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在当前社会中,心理素质的强弱越来越成为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决定性的非智力因素之一。青少年时期是生理急剧变化、心理发展变化躁动不安的时期,而现在家庭中的“温室效应”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现象,只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完美也促使学校片面强调智力因素,忽视了“育人”这一任务。两者的共同缺陷导致了当前许多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偏差,学生在个性和人格发展中出现困扰、障碍的现象日渐增多。
时代呼唤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教师责无旁贷。我认为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平时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主动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心理育人因素,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学生对举办活动都很感兴趣,对语文活动的兴趣往往可转化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初一年级,我们结合《春》、《挖荠菜》等课文组织以“感受春天”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挖荠菜、放风筝等活动,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向原野,学生从中领略大自然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好。初二年级,枯燥的说明文往往不能吸引学生,我们就举办实地参观、制作模型、绘画展示等活动。如:参观赵州桥,实地学习《中国石拱桥》;制作“活字板”模型;绘制“故宫愽物院”结构示意图;等等。学生对这些活动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这些活动既吸引了学生,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于故事情节较强、适于表演的课文,则采用自编自演课本剧的形式,如,《孔乙己》、《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每班分几个小组,从导演到演员,人人有任务,而对这些任务,学生都乐于参与、积极投入。另外,每年的各大节日也是让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良好时机。通过活动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内化,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把实践活动融入到节日中,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植树节到了,请学生搜集信息,交流:(1)我最喜欢的树是 (作详细介绍)。(2)人和树的关系?然后 3月12日亲自种一棵树,可与同学合作一起种植(写一份植树体验报告)。最后设计一条号召人们爱护树的标语。
当然,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辩论会、硬笔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等语文活动,更是一个展示个人风采的好机会。学生喜欢语文活动,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过程则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乐观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身心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一切行动的起点,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有着积极影响。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制性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历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直引起教师、家长的重视。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这启示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制性,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入手。如:在上课前让学生坚持预习的习惯、遇到不认识的字翻查工具书的习惯、写日记和周记的习惯、写字端正的习惯、读课外书籍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批注文章的习惯、做阅读练习的习惯、学完一单元做单元小结的习惯、订正作业包括重做作文的习惯、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必将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时对其进行感恩教育
现今的“4-2-1”式家庭结构,使许多独生子女形成任性、骄横等不良的心理品质,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较少顾及他人的情感需要,带着这种心理品质与他人交往必定会遭遇失败。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情节感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这些良好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如,学习《背影》时,学生都为“父亲”爬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所感动。讲到此处,就告诉学生,任何一个父亲(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那些感人的瞬间,讲述父母的故事。有的学生讲故事时哭了,说:“在此之前,我还从未如此强烈地体会到父母的爱。”还可以教育学生,父母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爱父母,尊敬、理解父母,并倡议学生给父母献上一杯热茶,给父母捶背、洗头,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你!”等等。
四、结合自身经历,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方面的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温室效应”现象,使学生犹如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住生活、学习中的风雨,一旦遭受失败、挫折便感到烦恼、痛苦、悲观、失望,产生消极、自卑等不良心理体验。针对这些情况,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在生活中不断磨炼自己,增强适应能力。《谈骨气》、《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课文是加强这方面教育的极好教材。除了讲明道理以外,还要让学生结合自己以往对待挫折、失败的态度,谈体会,总结经验教训。
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追求金钱、权力,追求腐化生活,对学生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等课文时,结合社会上的典型事例,适时向学生指出,以追求钱、权为中心目标,为钱、权而失去自我、扭曲人性,是可耻、可悲的,利欲熏心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总之,语文教学过程和语文教材中都隐含了许多心理素质教育的因素,只要教师有意识地、适时地利用这些因素,就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任何一位科任老师都应结合自己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心理方面的工作,及时疏导学生存在的某些心理问题,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共同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时代呼唤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教师责无旁贷。我认为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平时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主动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心理育人因素,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学生对举办活动都很感兴趣,对语文活动的兴趣往往可转化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初一年级,我们结合《春》、《挖荠菜》等课文组织以“感受春天”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挖荠菜、放风筝等活动,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向原野,学生从中领略大自然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好。初二年级,枯燥的说明文往往不能吸引学生,我们就举办实地参观、制作模型、绘画展示等活动。如:参观赵州桥,实地学习《中国石拱桥》;制作“活字板”模型;绘制“故宫愽物院”结构示意图;等等。学生对这些活动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这些活动既吸引了学生,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于故事情节较强、适于表演的课文,则采用自编自演课本剧的形式,如,《孔乙己》、《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每班分几个小组,从导演到演员,人人有任务,而对这些任务,学生都乐于参与、积极投入。另外,每年的各大节日也是让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良好时机。通过活动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内化,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把实践活动融入到节日中,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植树节到了,请学生搜集信息,交流:(1)我最喜欢的树是 (作详细介绍)。(2)人和树的关系?然后 3月12日亲自种一棵树,可与同学合作一起种植(写一份植树体验报告)。最后设计一条号召人们爱护树的标语。
当然,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辩论会、硬笔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等语文活动,更是一个展示个人风采的好机会。学生喜欢语文活动,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过程则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乐观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身心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一切行动的起点,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有着积极影响。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制性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历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直引起教师、家长的重视。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这启示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制性,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入手。如:在上课前让学生坚持预习的习惯、遇到不认识的字翻查工具书的习惯、写日记和周记的习惯、写字端正的习惯、读课外书籍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批注文章的习惯、做阅读练习的习惯、学完一单元做单元小结的习惯、订正作业包括重做作文的习惯、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必将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时对其进行感恩教育
现今的“4-2-1”式家庭结构,使许多独生子女形成任性、骄横等不良的心理品质,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较少顾及他人的情感需要,带着这种心理品质与他人交往必定会遭遇失败。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情节感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这些良好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如,学习《背影》时,学生都为“父亲”爬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所感动。讲到此处,就告诉学生,任何一个父亲(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那些感人的瞬间,讲述父母的故事。有的学生讲故事时哭了,说:“在此之前,我还从未如此强烈地体会到父母的爱。”还可以教育学生,父母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爱父母,尊敬、理解父母,并倡议学生给父母献上一杯热茶,给父母捶背、洗头,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你!”等等。
四、结合自身经历,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方面的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温室效应”现象,使学生犹如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住生活、学习中的风雨,一旦遭受失败、挫折便感到烦恼、痛苦、悲观、失望,产生消极、自卑等不良心理体验。针对这些情况,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在生活中不断磨炼自己,增强适应能力。《谈骨气》、《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课文是加强这方面教育的极好教材。除了讲明道理以外,还要让学生结合自己以往对待挫折、失败的态度,谈体会,总结经验教训。
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追求金钱、权力,追求腐化生活,对学生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等课文时,结合社会上的典型事例,适时向学生指出,以追求钱、权为中心目标,为钱、权而失去自我、扭曲人性,是可耻、可悲的,利欲熏心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总之,语文教学过程和语文教材中都隐含了许多心理素质教育的因素,只要教师有意识地、适时地利用这些因素,就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任何一位科任老师都应结合自己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心理方面的工作,及时疏导学生存在的某些心理问题,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共同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