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分级 分类”新型教学模式,并对这一新模式提出实施要点,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高职;分级分类教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丘丽红(1984.07-),女,汉族,福建龙岩人,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课堂教学。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不断发展,教育部2009年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对高职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进行了详细分类,即: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基础要求。
高职不断扩招,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面对不同专业的学习对象,不少高校仍然采用统一教材、统一教法和统一考核方式授课,这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代高职英语教学。正如刘黛琳(2009)等在研究报告中所指出,基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而各校英语课时设置相对有限, 要想在短短的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让高职学生形成英语的全面能力,无论如何都是不现实的。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英语知识,发展职业岗位所需英语应用能力,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了深入研究。肖华芝(2019)提出采用“基础英语模块 行业英语模块”的模块化教学,将玉琴(2018)提出“分类、走班”特色高职英语模式,笔者通过研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分级 分类”新型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高职英语教学。
二、“分级 分类”教学定义
分级教学,即分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分层次、课程分模块等方式,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和要求,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分类教学,即分类别、专业教学,主要立足学生的专业和未来就业岗位,研究如何把课程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实施分类教学以服务学生的专业与就业。
三、“分级 分类”教学模式实施要点
1. 学生进行合理的 “分级 分类”。开学初可进行统一摸底测试,通过结合学生专业、入学英语成绩和入学档案(如英语参赛情况、高考英语口试成绩)把学生进行“分级 分类”,可分为A,B,C三个层次。分级主要参照按英语成绩,分类参照专业和文理科类别。A班为较高英语水平学生,B班为中等英语水平学生,C班为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学生。这样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
2. 进行教材、教学内容“分级 分类”。根据学生“分级 分类”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教材。A班可选用难度较大高职英语教材,第一学期采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A级难度教材,第二学期采用大学英语四级难度教材;B班可选用中等难度高职英语教材,采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难度教材,而后向A级难度教材靠拢;C班可选用预备级高职英语教材,而后选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难度教材。教材选用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梯度攀升。
针对“分级 分类”特点,发挥集体智慧实行统一备课,分组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研讨。A班学生具备较强英语学习能力,教学内容选取难度较大材料,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B班教学内容难度中等,注重英语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同时适当向A级递进。C班教学侧重英语基础知识传授,同时兼顾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3. 评价方式“分级 分类”。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评价方式理应“分级 分类”。A班学生英语起点较高,采用过程性(50%) 终结性(50%)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是个动态变化过程,如学习态度、课堂配合程度、作业完成质量等,教师对过程性评价应做记录;终结性评价参考期末考试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A级成绩。B班学生同样采用过程性(50%) 终结性(50%)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参照A班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参考期末考试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成绩。C班学生采用过程性(60%) 终结性(40%)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参照A、B班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参考期末考试成绩。面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变化,可建立科学流动机制,英语成绩达到对应层次水平时,可升入该班,达到激励效果和成就感强化。而相反情况则征求学生意见,可调进与之水平相适应班级,以便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四、“分级 分类”教学模式几点思考
1. 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因“分级 分类”班级学生涉及各个专业,在日常管理中较容易出现混乱,同時因学生英语水平处在动态变化过程,升入或调进不同班级在教务管理上也增加了不小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辅导员 学生助理进行日常管理,加大学生助理管理权限;教务方面指定一教务人员负责“分级 分类”教学管理,同时各院系一名秘书协助管理。
2. 授课教师选拔方面。学生分成A.B.C三个不同层次班级授课,容易出现A班抢着上和C班不愿意上的局面,而 “双师”素质教师能更好胜任“分级 分类”教学。授课教师选拔上,“双师”素质教师优先授课,A.B.C三层次班可采用轮流方式进行授课。
3. C班学生自信方面。C班学生容易出现“差生”破罐子破摔心理,造成上课缺勤或经常请假、上课不认真、自暴自弃不上进等现象。针对C班学生出现学习现状,教师或辅导员与学生进行心与心沟通,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成绩达到A和B班水平可升入该班。
总之, “分级 分类”教学模式能较好地适应当下高职英语教学,但仍然存在不足,在教学实践中需不断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胡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60-62.
