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北方工业大学现行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其优缺点,按照"有利于对本科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有利于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的原则,取长补短,创新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本科;设置模式;创新
北方工业大学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截止到2008年底,全校有本科学生党员900多人,本科生党员比例为8.95%,这些学生党员分布在全校39个本科学生党支部当中。如何进一步加强本科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增强本科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从而推动学校基层党组织科学发展已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基层党支部科学、合理的设置模式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是保证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前提。为此,我们对全校的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为创新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查找方法。
一、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从2005年起,本科学生党员人数逐年增多,因此本科学生党支部的数量也逐年递增。但本科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支部党员人数分布不均,有的党支部人数达到50多人,而有的支部只有不到5个人;二是正式党员比例不均匀,有的支部正式党员占80%以上,有的支部正式党员却不到10%;三是本科学生党支部结构配置不合理,或支部结构混乱,或专业年级结构单一,不利于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的开展。
这些问题主要是由本科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引起的,各个学院的设置模式都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有两种:一种是按照专业年级横向设置,例如计算机本科专业2006级为一个支部设置范围;另一种是按照专业纵向设置,例如整个广告学本科专业为一个支部设置范围。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设置模式的利弊:
从这个表格的对比来看,两种设置方式各有利弊。这两种设置方式都没有达到最佳状态,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而且,支部间的差距还比较大。例如:横向设置中某一个党支部有党员21人(其中正式党员只有4人,预备党员17人),且不说该支部的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如何,仅仅是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任务已经很重了,按照每1名预备党员需要2名正式党员来培养考察,那么这个支部每1名正式党员至少要负责培养8名预备党员,这个工作量和培养的党员质量可想而知。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支部的设置模式不合理引起的,因为低年级党支部本身的工作重点就是发展党员,所以预备党员数量远大于正式党员,而低年级又是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培养的重要阶段,忽视了这一点就大大减弱了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创新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原则
大学生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推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并检查执行情况;培养教育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按标准和程序发展学生党员;经常听取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因此,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必须坚持"有利于对本科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有利于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的原则,做到科学、合理、规范。
1、支部设置要有利于对本科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高校本科学生党员的分布特点为“低年级党员少,中年级正式党员少、预备党员多,高年级党员多,党员人数从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增”。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互相监督。为了避免由于党员分布不均、支部任务分配不平衡等矛盾,支部的设置模式应该有两个特点:第一,在同一个支部里,既有高年级的学生,也有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之间能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党员能通过切身的体会教育低年级同学。第二,在同一个支部里,应该遵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即所有的学生党员应该是有相同的专业背景、相近的学习环境、相似的生活方式,这样才有利于开展教育,使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更加明确。
2、支部设置要有利于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
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能否按时开展高质量、有成效的组织生活十分重要。所以,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应该满足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需要:第一,易于统一全体党员的组织生活时间,尽量避免每次都会有党员因为专业课程上的冲突而不参加组织生活。第二,易于找到全体党员乐于参与的共同话题,避免有的党员因为“话不投机”而敷衍了事。第三,易于党支部对组织生活的组织和控制,避免有的党员因为距离太远或其他原因而缺席组织生活。
3、支部设置要有利于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一个学生中的先进组织,党员的先进性直接来源于党支部的先进性。而党支部的先进性需要用完善的制度和规范来约束,也需要靠支部的光荣传统和经验教训来促进这个集体不断进步,永葆先进性。这就要求党支部的设置模式要有利于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第一,应该有利于好制度和好习惯的形成,将有益的做法和良好的作风沉淀下来、传承下去。第二,应该有利于支部档案和史料的收集和保存,为支部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第三,应该有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组织结构,让支部与党员的关系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样。
三、创新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措施
针对前面所分析的问题和矛盾,并根据上述“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我们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拟定了以下的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
1、专业分班设置法
在仔细分析“专业年级横向”和“专业纵向”这两种支部设置模式的基础上,综合两者的长处,我们拟订了一种新型的支部设置模式
——“专业分班设置法”。这种设置模式是这样的:
