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信以“平台+内容+终端互动”的模式,布局核心产业链,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视讯产业发展,实现多方共赢,并可望为视讯产业带来更完善的盈利模式。
“三网融合”时代,各类视讯业务正全面走进人们的生活。作为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中国电信自2009年11月成立视讯运营中心并随后落户上海浦东,专事负责手机影视、互联网视频、IPIV和魔屏等业务全国性产品开发、运营及支撑以来,其业务品牌“天翼视讯”强势崛起,借助中国电信全业务的优势,通过多屏互动,为用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全面视听体验。
更重要的是,中国电信以“平台+内容+终端互动”的模式,布局核心产业链,与闪联、聚晖、华为等产业链合作伙伴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了产业发展,实现多方共赢,并可望为中国视讯产业带来更完善的盈利模式。
1月26日,值中国电信视讯运营中心发布首次推出的3款天翼视讯特色手机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该中心常务副主任康剑。
强势崛起CBF《中国经贸聚焦》(下称“CBF”):天翼视讯的各项业务,包括手机视讯、PC视讯、IPTv和魔屏等,B前运营清况如何,已发展的用户规模分别是多大?
康剑:中国电信2010年从中国联通正式接手手机视讯业务时,用户数仅有约10万,短短一年来发展迅猛。目前,天翼视讯(手机)独立用户数已超过1100YY,收费用户数突破300万,日均流量也从当初的60G增至超过1100G。提供包括手机直播、点播、新闻、影视、政企客户端、品牌包和专题等丰富的视频及富媒体内容。
PC视讯方面,已推出Web版、客户端和为iPad定制的视频服务,包括频道直播、视频点播和高清视频服务。去年底着手开始进行整合。
IPTV去年全国用户数达到400万,其中上海拥有超过130YY用户。因牵涉不同部门及受到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目前主要还是延续既有模式,即分省区运营。
而集视频通话、视频、阅读、资讯、生活、家庭应用、智能控制于一体的魔屏,也受到普遍欢迎。在上海已拥有6万用户,其中收费用户4万,每天并发用户数达1万。
虽然魔屏外观和用户体验等方面比起iPad要弱,但两者区别在于:iPad就像一个超市,用户可以到App Store随意挑选购买自己需要的应用,但随着应用越来越多,他们可能无所适从;魔屏最大的优势是背后有一个运营体系,我们不断推荐和加载较受欢迎的应用,激发用户的使用需求。目前用户使用较多的魔屏应用是天气预报和视频,魔屏上的视频更新很快,每天有多达三四百条的娱乐和新闻资讯。此外,电影票在线预订、订餐等便民服务也颇受欢迎,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开通水电煤代缴服务。
CBF:以手机视讯业务为例,B前用户需求是否得到了有效满足?
康剑:在CDMA 3G网络下,用户体验非常不错,视频画质较高也较为流畅。目前平均每位手机视讯用户每天登陆使用的时间约12-13分钟,而统计显示,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也不过近30分钟。
以每月1G流量的手机视讯套餐为例,以3G网络下提供的视频标准码流计算,每分钟约使用1M流量,1G流量可以看1000分钟,用户就算每天看30分钟也足够看1个月,事实上他们除了看视频之外还可以做其他应用。完全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价格也能够接受。
版权瓶颈
CBF:20lO年n月,中国电信推出“翼视通”,该业务能在手机、PC、电视、魔屏等多种具备通信功能的终端上为用户提供内容跨屏交互功能,实现7同一内容在不同设备间的多种丰富应用。对于“三屏互动”,中国电信的考量是怎样的?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康剑:“三屏互动”的意义在于,其不光是产品的开发,更将决定谁在未来视频行业中占据一定的话语权。在已经有了内容和平台的情况下,不同平台间的通讯标准就成为关键,所以中国电信在业界领先一步,与闪联合作,引入了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同终端之间的通讯协议,并与聚晖合作,将这一应用往智能家居延伸,还引入华为等作为设备供应商。
目前,三屏互动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版权方面的问题。中国视频版权状况较为混乱,手机、Pc、IPTV要实现互动,必须具备同一内容在三种不同平台上的版权,而其代价甚高。
但从视频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看,肯定是跨平台、融合的。光做一个平台的意义和价值还不够,要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在不同终端上看到自己想看的视频。尤其在3G网络应用后,移动网和互联网正在加速融合,包括电视网络在内,“三网融合”是趋势,最终三个平台应该是不分彼此的。
CBF:除了您剐才提到的内容皈权问题,跨网络的视讯眼务对于内容的审核、加工制作以及分发等要求很高,在这方面是否也遇到瓶颈?
