中国已经迫使美国军舰在接近中国海岸时要考虑其方式与时机是否合适。任何一位指挥着一艘价值数百亿美元、舰上载有6000名船员的航空母舰指挥官,在承担这种风险时都要三思而行。要结束美国对中国附近海域长达数十年的占有,中国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沿海水域,只需要能威胁到驻守在这里的美军舰队就行了。澳大利亚前安全与防务官员怀特表示,西太平洋将成为“美国海军的禁区”。
第二,中国的军事研发能力在不断增强。中国潜艇、战机、导弹、电子战和网络战的战斗力曾经弱小,但现在已能对美军构成威胁。中国将继续提升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军队也会慢慢积累经验。只要经济不出现下滑,中国国防预算开支将随着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其他方面亦是如此,中国向其“后院”投送兵力比美国跨越太平洋投送兵力要容易得多。
由于美国近些年来毫不迟疑地发动战争,一位退役的解放军海军上将把美国海军比作一个有犯罪前科的人,他“就在我们的家门口游荡”。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军事展示使中国感到国防安全受到了威胁,因此推动了解放军的改革,使其能够成为大陆对台政策的后盾并保护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的海岸线。虽然中国增强了自身的安全感,却剥夺了邻国和美国的安全感。也许中国从未打算过将其拥有的武器用于侵略目的,但美国的国防规划者们不能完全相信这一点,所以他们必须作出反应。
如此一来,中美这两个从未打算损害对方利益的国家不得不将对方视为日益增长的威胁。如果不武装自己,你只能被动挨打。如果武装自己,你就威胁到了其他国家。英国历史学家巴特菲尔德将这种现象称为“绝对困境,进退维谷”。这也正是中美两国关系将要恶化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