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刊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要求文稿中所有计量单位应严格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请作者投稿前务必自行仔细检查,其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要求文稿中所有计量单位应严格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请作者投稿前务必自行仔细检查,其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
其他文献
论著文章的前言是正文第一部分的一段短文。是论文主题的开场白,又称引言、导言、序言。需要体现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文章主题相关研究工作的主要背景和理论依据;(2)研究现状,包括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撰写表达中应注意的问题是:(1)不宜写得太长或太短,一般不要超过300字;(2)交待背景材料时,勿作详细的历史回顾和综述,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p53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后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SHR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R-SH)和缺血组(SHR-RIR),每组各30只大鼠,每组又按照不同再灌注时间分别再分为再灌注后2、6、24、72 h和7 d共5个小组,每小组各6只大鼠.选取60只Wistar-Kyoto大鼠(WKY)同样分为假手术组(WKY-SH)和
目的 观察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眼底病变的特点、分类及其与全身性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对内科住院治疗的88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确诊线粒体脑肌病并经眼科会诊发现眼底异常、病历记录资料完整的12例24只眼纳入研究.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14~33岁,平均年龄(20.1±7.0)岁.病程2.5~20.0年,平均病程(9.5±6.8)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外症状,包括肢体无
自从1985年9月5日《眼底病》杂志创刊号出版,迄今《中华眼底病杂志》已被岁月镌刻了25道深深的年轮。25年来,我们与眼底病同仁朋友一道,推动和见证了中国眼底病事业的进步、学术人材的成长、眼底病相关产品供应商的发展壮大。值此《中华眼底病杂志》创刊25周年之际,我们特举办“典藏记忆传承创新,追求卓越基业常青——《中华眼底病杂志》25周年庆”的图文征集活动,以铭记前辈学人荜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伟绩,激励同
目前有学者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炎症性疾病~([1]).研究表明,环氧合酶-2(COX-2)在糖尿病(DM)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而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Notch配体1(notch-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两个重要的调节因子~([3])。
患者男,37岁.发现左眼视物不清40余天于2008年7月30日到我院眼科就诊.患者40 d前因左眼视力下降在外院诊治,眼底彩色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黄斑区出现灰白色水肿斑和荧光渗漏灶,视网膜静脉弥漫性荧光渗漏(图1);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显示黄斑水肿(图2),诊断为"左眼视网膜静脉炎"。
目的 观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4内含子中27碱基对(bp)重复序列(VNTR)的插入/缺失(a/b)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21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为病例组,146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为中国汉族.病例组患者根据间接检眼镜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分为DR组和无DR组(NDR组),分别为154、167例.采用聚合
角膜接触镜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提供了视觉通路,是必不可少的设备[1].传统角膜接触镜采用2-4根缝线在患者角膜缘固定一个金属环进行支撑[13].然而,缝线对眼表有创伤,进针过深会造成眼球穿孔,进针过浅易导致手术中金属环滑脱;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结膜出血和手术后瘢痕[4].我们自主研制了一种新型硅橡胶免缝线角膜环[5],对一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伴白内障患者分别采用硅橡胶免缝线角膜环和常规缝合金属角膜环进行玻
患儿女,5岁.因偶然发现右眼视物不见、眼红1周,以"右眼视网膜母细胞瘤(RB)"初诊于2008年7月11日收入我科.患儿于1周前出现右眼轻度发红,家长检查发现患儿右眼视物不见,在当地医院就诊并行CT检查发现眼内肿物,怀疑"RB",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
研究性文稿应有研究设计的相关说明,应体现其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冈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用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必须交待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