康剑:手机视讯的内容我们和有运营牌照的内容提供商,包括央视国际等合作,由对方审核完成后,播控到中国电信平台,再由电信进行分发。互联网拥有牌照的内容提供商更多,相比之下存在问题更少。IPTV这块和手机类似,两者区别在于,前者分省运营,后者则是全国运营。
基本上,内容源经过转码,转为我们需要的格式进来后,视讯中心要做的就是在不同平台上推荐给用户。相对手机视讯上的内容,互联网上的内容所做的处理要更多些。
盈利模式CBF:在整个视讯产业链中,中国电信的定位是什么?其盈利模式又是什么?
康剑:整个视讯产业链包括了内容提供商(CP)、服务提供商(sP)、平台提供者以及终端等,中国电信作为平台提供者,将致力于把平台能力做得更强,满足上游CP、s嚅求,基于这个平台很方便地将内容推送到不同终端,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观看视讯的需求。
中国电信的优势在于用户规模巨大,平台能力包括网络分发、存储以及计费代收费的能力较强。我们切入视讯产业不是去击垮其他竞争对手,而是与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构建和谐共赢的视讯产业生态链,帮助大家一道把这块蛋糕做大,将产业的商业模式做得更加完善。
我们将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正版内容库和数字视频发行渠道,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视讯服务提供商,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视讯平台提供商。
从互联网视频行业我们也看到,目前不存在问题。以优酷为例,尽管已经做了5年而且已经上市市值还很高,但盈利情况却很差。在传统产业转移到互联网后,它碰到了盈利模式的问题。
在原有的电视平台上,盈利有收费节目(在中国基本不存在)和广告两块。网络视频的盈利模式则是免费内容+广告,但由于原有的广告投放者对于互联网视频的认同度较低,导致其广告价值被严重低估。同时,从2009年开始国内内容版权收费大幅提升,视频成为互联网热点后,版权价格被炒作上去。这加大了新媒体网站的运营成本,光靠微薄的广告收入肯定亏损。
内容应该是有价值的,好的内容应该收费,这样产业才能健康成长。中国电信视讯业务未来的运作模式将是,不单纯靠免费内容+广告,而是倾向于对部分内容向用户收费。另外,视讯不是单一产品,而是一种承载的模式,通过加载相应的服务内容,可以形成一些新的商业合作模式。
我们目前正在和包括国外的影视版权拥有者进行商谈,计划引入一些新的热门的电影电视剧放映权,用户在家中即可自由按需点播。这块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将来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发行渠道,甚至替代DVD成为传统院线的一个补充。
“三网融合”时代,各类视讯业务正全面走进人们的生活。作为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中国电信自2009年11月成立视讯运营中心并随后落户上海浦东,专事负责手机影视、互联网视频、IPIV和魔屏等业务全国性产品开发、运营及支撑以来,其业务品牌“天翼视讯”强势崛起,借助中国电信全业务的优势,通过多屏互动,为用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全面视听体验。
更重要的是,中国电信以“平台+内容+终端互动”的模式,布局核心产业链,与闪联、聚晖、华为等产业链合作伙伴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了产业发展,实现多方共赢,并可望为中国视讯产业带来更完善的盈利模式。
1月26日,值中国电信视讯运营中心发布首次推出的3款天翼视讯特色手机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该中心常务副主任康剑。
强势崛起CBF《中国经贸聚焦》(下称“CBF”):天翼视讯的各项业务,包括手机视讯、PC视讯、IPTv和魔屏等,B前运营清况如何,已发展的用户规模分别是多大?
康剑:中国电信2010年从中国联通正式接手手机视讯业务时,用户数仅有约10万,短短一年来发展迅猛。目前,天翼视讯(手机)独立用户数已超过1100YY,收费用户数突破300万,日均流量也从当初的60G增至超过1100G。提供包括手机直播、点播、新闻、影视、政企客户端、品牌包和专题等丰富的视频及富媒体内容。
PC视讯方面,已推出Web版、客户端和为iPad定制的视频服务,包括频道直播、视频点播和高清视频服务。去年底着手开始进行整合。
IPTV去年全国用户数达到400万,其中上海拥有超过130YY用户。因牵涉不同部门及受到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目前主要还是延续既有模式,即分省区运营。
而集视频通话、视频、阅读、资讯、生活、家庭应用、智能控制于一体的魔屏,也受到普遍欢迎。在上海已拥有6万用户,其中收费用户4万,每天并发用户数达1万。
虽然魔屏外观和用户体验等方面比起iPad要弱,但两者区别在于:iPad就像一个超市,用户可以到App Store随意挑选购买自己需要的应用,但随着应用越来越多,他们可能无所适从;魔屏最大的优势是背后有一个运营体系,我们不断推荐和加载较受欢迎的应用,激发用户的使用需求。目前用户使用较多的魔屏应用是天气预报和视频,魔屏上的视频更新很快,每天有多达三四百条的娱乐和新闻资讯。此外,电影票在线预订、订餐等便民服务也颇受欢迎,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开通水电煤代缴服务。
CBF:以手机视讯业务为例,B前用户需求是否得到了有效满足?
