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被资讯淹没的世纪。一方面,各种资讯通过报刊、书籍、电视、互联网等媒介铺天盖地而来,令人不知所措,难以取舍;另一方面,人们焦虑惶惑,惟恐因缺乏资讯而成为另一种“文盲”。在这样一个人心浮躁、知识泛滥的年代,叔本华所言“我们读书之前,要谨记一个原则——绝不滥读”对读书人似乎更具有警示意义。
好书,可以增加我们知识的广度,拓展我们知识的深度,可以使我们拥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化理论关键词》便是这样一本在浩瀚书海中值得一读的佳作。作者丹尼?卡瓦拉罗,威斯敏斯特大学研究员,认为“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通向批判及文化理论领域的一个选择性的入口”,他好比是个向导,给那些意欲参观这一领域的人指点门径、提供方便,使他们能够沿自己的路线“穿越批判及文化理论那变化多端的世界”。
脉络清晰、文字简练是该书的一大特色,这在学术理论著作中尤为难得。在全书的结构安排上,卡瓦拉罗可谓苦心孤诣。他把当今批判及文化理论中最令人感兴趣、最易引起争论,亦即最重要的18个关键性概念提取出来,组成本书中18章的标题——“意义”、“符号”、“身体”、“他者”、“心灵”、“机械”、“仿像”……你“可以把18篇文章当作一个整体,一章一章连续地阅读”;也“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些分散的实体,单独阅读”。总之,“读者可依自己的兴趣和研究目标自行选择其中的一种阅读方式”。您可以“自由穿越本书”,缬取所需,绝不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这一匠心独运的构思,体现了对读者的体贴。这种体贴还表现在卡瓦拉罗始终是试图“引导”而非“教导”读者。每每提出一个论题,卡瓦拉罗便会紧密地围绕中心旁征博引,从多个领域、各种角度做出阐释。并不轻易下结论,而是把结论留给读者去思索。书后还附录了补充阅读的书目,兼之提出了若干问题,为读者提供了讨论的思路,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毕竟,读书要解答的是自己的价值抉择和人生取向,而不是为各种思潮所左右。有时,好书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入口而已。
虽说并不厚实,《文化理论关键词》的内容却颇丰厚,可以说荟萃了当代批判理论和文化理论研究领域中最时髦的理论潮流、最耀眼的人物流派,几乎把当代文化研究的中心理论和理论家们一网打尽。这些理论涉及到广泛的学科领域,比如文学研究、艺术史、语言哲学、符号学、政治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学、女权主义与自然科学等等。其主要论题亦已成为庞杂的阐述对象,涉及到各种哲学立场、其主要倡导者,以及其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的语境。想来已令人头晕,卡瓦拉罗竟能举重若轻,以区区二十万余言描绘出一幅“多维度、交互式的地图”,将学识见解包容其间,“阐释这个世界及其多样化的符号体系”,不能不令人钦佩卡瓦拉罗的博学多识,以及条理清晰、简洁精辟的文字功力。
尽管引述评点的多是备受瞩目的理论大家,有的还是文化偶像级人物——萨特、福柯、罗兰·巴特……卡瓦拉罗却态度平和,表达晓畅,展现出深厚学养和深刻见解。惟有真正浸淫于学术、醉心于理论之人,方可有此开阔的思维、广阔的视野,游刃有余地把一本理论专著演绎得如此精彩、不容错过。
(朱晓莹)
好书,可以增加我们知识的广度,拓展我们知识的深度,可以使我们拥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化理论关键词》便是这样一本在浩瀚书海中值得一读的佳作。作者丹尼?卡瓦拉罗,威斯敏斯特大学研究员,认为“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通向批判及文化理论领域的一个选择性的入口”,他好比是个向导,给那些意欲参观这一领域的人指点门径、提供方便,使他们能够沿自己的路线“穿越批判及文化理论那变化多端的世界”。
脉络清晰、文字简练是该书的一大特色,这在学术理论著作中尤为难得。在全书的结构安排上,卡瓦拉罗可谓苦心孤诣。他把当今批判及文化理论中最令人感兴趣、最易引起争论,亦即最重要的18个关键性概念提取出来,组成本书中18章的标题——“意义”、“符号”、“身体”、“他者”、“心灵”、“机械”、“仿像”……你“可以把18篇文章当作一个整体,一章一章连续地阅读”;也“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些分散的实体,单独阅读”。总之,“读者可依自己的兴趣和研究目标自行选择其中的一种阅读方式”。您可以“自由穿越本书”,缬取所需,绝不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这一匠心独运的构思,体现了对读者的体贴。这种体贴还表现在卡瓦拉罗始终是试图“引导”而非“教导”读者。每每提出一个论题,卡瓦拉罗便会紧密地围绕中心旁征博引,从多个领域、各种角度做出阐释。并不轻易下结论,而是把结论留给读者去思索。书后还附录了补充阅读的书目,兼之提出了若干问题,为读者提供了讨论的思路,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毕竟,读书要解答的是自己的价值抉择和人生取向,而不是为各种思潮所左右。有时,好书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入口而已。
虽说并不厚实,《文化理论关键词》的内容却颇丰厚,可以说荟萃了当代批判理论和文化理论研究领域中最时髦的理论潮流、最耀眼的人物流派,几乎把当代文化研究的中心理论和理论家们一网打尽。这些理论涉及到广泛的学科领域,比如文学研究、艺术史、语言哲学、符号学、政治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学、女权主义与自然科学等等。其主要论题亦已成为庞杂的阐述对象,涉及到各种哲学立场、其主要倡导者,以及其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的语境。想来已令人头晕,卡瓦拉罗竟能举重若轻,以区区二十万余言描绘出一幅“多维度、交互式的地图”,将学识见解包容其间,“阐释这个世界及其多样化的符号体系”,不能不令人钦佩卡瓦拉罗的博学多识,以及条理清晰、简洁精辟的文字功力。
尽管引述评点的多是备受瞩目的理论大家,有的还是文化偶像级人物——萨特、福柯、罗兰·巴特……卡瓦拉罗却态度平和,表达晓畅,展现出深厚学养和深刻见解。惟有真正浸淫于学术、醉心于理论之人,方可有此开阔的思维、广阔的视野,游刃有余地把一本理论专著演绎得如此精彩、不容错过。
(朱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