【关键词】高职;分级分类教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丘丽红(1984.07-),女,汉族,福建龙岩人,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课堂教学。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不断发展,教育部2009年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对高职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进行了详细分类,即: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基础要求。
高职不断扩招,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面对不同专业的学习对象,不少高校仍然采用统一教材、统一教法和统一考核方式授课,这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代高职英语教学。正如刘黛琳(2009)等在研究报告中所指出,基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而各校英语课时设置相对有限, 要想在短短的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让高职学生形成英语的全面能力,无论如何都是不现实的。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英语知识,发展职业岗位所需英语应用能力,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了深入研究。肖华芝(2019)提出采用“基础英语模块 行业英语模块”的模块化教学,将玉琴(2018)提出“分类、走班”特色高职英语模式,笔者通过研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分级 分类”新型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高职英语教学。
二、“分级 分类”教学定义
分级教学,即分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分层次、课程分模块等方式,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和要求,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分类教学,即分类别、专业教学,主要立足学生的专业和未来就业岗位,研究如何把课程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实施分类教学以服务学生的专业与就业。
三、“分级 分类”教学模式实施要点
1. 学生进行合理的 “分级 分类”。开学初可进行统一摸底测试,通过结合学生专业、入学英语成绩和入学档案(如英语参赛情况、高考英语口试成绩)把学生进行“分级 分类”,可分为A,B,C三个层次。分级主要参照按英语成绩,分类参照专业和文理科类别。A班为较高英语水平学生,B班为中等英语水平学生,C班为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学生。这样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
2. 进行教材、教学内容“分级 分类”。根据学生“分级 分类”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教材。A班可选用难度较大高职英语教材,第一学期采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A级难度教材,第二学期采用大学英语四级难度教材;B班可选用中等难度高职英语教材,采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难度教材,而后向A级难度教材靠拢;C班可选用预备级高职英语教材,而后选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难度教材。教材选用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梯度攀升。
针对“分级 分类”特点,发挥集体智慧实行统一备课,分组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研讨。A班学生具备较强英语学习能力,教学内容选取难度较大材料,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B班教学内容难度中等,注重英语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同时适当向A级递进。C班教学侧重英语基础知识传授,同时兼顾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3. 评价方式“分级 分类”。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评价方式理应“分级 分类”。A班学生英语起点较高,采用过程性(50%) 终结性(50%)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是个动态变化过程,如学习态度、课堂配合程度、作业完成质量等,教师对过程性评价应做记录;终结性评价参考期末考试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A级成绩。B班学生同样采用过程性(50%) 终结性(50%)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参照A班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参考期末考试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成绩。C班学生采用过程性(60%) 终结性(40%)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参照A、B班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参考期末考试成绩。面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变化,可建立科学流动机制,英语成绩达到对应层次水平时,可升入该班,达到激励效果和成就感强化。而相反情况则征求学生意见,可调进与之水平相适应班级,以便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四、“分级 分类”教学模式几点思考
1. 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因“分级 分类”班级学生涉及各个专业,在日常管理中较容易出现混乱,同時因学生英语水平处在动态变化过程,升入或调进不同班级在教务管理上也增加了不小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辅导员 学生助理进行日常管理,加大学生助理管理权限;教务方面指定一教务人员负责“分级 分类”教学管理,同时各院系一名秘书协助管理。
2. 授课教师选拔方面。学生分成A.B.C三个不同层次班级授课,容易出现A班抢着上和C班不愿意上的局面,而 “双师”素质教师能更好胜任“分级 分类”教学。授课教师选拔上,“双师”素质教师优先授课,A.B.C三层次班可采用轮流方式进行授课。
3. C班学生自信方面。C班学生容易出现“差生”破罐子破摔心理,造成上课缺勤或经常请假、上课不认真、自暴自弃不上进等现象。针对C班学生出现学习现状,教师或辅导员与学生进行心与心沟通,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成绩达到A和B班水平可升入该班。
总之, “分级 分类”教学模式能较好地适应当下高职英语教学,但仍然存在不足,在教学实践中需不断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胡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