康剑:在CDMA 3G网络下,用户体验非常不错,视频画质较高也较为流畅。目前平均每位手机视讯用户每天登陆使用的时间约12-13分钟,而统计显示,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也不过近30分钟。
以每月1G流量的手机视讯套餐为例,以3G网络下提供的视频标准码流计算,每分钟约使用1M流量,1G流量可以看1000分钟,用户就算每天看30分钟也足够看1个月,事实上他们除了看视频之外还可以做其他应用。完全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价格也能够接受。
版权瓶颈
CBF:20lO年n月,中国电信推出“翼视通”,该业务能在手机、PC、电视、魔屏等多种具备通信功能的终端上为用户提供内容跨屏交互功能,实现7同一内容在不同设备间的多种丰富应用。对于“三屏互动”,中国电信的考量是怎样的?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康剑:“三屏互动”的意义在于,其不光是产品的开发,更将决定谁在未来视频行业中占据一定的话语权。在已经有了内容和平台的情况下,不同平台间的通讯标准就成为关键,所以中国电信在业界领先一步,与闪联合作,引入了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同终端之间的通讯协议,并与聚晖合作,将这一应用往智能家居延伸,还引入华为等作为设备供应商。
目前,三屏互动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版权方面的问题。中国视频版权状况较为混乱,手机、Pc、IPTV要实现互动,必须具备同一内容在三种不同平台上的版权,而其代价甚高。
但从视频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看,肯定是跨平台、融合的。光做一个平台的意义和价值还不够,要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在不同终端上看到自己想看的视频。尤其在3G网络应用后,移动网和互联网正在加速融合,包括电视网络在内,“三网融合”是趋势,最终三个平台应该是不分彼此的。
CBF:除了您剐才提到的内容皈权问题,跨网络的视讯眼务对于内容的审核、加工制作以及分发等要求很高,在这方面是否也遇到瓶颈?
康剑:手机视讯的内容我们和有运营牌照的内容提供商,包括央视国际等合作,由对方审核完成后,播控到中国电信平台,再由电信进行分发。互联网拥有牌照的内容提供商更多,相比之下存在问题更少。IPTV这块和手机类似,两者区别在于,前者分省运营,后者则是全国运营。
基本上,内容源经过转码,转为我们需要的格式进来后,视讯中心要做的就是在不同平台上推荐给用户。相对手机视讯上的内容,互联网上的内容所做的处理要更多些。
盈利模式CBF:在整个视讯产业链中,中国电信的定位是什么?其盈利模式又是什么?
康剑:整个视讯产业链包括了内容提供商(CP)、服务提供商(sP)、平台提供者以及终端等,中国电信作为平台提供者,将致力于把平台能力做得更强,满足上游CP、s嚅求,基于这个平台很方便地将内容推送到不同终端,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观看视讯的需求。
中国电信的优势在于用户规模巨大,平台能力包括网络分发、存储以及计费代收费的能力较强。我们切入视讯产业不是去击垮其他竞争对手,而是与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构建和谐共赢的视讯产业生态链,帮助大家一道把这块蛋糕做大,将产业的商业模式做得更加完善。
我们将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正版内容库和数字视频发行渠道,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视讯服务提供商,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视讯平台提供商。
从互联网视频行业我们也看到,目前不存在问题。以优酷为例,尽管已经做了5年而且已经上市市值还很高,但盈利情况却很差。在传统产业转移到互联网后,它碰到了盈利模式的问题。
在原有的电视平台上,盈利有收费节目(在中国基本不存在)和广告两块。网络视频的盈利模式则是免费内容+广告,但由于原有的广告投放者对于互联网视频的认同度较低,导致其广告价值被严重低估。同时,从2009年开始国内内容版权收费大幅提升,视频成为互联网热点后,版权价格被炒作上去。这加大了新媒体网站的运营成本,光靠微薄的广告收入肯定亏损。
内容应该是有价值的,好的内容应该收费,这样产业才能健康成长。中国电信视讯业务未来的运作模式将是,不单纯靠免费内容+广告,而是倾向于对部分内容向用户收费。另外,视讯不是单一产品,而是一种承载的模式,通过加载相应的服务内容,可以形成一些新的商业合作模式。
我们目前正在和包括国外的影视版权拥有者进行商谈,计划引入一些新的热门的电影电视剧放映权,用户在家中即可自由按需点播。这块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将来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发行渠道,甚至替代DVD成为传统院线的一个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