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景观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r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目前高校校园建设现状,强调高校在注重建筑实体组织的同时校园外部空间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几所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在学生心目中良好的校园环境应该具备的几点要素。同时从两方面分析了校园环境设计中必须体现教育特色。
  关键词:校园;校园环境;设计
   目前,国内高校纷纷扩建,校园建设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许多校园规划都非常注重建筑实体的组织,而外部空间只是作为剩余空间出现。但是,外部空间作为校园生活的发生器,是校园中最有活力的地方,也是产生公共记忆的主要场所。21世纪,知识更新非常迅速,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平等交流和独立人格的培养。学习的场所不再仅仅是课堂, 而是拓展到整个校园空间。因此校园外部空间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对几所大学学生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对于校园环境学生总体希望它们环境优美,有山有水, 绿树掩映,有历史感。而由于学生活动内容的要求,校园外部空间应该提供更多的小尺度空间以供小规模活动或个人独处、学习,大规模广场空间数量不宜过多,并应该保证较好的遮阳设施: 同时,外部空间应该尽量丰富多样:在交通系统方面,应该以步行方式为主,在保证便捷的情况下尽量舒适。 同时,努力保持步行系统的连续,形成网络,便于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路径。景观组织与步行系统相结合,富于变化,并表达一定文化内涵。
   环境中最贴近生活的小尺度系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为此,我们把探求“大学生一行为— 校园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方向,希望能够通过研究,提出高校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一些设计原则,并以导则的形式为将来的校园环境设计提供依据。
  1 校园环境设计的意义
   高等学校作为一个浓缩的小社会,要实现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的目标,历代的校园环境都是以“育人”为前提进行规划设计:环境优雅恬静,校园内绿树成阴,四季花开,曲径通幽,山水宜人;建筑风格多样、健康 、充实、朴素、优美,处处充满诗情画意。高校的“育人”环境,不但是学校空间精神和文化的水平体现,而且是人们现在和将来的希望所在。
  2 校园环境设计的要素
   高等学校校园环境设计需要在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上用创新的手法唤起师生员工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感情。要求如下:
  2.1 总体规划和建筑
   总体规划是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学校建设的纲领性法规文件,是学校功能分区、历史文脉的延续及创新。单体建筑及建筑群,校园环境设计等均依照学校总体规划去实施。
   建筑是学校的主体,是教学、科研和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教学区(或教学行政)内的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图书馆、实验楼等,这是学校建筑的核心和中枢;其次是学生生活区内的学生宿舍、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教工生活区的住宅楼、幼儿园、医疗保健及各种生活辅助用房等。这些构成了不同区域内的建筑群,同时也形成不同的校园环境。
  2.2 广场和小品
   高校不论其规模大小,均有自己独立的广场,便于学生集会及从事社会第二课堂的学习与活动。广场功能不尽相同,有集会广场和文化广场等。广场四周布置有各种小品,形成景点。
  2.3 道路
   道路是每所学校对内对外联系的枢纽,也是通向知识宝库的必经之地。它可以宽阔平坦、笔直通达,也可以曲径通幽、若明若暗。它是学校一切活动的脉络。
  2.4 绿化
   国际生物圈环境保护组织提出:城镇居民每人要有2 8m 的绿地面积。各高校据此条件要求都有属于自己的绿地,它是师生员工学习、晨练、休憩、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
  2.5 山和水
   有山有水则“活”,能给人以充沛、流畅之感。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天津大学的“敬业湖”。武汉大学的珞珈山和东湖… …
  2.6 雕塑
   雕塑是高校环境设计中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一种造型艺术。它朴实无华,生气勃勃,催人奋进,给师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合理的设置,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校園环境设计必须突出文化气氛
   高校校园环境设计同学校校园规划密不可分。它受三个不断变化的动态条件的制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学校规模的调整,科技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教学和科研设施的不断更新),校园环境的更新与新陈代谢是必然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设计者在保持校园整体性、历史文脉的基础上,从历史——现状——未来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给校园环境不断注入时代的富有生机的文化气息。
  3.1 总体规划建筑是高校校园环境设计的依据与主体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规划与环境设计大概分三类,有许多优秀的精品,至今仍可借鉴第一类,早在建国之前建成的具有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的。园林式“校园环境,它以大礼堂为中轴线的端点,其他教学建筑围绕中心庭园,分散布置。如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第二类,建国初期至“文革”前建的“仿苏对称式”校园环境。如同莫斯科大学,教学区正对大门,以图书馆或教学楼为中轴线,配楼、副楼放两侧。如东北大学、郑州大学等。第三类,改革开放以来新建院校的“自由式”校园环境。它打破传统的轴线对称方式,结合学校区域及地形特点,按建筑功能要求组合成群体。如深圳大学,郑州航院等。
  3.2 广场和小品是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方面
   广场一般分为集会和文化广场两种,它是一种人化的空间。是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有机结合,对师生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很大。
   广场主要分布在学校开阔地带的大门口处或在教学区内有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建筑群的地方,便于重大活动的集会。有的学校是在有关建筑群体之间围成涉外交流的文化信息市场,并在四周布置亭、台、石凳、喷泉、盆景灯柱等。
   建筑小品重在小而精,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由于它的造型、色彩、材质的不同,会使校园生辉,使整个校园空间的层次趋向更加丰富和赋予新的诗情画意。阅报栏是近几年高校环境中的新家庭,给学校增加一道精美的“文化快餐”。
