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童话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e15807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四十年没见到白雪公主了。最后一次看见她时,她正无助地俯卧在我的沙发上,竭力用她那放肆、祈求的乳房讨好她的老师。她那充满活力的臀部向我说明了女人可以展现的全部。她的“口述”还不错。我给了她一个“B-”。
  四十年后,她出现在这里,斜靠在纽瓦克一家酒吧的柜台前,当着那个驼背酒保的面,发疯似的摇晃她的空杯子。时间对待白雪公主不曾留过情面。它对她所做的一切就像布什仍旧在对伊拉克做的事情一样残忍。时间是她青春的占领军,松垮了她的臀部,增厚了她的脂肪,在她的皮肤上留下一道道深沟。这简直是一场大屠杀。她透过她那生气、发狂的眼镜瞪着我。我来错了地方,而她也想让我知道这一点。
  “谁他妈的坐了我的凳子?”她厉声道。
  她的口红涂歪了。精致轰炸不到那里:它只到达她的脸颊,并一路扫射到耳朵边。她的头发是唯一让她像个“白雪”公主的地方。
  “这一句正是四十年前那些小矮人对你说的话。”我回答说。
  “喷嚏精最坏了,”她说,“总是好奇得让人无法忍受,像只猪一样成天呼哧呼哧地嗅别人的事。我对他说:‘你他妈以为你是谁啊,来问谁坐了你那该死的凳子?’然后坏脾气精就上来了,他插嘴说:‘我想知道是谁该死地从我的盘子里吃了东西。’”
  “那个笨蛋侏儒居然为了他的盘子在那儿哼哼唧唧!谁能让我休息下!他妈的谁能啊?再说了,那面包是我的,是我的!我用我雪白的双手烤出来的!谁来告诉我哪个人吃了我的面包!这才是此时此刻世上唯一有价值的问题。是哪几个矮子的舌头卷着我烤好的用发酵过的面粉做的面团,还用他们的侏儒臼齿咀嚼?”
  
  “我的天哪!”白雪公主说着,砰的一声把白兰地砸在吧台上。“他妈的这六个——不,七个——小得挤成一堆的白痴,以为他们是谁啊,这么紧张他们的厨具?”
  白雪公主的脸皱缩成一个拳头。她看上去像是被一只杜宾犬咬伤了一样。“这就是我们最后的结局。”她诅咒道,“当没有外人在的时候,我们以为我们正独自享受小吃,谁知一抬头却看见七个小矮人冲了进来,公开询问起谁偷了他们该死的凳子、盘子、刀子和叉子!老天爷!你把它叫做怎样一个快乐的圣诞啊?”
  她请求我把真实的故事告诉她,她是如何跟那些可恨、自恋、傲慢、阉割了的、性无能的、矮胖的、抽抽嗒嗒、咕咕哝哝、谄媚又醉醺醺的小矮人在他们发臭的小屋度过那个圣诞节的。
  
  在那些日子里,她是个刚好达到超重临界点的结实女人,系着一条奇形怪状的围裙,乌黑的头发像个充气的性玩偶那样向上盘起,嗓音又尖又细,就像是有人在不停地狠捏她的胸部。难怪她把那个小矮人弄得神魂颠倒,不停摇晃着头渴望地叫唤。
  “他妈的谁啊!”白雪公主不停地转来转去,说。
  “是我瞌睡虫!”瞌睡虫说。
  “你才不是呢!”白雪公主咯咯一笑说。她用她那锋利似剃刀的细高跟给了他胯下一记猛踢。“这下你他妈的该醒了吧!”
  另外六个小矮人正蜷缩在桌子下。他们的头刚好和她那诱人的臀部一般高。
  “我们最好开始干活了,”医生说道,一长条口水从他那苔藓一样的胡子上滴下来。
  “你们这些混蛋要敢吹口哨试试,你们想都不要想!”白雪公主说,“我讨厌吹口哨。最后一次一个男人对着我吹口哨,我用大腿把他的头压了个稀巴烂。”
  七个小矮人立刻一齐爆发出了一声疯女人号叫般的狂乱口哨声。白雪公主想把他们都塞进橱柜里去。不过怎么才能办到呢?也许可以把他们一个个叠起来。
  “我他妈的要离开这儿,”她一边说,一边打开了门。一个又丑又老的女同性恋——基辛格的双胞胎(很像基辛格?)(基辛格的同胞姐妹?)——恰巧就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颗苹果。这颗苹果的白色果肉已经被去掉了,只剩下一个核,一副没有头颅的骨架。嚼一颗苹果就像是在嚼自己干枯的脑子一样。
  只一会儿,白雪公主就一把抓住那颗苹果往自己嘴里塞,并开始用她那伶俐、淫秽的牙齿嘎吱嘎吱地咀嚼。害羞鬼从茶巾后面偷偷看去,对这个女人肆无忌弹、公然向死神挑战的旺盛性欲感到惊讶。
  白雪公主倒在了地上。
  “她死了,”医生说。这医生曾无数次和病人、护士、年长亲属和检验员发生不正当关系,几年前就已经被从医生注册名单上除名了。董事会把他的这种行为称作是“过失”。
  死了,对一个性疯狂的小矮人来说,这个消息只会让白雪公主变得更加诱人。
  “害羞鬼,离那尸体远一点!”坏脾气精说道,“把那家伙放回你那猥亵的裤裆!”
  
