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客观的物质存在、文化存在以及精神存在凝聚成“大学”这一特殊场域,同时,大学也融合于社会文化当中。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校园大环境中两个支撑域素,二者具备同样的事件、空间背景,并且参与其中的主体部分也都大致相同,即教师与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外,高校社区文化作为第三方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平台主体和客体间相互影响,共生共存。
  [关键词]社区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3-0138-03
  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建设和加强校园文化的方式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变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或教师普遍采用的手段之一,而学生也可将校园文化作为窗口媒介来认识教师或学校的政治倾向。
  作为一个系统庞大而又极其复杂的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提高师生素养含量,巩固并完善他们业已形成的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正确的政治态度。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教师可开设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是目前高校采取的最广泛的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一种形式。高校学生公寓建设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媒介,可以将学生宿舍视为一个与学生近距离谈心谈话、讨论交流、平等沟通以及社区互动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体制涵盖的方面比较多,进行管理的主体也有所不同,管理的方式方法各具特点。管理者都清楚,优良的宿舍环境对学生至关重要,它是学生专心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身心健康及道德修养大有裨益。因此,构建以思政教育为主的第二课堂,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宿舍管理,这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质量完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社区文化具有指导作用
  为完善学生宿舍标准化建设,提升学生社区工作效果,强化学生社区育人理念,建设高校社区显然已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趋势。在高校社区的建设当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是高校社区文化建设。要想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贯彻下去,必须将高校社区这一阵地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其主体作用。可以看出,高校社区建设和思想政治紧密相连,对两者关系的正确处理,能促进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及发展。
  (二)高校社区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反作用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题下的进寝室、查宿舍的工作模式,丰富新时代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教育形式,积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入社区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全面推进行为指导平台、生活服务平台、思想教育平台、文化传承平台建设,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形成现代化、标准化高校学生公寓工作的双化机制。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实践的不断积累,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学生公寓建设。学生公寓是学生休息、学习、娱乐、思想交流的重要集结地。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学生公寓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打造出积极的寝室文化。第二,高校社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有高校社团,它是由不同专业的学生所构成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相应的社团。在学生社团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助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于学生组织能力的提高、学生认可度与参与度的提高,也会有积极作用。第三,高校内的课余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有助于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业余活动来愉悦自身并加强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以文化活动为跳板,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活跃其积极向上的思想,全面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社区文化实施中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代大学生应提高自身意识形态问题,社区文化便是其中重中之重的一环。高校社区学生应积极拓宽活动载体,学生应增强社区文化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带领同舍人员紧追共青团脚步,为社区文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当今社会处于快速变革状态,与此相对应,大学生群体在个性与心理方面呈现出一种断裂式发展态势,因此有个性,也有特殊性。学生对社区文化的认知态度不同,主体差异性与教育观念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树立作为高校社区成员的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建立全方位的大局观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可见,高校社区教育没有很好地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文明社区的基本目标不能满足社区成员的学习需要。学生公寓不仅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其行为表现的“张扬地”。随着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原本的“象牙塔”模式被打破,再加上许多商业广告和不良网络信息渗透进来,校园已经不再是“一方净土”,学生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蚀。公寓思想教育队伍力量薄弱、学生文化活动设施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等,这些都造成了学生思想教育疲软[1]。
  (二)学生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不足
  缺少完备的、健全的管理机构,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必定会残缺不全。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活动,高校社区文化具有娱乐、休闲和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不但能影响社区中的成员,而且对社区成员的互相交流、强化社区意识、团结社区凝聚力及培养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都有潛移默化的影响。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一个人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学生更加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接受校园文化的感染、熏陶。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学术水平以及教风、校风的综合体现, 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2]。
  (三)高校社区文化缺少创新性
  缺少锐意改革的意识、缺少开拓奋进的精神、懒于创造新机制,这是文化创新停滞不前的通因所在。学生社区文化的建立方式,应流于通变,不应固定不变。在易于学生健康发展、促进成才的前提下,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以及他们的创新潜能,使其全方位的健康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必将带动大学生社区建立日趋浓厚的创新氛围[3]。   三、社区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开展辅导员进公寓的工作机制,深入学生内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有必要。辅导员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学生社区最重要的执行者。在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要将高校社区文化与之相结合,围绕加强学生公寓社区文明创建、树立特色文化品牌、学生党团建设进社区、学风建设进社区和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建设等主题,科学设计组织形式与活动载体,不断探索学生社区提升工作的创新内容。
  第一,要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强化思政教育队伍的各项技能,学工书记每学期至少要针对辅导员进公寓工作为辅导员进行一次培训,并完善辅导员进公寓监督考核评比办法,实现辅导员进公寓工作“进得去、待得住、做得好”。加强学院学生社区管理及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主体作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温馨舒适、积极向上、求知奋进的社区育人氛围,推进社区学风建设。
  第二,要在学生公寓中逐步建立完善辅导员办公室、值班室、心理咨询室、党团活动室、自习室等功能性区域,建立学生社区党员服务站、学业辅导室、阅览室和会议室等,逐步实现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移至学生社区办公,以满足开展思想教育进社区的需要。通过加强对学生公寓文明建设重要性的宣传,从思想上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从而使室友之间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建立亲密关系。为了加强学生对行为举止文明的认同感,要对学生文明礼貌、安全知识以及中国传统美德等方面进行教育。设立“文明宿舍创建意见箱”,采集学生本身对文明宿舍创建等活动方案的想法,让文明宿舍的创建更加贴近与学生的需要,营造学生工作更接地气、更受欢迎的局面。
  第三,依托学生社区这一重要载体,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在学生社区利用多种形式,如板报、宣传标语等宣传党各项路线的方针政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文明宿舍评选、宿舍文化月、“宿舍文化沙龙”等活动为支撑,树立先进典型,培育“免检寝室”,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打造自身特色品牌,提高文明宿舍内涵,争创学霸寝室、雷锋寝室、志愿者寝室等。