例如:计算机本科专业有4个年级,每个年级也有4个班级。那么,我们把这个专业设置成两个党支部,整个专业每个年级的1班和2班组成一个支部,3班和4班组成另一个支部。这样,每个支部既有1到4年级的党员,又不会由于人数过多造成支部庞大。这种方式基本上综合了前面所述两种设置方式所有的优点,同时也避免了大部分的缺点。
这种新型的党支部设置模式,把支部当作“铁打的营盘”一样,流动的是一批批的党员,留下的是整个支部长期积累的先进经验。每一位新加入该支部的学生党员都要受到来自高年级党员的熏陶和影响,高年级的学生党员将自己多年受党教育的经验和体会传递给低年级的党员,新党员在无形中就得到了老党员的言传和身教。在这种传帮带的影响下,党支部就会朝着科学的方向一步步发展下去。而且,同样的专业背景和不同年级的交往交流程度提高,有利于学生党员们开拓视野、丰富知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支部的名称设置。由于以往支部的组成方式各异,所以支部名称的命名也各有千秋,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混乱。为此,我们按照这种设置模式规范了支部名称的命名规则:“专业名称——学历层次——支部序号”(例如,我们把计算机本科专业各年级1班和2班设置为一个支部,并命名为:计算机 本科学生 第一 党支部)。这种命名方式清楚明了,既区分了专业,也区分了本科和研究生,还是一种可以固定下来的名字,不
会由于支部人员的流动而导致支部名称的变动。
2、努力推动高年级本科班级把党支部建在班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对于学生党员人数符合成立支部要求的高年级本科学生班级,我们则把支部建立在班上,由班里的党支部选举一名同学担任书记。
把党支部建立在班级上,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支部成员都是本班同学,互相之间十分了解,能起到很好的监督和被监督作用,有利于党员先进性的养成和发挥。第二,对培养、考察、发展本班级的入党积极分子很有优势,党员和普通同学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互相进步。第三,由于支部党员与普通同学时刻生活、学习在一起,真正实现基层党支部扎根于群众之中,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拉近了党与群众的距离。第四,学生班级党支部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党员为核心及时开展工作,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 。第五,班级党支部能正确、有效地指导团支部和班委会开展工作,确保政治方向,为班级的学风、班风、宿风等的建设起到良好的带头和监督作用。
3、努力探索新型的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
在新的时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呈现出宿舍社区化、活动社团化、交流网络化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支部设置模式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也适当地、灵活地进行变化。例如,我们要探索成立学生社区的党支部、学生社团的党支部、网上学生党支部等等。另外,还可以根据某些临时性的大型活动组建临时学生党支部,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例如,在学生军训团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团队中成立临时党支部。
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决定着党支部一系列工作的开展,科学、合理、规范地设置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对于加强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学生党支部持续、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10-15.
[2] 樊敏,朱张军.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探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
[3] 陆文戈,胡安定,张红烽.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的实践与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
本文系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基金立项项目《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本科;设置模式;创新
北方工业大学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截止到2008年底,全校有本科学生党员900多人,本科生党员比例为8.95%,这些学生党员分布在全校39个本科学生党支部当中。如何进一步加强本科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增强本科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从而推动学校基层党组织科学发展已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基层党支部科学、合理的设置模式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是保证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前提。为此,我们对全校的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为创新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查找方法。
一、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从2005年起,本科学生党员人数逐年增多,因此本科学生党支部的数量也逐年递增。但本科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支部党员人数分布不均,有的党支部人数达到50多人,而有的支部只有不到5个人;二是正式党员比例不均匀,有的支部正式党员占80%以上,有的支部正式党员却不到10%;三是本科学生党支部结构配置不合理,或支部结构混乱,或专业年级结构单一,不利于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的开展。
这些问题主要是由本科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引起的,各个学院的设置模式都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有两种:一种是按照专业年级横向设置,例如计算机本科专业2006级为一个支部设置范围;另一种是按照专业纵向设置,例如整个广告学本科专业为一个支部设置范围。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设置模式的利弊:
从这个表格的对比来看,两种设置方式各有利弊。这两种设置方式都没有达到最佳状态,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而且,支部间的差距还比较大。例如:横向设置中某一个党支部有党员21人(其中正式党员只有4人,预备党员17人),且不说该支部的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如何,仅仅是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任务已经很重了,按照每1名预备党员需要2名正式党员来培养考察,那么这个支部每1名正式党员至少要负责培养8名预备党员,这个工作量和培养的党员质量可想而知。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支部的设置模式不合理引起的,因为低年级党支部本身的工作重点就是发展党员,所以预备党员数量远大于正式党员,而低年级又是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培养的重要阶段,忽视了这一点就大大减弱了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创新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原则
大学生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推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并检查执行情况;培养教育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按标准和程序发展学生党员;经常听取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因此,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必须坚持"有利于对本科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有利于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的原则,做到科学、合理、规范。
