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 ”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2014年11月,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认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为适应时代和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高职院校需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在专业教育中嵌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元素,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出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创新,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专”“创”融合成为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更是高职教育培养“大国工匠”的产业人才和“中国制造2025”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未能体现耦合性,创新创业教育在各个专业教育之间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一般培养的是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指导专业课程设置。甚至有狭隘的观点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企业的老板,只要对少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鼓励、辅导和支持就足够了。这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受冷落,其课程开设是零星的、笼统的,课时较少,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造成学生无法将所学专业知识创新运用,无法实现创业实践,甚至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也不具备创新思维,只是重复性机械劳动。
另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仅设置《创新创业基础》和《就业指导》等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程,不论学院、不论专业,没有针对性。任何专业教育都是为创新创业打基础,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学生特点、专业特色而打造,不然无法彰显专业特色,也不能使学生依托专业背景获得与之相关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课程教学上没有实现融合
创新创业课程由教学管理部门或创业学院制定开发,专业课程由教学部门定制。专业课教师只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的教学,很少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前沿动态,缺乏有意识的创新思维的萌芽培养。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對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熟知、敏锐,创业实践经验丰富,但不懂专业知识。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分离,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很难让学生在专业背景的创新下进行创业实践。
(三)校园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比赛氛围不浓
虽然校园不乏创新创业社团,有创业街、创业园等实践场所,但大部分学生兴趣不浓,能主动参与创业实践的还是少数。参与的学生也很少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学校社团活动中也缺乏创新创业核心元素。
随着高职院校对“互联网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挑战杯”等一系列比赛的重视程度增加,高职院校都会大力推广,鼓励各学院广泛组织学生参加。但大部分只是以获得短期收益或大赛奖励为主,一味地强调发掘项目,打造漂亮的商业计划书,重金培训路演技巧。既不重视创新能力的萌芽培养,也没有后续的项目孵化工作。显然,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全程贯穿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华而不实。学生也许能在比赛中获得一些创业技巧或其他技能,但往后始终难以形成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之间的跨界合作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长期性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创新创业活动对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单一的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等之外,更多的是跨界创新,不同专业之间往往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活动是持续性的,涉及很多领域的知识,例如财务、营销、管理、法律法规等,同样需要跨界。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跨专业学习机制,只设置公共选修课。缺乏专业之间的跨界合作,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方位开展,同时也形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壁垒。
二、信息技术类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类专业主要是与通信、电子、计算机等有关的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是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基础背景专业,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工具,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担当着技术创新的角色,是众多创新创业成功案例中涉及最多的领域。根据信息技术类专业的特点,提出“专”“创”深度融合的方法如下。
(一)加强创新创业顶层设计
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保持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一致性,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地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规划。针对不同学科与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制定有针对性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校还要出台鼓励师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政策,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新的绩效考评体系中,指导教师工作,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二)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1.根据信息技术类专业特点,改良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内容及结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包括创新意识类课程和创业知识类课程
创新意识类课程,应引入前沿的技术,时刻关注技术最新热点问题。多引入各类开发者大会或技术讲座中的最新技术及科技创新成果,例如华为开发者大会、阿里云开发者大会、VR/AR技术展等大型技术展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判断商机的能力。
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方向更多倾向基于新技术的产品、互联网 服务。因此创业知识类课程应特别详细介绍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例如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有利于学生将来在创业实践中很好地形成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创业知识类课程还要引入信息技术类学生比较陌生和薄弱的,而且在现实创业实践中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如企业融资、财务、市场营销等。 2.构建“创新创业 专业”的新型课程体系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类专业紧跟最新技术才能更利于技术创新。因此,可以开设一些科普应用类的“创新创业 专业”课程,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导论》《VR/AR技术创新应用》《IT新技术》等课程,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萌芽提供基础。也可以对专业课程教材进行改编或者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加工,适当加入一些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依托专业背景获得与之相关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科学参与创新创业类项目和比赛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类比较重要的项目和比赛有: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 (“攀登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彩虹人生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这些项目和比赛之间既相关又逐步递进。