  3.3 道路是校园环境设计的脉络
   学校的道路是走向社会的重要通道,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枢,是连接各建筑的神经脉络。道路的功能不同.有车流和人流之分,有宽窄曲直的不同。但它却是学校动态景观,可以引人入胜,移步异景。
  3.4 绿化是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环节
   高校功能分区的不同,要因地制宜,在人的审美思维作用下,应用乔、灌、花、草,发挥其形态,风姿和色彩的优势,因而形成丰富的植物造景。
   好花须映好楼台,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曾说:“把园林同建筑相结合.能发展新的构思.”好的建筑若无植物去衬托,则显得单调、呆板,缺乏生机。达不到建筑物应有的艺术效果。高校绿化分为:① 带有围墙及防护林作用。②带有休憩性的绿化。③ 带有装饰性的绿化。
  3.5 山和水是校园环境设计中不可少的部分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山和水能使校园环境“活”“灵”“通 ”。高校校园环境设计时,应当充分利用(有条件时)自然的地形地貌,将山丘、湖泊加以艺术组合,实行三维空间立体规划;起伏的山峰,沟谷平川,天然植被,远近风光,创造出风景秀丽的令师生员工赏心悦目的环境。
  3.6 雕塑是校园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方面
   雕塑的重要特征是以各种可塑的或可雕刻、翻制的物质材料,塑造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而且可触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强烈感染力的一种造型艺术。
   高校雕塑的重点是以突出教学、科研等文化气息为题材,在山石亭榭上配有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名人名诗、警句等。如天津大学科技图书馆前的雕塑,清华大学知春园附近的的吴晗先生半身塑像,某高校的“读书石”等。
  4校园环境设计必须体现教育功能
   在信息时代,面对面的交流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信息交流才能丰富学生脑中的信息库。此外,交往与交流也是人们感情上的需要,在培养健全人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学校建筑中,塑造具有凝聚力的校园环境设计必须体现教育特色。为学习者创造适宜的交往空间,已成为现代化学校的一个基本条件。
  4.1学校形象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具有潜在而巨大的教育功能
   在美学视野中,学校形象必须遵循“美的原则”或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使学校形象具有审美的特征和审美意义。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学校文化的个性设计。个性化原则包含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学校形象要区别于企业、机关以及其他组织,要充分体现培养人的目的性。二是形成每个学校自身的风格、特色。使之构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显示出学校形象的个性特征。学校在设计自己的形象时,还应重视人的情感需求,把浓厚的情感注入到学校形象中去,使学校形象给人以情感的满足。学校形象设计是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对学校进行整体的设计和策划。
  4.2创造个性鲜明的校园环境
   一个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的总体面貌和特征的结晶,是一所学校个性的反映。从构成上来看,学校形象由外在的物质景观和内在的精神景观两方面的组成。外在的物质景观是指学校建筑、自然景观、园林小品、雕塑饰物、校徽、校旗等。内在的精神景观是指学校的理念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审美观念、思想特征、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学校物质景观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他们积淀着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显示在学校空间中,反映出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学校物质景观的设计要创造一个文明舒适、方便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在物质形式的完美之中显现出文化和精神品位,学校物质景观的审美设计应该把握好两点:(1)校园建设的景观优美和谐。通过建筑的造型、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價值追求。在内容上,它要体现学校环境的自然美、学校环境的人文美、学校环境的建筑美,在形式上它应当追求整体的美和特色的美。(2)生态健全,融自然和人文为一体。校园景观是一个校园整体和局部的美学形象,它应承载着学校的历史,畅想学校的未来,融入人们的情感,它要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成为教育者表达自己情感和想象的符号。学校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向着开放、多样、灵活的方向发展,给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助力。学校建筑的物质空间形象不是一个孤立的元素,它受学校建设的地域与气候特点、用地特征、教学模式、对教育的认识、经济状况技术条件、各种严格的规范以及我们所希望营造的精神气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论何种建筑类型,都需要从周边的自然、社会环境状况中获取设计灵感,根据周边气候、地形、环境状况决定建筑所应具有的不同形象。学校建筑的审美创造可以在形式上适度去追求它的艺术感染力,即根据学校的层次和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通过综合运用建筑艺术语言。学校校园设计的关键,就是如何营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实际上,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在教室外、庭院中,以及一切活动场所中的相互交流都是重要的知识获取途径。对于大多数校园使用者来说,校园“景观”对提供富于想像力的校园生活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研究校园户外空间的利用时,首先要明白每个学生、教师和职员都可能有一个工作或学习的基地,他们的日常校园生活、围绕该基地空间展开。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还应当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只有这样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因此,新世纪的校园建设不仅要注重校园物质环境,同时也要注重物质环境对精神环境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交通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外在表现,智能交通的   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前提保障。本文对智能交通在城   市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健词:智能交通、城市建设  1引言: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的负担也日益增大。