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诗,很多人在小學阶段就背诵过。诗歌所写的是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人询问家事的情形。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刻着花纹的窗子前,那一株腊梅花开放了没有?”
一个人对于家乡的思念绝对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形象的。那些和自己过去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事、物都在思乡者的脑海中萦绕,那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一幅幅具体的画面。故乡有太多的事物让人挂念。“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句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所说的,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你是那个来自故乡的“君”,游子会问你什么呢?
“故乡事”实在是一个大概念,亲朋故旧、山川景物、人事变迁无不包含其中。但诗人王维借游子之口,偏偏只问一件小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最平常、最微小的事物,寄托着游子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清代顾乐评价说:“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思家之切。”可谓抓住了关键,点到了妙处,正是这以小见大的写法打动了读者。
这首诗确实很妙。但我们大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三。其实,王维的《杂诗》不是这一首诗,而是一组诗,这首“君自故乡来”是这组诗的第二首。
我们来看看这组诗中的第一首诗: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诗人显然是在写一个妇人对丈夫的思念,盼望着他能够有书信传来。 “家住在孟津河旁,家门与孟津渡口相对。渡口边常有来自江南的小船,不知是否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呢?”
这首诗和我们熟悉的温庭筠的《望江南》有颇多相似之处: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两首诗词都塑造了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相对而言,后者可能更打动人心。江水、远帆、斜阳和独倚江楼的思妇,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肠断”的感情变化,“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一结尾让人感觉言有尽而意无穷。
或许温庭筠在作这首词的时候,也受到过王维《杂诗》的启发吧。摹写了同样的场景,但又能超越其上。
不过,回过头来,我们把《杂诗》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合在一起去读,就会发现更多趣味了。原来,诗里面不但有游子,还有思妇。两首诗是两个不同的角度,第一首诗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而第二首则写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夫妇别后的相思之情就跃然纸上了。
你可能会说,第二首只是写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没有写他对妻子的思念哪。别急,让我们看这一组诗的第三首诗: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看见梅花已经开了,又听见鸟儿的啼叫声。一颗充满忧愁的心看着春草生长,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已见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未”的呼应。显然,这是女子在给丈夫的回信中的话。那“寒梅”是男女主人公爱情的见证吧,或者包含了他们生活中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
女主人公不但“已见寒梅发”,而且更听到了春鸟的啼叫声,看着就要蔓上台阶的春草,时间不断流逝,但迟迟没有见到思念的人回来,内心越来越惶恐不安。这短短的话语中饱含了女主人公的失望。
这样的诗句让我想到李白《春思》中的句子:“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丈夫盼望着归来,正应该是高兴的事,为什么会“断肠”呢?因为她的这种思念太久太深,种种的委屈一时涌上心头。这种看似有违常理的情绪,恰恰表现出女子对丈夫的思之深、爱之切。
同样,在王维的这首《杂诗》中,鸟鸣、春草都变作主人公情感的对立物。女主人公是以一颗充满忧愁的心“视春草”,她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这种深深的怨情何尝不饱含着她对丈夫的思之深、爱之切呢?
我们从整体上看这一组诗,虽然王维是在写常见的男女相思之情,但他不断转换写作视角,先从居家的思妇的视角出发写她对漂泊在外的丈夫的思念,然后再从游子的视角出发,写他对家乡、对亲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写妻子给丈夫写信,把这种缠绵深切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通过不断变化写作视角,作者完成了对普通写作题材的独特描述,让读者耳目一新。
同学们也可以细细琢磨一下这种转换写作视角的方法。在写作时,不仅仅是以第一人称来写故事,还可以用第三人称写,甚至可以用第二人称写。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选择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也颇为不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推荐同学们读一读现代诗人舒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看看舒婷是如何通过变换不同的写作视角,把一件件家庭琐事写得妙趣横生的。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诗,很多人在小學阶段就背诵过。诗歌所写的是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人询问家事的情形。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刻着花纹的窗子前,那一株腊梅花开放了没有?”
一个人对于家乡的思念绝对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形象的。那些和自己过去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事、物都在思乡者的脑海中萦绕,那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一幅幅具体的画面。故乡有太多的事物让人挂念。“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句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所说的,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你是那个来自故乡的“君”,游子会问你什么呢?
“故乡事”实在是一个大概念,亲朋故旧、山川景物、人事变迁无不包含其中。但诗人王维借游子之口,偏偏只问一件小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最平常、最微小的事物,寄托着游子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清代顾乐评价说:“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思家之切。”可谓抓住了关键,点到了妙处,正是这以小见大的写法打动了读者。
这首诗确实很妙。但我们大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三。其实,王维的《杂诗》不是这一首诗,而是一组诗,这首“君自故乡来”是这组诗的第二首。
我们来看看这组诗中的第一首诗: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诗人显然是在写一个妇人对丈夫的思念,盼望着他能够有书信传来。 “家住在孟津河旁,家门与孟津渡口相对。渡口边常有来自江南的小船,不知是否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呢?”
这首诗和我们熟悉的温庭筠的《望江南》有颇多相似之处: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两首诗词都塑造了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相对而言,后者可能更打动人心。江水、远帆、斜阳和独倚江楼的思妇,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肠断”的感情变化,“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一结尾让人感觉言有尽而意无穷。
或许温庭筠在作这首词的时候,也受到过王维《杂诗》的启发吧。摹写了同样的场景,但又能超越其上。
不过,回过头来,我们把《杂诗》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合在一起去读,就会发现更多趣味了。原来,诗里面不但有游子,还有思妇。两首诗是两个不同的角度,第一首诗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而第二首则写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夫妇别后的相思之情就跃然纸上了。
你可能会说,第二首只是写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没有写他对妻子的思念哪。别急,让我们看这一组诗的第三首诗: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看见梅花已经开了,又听见鸟儿的啼叫声。一颗充满忧愁的心看着春草生长,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已见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未”的呼应。显然,这是女子在给丈夫的回信中的话。那“寒梅”是男女主人公爱情的见证吧,或者包含了他们生活中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
女主人公不但“已见寒梅发”,而且更听到了春鸟的啼叫声,看着就要蔓上台阶的春草,时间不断流逝,但迟迟没有见到思念的人回来,内心越来越惶恐不安。这短短的话语中饱含了女主人公的失望。
这样的诗句让我想到李白《春思》中的句子:“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丈夫盼望着归来,正应该是高兴的事,为什么会“断肠”呢?因为她的这种思念太久太深,种种的委屈一时涌上心头。这种看似有违常理的情绪,恰恰表现出女子对丈夫的思之深、爱之切。
同样,在王维的这首《杂诗》中,鸟鸣、春草都变作主人公情感的对立物。女主人公是以一颗充满忧愁的心“视春草”,她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这种深深的怨情何尝不饱含着她对丈夫的思之深、爱之切呢?
我们从整体上看这一组诗,虽然王维是在写常见的男女相思之情,但他不断转换写作视角,先从居家的思妇的视角出发写她对漂泊在外的丈夫的思念,然后再从游子的视角出发,写他对家乡、对亲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写妻子给丈夫写信,把这种缠绵深切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通过不断变化写作视角,作者完成了对普通写作题材的独特描述,让读者耳目一新。
同学们也可以细细琢磨一下这种转换写作视角的方法。在写作时,不仅仅是以第一人称来写故事,还可以用第三人称写,甚至可以用第二人称写。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选择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也颇为不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推荐同学们读一读现代诗人舒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看看舒婷是如何通过变换不同的写作视角,把一件件家庭琐事写得妙趣横生的。