在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项目或比赛时,应有步骤、有针对性、递进式地开展。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首先是技术创新,“攀登计划”的科技发明项目是针对有技术创新思路,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尝试。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科技发明类,强调的是科技发明,非常适合有技术创新思路,并已经完成开发的作品。因此在创新创业实践初期可以参加“攀登计划”完善作品,然后参加“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
待创业知识完备以及时机成熟,通过教师指导,可以将技术转化,把作品打造成商品,这个时候就可以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经过计划项目的实施与实践,对商品有比较清晰的营销策略,将项目打造得具有更高的商业元素的时候,可以参加彩虹计划和“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项目结题、比赛结束后,学校教师应该更注重后续的帮助与指导。整合资源,帮助学生对接校企资源、送进孵化平台,并定期跟踪指导。
这样有步骤、有章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项目和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更合理地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中。
(四)整合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相关服务
1.“联合诊断中心”助创新思维“生根发芽”
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创业知识不全面,导致技术创新可能天马行空、标新立异,又或者欠缺特色,解决不了行业痛点。另一方面会碰到开发困难,有可能技術根本行不通,或者创新没有以经济为依据。在创新的萌芽阶段学生是十分需要指导帮助的。因此可以成立“联合诊断中心”,“联合”指通过整合资源,邀请信息技术相关领域企业的技术专家、创业家、创业指导教师等成为中心成员,为学生的技术创意把脉,为技术开发指点迷津,或帮助纠正技术创新方向,并且让“中心”常规化、制度化,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顺利“生根发芽”。
2.“梦想工厂”助创业项目“落地开花”
有了技术创新思路,要落到实处,往往需要生产真正的产品或者开发系统应用架构,这些仅凭学生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这个时候需要“梦想工厂”,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建设“创业创新实验室”,根据学生的技术创意生产制作出真实产品,或者为学生开发过程提供场地及技术支持。没条件的院校可以整合政府、社会、企业资源,做好技术对接、经费支持等工作,促使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开花”。
(五)建立专业工作室或创新团队,促进专业跨界合作
根据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成立校级工作室,可以引入校外企业技术专家及其他专业教师共同成为指导教师。有了工作室,学生就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完成技术领域的各个环节,使创新创业实践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在建立工作室或创新团队时,要跨界跨专业合作,跨界既是相关专业的合作,也要有跨学院专业的合作。例如,物联网工作室,物联网产品的开发需要软件技术做支持,这时候需要相关专业合作。VR/AR创新应用类工作室,需要软件技术、数字媒体、动画建模等跨学院的专业合作。这些是技术层面的跨界。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当团队技术创新比较充分时,进行创业实践环节,还需要管理专业、营销专业、财务专业等专业的合作。这是创业层面的跨界。
只有打破专业之间的制约,以工作室或创新团体为载体,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活力,才有利于培养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
三、结语
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已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元素,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无缝衔接创新创业教育显得格外重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立足信息技术类专业特色和优势,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跨界合作,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英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9):65-69.
[2]胡华中.基于实践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8(18):85-88.
[3]曾骊,张中秋,刘燕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7(1):70-76.
[4]任永力.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10):53-54.
[课题项目:2019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研教改项目“创新创业教育与软件技术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以VR/AR方向为例”(JYB1915)。]
责任编辑陈春阳
为适应时代和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高职院校需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在专业教育中嵌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元素,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出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创新,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专”“创”融合成为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更是高职教育培养“大国工匠”的产业人才和“中国制造2025”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未能体现耦合性,创新创业教育在各个专业教育之间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一般培养的是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指导专业课程设置。甚至有狭隘的观点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企业的老板,只要对少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鼓励、辅导和支持就足够了。这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受冷落,其课程开设是零星的、笼统的,课时较少,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造成学生无法将所学专业知识创新运用,无法实现创业实践,甚至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也不具备创新思维,只是重复性机械劳动。
另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仅设置《创新创业基础》和《就业指导》等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程,不论学院、不论专业,没有针对性。任何专业教育都是为创新创业打基础,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学生特点、专业特色而打造,不然无法彰显专业特色,也不能使学生依托专业背景获得与之相关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课程教学上没有实现融合
创新创业课程由教学管理部门或创业学院制定开发,专业课程由教学部门定制。专业课教师只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的教学,很少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前沿动态,缺乏有意识的创新思维的萌芽培养。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對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熟知、敏锐,创业实践经验丰富,但不懂专业知识。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分离,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很难让学生在专业背景的创新下进行创业实践。
(三)校园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比赛氛围不浓
虽然校园不乏创新创业社团,有创业街、创业园等实践场所,但大部分学生兴趣不浓,能主动参与创业实践的还是少数。参与的学生也很少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学校社团活动中也缺乏创新创业核心元素。
随着高职院校对“互联网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挑战杯”等一系列比赛的重视程度增加,高职院校都会大力推广,鼓励各学院广泛组织学生参加。但大部分只是以获得短期收益或大赛奖励为主,一味地强调发掘项目,打造漂亮的商业计划书,重金培训路演技巧。既不重视创新能力的萌芽培养,也没有后续的项目孵化工作。显然,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全程贯穿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华而不实。学生也许能在比赛中获得一些创业技巧或其他技能,但往后始终难以形成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之间的跨界合作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长期性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创新创业活动对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单一的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等之外,更多的是跨界创新,不同专业之间往往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活动是持续性的,涉及很多领域的知识,例如财务、营销、管理、法律法规等,同样需要跨界。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跨专业学习机制,只设置公共选修课。缺乏专业之间的跨界合作,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方位开展,同时也形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壁垒。