  在那个忧伤的纽瓦克酒吧里,干枯皱缩的白雪公主猛地把她的空杯子砸在吧台上。“好吧,然后我就醒了,可结果是怎样一个破圣诞啊?这些发育不良的家伙要把我当成一只火鸡大吃一顿。我猜这就是我们的结局:一块冷土豆做伴的盘中之餐。圣诞,‘屎蛋’(注:原文为“Shmismas”,英语中以“Shm-”(或“Schm-”)来代替词首的辅音或辅音丛以构成讥讽词,此处用来代替Chrismas(圣诞)的词首,与之押韵,构成讽刺效果。姑且以音译之。)!”
  ——向克雷格·布朗口述
其他文献
译/ 张雅琳  文/ [美] 赫莎·D·黄    1、路易丝·厄德里克、迈克尔·多里斯与赫莎·D·黄的对话    赫莎·黄:你认为自己是美国本土作家吗?你如何看待这些标签?  路易丝·厄德里克:我想,任何标签都是合理的,同时也是这个男权社会的产物,因为人们显然不会给白人男性作家贴上“白人男性作家”的标签。我认为这些标签在某些方面很实用。我同样也是“女性作家”,或者是大家愿意贴上的随便什么标签。但是
期刊
路易丝·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 1954—)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是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第二次大潮的代表人物。她曾先后获纳尔逊·阿尔格伦短篇小说奖、苏·考夫曼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和司各特·奥台尔历史小说奖等文学大奖。1984年问世的长篇小说《爱药》使她名声大噪,鹰扬文坛。从那时起,她始终在文坛的聚光灯下,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追捧。迄今,
期刊
“人,归根结底,是一个物质存在,很容易受损伤,却不容易修复。”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用长篇小说的篇幅向我们表述了这样一个浅显却需要花费一生时光才能感知的道理。尽管小说除了尾声,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但读者却更容易将它视作主人公布里奥妮的第一人称叙述,也是她一生忏悔的写照。  威严的哥特式建筑、油亮而广阔的夏日草坪、一望无际的荨麻丛、仿制的贝尼尼海神喷泉、吊诡的人物对话和眼神……20
期刊
译/ 吕珏  文/ [美]路易丝·厄德里克    当人们以一种部落的眼光看待他们世代居住的地方,那一地的山水便因了族群与家族的历史而鲜活起来。不同于较为晚近的作家,传统的讲故事的人总是把听众固定在一片不变的山川风景之中,在那里神话与现实交织,人与地是无法分离的。比如,特瓦普韦布洛人(Tewa Pueblo)(注:美国南部一个印第安部落。)的故事从地下开始,起初那里完全是漆黑一片。当一只鼹鼠前来拜访
期刊
现在竟有那么多自以为是的人把《色,戒》这部极戆的片子捧得天花乱坠,我真觉得奇怪。有什么好?无非让一个名叫梁朝伟的香港酷星又扮了一把酷,顺便带红了一个名叫汤唯的内地青涩妹。非说还有什么深意,也不过以媚俗的电影画面迎合了日益骨头轻的新世纪文化而已。具体地说,就是为女性盲目献身提供合法性依据,让已经失贞的感到值得并引以为自豪,为跃跃欲试的后继者提供“我傻所以我可爱”的哲学。  电影似乎对小说亦步亦趋,甚
期刊
译/ 黄勇民  文/ [美]洛丽娜·斯托基    在采访中,路易丝·厄德里克经常说,她是在一个有众多会讲故事人的家里长大的,因此,很早就已学会欣赏这个被说书人的声音所唤起的充满机遇的世界。她一定也被这些故事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和各色各样的律动节奏所吸引—— 正如她所说的那样,被这些声音律动的“发声、中断以及消退”所吸引(《舒马赫》175页)—— 因为在她自己叙述故事的时候,她一直力图使她的读者“听到”
期刊
译/ 黄荭  文/ [法] 扬·安扬·安德烈亚、M.杜拉斯德烈亚、M.杜拉斯    玛格丽特·杜拉斯10月发表了一个戏剧文本:《萨瓦纳湾》。1月初她让《死亡的疾病》问世。为《解放报》,她和扬·安德烈亚,《大西洋人》的演员一起谈论她的书,写作,政治……和她自己。    扬·安德烈亚:萨瓦纳湾在哪里?  玛格丽特·杜拉斯:在佛罗里达。我把它移了位置,我把它放在玛德莱娜所在的地方。就像沙湾拿吉是一个被流
期刊
纽约公共图书馆为了庆祝成立100周年,于1995年5月20日至1996年7月13日举办了一场名为"世纪之书"(Books of the Century)的展览,共展出了精心挑选的对本世纪具有影响力的175本经典书籍,其中有关乐观主义、喜悦、优雅(Optimism, Joy, Gentility) 这一主题的书中,美国女作家萨拉·奥纳·朱厄特的《针枞树之乡》(The Country of the P
期刊
极偶然,会有这种情形:在毫无思想准备之时,看到一部喜出望外的好电影,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兴奋不已!《冤狱重生》(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就是在片子上演的第一天,事先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看到的精彩影片。但那是1994年的事了。最近,在DVD上看了电影《采风者》(Songcatcher,1999),颇有同样感觉。   上世纪初,美国某音乐学院副教授潘莱瑞克博士(Lily Penl
期刊
译/马振骋  文/[法]丹·弗朗克    丹·弗朗克(Dan Franck),1953年生于法国。在巴黎索邦大学攻读社会学,毕业后零星打工若干年,后专心从事文学与历史写作。至今二十多年,已有十几部作品问世。  198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希腊历朔日》,书名是法语一句俗语,希腊理发中没有朔日,这个奇怪的书名也即是说永远等不到那一天。这部书旋即获得当年的“处女作小说奖”。  弗朗克写作勤奋,自后每隔两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