诸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并逐步恶化,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城市建设的负面影响巨大,所以必须采取行之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就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特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来了提高公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对策,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公路工程建设中应落实“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业主监管”的质量保证体系。以主动控制为宗旨,对公路工程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以充分发挥自身质量保证作用为途径,加强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力度;禁止未经检验或
期刊
摘要:天津滨海新区中心渔港项目作为滨海新区重点工程,已成为滨海休闲旅游区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其建设已被列为天津市2005-2020年间的城市总体规划,并已经国务院批复。中心渔港项目紧紧围绕“北方水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和“北方艇产业中心”产业定位,将其建设发展成为一个以水产品加工集散、游艇产业为主,港口物流和休闲旅游相关产业竞相发展的现代化主题经济区。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中心渔港 建设开发   
期刊
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是城市的绿洲,它是城市居民进行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美化城市面貌和平衡城市生態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个人经验对生态景观规设计作出了分析,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设计  1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  生态公园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它不仅仅停留在植树造林的花园式设计,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夯扩桩的特点,进而论述了夯扩桩的设计,最后详细阐述了夯扩桩的施工工艺和成桩质量检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夯扩沉管灌注桩;桩基工程;施工    夯扩沉管灌注桩(以下简称夯扩桩)利用内击锤或内夯管与沉管的共同作用, 在沉管达到设计持力层深度之后,在管内灌入混凝土进行夯击,在夯击能量的作用下迫使灌入管内的混凝土向下部及周围的土体挤动,这样既使灌入管内的混凝土形成了扩大端部分,又使端
期刊
摘要:通过对城市边缘区概念、特性及其环境生态变化的现状分析;结合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的功能定位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体系构建的一些途径,并期望通过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改善,来保护和维持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平衡,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品质。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生态环境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开发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区域,是城市产业结构、人口结构与空间结构向农
期刊
摘要:结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特点,指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是建筑物外墙的节能改造设计;并针对围护结构的改造方法提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以期为同类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字: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围护结构     1 引言  按照建设部建筑节能2010年规划目标的要求,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要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的25%,据统计全国既有建筑中的80%属于居住建筑,且大多数是八、九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以混凝土桩加固处理工程为例,对混凝土桩在复合地基中的设计和施工进行分析,说明采用素混凝土桩加固地基可很好地解决高层建筑地基沉降问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沉降;承载力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属复合地基的一种,它是由素混凝土组成的桩作为增强体,与天然地基一起承载的地基形式。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与其他类型的地基相比,沉降幅度更小,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特征及其施工特点,并进行了震害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施工措施,最后从施工质量控制的角度提出了保证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1 引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目前,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商店、办公、学校等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大量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1],本文通过对各地建筑物的震
期刊
摘要:由于桩基础对于高层建筑各种结构型式以及地质条件的广泛适应性,所以桩基础已经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基础形式。本文结合实际的施工经验,浅析高层建筑不同地质的桩基选型及施工。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质;桩基选型;施工    高层建筑的特点是高,由此导致一方面竖直荷载大而集中;另一方面重心高,对倾斜十分敏感,且在风和地震水平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巨大的倾覆力矩,故其对基础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差异沉降要求很高。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