1、支部设置要有利于对本科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高校本科学生党员的分布特点为“低年级党员少,中年级正式党员少、预备党员多,高年级党员多,党员人数从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增”。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互相监督。为了避免由于党员分布不均、支部任务分配不平衡等矛盾,支部的设置模式应该有两个特点:第一,在同一个支部里,既有高年级的学生,也有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之间能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党员能通过切身的体会教育低年级同学。第二,在同一个支部里,应该遵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即所有的学生党员应该是有相同的专业背景、相近的学习环境、相似的生活方式,这样才有利于开展教育,使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更加明确。
2、支部设置要有利于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
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能否按时开展高质量、有成效的组织生活十分重要。所以,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应该满足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需要:第一,易于统一全体党员的组织生活时间,尽量避免每次都会有党员因为专业课程上的冲突而不参加组织生活。第二,易于找到全体党员乐于参与的共同话题,避免有的党员因为“话不投机”而敷衍了事。第三,易于党支部对组织生活的组织和控制,避免有的党员因为距离太远或其他原因而缺席组织生活。
3、支部设置要有利于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一个学生中的先进组织,党员的先进性直接来源于党支部的先进性。而党支部的先进性需要用完善的制度和规范来约束,也需要靠支部的光荣传统和经验教训来促进这个集体不断进步,永葆先进性。这就要求党支部的设置模式要有利于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第一,应该有利于好制度和好习惯的形成,将有益的做法和良好的作风沉淀下来、传承下去。第二,应该有利于支部档案和史料的收集和保存,为支部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第三,应该有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组织结构,让支部与党员的关系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样。
三、创新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措施
针对前面所分析的问题和矛盾,并根据上述“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我们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拟定了以下的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
1、专业分班设置法
在仔细分析“专业年级横向”和“专业纵向”这两种支部设置模式的基础上,综合两者的长处,我们拟订了一种新型的支部设置模式
——“专业分班设置法”。这种设置模式是这样的:
例如:计算机本科专业有4个年级,每个年级也有4个班级。那么,我们把这个专业设置成两个党支部,整个专业每个年级的1班和2班组成一个支部,3班和4班组成另一个支部。这样,每个支部既有1到4年级的党员,又不会由于人数过多造成支部庞大。这种方式基本上综合了前面所述两种设置方式所有的优点,同时也避免了大部分的缺点。
这种新型的党支部设置模式,把支部当作“铁打的营盘”一样,流动的是一批批的党员,留下的是整个支部长期积累的先进经验。每一位新加入该支部的学生党员都要受到来自高年级党员的熏陶和影响,高年级的学生党员将自己多年受党教育的经验和体会传递给低年级的党员,新党员在无形中就得到了老党员的言传和身教。在这种传帮带的影响下,党支部就会朝着科学的方向一步步发展下去。而且,同样的专业背景和不同年级的交往交流程度提高,有利于学生党员们开拓视野、丰富知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支部的名称设置。由于以往支部的组成方式各异,所以支部名称的命名也各有千秋,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混乱。为此,我们按照这种设置模式规范了支部名称的命名规则:“专业名称——学历层次——支部序号”(例如,我们把计算机本科专业各年级1班和2班设置为一个支部,并命名为:计算机 本科学生 第一 党支部)。这种命名方式清楚明了,既区分了专业,也区分了本科和研究生,还是一种可以固定下来的名字,不
会由于支部人员的流动而导致支部名称的变动。
2、努力推动高年级本科班级把党支部建在班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对于学生党员人数符合成立支部要求的高年级本科学生班级,我们则把支部建立在班上,由班里的党支部选举一名同学担任书记。
把党支部建立在班级上,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支部成员都是本班同学,互相之间十分了解,能起到很好的监督和被监督作用,有利于党员先进性的养成和发挥。第二,对培养、考察、发展本班级的入党积极分子很有优势,党员和普通同学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互相进步。第三,由于支部党员与普通同学时刻生活、学习在一起,真正实现基层党支部扎根于群众之中,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拉近了党与群众的距离。第四,学生班级党支部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党员为核心及时开展工作,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 。第五,班级党支部能正确、有效地指导团支部和班委会开展工作,确保政治方向,为班级的学风、班风、宿风等的建设起到良好的带头和监督作用。
3、努力探索新型的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
在新的时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呈现出宿舍社区化、活动社团化、交流网络化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支部设置模式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也适当地、灵活地进行变化。例如,我们要探索成立学生社区的党支部、学生社团的党支部、网上学生党支部等等。另外,还可以根据某些临时性的大型活动组建临时学生党支部,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例如,在学生军训团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团队中成立临时党支部。
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决定着党支部一系列工作的开展,科学、合理、规范地设置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对于加强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学生党支部持续、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10-15.
[2] 樊敏,朱张军.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探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
[3] 陆文戈,胡安定,张红烽.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的实践与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
本文系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基金立项项目《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