  第四,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中的作用,牢牢把握学院网站、学生社区网站、微信平台等前沿宣传阵地进行正能量宣传,弘扬正能量,从而达到发挥社区文化育人的目的。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工程”“党员之家建设”“微党课进宿舍”等活动,丰富学生社区党建形式,打造学生社区党建阵地,推进以党风促学风,强化“学习型”社区建设。
  第五,辅导员进公寓。各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寝室,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内心,推进违规违纪寝室教育、学习困难生教育、心理干预与疏导工作在社区阵地的转化;建立辅导员进社区谈心谈话评比制度,对进公寓谈话记录规范、效果突出、作用明显的辅导员进行奖励。加大辅导员進公寓工作力度,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宿舍良好学风的形成。
  最后,要结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着力打造社区主题活动板块,如开展党团活动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和生涯指导活动月等活动,推进主题教育、志愿服务、党团建设等活动进社区。举办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接触道德模范、英雄模范,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建设校园文化氛围,可根据实施主体采取不同形式的教育,这些形式对学生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是对学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方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其中,注意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当中,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详细而又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等,全面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涵。
  四、结语
  育人功能是建构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和谐上进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将大学生的培养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及环境融合在一起,同化在校园环境中生活的每个人,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为了全面促进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完善,提高学生对复杂社会的适应能力,高校校园文化将以塑造思想、净化心灵、培养能力、延展个性的方式来进行育人功能的建构,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之才。作为新时期引领下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重大。在一定程度上,它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校园文化建设的突出强调,可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保驾护航,最终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社区文化建设在扮演育人角色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学生的文化娱乐、体育文艺,甚至是学生的道德追求、价值精神、优美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与之息息相关,可见,打造真正的社区“文化味蕾”十分必要。建设学生公寓和谐文化有助于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其中,这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营造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4]。
  [ 参 考 文 献 ]
  [1] 毛顺练.新时期学生公寓和谐文化建设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6):126-129.
  [2] 丁志卫,梁丰.辅导员如何在社会化管理的学生公寓中开展党建工作[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7):229-230.
  [3] 许静.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趋势初探[J].文教资料,2015(6):46-48.
  [4] 杨赣太,高激化.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与育人工作[J].教育与职业,2006(21):59-60.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培养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并具备一定数据分析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2017年组建了“大统计”课程组。通过整合分散的统计教学资源,课程组构建了一套稳定的教学分工合作+动态教学调整机制。作为统计课程的排头兵,应用统计学课程在开课学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先行探索。为了检验改革成果,课程组特地组织了一次应用统计学学后反馈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该课程教学改
期刊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经验借鉴  为了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
期刊
[关键词]新农科;农学;核心课程群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21世纪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人工智能化在农业产业链各個环节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以劳动力为主的农业发展速度逐步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农业发展。2018年5月3日,在五四青年节和北大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前夕,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
期刊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蚌埠学院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适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1]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期刊
[摘 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安之策。2019年,广东省相关部门印发文件,给予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同时也规定本科生的择业期为毕业两年内。文章从某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类优秀毕业生样本的三轮就业谈话及实际就业情况中出现的就业意识转变出发,对其宏观、微观的影响因素做了就业数据分析,提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四点对策,同时也提出加强思政工作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教育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为提升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提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探索课程教学改革,以“交通拥挤收费的经济学原理”一节为例,从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延伸评价三个主要阶段阐述教学改革实践过程,提出教学设计优化方案。  [关键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问题探究;交通运输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提出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OBE理念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设计方案,为开展工程认证的相关专业提供可借鉴的教学大纲设计范例,包括如何设定课程目标、确定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等。分析了教学大纲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重点阐述了实验内容的设计。描述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的实施过程,详细列举了目标达成度的计算范例,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最后总结了执行课程教学大纲过程中需要注
期刊
[摘 要]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大学生要合理“增负”。论文针对地方高校师范类本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现实困境,以陕西理工大学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为例,通过对“增负”背景下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以优化顶层设计为基础、坚定教育态度为灵魂、加强学风建设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优化和改革对策,以期实现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
期刊
[摘 要]在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时期,课程思政创新改革也在逐步推进。项目组结合化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物理化学的课程思政优质课程改革,探讨了物理化学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介绍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特色。初步改革效果表明,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可以促进物理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
期刊
[摘 要]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是国内各研究型大学的普遍共识。在已有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模式下,基于河海大学荣誉学院——大禹学院的办学实践,课题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训练对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提出“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本科四年的科研实践磨砺引导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