二、信息技术类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类专业主要是与通信、电子、计算机等有关的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是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基础背景专业,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工具,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担当着技术创新的角色,是众多创新创业成功案例中涉及最多的领域。根据信息技术类专业的特点,提出“专”“创”深度融合的方法如下。
(一)加强创新创业顶层设计
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保持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一致性,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地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规划。针对不同学科与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制定有针对性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校还要出台鼓励师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政策,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新的绩效考评体系中,指导教师工作,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二)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1.根据信息技术类专业特点,改良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内容及结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包括创新意识类课程和创业知识类课程
创新意识类课程,应引入前沿的技术,时刻关注技术最新热点问题。多引入各类开发者大会或技术讲座中的最新技术及科技创新成果,例如华为开发者大会、阿里云开发者大会、VR/AR技术展等大型技术展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判断商机的能力。
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方向更多倾向基于新技术的产品、互联网 服务。因此创业知识类课程应特别详细介绍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例如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有利于学生将来在创业实践中很好地形成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创业知识类课程还要引入信息技术类学生比较陌生和薄弱的,而且在现实创业实践中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如企业融资、财务、市场营销等。 2.构建“创新创业 专业”的新型课程体系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类专业紧跟最新技术才能更利于技术创新。因此,可以开设一些科普应用类的“创新创业 专业”课程,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导论》《VR/AR技术创新应用》《IT新技术》等课程,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萌芽提供基础。也可以对专业课程教材进行改编或者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加工,适当加入一些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依托专业背景获得与之相关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科学参与创新创业类项目和比赛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类比较重要的项目和比赛有: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 (“攀登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彩虹人生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这些项目和比赛之间既相关又逐步递进。
在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项目或比赛时,应有步骤、有针对性、递进式地开展。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首先是技术创新,“攀登计划”的科技发明项目是针对有技术创新思路,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尝试。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科技发明类,强调的是科技发明,非常适合有技术创新思路,并已经完成开发的作品。因此在创新创业实践初期可以参加“攀登计划”完善作品,然后参加“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
待创业知识完备以及时机成熟,通过教师指导,可以将技术转化,把作品打造成商品,这个时候就可以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经过计划项目的实施与实践,对商品有比较清晰的营销策略,将项目打造得具有更高的商业元素的时候,可以参加彩虹计划和“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项目结题、比赛结束后,学校教师应该更注重后续的帮助与指导。整合资源,帮助学生对接校企资源、送进孵化平台,并定期跟踪指导。
这样有步骤、有章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项目和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更合理地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中。
(四)整合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相关服务
1.“联合诊断中心”助创新思维“生根发芽”
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创业知识不全面,导致技术创新可能天马行空、标新立异,又或者欠缺特色,解决不了行业痛点。另一方面会碰到开发困难,有可能技術根本行不通,或者创新没有以经济为依据。在创新的萌芽阶段学生是十分需要指导帮助的。因此可以成立“联合诊断中心”,“联合”指通过整合资源,邀请信息技术相关领域企业的技术专家、创业家、创业指导教师等成为中心成员,为学生的技术创意把脉,为技术开发指点迷津,或帮助纠正技术创新方向,并且让“中心”常规化、制度化,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顺利“生根发芽”。
2.“梦想工厂”助创业项目“落地开花”
有了技术创新思路,要落到实处,往往需要生产真正的产品或者开发系统应用架构,这些仅凭学生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这个时候需要“梦想工厂”,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建设“创业创新实验室”,根据学生的技术创意生产制作出真实产品,或者为学生开发过程提供场地及技术支持。没条件的院校可以整合政府、社会、企业资源,做好技术对接、经费支持等工作,促使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开花”。
(五)建立专业工作室或创新团队,促进专业跨界合作
根据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成立校级工作室,可以引入校外企业技术专家及其他专业教师共同成为指导教师。有了工作室,学生就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完成技术领域的各个环节,使创新创业实践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在建立工作室或创新团队时,要跨界跨专业合作,跨界既是相关专业的合作,也要有跨学院专业的合作。例如,物联网工作室,物联网产品的开发需要软件技术做支持,这时候需要相关专业合作。VR/AR创新应用类工作室,需要软件技术、数字媒体、动画建模等跨学院的专业合作。这些是技术层面的跨界。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当团队技术创新比较充分时,进行创业实践环节,还需要管理专业、营销专业、财务专业等专业的合作。这是创业层面的跨界。
只有打破专业之间的制约,以工作室或创新团体为载体,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活力,才有利于培养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
三、结语
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已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元素,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无缝衔接创新创业教育显得格外重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立足信息技术类专业特色和优势,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跨界合作,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英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9):65-69.
[2]胡华中.基于实践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8(18):85-88.
[3]曾骊,张中秋,刘燕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7(1):70-76.
[4]任永力.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10):53-54.
[课题项目:2019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研教改项目“创新创业教育与软件技术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以VR/AR方向为例”(JYB1915)。]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